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
關燈
小
中
大
。
臣若有女,豈得免死於其時乎?臣幸者也,永慶不幸者也。
蓋仁弘嘗怒李敬中之塞汝立銓郞,駁敬中曰:「佳士之有淸名者,敬中必塞之。
」佳士指汝立也。
及汝立伏誅,柳成龍上箚曰: 當日先見者,獨李敬中一人。
由是,仁弘以黨汝立得罪,削奪官爵。
仁弘意,成龍之箚爲陷己而發,怨之特甚。
戊戌嗾其徒文弘道輩,攻成龍狼藉,削黜乃已。
至是又陳疏自辨,詆成龍爲兇人,其縱恣無忌如此。
或謂:「成龍、仁弘俱居嶺南,且與連門,豈不知其女子有無,而故爲虛無之言,買仁弘之口實乎?此仁弘自做其說,以害成龍,而仍竊自附於崔永慶。
」雲。
六月 6月1日 ○朔壬辰,湖南人崔弘宇上疏,請伸鄭介淸、李潑、李潔、柳夢井、曺大中等之冤,不報。
按,自獻、爾瞻輩盛稱介淸、潑、潔忠孝學問,至謂之枉陷權奸之誣,竟遭不測之禍,書之《實錄》,籲亦甚矣。
介淸等事,詳載於修正己醜之史,公議可考而知也。
所謂權奸,卽指鄭澈,當潔之被訊也,澈欲與僚相柳成龍、李山海陳啓而救之,成龍、山海皆避而不參。
澈曰:「潑之死已矣,潔亦當倂命耶?」遂獨啓申稟,而潔竟不得免。
澈之心事,亦可見於此,而乃反以爲權奸搆殺,可勝痛哉? 秋七月 7月1日 ○朔辛卯,以大旱,命疏釋罪廢人。
○江原道江陵等邑大水,如乙巳災。
○海平府院君尹根壽上箚,請赦黃廷彧及其子赫之罪曰: 廷彧父子被拘賊中,別無迫脅失身之事,累年罪廢,實可哀憐。
上嚴批不從。
兩司以根壽營救罪人,請罷其職,累啓,隻命推考。
○慧星出三台星下北極之間,移于郞位、天垣之下,久而不滅,尾長七八尺許。
八月 8月1日 ○朔辛酉,回答使呂祐吉等,自日本還,刷還被擄男女一千二百四十餘人。
祐吉齎來日本國書,初面隻書源秀忠,〈家康之子。
〉不書國王。
且答禮曹書契,以我國人爲遠人,又直書禮曹參判吳億齡姓名。
掌令崔有源時在豐德,以祐吉等不能力爭,改其書契,上疏論祐吉等辱國之罪。
於是,兩司請拿鞫,上隻命收其賞資。
是行也,使臣黷貨之說,傳播中外,聞者唾鄙。
冬十月 10月9日 ○戊辰,上自春違豫,久在調攝中,至是,朝起步出寢房,猝仆于地。
世子將詣大內問安,宮人傳告上疾劇,世子降輿,疾趨入侍。
藥房都提調柳永慶等及禦醫許浚等,皆入寢門外,屢進藥,上候稍定。
於是,世子令左右退出,永慶以下皆出待於閤門內,日晡上疾復劇,永慶及浚等入侍進藥,良久頗安,遂皆退出,世子仍宿大內侍疾。
10月11日 ○庚午,上命召三公會賓廳,下敎曰:「予疾若是,可依故事,傳位於世子。
若以爲難,則可令攝政。
」領議政柳永慶、左議政許頊、右議政韓應寅等啓曰:「聖候自當康寧,莫重之擧不敢遵奉。
」已而,中殿再降諺書,傳敎曰:「願大臣,承順聖敎,以安調攝。
」永慶等啓曰:「臣等雖死,終不敢從。
」是日,原任議政李山海、李元翼、李德馨、李恒福、尹承勳、奇自獻、沈喜壽等,亦會于賓廳,俱被永慶揮斥,避出于備邊司,不得與於三公議啓。
翌日,許頊、韓應寅及諸大臣,又會于賓廳,永慶在藥房,送言於頊、應寅曰:「三公今當會議再啓,何處爲宜?」諸大臣覺其意,皆欲避出,元翼曰:「賓廳是時任、原任同坐之廳也。
吾輩雖在,時任之爲公事,抑何妨?」堅坐不動,皆曰:「今日之勢,不可不避。
」遂相率而出。
蓋永慶恐有異議,隻約頊輩而啓之也。
十一月 11月1日 ○朔庚寅,兩司論宋錫慶、柳慶宗,請罷其職,上從之。
時,上疾久不愈,群議皆言,許浚以禦醫,用藥失宜,譁然不已。
於是,司諫宋錫慶、掌令柳慶宗欲論浚罪,僚議不一,皆引避。
玉堂以慶宗避辭,剩出妄用雜藥一款,構陷當事,論遞之。
金大來代錫慶爲司諫,遂倡論錫慶等,假用藥失當之論,雄唱雌和,相時潛煽,爲他日嫁禍之地,與憲府同辭,請罷錫慶等職,上卽允之。
時,永慶爲藥房都提調,慶宗等欲先論浚,而動搖永慶。
大來,永慶之鷹犬也。
急攻慶宗等,爲永慶箝制人口如此。
永慶專權旣久,黨類布滿臺閣,言觸於己,便卽擊去。
以此,衆怒益激,及永慶敗,大來亦得罪而死。
臣若有女,豈得免死於其時乎?臣幸者也,永慶不幸者也。
蓋仁弘嘗怒李敬中之塞汝立銓郞,駁敬中曰:「佳士之有淸名者,敬中必塞之。
」佳士指汝立也。
及汝立伏誅,柳成龍上箚曰: 當日先見者,獨李敬中一人。
由是,仁弘以黨汝立得罪,削奪官爵。
仁弘意,成龍之箚爲陷己而發,怨之特甚。
戊戌嗾其徒文弘道輩,攻成龍狼藉,削黜乃已。
至是又陳疏自辨,詆成龍爲兇人,其縱恣無忌如此。
或謂:「成龍、仁弘俱居嶺南,且與連門,豈不知其女子有無,而故爲虛無之言,買仁弘之口實乎?此仁弘自做其說,以害成龍,而仍竊自附於崔永慶。
」雲。
六月 6月1日 ○朔壬辰,湖南人崔弘宇上疏,請伸鄭介淸、李潑、李潔、柳夢井、曺大中等之冤,不報。
按,自獻、爾瞻輩盛稱介淸、潑、潔忠孝學問,至謂之枉陷權奸之誣,竟遭不測之禍,書之《實錄》,籲亦甚矣。
介淸等事,詳載於修正己醜之史,公議可考而知也。
所謂權奸,卽指鄭澈,當潔之被訊也,澈欲與僚相柳成龍、李山海陳啓而救之,成龍、山海皆避而不參。
澈曰:「潑之死已矣,潔亦當倂命耶?」遂獨啓申稟,而潔竟不得免。
澈之心事,亦可見於此,而乃反以爲權奸搆殺,可勝痛哉? 秋七月 7月1日 ○朔辛卯,以大旱,命疏釋罪廢人。
○江原道江陵等邑大水,如乙巳災。
○海平府院君尹根壽上箚,請赦黃廷彧及其子赫之罪曰: 廷彧父子被拘賊中,別無迫脅失身之事,累年罪廢,實可哀憐。
上嚴批不從。
兩司以根壽營救罪人,請罷其職,累啓,隻命推考。
○慧星出三台星下北極之間,移于郞位、天垣之下,久而不滅,尾長七八尺許。
八月 8月1日 ○朔辛酉,回答使呂祐吉等,自日本還,刷還被擄男女一千二百四十餘人。
祐吉齎來日本國書,初面隻書源秀忠,〈家康之子。
〉不書國王。
且答禮曹書契,以我國人爲遠人,又直書禮曹參判吳億齡姓名。
掌令崔有源時在豐德,以祐吉等不能力爭,改其書契,上疏論祐吉等辱國之罪。
於是,兩司請拿鞫,上隻命收其賞資。
是行也,使臣黷貨之說,傳播中外,聞者唾鄙。
冬十月 10月9日 ○戊辰,上自春違豫,久在調攝中,至是,朝起步出寢房,猝仆于地。
世子將詣大內問安,宮人傳告上疾劇,世子降輿,疾趨入侍。
藥房都提調柳永慶等及禦醫許浚等,皆入寢門外,屢進藥,上候稍定。
於是,世子令左右退出,永慶以下皆出待於閤門內,日晡上疾復劇,永慶及浚等入侍進藥,良久頗安,遂皆退出,世子仍宿大內侍疾。
10月11日 ○庚午,上命召三公會賓廳,下敎曰:「予疾若是,可依故事,傳位於世子。
若以爲難,則可令攝政。
」領議政柳永慶、左議政許頊、右議政韓應寅等啓曰:「聖候自當康寧,莫重之擧不敢遵奉。
」已而,中殿再降諺書,傳敎曰:「願大臣,承順聖敎,以安調攝。
」永慶等啓曰:「臣等雖死,終不敢從。
」是日,原任議政李山海、李元翼、李德馨、李恒福、尹承勳、奇自獻、沈喜壽等,亦會于賓廳,俱被永慶揮斥,避出于備邊司,不得與於三公議啓。
翌日,許頊、韓應寅及諸大臣,又會于賓廳,永慶在藥房,送言於頊、應寅曰:「三公今當會議再啓,何處爲宜?」諸大臣覺其意,皆欲避出,元翼曰:「賓廳是時任、原任同坐之廳也。
吾輩雖在,時任之爲公事,抑何妨?」堅坐不動,皆曰:「今日之勢,不可不避。
」遂相率而出。
蓋永慶恐有異議,隻約頊輩而啓之也。
十一月 11月1日 ○朔庚寅,兩司論宋錫慶、柳慶宗,請罷其職,上從之。
時,上疾久不愈,群議皆言,許浚以禦醫,用藥失宜,譁然不已。
於是,司諫宋錫慶、掌令柳慶宗欲論浚罪,僚議不一,皆引避。
玉堂以慶宗避辭,剩出妄用雜藥一款,構陷當事,論遞之。
金大來代錫慶爲司諫,遂倡論錫慶等,假用藥失當之論,雄唱雌和,相時潛煽,爲他日嫁禍之地,與憲府同辭,請罷錫慶等職,上卽允之。
時,永慶爲藥房都提調,慶宗等欲先論浚,而動搖永慶。
大來,永慶之鷹犬也。
急攻慶宗等,爲永慶箝制人口如此。
永慶專權旣久,黨類布滿臺閣,言觸於己,便卽擊去。
以此,衆怒益激,及永慶敗,大來亦得罪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