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澗翁者,蓋胄也。

    初,公在北方時,與竹溪嘗遊泰山之靈岩,題名曰“六十一上人”,碎辛字也。

    至元二十年,予按部來遊,其石刻宛在。

     聖上禦極十有八年,當至元十一年丙子春正月,江左平。

    冬十二月,圖書禮器并送京師,敕平章太原張公兼領監事,尋诏許京朝官假觀。

    予遂與左山商台符叩問披閱者竟日,凡得書畫二百餘幅,今列于左: 王羲之《四月帖》(四十字)。

    獻之三帖(一《洛中》,二《佳音》,三《北問》)。

    《王羲之與謝安石評書帖》,後跋雲:“古人作字,悉平生用功,安有不絕出于古今者邪?羲之與安石冠王、謝首,所争若此,況它哉?”蓋帖中有雲:“自于山谷中臨學鐘氏、張芝等書二十餘年,竹葉樹皮,山石闆木,不可知數。

    至箋谷藤紫,反複書之。

    佳者收采自書背記不能得。

    ”而雲“此公何時用功夫”,深不達耳! 獻之《鄱陽帖》。

     右軍《威略帖》,八十二字。

    入梁、唐禦府。

    至宋,入蘇大簡家。

    崇甯癸未,襄陽米芾審定真迹,其圖書有《秘玩手臨》。

     智永禅師臨右軍四帖,後東坡跋雲:“辨書如聽響切脈,知其美惡,如可謂必能名之者過也。

    ”予觀秘閣墨迹,皆唐人硬黃臨本,但得臨本皆可蓄,惟《鵝群》一帖,似是獻之真筆。

    熙甯五年,子瞻書。

    ”褚遂良臨《黃庭》,南唐升元三年裝背,紙則硬黃。

     米芾學右軍書并論其筆法,後一幅亦學右軍,書退之詩“俗書趁姿媚”,此公不為石鼓發,想亦見此等物耳。

    獻之草《洛神賦》之極殘缺,向明視背,萬綻縱橫。

     謝安《東山帖》。

     右軍《快晴帖》,米襄陽臨本。

     《蘭亭五言帖》,後跋雲:“唐虞世南臨本。

    ” 晉王恬帖(三十一字)。

     晉王敦帖,作草聖書,皆《晉史》中語。

     獻之書《洛神賦》,後有梁普光間題跋雲:“唐人臨本,不名何人。

    ” 獻之書陸士衡《文賦》。

     鐘太傅墨迹《議事表》,後錢惟演、範堯夫、薛道祖題。

    錢文僖公題:“尚父嘗寶此帖。

    ”尚父謂忠懿王&Alpha也。

     唐人書: 唐太宗二帖,一兩行十字,若珠還合浦,劍入延平。

    泰和二年三月,司封員外郎柳公權記。

     唐元宗《賜道士李涵光敕》。

     李陽冰墨迹《篆侍禦帖》,上有李後主合同印。

     李陽冰篆二十六字,後有韋處厚、李商隐題。

    商隐字體絕類《黃庭經》,時開成三年也。

     高閑《上人詫得韓序帖》,後有韓琦、劉敞、富弼、歐陽修、宋敏求題雲:“此卷蠟紙書,非摹本也。

    ”歐雲如此。

    韓公稱《實錄》雲:“書系颠草。

    ” 歐陽率更草二臨本:《度尚帖》、《襄陽寶定珍迹秘玩》。

     智永禅師《春雨帖》,真草《千文》墨迹。

     唐相李澄《連句帖》,後跋雲:“筆勢似李北海。

    ” 李北海《毒熱帖》臨本,李邕手簡。

    後題觀者黃魯直、張浮休、邵<龠虎>、王诜、張舜民等凡六十九人。

     僧高閑觀張旭《颠逸帖》。

     唐史惟則墨迹《篆隸韻》,系小篆體例修狹,後張浮休、李公麟跋。

     李太白《醉歸》墨迹,後自題雲:“吾頭懵懵,試書此不能自辨。

    賀生為我讀之,汝年少眼明,有四世三公之印。

    ” 懷素草《千文》、草《聖遊京師帖》、《論草字帖》、《自叙帖》、《布簾帖》、《上林花發帖》。

     唐高宗已下諸帝墨迹《手诏》。

     李北海《休休帖》。

     白少傅墨迹《六偈子》。

     唐元和大理評事吳通微行書《千文》。

     唐人草《北山移文》,垂拱二年寫。

    貞元甲戌陸贽觀,筆法似是孫過庭。

     唐僧亞栖書。

     吳彩鸾《龍鱗楷韻》,後柳誠懸題雲:“吳彩鸾,世傳谪仙也。

    一夕書《廣韻》一部,即鬻于市,人不測其意。

    稔聞此說,罕見其書,數載勤求,方獲斯本。

    觀其神全氣古,筆力遒勁,出于自然,非古今學人可及也。

    時大和九年九月十五日題。

    ”其冊共五十四葉,鱗次相積,皆留紙縫(天寶八年制)。

     懷素《洛中帖》。

    近于洛中得王右丞《苔矶靜釣》、《水閣閑棋》二畫,其林野之思,物景之清,不覺身在其間,信精筆感人也如此。

     李白墨迹《送賀八歸越詩》。

     顔書:《與兄常山太守書》、《乞米帖》、《與宗室李太保勉》。

     《奉辭帖》、《與盧八倉公快雪晴時帖》二十八字。

    《與李太保狀》,後有唐陳铨印志。

    《祭濠州文》。

     孫過庭墨迹《草書譜》。

    過庭,字虔禮,陳留人,高宗垂拱二年書。

    《徽宗書譜》雲:“孫草書皆逼羲、獻,妙于用筆,隽拔剛斷,出于天材,非積習所可至。

    ” 孫思邈書,計二十一字。

     坡書:《洗玉池銘》,擘窠真書瘦勁。

    《神奎閣碑》墨迹。

     《上清儲祥宮碑》墨迹,然後書老泉撰。

    商左山雲:“蓋避黨禍故改雲。

    ”《東坡醉書盧仝詩》,為團練使書。

    《東坡觀世音贊》,靖康元年五月書。

    蓋公殁前二月絕筆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