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重大分歧
關燈
小
中
大
,他還是忍氣吞聲地到紅玫瑰娛樂城打工了。
因為他得吃飯,再去找個活幹,談何容易。
可是,大年三十的這場争執,就為大年初三情人節的大火埋下了火種。
根據之三,霍志勇與妻子離異,并非他有新歡,也不是他不喜歡妻子,原因隻是他太沒本事,連個吃飯的崗位都沒有,妻子年輕漂亮,經不住别人的挑撥,認為跟着這樣的男人純粹是耽誤青春,活受罪。
她下決心要與丈夫分手,可是分了手後她卻沒能攀上高枝,也是為生計所迫,無奈做了三陪。
着火那天的傍晚時分,霍志勇親眼撞見前妻與一個大她至少三十歲的老家夥,摟腰比肩地從他身邊走向三樓的多功能大廳去享受情人節的快活了。
他氣得狠狠朝那二人走去的方向吐了口唾沫,同時發出了嗤之以鼻的響聲。
可是,前妻與那個老家夥連回頭看他一眼都沒有。
這種結果使霍志勇十分失望和痛恨,當時他就想放下焊接工具,沖上樓去揍那對狗男女一頓,被同伴勸阻,方才作罷。
以上幾個事實,都足以說明出事前的霍志勇處于不能自制的精神狀态,隻要稍有外因誘導,随時就會引爆。
根據着火的時間推算,當時正是三樓的情人們狂歡到了高xdx潮時間,有的交換女友載歌載舞,有的三五成群情人共舞,有的三五十人團抱起來,伴着響亮的音樂瘋狂地用雙腳輪換着敲砸地闆。
舞步聲、舞曲聲、即興的歌唱聲、喊叫聲如雷聲般地沖擊着撅着屁股幹活的霍志勇,這時間,他的心裡如狂濤沖潰了堤壩般失衡了。
脫軌的思想指揮着手中的焊槍,朝那易燃的裝飾材料上一點,燃起的大火就像奔騰咆哮的海潮沖過海岸……當然,還有更能說明問題的審訊筆錄和相關立案材料。
在最新的審訊筆錄中,霍志勇對自己故意放火已供認不諱,他供認出,他故意用電焊槍将電線燒短路,使電線起火引起裝修材料燃燒,大火燒起來後,他又故意延遲時間報警,延遲時間報警是為了報複,以解心頭之恨,報警的目的可以證明自己不是有意放火。
至于報複誰,他說他報複的不隻是哪一個人,反正是想報複。
當這些材料陳述之後,在座的絕大多數領導已經沒什麼異議,都同意新城區的定性。
這确實是一起報複社會的故意縱火案,政法委書記是第一個表态的。
他以為新城區報來的材料事實清楚,定性準确,應從嚴、從快結案,對這種仇視社會、報複人民、破壞穩定大局的罪犯要加快斬殺。
他提醒大家注意,不要去強調犯罪人的身份背景,如今國有企業破産已不是少數,下崗職工還在增多。
罪犯就是罪犯,并不是因為企業破産使其收入不穩定方才犯罪,若是那樣,整個鐘南省、汴陽市有多少同樣遭遇的工人,為什麼人家都不去犯罪?這還是個人的素質問題,對社會轉軌變型的承受能力問題,有沒有國家大局意識的問題。
如果把犯罪人的身份處境描述清楚,很容易使它與犯罪産生因果關系,這樣非常不利于大局的穩定,也不利于對群衆進行法制教育,這是政治,我們的幹部首先應該懂得政治。
政法委書記強調政治當然是正确的,不過,黎明從他的話中理解到他要以政治為盾牌,以抵擋法律鋒芒的這柄銳利的矛。
他已覺得,自己該說話了。
他一向說話很少,不到不得已時,他盡量不說。
當然,這與他的職業和身份有關。
當他剛張一下嘴,公安局長的話已先他發出來了。
局長是在表态,表示完全同意政法委書記的意見,辦案不僅要考慮法律,要依法辦案,也要考慮穩定,注意政治,政治就是穩定。
局長的話似乎尚未畫上句号,負責公安工作的副市長就插進來了,他的話無疑更加加重了向政法委書記傾斜的砝碼。
很明白,代表着新城區意見的上報材料,已經旗幟鮮明地亮出了底牌,将2·14情人節大火案定性為故意縱火案,絕非哪一個人的态度和意見。
新城區是汴陽市一個大區,它上報的材料所表露的意見,當然也是有權威性的,也可以說,這種意見是事先與一些重要人物交流溝通過的。
進一步講,是統一過思想和認識的。
新城區的權威人物可以認為,他們之所以将2·14情人節大火案定性為故意縱火報複社會的惡性刑事大案,不僅是做到了依法辦案,更是将“穩定壓倒一切,政治是一切工作的靈魂”的境界和意識,潛移默化地滲透到辦案之中了。
将這個意見拿到領導面前讨論,完全可以認為,這隻是履行一下重大決定所應該旅行的程序,履和旅雖然音同意卻不同,隻有在官場煉得油滑了的人物,方能體會什麼事應該去履行職責,什麼事隻是叫它旅行旅行走走過場。
可是,黎明不這樣認為。
盡管黎明在官場已久經磨煉,個中的遊戲規則、處事方略他都一清二楚,但是他往往不能順流而下,也不會随風飄去。
他總是挺立在風口浪尖(由院長位置所決定),以他發揮到極限的力量去阻攔狂風的襲擊,去平息惡浪的沖刷。
這不僅是他認識到自己特殊身份所擔當的神聖職責,更是他自幼就形成的不可動搖的人生觀。
因為他得吃飯,再去找個活幹,談何容易。
可是,大年三十的這場争執,就為大年初三情人節的大火埋下了火種。
根據之三,霍志勇與妻子離異,并非他有新歡,也不是他不喜歡妻子,原因隻是他太沒本事,連個吃飯的崗位都沒有,妻子年輕漂亮,經不住别人的挑撥,認為跟着這樣的男人純粹是耽誤青春,活受罪。
她下決心要與丈夫分手,可是分了手後她卻沒能攀上高枝,也是為生計所迫,無奈做了三陪。
着火那天的傍晚時分,霍志勇親眼撞見前妻與一個大她至少三十歲的老家夥,摟腰比肩地從他身邊走向三樓的多功能大廳去享受情人節的快活了。
他氣得狠狠朝那二人走去的方向吐了口唾沫,同時發出了嗤之以鼻的響聲。
可是,前妻與那個老家夥連回頭看他一眼都沒有。
這種結果使霍志勇十分失望和痛恨,當時他就想放下焊接工具,沖上樓去揍那對狗男女一頓,被同伴勸阻,方才作罷。
以上幾個事實,都足以說明出事前的霍志勇處于不能自制的精神狀态,隻要稍有外因誘導,随時就會引爆。
根據着火的時間推算,當時正是三樓的情人們狂歡到了高xdx潮時間,有的交換女友載歌載舞,有的三五成群情人共舞,有的三五十人團抱起來,伴着響亮的音樂瘋狂地用雙腳輪換着敲砸地闆。
舞步聲、舞曲聲、即興的歌唱聲、喊叫聲如雷聲般地沖擊着撅着屁股幹活的霍志勇,這時間,他的心裡如狂濤沖潰了堤壩般失衡了。
脫軌的思想指揮着手中的焊槍,朝那易燃的裝飾材料上一點,燃起的大火就像奔騰咆哮的海潮沖過海岸……當然,還有更能說明問題的審訊筆錄和相關立案材料。
在最新的審訊筆錄中,霍志勇對自己故意放火已供認不諱,他供認出,他故意用電焊槍将電線燒短路,使電線起火引起裝修材料燃燒,大火燒起來後,他又故意延遲時間報警,延遲時間報警是為了報複,以解心頭之恨,報警的目的可以證明自己不是有意放火。
至于報複誰,他說他報複的不隻是哪一個人,反正是想報複。
當這些材料陳述之後,在座的絕大多數領導已經沒什麼異議,都同意新城區的定性。
這确實是一起報複社會的故意縱火案,政法委書記是第一個表态的。
他以為新城區報來的材料事實清楚,定性準确,應從嚴、從快結案,對這種仇視社會、報複人民、破壞穩定大局的罪犯要加快斬殺。
他提醒大家注意,不要去強調犯罪人的身份背景,如今國有企業破産已不是少數,下崗職工還在增多。
罪犯就是罪犯,并不是因為企業破産使其收入不穩定方才犯罪,若是那樣,整個鐘南省、汴陽市有多少同樣遭遇的工人,為什麼人家都不去犯罪?這還是個人的素質問題,對社會轉軌變型的承受能力問題,有沒有國家大局意識的問題。
如果把犯罪人的身份處境描述清楚,很容易使它與犯罪産生因果關系,這樣非常不利于大局的穩定,也不利于對群衆進行法制教育,這是政治,我們的幹部首先應該懂得政治。
政法委書記強調政治當然是正确的,不過,黎明從他的話中理解到他要以政治為盾牌,以抵擋法律鋒芒的這柄銳利的矛。
他已覺得,自己該說話了。
他一向說話很少,不到不得已時,他盡量不說。
當然,這與他的職業和身份有關。
當他剛張一下嘴,公安局長的話已先他發出來了。
局長是在表态,表示完全同意政法委書記的意見,辦案不僅要考慮法律,要依法辦案,也要考慮穩定,注意政治,政治就是穩定。
局長的話似乎尚未畫上句号,負責公安工作的副市長就插進來了,他的話無疑更加加重了向政法委書記傾斜的砝碼。
很明白,代表着新城區意見的上報材料,已經旗幟鮮明地亮出了底牌,将2·14情人節大火案定性為故意縱火案,絕非哪一個人的态度和意見。
新城區是汴陽市一個大區,它上報的材料所表露的意見,當然也是有權威性的,也可以說,這種意見是事先與一些重要人物交流溝通過的。
進一步講,是統一過思想和認識的。
新城區的權威人物可以認為,他們之所以将2·14情人節大火案定性為故意縱火報複社會的惡性刑事大案,不僅是做到了依法辦案,更是将“穩定壓倒一切,政治是一切工作的靈魂”的境界和意識,潛移默化地滲透到辦案之中了。
将這個意見拿到領導面前讨論,完全可以認為,這隻是履行一下重大決定所應該旅行的程序,履和旅雖然音同意卻不同,隻有在官場煉得油滑了的人物,方能體會什麼事應該去履行職責,什麼事隻是叫它旅行旅行走走過場。
可是,黎明不這樣認為。
盡管黎明在官場已久經磨煉,個中的遊戲規則、處事方略他都一清二楚,但是他往往不能順流而下,也不會随風飄去。
他總是挺立在風口浪尖(由院長位置所決定),以他發揮到極限的力量去阻攔狂風的襲擊,去平息惡浪的沖刷。
這不僅是他認識到自己特殊身份所擔當的神聖職責,更是他自幼就形成的不可動搖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