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1] 一 信劄殘稿

關燈
感;他不知在幾百裡之外,有一個人曾說了完全相反的話。

    于是戰争就從此開始。

     如果他能有獲得若幹重視的希望,那也罷了!不,他至多無非被那些與他同攻一門科學的人所重視。

    一個哲學家,對于一個腦袋裝滿事實的人,懷着極度的藐視,同時他自己也被記憶力甚佳的人目為幻覺家。

     至于标榜着驕傲的無知的人,他們願意全人類都埋葬在遺忘之中,連他們自己在内。

     一個人缺乏某種才能,以藐視這種才能作為補償,因為這樣,他在達到功勳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礙可以消除了。

    并且這樣一來,他發現和那個在研究工作上使他望而生畏的人水平相齊了。

     最後,一個學者不但對聲名優劣沒有把握,而且必須加上一切樂趣被剝奪和健康喪失等不幸。

     一七二○年,舍爾邦月二十日,于巴黎。

     續穴居人故事[2] 眼看所有的穴居人喜氣洋洋,而他們的君主卻是眼淚雙流,這真是偉大的場面。

    次日,君主和衆穴居人相見,他臉上的表情既不悲愁,也不歡樂。

    他所忙的仿佛隻是政府要務。

    但是暗暗的厭倦侵蝕着他,不久就把他送進墳墓。

    自古以來治理過人類的最偉大的君主就這樣死了。

     人民哀哭他,一連四十日之久。

    每個人都如死了生身父親,每個人都說:&ldquo穴居人的希望怎麼樣了呢?我們失掉了您,親愛的君王!您以為您不配指揮我們。

    天意昭示,卻是我們不配受您的指揮。

    面對您在天之靈,我們起誓,既然您不願以法律治理我們,我們當以您做榜樣,來指導我們的行動。

    &rdquo 必須另選君主。

    這時發生了一件值得注意的事,那就是在先王親族中沒有一個人出來争王位。

    人們在這家族中選出了最賢智公正的一個人。

     在這位君王的朝代将告終時,有一些人認為穴居人有建立商業和工藝的必要。

    人們召開了國民會議來決定這件事。

     國王這樣說:&ldquo你們當初推我登基,認為我的品德足夠治理你們。

    蒼天可以作證,我自接位以來,苦心焦慮,無非為穴居人的幸福打算。

    我的朝代不曾被任何一個穴居人的卑怯所玷污,這是我的光榮。

    到了今日,難道你等輕美德而重财富嗎?&rdquo 這些人之中的一個如此回答:&ldquo主公,我們是幸福的,我們在極好的基礎上勞動。

    可否準我直言?财富對于您的人民是否有害,這将由您一個人決定。

    如果他們見您重财輕德,他們不久亦将如此作為,并且習以為常。

    在這點上,您的好惡将給他們的好惡作矩尺。

    如果您提拔一個人,或者令他接近您的信任,僅僅因為他富有,那麼您放心吧,這就對他的德行作了緻命的打擊。

    同時,有多少人注意這殘酷的獎勵,您就無形之中造成了多少不誠實的人。

    主公,您的人民的德行建立在什麼基礎上,這您是知道的:建立在教育上。

    如果您變換這教育,過去由于膽子不夠大而不敢犯罪的人,不久即将以德行為可恥。

     &ldquo我們有兩件事要辦:吝啬與浪費應當同樣地加以斥責。

    每人應當是管理國家财産的會計,是舍不得使自己生活過得去的卑鄙的人,應當和揮霍家财、不給子孫留下分文的人,受到同樣嚴格的裁判。

    每個公民應當是他自己财産的公正分配者,對于别人的财産也應當如此。

    &rdquo 國王說:&ldquo穴居人,财富将進入你們的家室。

    但是,我向你們宣告,如果你們德行失堕,你們将成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民之一。

    在你們目前的情況中,我隻需要比你們更公正些,因為這就是我的王權的标志,比這更尊嚴的标志,我認為是沒有的。

    财富本身毫無價值,如果你們一意設法以财富為顯耀之道,那麼我也将不得不用同樣的方式炫耀自己,我不應當停留在貧困之中,受你們的鄙視。

    因此我必須把沉重的賦稅壓在你們頭上,而你們将以生活費用中的一大部分,來維持我的儀仗和排場,為了使别人尊敬我。

    目前,我在我自身找到一切财富;然而到了那時,你們必須精疲力盡,使我富有;而你們如此重視的這些财富,你們卻絲毫不能享用,它們将全部流入我的國庫。

    啊,穴居人!我們能用一條美好的紐帶,使我們互相團結:如果你們有德,我也一樣;如果我有德,你們也一樣。

    &rdquo *** [1]在《波斯人信劄》各種不同的法文版本後面,都有&ldquo附錄&rdquo這一部分。

    &ldquo附錄&rdquo的内容是後人從作者遺稿中整理出來的一些零碎或比較完整的&ldquo信劄&rdquo草稿。

    當初作者認為沒有必要将這些&ldquo信稿&rdquo收在書中,據他自己說,主要的理由是避免重複。

    事實上,這些殘稿對于全書并沒有增加什麼新的内容。

    而且各版本的&ldquo附錄&rdquo長短很不一緻。

    因此本書隻選錄&ldquo信稿&rdquo兩篇,以示一斑。

     [2]我曾經想繼續寫&ldquo穴居人的故事&rdquo,上面就是我的想法。

    &mdash&mdash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