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燈
小
中
大
光陰似箭。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早晨七對日本廣播協會的前身東京廣播電台的廣播員,在威武雄壯的《軍艦進行曲》和《拔刀隊》的樂曲聲中,以激動的語調反複播送大本營發布的第一号臨時新聞公告:&ldquo帝國陸海軍于今天八日淩晨在西太平洋與美英軍進入了戰争狀态&rdquo,把爆發太平洋戰争的第一個消息告知全體國民,從此,如同夢遊一般地度過了二十八年的漫長歲月。
回顧這場戰争,它給人們留下許多疑問:為什麼在開戰之初去進攻珍珠港?當時日本海軍把優秀的航空母艦都投入進去,采用世界海戰史上前所未有的遠洋奇襲戰術直搗敵營。為什麼一定要孤注一擲、斷然進行如此大規模的作戰?究竟是誰和在什麼時候提出這一作戰設想的?在使之具體化和執行這一計劃時,經曆了哪些曲折?為達到作戰目的,曾采取了什麼措施?結果如何?..等等。
現在已經清楚,提出這一夏威夷作戰設想的人,原來就是當年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大将。而他第一次正式表明這一設想的是在一九四一年元旦後不久的一月七日。
本書系根據作者當時在華盛頓擔任駐美海軍助理武官工作時的親身經曆和日美兩國公布的資料寫成的。主要以夏威夷作戰為中心,把從山本表明他的設想以來直到進攻珍珠港為止的十二個月&mdash&mdash确切地講十一個月零兩大&mdash&mdash這段時間裡日美關系經過了哪些曆程?發生過什麼事态?這些事态怎樣朝着悲慘結局一再惡性循環而終于發展到一場最大的戰争悲劇?既然美國自開戰前一年夏天以來,就完全破譯了我國的外交電報,對日本政府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為什麼在珍珠港遭受襲擊時卻一敗塗地?凡此種種,按時間順序一件件加以彙總。
也就是說,本書以山本提出設想的一月七日為起點,以十二月八日開戰為終點,把車子開往珍珠港時一路上時刻映現在車窗上的一些主要情景,根據經過記述下來。
為使讀者了解開戰前一年間雙方活動的大體經過,書末附有一份按時間順序編寫的大事記資料。這份資料對讀者,特别是對太平洋戰争感到象古代史話那樣陌生的讀者來說,如能起到一些參考作用的話,則是十分榮幸的。
實松讓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
回顧這場戰争,它給人們留下許多疑問:為什麼在開戰之初去進攻珍珠港?當時日本海軍把優秀的航空母艦都投入進去,采用世界海戰史上前所未有的遠洋奇襲戰術直搗敵營。為什麼一定要孤注一擲、斷然進行如此大規模的作戰?究竟是誰和在什麼時候提出這一作戰設想的?在使之具體化和執行這一計劃時,經曆了哪些曲折?為達到作戰目的,曾采取了什麼措施?結果如何?..等等。
現在已經清楚,提出這一夏威夷作戰設想的人,原來就是當年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大将。而他第一次正式表明這一設想的是在一九四一年元旦後不久的一月七日。
本書系根據作者當時在華盛頓擔任駐美海軍助理武官工作時的親身經曆和日美兩國公布的資料寫成的。主要以夏威夷作戰為中心,把從山本表明他的設想以來直到進攻珍珠港為止的十二個月&mdash&mdash确切地講十一個月零兩大&mdash&mdash這段時間裡日美關系經過了哪些曆程?發生過什麼事态?這些事态怎樣朝着悲慘結局一再惡性循環而終于發展到一場最大的戰争悲劇?既然美國自開戰前一年夏天以來,就完全破譯了我國的外交電報,對日本政府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為什麼在珍珠港遭受襲擊時卻一敗塗地?凡此種種,按時間順序一件件加以彙總。
也就是說,本書以山本提出設想的一月七日為起點,以十二月八日開戰為終點,把車子開往珍珠港時一路上時刻映現在車窗上的一些主要情景,根據經過記述下來。
為使讀者了解開戰前一年間雙方活動的大體經過,書末附有一份按時間順序編寫的大事記資料。這份資料對讀者,特别是對太平洋戰争感到象古代史話那樣陌生的讀者來說,如能起到一些參考作用的話,則是十分榮幸的。
實松讓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