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妻子羅虹

關燈
栗緻炟并不怎麼喜歡妻子羅虹,或者說,他不愛她。

    有人會說,你不愛她,為什麼要與她成婚?是的,這個似乎很有道理的問題,一聯系生活實際,就很沒有道理了。

    栗緻炟是在三十四歲的時候成的婚。

    那時他剛正式參加工作,到鐘南省鋼鐵公司當了工程師。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直至九十年代初期,社會上流傳着“做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說法,還有“窮得像教授一樣,傻得像博士一樣”之類的民謠。

    這話并非沒有道理,因為那時候人們對知識、對學問、對科技的認識還很不到位,也是長時間遭受“知識越多越反動”的謬論的侵蝕,使知識分子的排行淪落到“臭老九”的墊底之地。

    如此驚人的反差,哪裡是十年八年的時間能校正過來的。

    所以,那時間,即使是博士,也是很窮的。

    從現象上看,他們與有職有權的帶“長”的人物,與發财緻富的大款,都是無法比拟的。

    可是,年齡這東西是不饒人的,年近花甲的父母反複地持久地催促兒子快快結婚成家、立業生子,以了卻這個十餘載的夙願。

    也是實在沒理由再推托了,大學讀完了,研究生讀完了,留學也留過了,這些理由不能再用了,那就照父母的指示辦吧。

    他知道,他不能用待事業有成、功成名就後再考慮婚事的理由去搪塞老人的企盼。

    盡管他已有了西方人的這種觀念,但是,本國本土卻不允許這種觀念萌芽生長。

    況且,他也真不知道事業是否會成功,即使獲得了所謂的成功,又是個什麼樣的狀态,他都不知道。

    他隻知道,像前輩一樣,上班工作、吃飯睡覺。

    該成家了。

    端正了這種态度,事情一點都不難了,男人找個女人,同女人找個男人一樣,都不難,隻要你不太挑剔。

    在他三十四歲那年的秋末冬初,大齡博士工程師與小他五歲的大齡姑娘羅虹喜結秦晉之好。

    羅虹人長得還算漂亮,又在這十裡鋼城的化驗室當化驗員,比起在煉鋼煉鐵煉焦軋材那些第一線的崗位,工作幹淨舒服多了。

    對一個姑娘來說,相貌和工作就是最大的資本。

    有了這種資本,還怕碰不上白馬王子?可是,事實卻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少女憧憬的美夢,一個又一個英俊青年總是與她失之交臂,是姑娘個性太強,太挑剔,還是緣分不到?直到而立之年的邊緣,她方下定決心,立馬得把自己嫁出去。

    她以為,與博士工程師的結合,也是自己降低标準才成就的姻緣。

     事實往往就是這樣,當一方感到委屈和讓步的時候,對方并不認為自己攀上高枝,反而,他(她)與她(他)有同感呢。

     對于栗緻炟來說,如此晚婚又如此心态,還有一個極其秘密的原因,這秘密在他二十歲時就藏在了他的心裡。

    那是公元一九七二年,他以一個知識青年的身份正在一個廣闊天地裡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正在過着中國新型農民的生活。

    在那個天地裡,已聚集了成千上萬的男男女女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們,他們大概都是在國家權威領導人的“農村是一個廣闊天地,在那裡可以大有作為”的指示下,浩浩蕩蕩地奔赴農村的。

    廣闊的大有作為的天地裡卻是超乎尋常的貧窮。

    破爛的擁擠的房舍、簡陋的粗劣的家什、質差量少的飯菜,加上枯燥單調的精神生活,使一個個血氣方剛、精力旺盛、情趣盎然的少男少女們忍受不下去了,隻是硬壓制着快要爆炸的情緒艱難地度過三個寒暑之後,就亂套了。

    一切都亂套了,毫不誇張地說,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少男少女們偷吃了禁果,有的索性就同居了。

    他們并沒有履行婚姻的形式,卻實施了婚姻的内容。

    沒有人能阻擋住這股“洪流”,也沒有辦法去阻擋這股“洪流”。

    栗緻炟也不例外,他與他所愛的姑娘韓秀清同居了。

    那是他的初戀,也是他最美好的幸福時光。

    他與她是那樣的志同道合,情趣默契,他們有說不完的心語,有訴不盡的情歌,有享不夠的快感……終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