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襲珍珠港前的三百六十五天大事記

關燈
1941年1月~12月 1.7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在緻海軍大臣及川古志郎的信中第一次正式表明了自己對美作戰的設想,主張&ldquo開戰之初,就猛攻猛打,摧毀敵主力艦隊,使美國海軍與美國人民的士氣沮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在敵之主力艦隻大部分停泊于珍珠港内時,用飛機進行襲擊&hellip&hellip&rdquo 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理查森要求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斯塔克改善珍珠港的防禦狀況。

     1.13 海軍作戰部部長斯塔克在緻金梅爾将軍(太平洋艦隊司令的内定人選)的信中寫道:&ldquo說不定〔敵人〕哪一天會在我們的大門口埋下地雷,說不定我們在看到若幹艦艇被炸後才醒悟,或者說不定我們會被卷入一場不宣而戰的戰争旋渦中去。

    &rdquo 1.16 羅斯福總統召開首腦會議,讨論德國和日本對美國采取行動的可能性,并對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全球戰略方針作了指示。

     1.20 美方從停泊在舊金山灣内的&ldquo日新丸&rdquo船上強行奪走《船用密碼本》。

     1.23 新任駐美大使野村吉三郎海軍大将搭乘&ldquo鐮倉丸&rdquo客輪由橫濱出發赴美就任。

     1.24 美國海軍部部長諾克斯就加強夏威夷的防禦問題寫信給美國陸軍部部長史汀生。

     1.25 理查森在緻斯塔克的信中指出:&ldquo日本說不定不予警告就開始攻擊&hellip&hellip也可能突然襲擊珍珠港。

    &rdquo 1.27 美國駐日大使格魯根據從秘魯駐日公使那裡得到的情報,緻電國務院說:&ldquo一旦日本與美國發生事端,日本試圖突然襲擊珍珠港。

    &rdquo 下旬 山本司令長官為了使夏威夷作戰設想具體化,命令第十一航空艦隊參謀長大西泷治郎少将瞞着聯合艦隊參謀人員制訂一個作戰計劃方案。

     2.1 由太平洋艦隊、大西洋艦隊、亞洲艦隊編成美利堅合衆國艦隊。

     金梅爾将軍取代理查森将軍出任太平洋艦隊司令。

     美海軍作戰部部長斯塔克将格魯大使一月二十七日的電報轉發給太平洋艦隊司令,并在後面附上了美國海軍情報局的意見:&ldquo美國海軍情報局認為這種流言蜚語不可信。

    并不認為它對珍珠港的行動已迫在眉睫,在可預計的将來也看不出有這種計劃。

    &rdquo 2.4 美國第十四海軍軍區(夏威夷)司令和夏威夷方面陸軍部隊司令,為了加強夏威夷地區陸海軍飛機的空戰能力和提高對敵機的防禦效果,建立了一個聯合委員會。

     奉山本之命制訂進攻夏威夷計劃初步方案的大西,為了謹慎起見,他又委托第一航空戰隊參謀源田實中佐對此計劃進行初步研究。

     2.7 史汀生在緻諾克斯的複函中說,他要最優先地考慮珍珠港的防禦問題。

     2.11 野村大使抵達華盛頓。

     2.14 野村大使向羅斯福總統遞交國書。

     2.17 斯塔克命令各海軍軍區司令:&ldquo對使用防魚雷裝置來保護自己管轄區内的港灣,特别是保護停泊在艦隊主要基地的大型艦艇這一問題,要進行調查研究,并提出意見。

    &rdquo 2.18 金梅爾在寫給斯塔克的一份關于太平洋艦隊現狀的報告中說道:&ldquo我認為,對珍珠港的突然襲擊是有可能的。

    為使這種突然襲擊所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并重創來犯之敵,我正在迅速采取切實措施。

    &rdquo 2.25 斯塔克在寫給金梅爾的信中,希望他在制訂太平洋艦隊作戰計劃時&ldquo不要忽視對日本城市(表面上是針對軍事目标)進行空襲這一問題的研究&rdquo。

     3.8 野村大使和赫爾國務卿舉行第一次會談(至開戰為止的九個月内,野村同赫爾舉行了四十五次會談,同羅斯福舉行了九次會談)。

     上旬 源田把初步研究的夏威夷作戰計劃第一方案交給大西。

     3.12 日本外務大臣松岡洋右離開東京車站,作訪歐之行。

     金梅爾在寫給斯塔克的信中說,&ldquo在操作簡便,效果顯著,既能适應緊急需要,又能迅速設置的那種設備研制出來之前,我建議你不向珍珠港供應防魚雷裝網。

    &rdquo 中旬 為了遏制日本的南進行動,一支由四艘重型巡洋艦和九艘驅逐艦組成的美國艦隊,從珍珠港出發,駛向南太平洋。

     3.20 第十四海軍軍區(夏威夷)司令以珍珠港水深不到十三點七米為理由,建議不設置防魚雷網。

     3.27 為了解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動靜和搜集夏威夷方面的軍事情報,外務書記員森村正,即海軍少尉吉川猛夫抵達日本駐夏威夷總領事館到任。

     美英兩國參謀會議制訂了一項《美英參謀協定(ABC-1)》。

    該協定規定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進行相互合作的基本指導方針如下: 一、迅速打倒軸心國中實力最強的德國。

    因此,要把美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放到正面決戰的大西洋和歐洲。

     二、一旦日本參戰,在遠東采取戰略守勢。

     三、為了削弱日本經濟實力,使日軍不敢進攻馬來亞,從而以此來支援馬來防線的防禦工作,就要采取最穩妥的計算方法,以進攻的姿态使用美國艦隊。

     3.31 夏威夷海軍基地防空部隊指揮官和夏威夷方面陸軍航空部隊指揮官草拟了一份《關于陸海軍在敵人突然襲擊瓦胡島或夏威夷艦隊時采取聯合行動的綜合估計》。

    它對形勢發展的要點作了如下判斷:&ldquo日本的潛艇和空襲部隊也許有可能在我情報部門發出警報之前就侵入夏威夷海域。

    &rdquo至于&ldquo敵人可能采取的行動&rdquo,該文件估計:&ldquo極有可能是通過駛近瓦胡島三百海裡以内的航空母艦來進行空襲;特别是在拂曉前進行空襲說不定會取得完全成功&rdquo。

     4.1 海軍作戰部部長斯塔克緻電各海軍軍區司令,指出:&ldquo軸心國通常利用周末、星期日或國定假日開始行動,要求引起注意。

    &rdquo 4.4 海軍作戰部部長斯塔克下達作好臨戰準備的指令。

     上旬 大西少将收到了對山本司令長官的夏威夷作戰設想加以具體化的源田方案後,以此作為參考,又研究、提出了他自己的方案,交給山本司令長官。

    山本對大西方案略加修改後,就叫大西送到軍令部,委托軍令部保管。

     開始有明顯的迹象表明,美國方面正在謀劃制止日本海軍在美國所進行的情報活動。

     4.11 夏威夷方面的陸海軍指揮官制訂了一個陸海軍在夏威夷《沿岸海域聯合防禦計劃》。

    它大大促進了以珍珠港為中心的夏威夷防禦計劃。

     4.13 簽署日蘇中立條約。

     4.14 夏威夷方面的陸軍部隊指揮官肖特在寫給參謀總長馬歇爾的信中說:&ldquo日本的潛艇部隊和快速突擊部隊也許有可能在我國情報機關發出警告之前突然出現于夏威夷海域&rdquo。

     4.17 陸海軍大本營訂出了一個為日本的自存自衛,并通過和平手段迅速擴充國家總體力量的《對南方的對策綱要》。

     野村大使建議兼任外相的近衛首相以《日美諒解方案》為基礎開始進行日美談判。

     4.18 美國在西大西洋進行巡邏。

     4.21 政府和大本營聯絡會議大體上采納了經過修改的《日美諒解方案》。

     4.22 松岡外相回到日本。

     5.3 聯絡會議批準了松岡外相的《日美諒解方案》的修正案,即所謂&ldquo松岡三原則&rdquo:一、要美國撤出中國;二、要不與日德意三國同盟條約相抵觸;三、要阻止美國參戰。

     5.4 美國陸海軍聯席會議通過了《美國陸海軍聯合作戰基本計劃》(《虹計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