第26章 終南會道長魔消
關燈
小
中
大
吳小琴愣住不動,美麗臉上也不知是喜是悲。
暗忖道:&ldquo我一定走了個大圈子,故此這冤家反而走到我前頭。
&rdquo &ldquo晤,我們吃喝點什麼就會恢複精神,然後我們又得趕上山去。
&rdquo 她雖不識百毒門未來掌門人馮征的聲音,但從他語聲中,卻知道此人的内功甚佳。
沈雁飛叫道:&ldquo那位大嫂,稀飯還未煮好麼?&rdquo 有個婦人應一聲,不久,吳小琴便聽到他們稀裡呼啦的喝粥聲,登時也餓不可當。
但僅僅是片刻工夫,沈雁飛忽怒聲道:&ldquo這稀粥裡有什麼古怪?&rdquo 馮征叫道:&ldquo是蒙汗藥。
&rdquo剛說到這裡,瓷碗跌碎與及人體撞在地面之聲,響成一片。
吳小琴耳朵何等厲害,已聽出共是三個人和三個碗的聲音,心知除了沈馮兩人,另外那個定是煮粥的婦人。
她一飄身,落在窗後,點破一個小洞,湊眼内窺。
隻見沈雁飛、馮征兩人倒在地上,瓷碗完全粉碎,潑了一地稀粥,另外那婦人大概在外面屋子裡,故此瞧不見。
隻見人影一閃,一個人現身出來,卻站在門口,沒有進來。
那人秃頭赤足,衣裳又寬又短,腰間挂住三個玉葫蘆,神氣陰森。
吳小琴奇怪地看看那人,又看看地上暈倒的馮征,忖道:&ldquo他們不都是嶺南百毒門的人麼?&rdquo 那人正是南鹗範北江,他本身傷毒未愈,故此不敢大意人屋,以免被沈雁飛跳起來一扇擊死。
他冷瞧片刻,然後陰陰笑道:&ldquo本村所有井水溪流,俱有我迷魂聖藥,連雞也沒一隻會啼叫,你們還不發覺,真是愚蠢可笑。
&rdquo 沈馮兩人口吐白沫,自然不會答話。
這時真苦了吳小琴,不知出手救那冤家一命好呢,還是來個同歸于盡。
範北江仍不敢進屋,放出一條金色的蜈蚣,蠕蠕爬人屋中。
馮征因是橫在外面,那隻金蜈蚣必須先咬死他,然後爬過去,再過五尺左右,才輪到沈雁飛。
吳小琴在這刹時之間,想了許許多多的事情,最主要的當然是在于救沈雁飛與否的問題。
自古至今,女人天性中的妒嫉,似乎越經時間磨練而越發強烈。
這一點妒火,足可以毀滅無數的事物。
她算得上女人中最妒的其中之一了,連沈雁飛往昔曾經和另一個女子有過歡緣,也不能夠忍受。
愛情究竟是什麼性質的?她苦苦在思索着。
在這種危險的情形之下,普通的人,一定會把愛人救了,然後再說。
但她卻拒絕這個想法,她問自己道:&ldquo殘缺了的愛情,我還能夠接受麼?我雖不忍親手殺死他,但我卻願意瞧見他死,然後,我也寂寞地悄悄死掉。
&rdquo 那條蜈蚣爬得不慢,現在距離馮征不過大半尺之遠。
她如不讓沈雁飛死,當然也得救他的朋友,嚴格地說,她應該不管怎樣先把他的朋友救了,然後才讓沈雁飛死,假如她決定了的話。
吳小琴在心中哀叫一聲,倏然橫心閉目,那條金蜈蚣已爬上馮征面上。
但十分奇怪,那條金蜈蚣爬到馮征面上,卻不停留,一直爬過去,向沈雁飛前進。
原來馮征乃是百毒門中人,素有訓練,那金蜈蚣感出他是自己人,便不咬他,這條金蜈蚣厲害無比,咬上一口,縱有百毒門解毒靈丹,也來不及救治便毒發身死。
範北江咒罵一聲,敢情他忘掉了這一點。
吳小琴睜開眼睛偷窺馮征的慘号,忽見那條金蜈蚣繼續蠕行,竟是放過了馮征而直取沈雁飛。
她的芳心轉了千百回,蓦然嬌叱一聲,揚手打出一粒小石,其疾如電,立刻把那條金蜈蚣打得稀爛。
範北江大駭,轉身欲逃,猛聽空中風聲飒然,擡頭一望,隻見一個美豔女郎身在三丈高空,正罩頭撲下。
他努力連閃幾個方位,但敢情人家在空中能夠轉折如意,就像天上的飛鳥一般。
說得遲,那時快,萬道金光耀眼,直卷下來。
範北江剛喊聲金龍旗,隻見金澄澄的絲穗拂頭而過,登時腦子一震,七孔流出血來,即刻斃命。
吳小琴沒有收起那支金龍旗,找碗冷茶淡在兩人面上,他們打個噴嚏,醒了過來。
沈雁飛大叫一聲&ldquo琴妹妹&rdquo,便沒有了下文。
原來他叫出聲之後,這才記得她不肯理他,因此愣住。
吳小琴珠淚直流,啪一聲金龍旗掉在地上,縱身撲人沈雁飛懷中,咽道:&ldquo&hellip&hellip為什麼要碰上你這冤家?真叫人生不得死也不得&hellip&hellip&rdquo 沈雁飛快樂得大叫一聲,把她緊緊摟住。
此刻他應該感謝千面人,代他說了不少調情的話,及後剛一毛手毛腳,便挨了一肘,咯了一口鮮血。
這一切傷痛加起來,終于叫吳小琴心軟了,不再對他苛求。
他們終于在午後到達青城山。
一路上他們津津有味地談論着五陰手淩霄所傳的五式絕技和金龍旗蓋世武功。
原來沈雁飛誠實地照前約和吳小琴打了五招,但當然在事先取得吳小琴諒解。
吳小琴也承認五陰手淩霄這五手絕招的确是奧妙無論,可惜其中錯了一點,仍然沒法破掉金龍旗絕妙招數。
如今沈雁飛有恃無恐地上山,他和馮征是為了發現秦宣真來到青城而匿藏起蹤迹。
現在有個武功更強的吳小琴,就不必多慮了。
衆人正在三清寶殿中閑談,沈雁飛帶着吳小琴和馮征昂昂然進殿。
殿中空氣頓時沉重凝結得像快要下大雪。
沈雁飛走到秦宣真面前,躬身道:&ldquo莊主何苦迫人太甚?家父母為你一點貪念,分離十餘載,如今莊主還要斬草除根,未免有傷天地之仁!&rdquo 秦宣真哈哈一笑道:&ldquo好,沈雁飛你倒教訓起本莊主來,如今先此聲明,我與你師徒情義完全斷絕。
現在你與我動手,也不算你欺師滅道。
本莊主倒要看看你學了多少技藝?&rdquo 沈雁飛面對着這位黑道中第一把高手,心中不免畏怯,竟然凝目難言。
秦宣真冷笑向衆人道:&ldquo秦某說話算數,這厮如敢與我動手,隻怕性命不保,秦某手下決不留情。
&rdquo 他的目光如兩道冷電般掃過衆人,見沒人答話,暗中大為放心,知道沒人為他撐腰。
他可沒把馮征和吳小琴兩人放在眼内。
生判官沈鑒和瞽目老人張中元一齊出現,張法和楊婉貞都一齊挺身出去,張法罵道: &ldquo秦宣真今日你惡貫滿盈,你可看見那兩位老人家?&rdquo 衆人一齊轉頭去看沈張兩人。
泰宣真冷笑道:&ldquo你們都一齊上來,本莊主決不覺得殺人會費事。
&rdquo 沈雁飛明知父親性烈,斷喝一聲,道:&ldquo泰莊主請聽一言,我沈雁飛如今單獨向你挑戰,不必他人相助,同時也不使用你所傳授的招數,這樣你認為公平麼?&rdquo 秦宣真微微一怔,道:&ldquo這樣公平得過了頭啦,就憑你自己一個,還不用我修羅扇絕招?&rdquo &ldquo正是這樣。
&rdquo沈雁飛說得堅決異常:&ldquo在座天下高人,可以為沈雁飛做證!&rdquo 秦宣真陰恻恻獰笑一下,颔首道:&ldquo你發招吧。
&rdquo 所有的人,無大睜大眼睛,尤以五陰手淩霄最為關心,因為他要知道究竟他傳的五招絕藝,是否能夠名揚天下。
沈雁飛躬身行了一禮,便掣出修羅扇,倏然踏步直攻,秦宣真一看敢情這一招奧妙無比,尤其令他驚心的倒是他那深厚絕倫的内力,如山壓倒。
正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也無。
秦宣真不敢怠慢,身形一動,忽然化身為幾個人,同時出招反攻。
沈雁飛使的正是五陰手淩霄所傳的新創五絕招,這第一招攻中寓守.專引敵人出手來攻,那秦宣真果然使出進手招數,那柄白折扇地刷地打開,寒風四卷,乍覺沈雁飛身形左飄右移,方向捉摸不定,不覺暗吃一驚,極快地想道:&ldquo怪不得這厮膽敢誇稱不怕七星莊絕技,原來已學會不知來曆的絕藝,還有陰陽二魔宣氏兄妹的秘傳天魔舞身法。
&rdquo 想到這裡,沈雁飛早已欺身反攻,一團烈火也似的修羅扇在瞬息間使出劃削拍三種手法。
要知金龍旗管俅在早一輩的高手中,其武功出類拔萃,與其同時的名家相差甚遠。
五陰手淩霄為了破他奧妙招法,夢寐不怠地苦想了數十年,直至最近才創演出五式絕學,其厲害可想而知。
正因招數乃是新創,是以秦宣真也認不出來曆。
沈雁飛這番出手,已盡全力,修羅扇上勁風淩厲沉重得有如山嶽。
秦宣真雖不知他的秘招來曆,但當然看得出這一扇之後,竟是左右手交替源源攻來的兇猛攻勢,以他如今強雄無比的功力,招數一施展開,豈能抵禦?心念一動,撤身便退。
沈雁飛招式未變,身形卻如附骨之疽,緊跟着秦宣真縱橫進退。
他輕功比之授業師父還要高出一些.秦宣真連換幾個身法,依然擺脫他不掉,不禁勃然大怒。
觀戰之人,無不駭然喝彩,完全是替沈雁飛助威。
原來那秦宣真多行不義,成為黑道盟主,久為各派正人們所不滿。
沈雁飛雖是大逆不道的叛師行為,但一則他是為了父母之仇,這個孝道足可以抵消叛師之惡。
二則他已改邪歸正,而誅戮惡人,正是俠義之士份内之事。
沈雁飛能大義滅親,更是難得。
秦宣真自覺臉上無光,迫不得已左掌右扇,倏然來封。
左掌上的陰氣比右扇上的内力發出早一點兒,沈雁飛全力猛攻,正好撞上,人影乍分,各自退了三步。
要知秦宣真因不是童身,故此無法練成修羅扇第八式,不能從扇上發出陰氣。
但他以絕頂資質,與及多年苦功,硬是練得陰氣能從拳掌上發出,威力雖不比從兵器上發出那般奧妙,即是說這股陰氣隻可對付拳掌之力,但不能抵擋鋒快利器,不似沈雁飛從肩上發出陰氣,可以卷封任何武器。
但仍然威力極大,剛才隻用了七成功力,便将沈雁飛排山倒海似的一拳擋住。
比之前輩高人五陰手淩霄抵擋沈雁飛還見出從容。
不過秦宣真的《修羅秘籍》被沈雁飛帶走,那秘籍中載有一種專破陰氣的功夫,名為翠袖飄香,甚是易練,施展時袖發出一股香味,登時可把陰氣奇功破掉。
以秦宣真目下将陰氣功夫練得與心靈合一的地步,萬一被破,馬上昏迷欲倒,那等于束手就擒,故此他一上手不敢使用。
隻是沈雁飛功力陡然增強許多倍,秦宣真明知光以内家掌力,也許碰不過他,或者是半斤八兩,因而遏止不住他的攻勢。
萬般無奈之下,才使出陰氣功夫。
沈雁飛這一招出手,信心大增,豪氣淩雲地長嘯一聲,複又撲去。
秦宣真到底不敢随便施展陰氣奇功,這一來便宜了沈雁飛。
隻見他一連發出兩招,左右手交替而攻,眨眼間已盡施招數中的變式,掌扇如雨,淩厲無比。
秦宣真僅僅接這兩招,便已用盡平生武學,不由得大為凜駭,卻又怕他是引自己全力施展陰氣,這才出手來破,故此心中舉棋不定,一時狼狽之極。
沈雁飛神威凜凜,大叱一聲,響亮得寶殿也微微震動,隻見他最
暗忖道:&ldquo我一定走了個大圈子,故此這冤家反而走到我前頭。
&rdquo &ldquo晤,我們吃喝點什麼就會恢複精神,然後我們又得趕上山去。
&rdquo 她雖不識百毒門未來掌門人馮征的聲音,但從他語聲中,卻知道此人的内功甚佳。
沈雁飛叫道:&ldquo那位大嫂,稀飯還未煮好麼?&rdquo 有個婦人應一聲,不久,吳小琴便聽到他們稀裡呼啦的喝粥聲,登時也餓不可當。
但僅僅是片刻工夫,沈雁飛忽怒聲道:&ldquo這稀粥裡有什麼古怪?&rdquo 馮征叫道:&ldquo是蒙汗藥。
&rdquo剛說到這裡,瓷碗跌碎與及人體撞在地面之聲,響成一片。
吳小琴耳朵何等厲害,已聽出共是三個人和三個碗的聲音,心知除了沈馮兩人,另外那個定是煮粥的婦人。
她一飄身,落在窗後,點破一個小洞,湊眼内窺。
隻見沈雁飛、馮征兩人倒在地上,瓷碗完全粉碎,潑了一地稀粥,另外那婦人大概在外面屋子裡,故此瞧不見。
隻見人影一閃,一個人現身出來,卻站在門口,沒有進來。
那人秃頭赤足,衣裳又寬又短,腰間挂住三個玉葫蘆,神氣陰森。
吳小琴奇怪地看看那人,又看看地上暈倒的馮征,忖道:&ldquo他們不都是嶺南百毒門的人麼?&rdquo 那人正是南鹗範北江,他本身傷毒未愈,故此不敢大意人屋,以免被沈雁飛跳起來一扇擊死。
他冷瞧片刻,然後陰陰笑道:&ldquo本村所有井水溪流,俱有我迷魂聖藥,連雞也沒一隻會啼叫,你們還不發覺,真是愚蠢可笑。
&rdquo 沈馮兩人口吐白沫,自然不會答話。
這時真苦了吳小琴,不知出手救那冤家一命好呢,還是來個同歸于盡。
範北江仍不敢進屋,放出一條金色的蜈蚣,蠕蠕爬人屋中。
馮征因是橫在外面,那隻金蜈蚣必須先咬死他,然後爬過去,再過五尺左右,才輪到沈雁飛。
吳小琴在這刹時之間,想了許許多多的事情,最主要的當然是在于救沈雁飛與否的問題。
自古至今,女人天性中的妒嫉,似乎越經時間磨練而越發強烈。
這一點妒火,足可以毀滅無數的事物。
她算得上女人中最妒的其中之一了,連沈雁飛往昔曾經和另一個女子有過歡緣,也不能夠忍受。
愛情究竟是什麼性質的?她苦苦在思索着。
在這種危險的情形之下,普通的人,一定會把愛人救了,然後再說。
但她卻拒絕這個想法,她問自己道:&ldquo殘缺了的愛情,我還能夠接受麼?我雖不忍親手殺死他,但我卻願意瞧見他死,然後,我也寂寞地悄悄死掉。
&rdquo 那條蜈蚣爬得不慢,現在距離馮征不過大半尺之遠。
她如不讓沈雁飛死,當然也得救他的朋友,嚴格地說,她應該不管怎樣先把他的朋友救了,然後才讓沈雁飛死,假如她決定了的話。
吳小琴在心中哀叫一聲,倏然橫心閉目,那條金蜈蚣已爬上馮征面上。
但十分奇怪,那條金蜈蚣爬到馮征面上,卻不停留,一直爬過去,向沈雁飛前進。
原來馮征乃是百毒門中人,素有訓練,那金蜈蚣感出他是自己人,便不咬他,這條金蜈蚣厲害無比,咬上一口,縱有百毒門解毒靈丹,也來不及救治便毒發身死。
範北江咒罵一聲,敢情他忘掉了這一點。
吳小琴睜開眼睛偷窺馮征的慘号,忽見那條金蜈蚣繼續蠕行,竟是放過了馮征而直取沈雁飛。
她的芳心轉了千百回,蓦然嬌叱一聲,揚手打出一粒小石,其疾如電,立刻把那條金蜈蚣打得稀爛。
範北江大駭,轉身欲逃,猛聽空中風聲飒然,擡頭一望,隻見一個美豔女郎身在三丈高空,正罩頭撲下。
他努力連閃幾個方位,但敢情人家在空中能夠轉折如意,就像天上的飛鳥一般。
說得遲,那時快,萬道金光耀眼,直卷下來。
範北江剛喊聲金龍旗,隻見金澄澄的絲穗拂頭而過,登時腦子一震,七孔流出血來,即刻斃命。
吳小琴沒有收起那支金龍旗,找碗冷茶淡在兩人面上,他們打個噴嚏,醒了過來。
沈雁飛大叫一聲&ldquo琴妹妹&rdquo,便沒有了下文。
原來他叫出聲之後,這才記得她不肯理他,因此愣住。
吳小琴珠淚直流,啪一聲金龍旗掉在地上,縱身撲人沈雁飛懷中,咽道:&ldquo&hellip&hellip為什麼要碰上你這冤家?真叫人生不得死也不得&hellip&hellip&rdquo 沈雁飛快樂得大叫一聲,把她緊緊摟住。
此刻他應該感謝千面人,代他說了不少調情的話,及後剛一毛手毛腳,便挨了一肘,咯了一口鮮血。
這一切傷痛加起來,終于叫吳小琴心軟了,不再對他苛求。
他們終于在午後到達青城山。
一路上他們津津有味地談論着五陰手淩霄所傳的五式絕技和金龍旗蓋世武功。
原來沈雁飛誠實地照前約和吳小琴打了五招,但當然在事先取得吳小琴諒解。
吳小琴也承認五陰手淩霄這五手絕招的确是奧妙無論,可惜其中錯了一點,仍然沒法破掉金龍旗絕妙招數。
如今沈雁飛有恃無恐地上山,他和馮征是為了發現秦宣真來到青城而匿藏起蹤迹。
現在有個武功更強的吳小琴,就不必多慮了。
衆人正在三清寶殿中閑談,沈雁飛帶着吳小琴和馮征昂昂然進殿。
殿中空氣頓時沉重凝結得像快要下大雪。
沈雁飛走到秦宣真面前,躬身道:&ldquo莊主何苦迫人太甚?家父母為你一點貪念,分離十餘載,如今莊主還要斬草除根,未免有傷天地之仁!&rdquo 秦宣真哈哈一笑道:&ldquo好,沈雁飛你倒教訓起本莊主來,如今先此聲明,我與你師徒情義完全斷絕。
現在你與我動手,也不算你欺師滅道。
本莊主倒要看看你學了多少技藝?&rdquo 沈雁飛面對着這位黑道中第一把高手,心中不免畏怯,竟然凝目難言。
秦宣真冷笑向衆人道:&ldquo秦某說話算數,這厮如敢與我動手,隻怕性命不保,秦某手下決不留情。
&rdquo 他的目光如兩道冷電般掃過衆人,見沒人答話,暗中大為放心,知道沒人為他撐腰。
他可沒把馮征和吳小琴兩人放在眼内。
生判官沈鑒和瞽目老人張中元一齊出現,張法和楊婉貞都一齊挺身出去,張法罵道: &ldquo秦宣真今日你惡貫滿盈,你可看見那兩位老人家?&rdquo 衆人一齊轉頭去看沈張兩人。
泰宣真冷笑道:&ldquo你們都一齊上來,本莊主決不覺得殺人會費事。
&rdquo 沈雁飛明知父親性烈,斷喝一聲,道:&ldquo泰莊主請聽一言,我沈雁飛如今單獨向你挑戰,不必他人相助,同時也不使用你所傳授的招數,這樣你認為公平麼?&rdquo 秦宣真微微一怔,道:&ldquo這樣公平得過了頭啦,就憑你自己一個,還不用我修羅扇絕招?&rdquo &ldquo正是這樣。
&rdquo沈雁飛說得堅決異常:&ldquo在座天下高人,可以為沈雁飛做證!&rdquo 秦宣真陰恻恻獰笑一下,颔首道:&ldquo你發招吧。
&rdquo 所有的人,無大睜大眼睛,尤以五陰手淩霄最為關心,因為他要知道究竟他傳的五招絕藝,是否能夠名揚天下。
沈雁飛躬身行了一禮,便掣出修羅扇,倏然踏步直攻,秦宣真一看敢情這一招奧妙無比,尤其令他驚心的倒是他那深厚絕倫的内力,如山壓倒。
正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也無。
秦宣真不敢怠慢,身形一動,忽然化身為幾個人,同時出招反攻。
沈雁飛使的正是五陰手淩霄所傳的新創五絕招,這第一招攻中寓守.專引敵人出手來攻,那秦宣真果然使出進手招數,那柄白折扇地刷地打開,寒風四卷,乍覺沈雁飛身形左飄右移,方向捉摸不定,不覺暗吃一驚,極快地想道:&ldquo怪不得這厮膽敢誇稱不怕七星莊絕技,原來已學會不知來曆的絕藝,還有陰陽二魔宣氏兄妹的秘傳天魔舞身法。
&rdquo 想到這裡,沈雁飛早已欺身反攻,一團烈火也似的修羅扇在瞬息間使出劃削拍三種手法。
要知金龍旗管俅在早一輩的高手中,其武功出類拔萃,與其同時的名家相差甚遠。
五陰手淩霄為了破他奧妙招法,夢寐不怠地苦想了數十年,直至最近才創演出五式絕學,其厲害可想而知。
正因招數乃是新創,是以秦宣真也認不出來曆。
沈雁飛這番出手,已盡全力,修羅扇上勁風淩厲沉重得有如山嶽。
秦宣真雖不知他的秘招來曆,但當然看得出這一扇之後,竟是左右手交替源源攻來的兇猛攻勢,以他如今強雄無比的功力,招數一施展開,豈能抵禦?心念一動,撤身便退。
沈雁飛招式未變,身形卻如附骨之疽,緊跟着秦宣真縱橫進退。
他輕功比之授業師父還要高出一些.秦宣真連換幾個身法,依然擺脫他不掉,不禁勃然大怒。
觀戰之人,無不駭然喝彩,完全是替沈雁飛助威。
原來那秦宣真多行不義,成為黑道盟主,久為各派正人們所不滿。
沈雁飛雖是大逆不道的叛師行為,但一則他是為了父母之仇,這個孝道足可以抵消叛師之惡。
二則他已改邪歸正,而誅戮惡人,正是俠義之士份内之事。
沈雁飛能大義滅親,更是難得。
秦宣真自覺臉上無光,迫不得已左掌右扇,倏然來封。
左掌上的陰氣比右扇上的内力發出早一點兒,沈雁飛全力猛攻,正好撞上,人影乍分,各自退了三步。
要知秦宣真因不是童身,故此無法練成修羅扇第八式,不能從扇上發出陰氣。
但他以絕頂資質,與及多年苦功,硬是練得陰氣能從拳掌上發出,威力雖不比從兵器上發出那般奧妙,即是說這股陰氣隻可對付拳掌之力,但不能抵擋鋒快利器,不似沈雁飛從肩上發出陰氣,可以卷封任何武器。
但仍然威力極大,剛才隻用了七成功力,便将沈雁飛排山倒海似的一拳擋住。
比之前輩高人五陰手淩霄抵擋沈雁飛還見出從容。
不過秦宣真的《修羅秘籍》被沈雁飛帶走,那秘籍中載有一種專破陰氣的功夫,名為翠袖飄香,甚是易練,施展時袖發出一股香味,登時可把陰氣奇功破掉。
以秦宣真目下将陰氣功夫練得與心靈合一的地步,萬一被破,馬上昏迷欲倒,那等于束手就擒,故此他一上手不敢使用。
隻是沈雁飛功力陡然增強許多倍,秦宣真明知光以内家掌力,也許碰不過他,或者是半斤八兩,因而遏止不住他的攻勢。
萬般無奈之下,才使出陰氣功夫。
沈雁飛這一招出手,信心大增,豪氣淩雲地長嘯一聲,複又撲去。
秦宣真到底不敢随便施展陰氣奇功,這一來便宜了沈雁飛。
隻見他一連發出兩招,左右手交替而攻,眨眼間已盡施招數中的變式,掌扇如雨,淩厲無比。
秦宣真僅僅接這兩招,便已用盡平生武學,不由得大為凜駭,卻又怕他是引自己全力施展陰氣,這才出手來破,故此心中舉棋不定,一時狼狽之極。
沈雁飛神威凜凜,大叱一聲,響亮得寶殿也微微震動,隻見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