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衆說缺德

關燈
的同時,卻沒有辨别外來文化的香與臭、優與劣的能力,而是把洋人都唾棄的垃圾文化當做精華,生吞活剝。

    就是這樣,讓外來的最肮髒的金錢文化加上本土最醜惡的權力文化,這樣的兩個龐然大物共同對付中華民族,一個雖然古老卻不成熟,特别是在市場經濟、商品運作中極其稚嫩的民族,想一想,它能抵禦得了這種侵蝕嗎?它能不潰不成軍嗎?如今人人都在說腐敗、罵腐敗、恨腐敗、咒腐敗,口口聲聲治腐敗。

    可是,腐敗之風何以愈刮愈猛、愈演愈烈呢?這就是我們的治腐是治标不治本啊!病根不除,且愈紮愈深,僅僅除去個把枝葉,能治住嗎? 曆史學家的話說到這裡,他突然打住,看一眼黎明,問道,我的話是否言重了,太偏激了,對不起,我自己确實是這樣認為的。

     黎明說,很好,很好,就是要放開地講,痛痛快快地講。

    這場合,不怕言重,不怕偏激,就怕有話打折扣,有看法不說出來。

    就這樣講,聽着過瘾。

    講下去,再放開點。

    曆史學家點點頭,微笑一下,又接着講: 作為一個誠實、忠實的學者,我鄭重地向大家宣稱,今天的腐敗,已不再隻是經濟的腐敗,權力的腐敗,而是民族的腐敗,靈魂的腐敗,知識分子的腐敗。

    中華民族文化倡導并實踐的信仰,已不再是這個民族的靈魂,充其量它隻是這個民族的包裝、廣告和口号。

    危險啊!請理解我的措辭過激!不信嗎?請看看如今的人。

    如今的人,不論是政界的官員還是商界的大亨,還有多少說實話、做實事的?就連科學技術界的人,也有弄虛作假的,真正做學問的人越來越少了啊! 這時,在座的青少年問題專家插話了,他道出的是當下流行的順口溜,以用來作為曆史學家論點的依據: 壞能說成好,走路說成跑。

     姑娘說成嫂,紅豆說成棗。

     背心說成襖,拙笨說成巧。

     土塊說成寶,石頭說成表。

     蚊子說成鳥,鮮花說成草。

     順口溜剛落音,傳統文化專家就接上話了: 現在的人就信仰兩件東西,一是權,二是錢。

    許多人的精神裡,隻剩下權力文化與金錢文化了。

    我們老祖先留下那麼多高尚的、神聖的文化,都叫白白抛棄了。

    僅讀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個中教誨做人做事、立德成才的哲理就令人歎為觀止。

    可是,中國人卻要拾起連洋人都唾棄的又髒又臭的玩意兒,把它奉為圭臬,拿來吓唬封閉多年的“鄉巴佬”們。

    我們的先人早就教誨對待财富的态度,說道:“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教誨人們不要貪圖享受,說道:“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如果我們能承傳先人的高尚道德、價值觀念,怎麼會走到缺德如此嚴重的今天。

    如今的人太不把老祖先的遺産當回事了。

    我們最大的傳統美德就是忠誠、誠信、信譽。

    先人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可是,如今的人,别說為人謀事、與朋友交往要講忠實誠信,就是夫妻之間都離心離德,甚至有同床異夢的。

    最近有個城市為五十對夫婦做親子鑒定,結果其中八個孩童非父親親子,占到了百分之十六的比率。

    可恥可憐可憎可悲啊!還有那養小蜜包二奶的男人,也是大有人在。

    盡管中國有“自古女子是禍水,從來男人多薄幸”之說,但是,據我查閱五千年華夏史的有關資料,神州大地男女的婚姻危機,道德淪喪,從來沒有達到今天的廣度和力度啊!就是婚外戀,也不能這樣戀啊。

    女人怎能懷上别人的孩子啊!請注意,我不是為這種事大驚小怪,而是它發生的比率高得太離譜啦!即使在所謂性開放的某些西方國家,家庭倫理道德也有規則啊!傳統中的賢妻良母哪裡去了?正人君子哪裡去了?都是錢和權惹的禍啊,惡劣的金錢文化,罪惡的權力文化啊! 這時哲學家接上了話題,他說: 在中華民族的文化長河裡,愛情是男女相互寄托的最聖潔最清純最專一的至高無上的承諾,如今有這麼多人把這最神聖的愛情也能拿出來交易,也能投桃報李,也能坑蒙欺騙。

    可以說,我們的道德已沒了底線。

    誰能說,這不是一種腐敗?這種腐敗更讓受害者肝腸寸斷、心房滴血啊!連夫妻愛情的結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