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谑庵悔谑
關燈
小
中
大
談風社的朋友叫我供給一點舊材料,一時想不出好辦法,而日期已近,隻好把吾鄉王谑庵的《悔谑》抄了一份送去,聊以塞責。
這是從他的兒子王鼎起所編的《谑庵文飯小品》卷二裡抄出來的,但以前似乎是單行過,如倪鴻寶的叙文中雲: “而書既國門,逢人道悔,是則谑庵谑矣。
”又張宗子著《王谑庵先生傳》中雲: 谑庵之谑,似俳似史,其中于人,忽醴忽鸩,醉其諧而飲其毒,嶽嶽者折角氣堕,期期者彎弓計窮,于是笑撤為嗔,嗔積為釁,此谑庵所謂禍之胎而悔爾。
雖然,谑庵既悔谑禍,将定須莊語乞福。
夫向所流傳,按義選辭,摛葩敲韻,要是谑庵所為莊語者矣,而其中于人,不變其顔則透其汗,莫不家題影國,人号衙官,南榮棄書,君苗焚硯,暑賦不出,靈光罷吟,在餘尹邢,尤嗟瑜亮,蜂虻之怨,着體即知,遂有性火上騰,妒河四決,德祖可殺,譚峭宜沉,岌乎危哉,亦谑庵之禍機矣。
谑庵不悔莊而悔谑,則何也?且夫緻有诙而非謾也,不可以刃殺士,而詭之桃以殺之,不可以經斷獄,而引非經之經以斷之。
《春秋》斬然嚴史,而造語尖寒,有如盜竊公孫天王狩毛伯來求之類,研文練字,已極針錐,正如《春秋》一書,使宣尼滕乎輔頰,豈容後世複有淳于隐語,東方雄辯者乎。
史遷序贊滑稽,其發言乃曰,《易》以神化,《春秋》道義,是其意欲使滑稽諸人宗祀孔子耳。
滑稽之道,無端似神化,有激似義,神化與義惟谑庵之谑皆有之。
谑庵史才,其心豈不曰,世多錯事,《春秋》亡而《史記》作,吾谑也乎哉。
如此即宜公稱竊取,正告吾徒,而書既國門,逢人道悔,是則谑庵谑矣。
孔子曰,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斯言也,谑也。
谑庵一生以谑為業,固矣,但這件事可以從兩邊來看,一方面是由于天性,一方面也有社會的背景。
《文飯小品》卷二中有風雅什十三篇,是仿《詩經》的,其《清流之什》(注曰,刺僞也)雲: 矯矯清流,其湍激兮。
有斐君子,不勝藉兮。
我欲怒之,而笑啞兮。
”所以有些他的戲谑乃是怒罵的變相,即所謂我欲怒之而笑啞兮也。
但是有時候也不能再笑啞了,乃轉為齒齰,而谑也簡直是罵了。
如《東人之什》(注雲,哀群小也)雲: 此為王季重觀察滑稽書作也。
去此已二十五年,門人簡呈,不覺失笑。
谑庵所谑即此是耳,奪數語谶之。
案,右叙見《鴻寶應本》卷十七,今據錄。
倪玉汝文章以怪僻稱,今句讀恐或有誤,識者諒之。
抄錄者附記。
谑庵曰,此時還正夏,且兩免何如。
十四 秦朱明以制義質谑庵,便不敢不譽。
頃之谑庵閣筆求緩,朱明曰,何故?谑庵曰,兄頭圈忒快,我筆跟不上。
十六 一秀才專記舊文,試出果佳,誇示谑庵定當第一。
谑庵曰,還是第半。
秀才不喻。
谑庵曰,那一半是别人的。
十八 徐文江先生南京兆時,長洲令某渡江遣吏候之,辄自諱以為非所遣也。
另一吏迹至句容。
令決雲,不是我。
文江憤憤。
谑庵曰,此倒是個希罕物,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先生笑釋。
十五 季賓王笑谑庵腹中空,谑庵笑賓王腹中雜。
賓王曰,我不怕雜,諸子百家一經吾腹都化為妙物。
谑庵曰,正極怪兄化,珍羞百味未嘗不入君腹也。
十二 巢必大與周玄晖閑談,驸馬有此得貂玉,大珰去此得貂玉,今生我輩不驸馬猶可作大珰,吾乘醉斬此物矣。
周雲,開刀時須約我,先富貴毋相忘也。
谑庵曰,卻不好,兩兄在此結刎頸之交。
十九 谑庵入觐,過一好弈年友,曰,上門欺負。
年友曰,徑送書帕則訖,何必借棋。
谑庵曰,不是書帕,還是怕輸。
十三 陳渤海有麗豎拂意,斥令退後,此僮恧然。
谑庵曰,你老爺一向如此,用人靠前,不用人靠後。
十七 李懋明令泾,過姑孰
這是從他的兒子王鼎起所編的《谑庵文飯小品》卷二裡抄出來的,但以前似乎是單行過,如倪鴻寶的叙文中雲: “而書既國門,逢人道悔,是則谑庵谑矣。
”又張宗子著《王谑庵先生傳》中雲: 谑庵之谑,似俳似史,其中于人,忽醴忽鸩,醉其諧而飲其毒,嶽嶽者折角氣堕,期期者彎弓計窮,于是笑撤為嗔,嗔積為釁,此谑庵所謂禍之胎而悔爾。
雖然,谑庵既悔谑禍,将定須莊語乞福。
夫向所流傳,按義選辭,摛葩敲韻,要是谑庵所為莊語者矣,而其中于人,不變其顔則透其汗,莫不家題影國,人号衙官,南榮棄書,君苗焚硯,暑賦不出,靈光罷吟,在餘尹邢,尤嗟瑜亮,蜂虻之怨,着體即知,遂有性火上騰,妒河四決,德祖可殺,譚峭宜沉,岌乎危哉,亦谑庵之禍機矣。
谑庵不悔莊而悔谑,則何也?且夫緻有诙而非謾也,不可以刃殺士,而詭之桃以殺之,不可以經斷獄,而引非經之經以斷之。
《春秋》斬然嚴史,而造語尖寒,有如盜竊公孫天王狩毛伯來求之類,研文練字,已極針錐,正如《春秋》一書,使宣尼滕乎輔頰,豈容後世複有淳于隐語,東方雄辯者乎。
史遷序贊滑稽,其發言乃曰,《易》以神化,《春秋》道義,是其意欲使滑稽諸人宗祀孔子耳。
滑稽之道,無端似神化,有激似義,神化與義惟谑庵之谑皆有之。
谑庵史才,其心豈不曰,世多錯事,《春秋》亡而《史記》作,吾谑也乎哉。
如此即宜公稱竊取,正告吾徒,而書既國門,逢人道悔,是則谑庵谑矣。
孔子曰,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斯言也,谑也。
谑庵一生以谑為業,固矣,但這件事可以從兩邊來看,一方面是由于天性,一方面也有社會的背景。
《文飯小品》卷二中有風雅什十三篇,是仿《詩經》的,其《清流之什》(注曰,刺僞也)雲: 矯矯清流,其湍激兮。
有斐君子,不勝藉兮。
我欲怒之,而笑啞兮。
”所以有些他的戲谑乃是怒罵的變相,即所謂我欲怒之而笑啞兮也。
但是有時候也不能再笑啞了,乃轉為齒齰,而谑也簡直是罵了。
如《東人之什》(注雲,哀群小也)雲: 此為王季重觀察滑稽書作也。
去此已二十五年,門人簡呈,不覺失笑。
谑庵所谑即此是耳,奪數語谶之。
案,右叙見《鴻寶應本》卷十七,今據錄。
倪玉汝文章以怪僻稱,今句讀恐或有誤,識者諒之。
抄錄者附記。
悔谑
(谑庵文飯小品本) 明王思任著 四 白下一吏部忽欲步子美《秋興》,屬谑庵和之。谑庵曰,此時還正夏,且兩免何如。
十四 秦朱明以制義質谑庵,便不敢不譽。
頃之谑庵閣筆求緩,朱明曰,何故?谑庵曰,兄頭圈忒快,我筆跟不上。
十六 一秀才專記舊文,試出果佳,誇示谑庵定當第一。
谑庵曰,還是第半。
秀才不喻。
谑庵曰,那一半是别人的。
十八 徐文江先生南京兆時,長洲令某渡江遣吏候之,辄自諱以為非所遣也。
另一吏迹至句容。
令決雲,不是我。
文江憤憤。
谑庵曰,此倒是個希罕物,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先生笑釋。
十五 季賓王笑谑庵腹中空,谑庵笑賓王腹中雜。
賓王曰,我不怕雜,諸子百家一經吾腹都化為妙物。
谑庵曰,正極怪兄化,珍羞百味未嘗不入君腹也。
十二 巢必大與周玄晖閑談,驸馬有此得貂玉,大珰去此得貂玉,今生我輩不驸馬猶可作大珰,吾乘醉斬此物矣。
周雲,開刀時須約我,先富貴毋相忘也。
谑庵曰,卻不好,兩兄在此結刎頸之交。
十九 谑庵入觐,過一好弈年友,曰,上門欺負。
年友曰,徑送書帕則訖,何必借棋。
谑庵曰,不是書帕,還是怕輸。
十三 陳渤海有麗豎拂意,斥令退後,此僮恧然。
谑庵曰,你老爺一向如此,用人靠前,不用人靠後。
十七 李懋明令泾,過姑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