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日本列島上狂熱的日日夜夜
關燈
小
中
大
一艘(&ldquo阿武喂号&rdquo);驅逐艦九艘(&ldquo谷風号&rdquo、&ldquo浦風号&rdquo、&ldquo濱風号&rdquo、&ldquo矶風号&rdquo、&ldquo不知火号&rdquo、&ldquo霞号&rdquo、&ldquo霰号&rdquo、&ldquo陽炎号&rdquo、&ldquo秋雲号&rdquo);潛艇三艘(伊一九潛艇、伊二一潛艇、伊二三潛艇);加油艦七艘(&ldquo極東丸&rdquo、&ldquo健洋丸&rdquo、&ldquo國洋丸&rdquo、&ldquo神國丸&rdquo、&ldquo東邦丸&rdquo、&ldquo東榮丸&rdquo、&ldquo日本丸&rdquo),總數共三十艘,其編制情況列表如下:
機動部隊的編制情況表
此外,根據軍令部要求,為加強戒備而從大湊警備府派來的海防艦&ldquo國後号&rdquo和補給船隻也都進入了停泊地區。
由于這麼多的艦隻駛入港内,當然會使島上居民惶恐不安。
但是,使島民惶恐不安的何至于此,因為艦隊一進港,便從十一月二十日起以演習為名切斷了擇捉島與島外的聯系。
不用說,同島外的交通被切斷了,就是一切通信往來也都中斷了(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十二月八日開戰那一天)。
更有甚者,在機動部隊隐蔽在該港期間,大湊警備府的軍艦和飛機也一直在島的周圍和東部海面上進行戒備。
二十三日,在舉行了新嘗祭的遙拜儀式後,南雲長官就于上午九時召集各級指揮官、參謀人員和驅逐艦艦長在&ldquo赤城号&rdquo上進行訓話,并下達了機動部隊作戰命令第一号、第二号和第三号。
随後大家又一起商量了有關作戰事宜,直到下午四時才結束。
在第一号命令的&ldquo作戰方針&rdquo部分中這樣說: 機動部隊與先遣部隊均應極秘密地向夏威夷水域進發。
開戰之初,便以機動部隊對夏威夷之敵艦隊果斷進行突然襲擊,并予以緻命打擊。
與此同時,以先遣部隊遏制敵艦出擊,并極力圍殲之。
第一次空襲時間預定為X日〇三三〇。
第三号命令對《夏威夷作戰空襲計劃》中提到的&ldquo空襲部隊的行動&rdquo作了如下規定: X日前一天的〇六〇〇,部隊從接近敵人的地點出發,航向一百八十度(正南),以每小時二十六海裡的航速進擊。
X日〇一三〇,第一批攻擊部隊在珍珠港以北二百三十海裡處起飛斷然進行空襲;〇三〇〇,第二批攻擊部隊在珍珠港以北二百海裡處起飛斷然進行空襲。
第二天(二十四日),機動部隊指揮官南雲忠一又召集飛行員在&ldquo赤城号&rdquo上進行訓話: 向行将出發進行夏威夷作戰之飛行員訓話内容 以第一航空艦隊為基幹之機動部隊正期望于十二月八日對傲慢無禮之宿敵美國開戰。
機動部隊在開戰之初拟對夏威夷之敵艦隊發動突然襲擊,并将其一舉殲滅之,于轉瞬之間置美國海軍于死地。
此實為一場史無前例之大空戰,帝國之興亡正在此一舉。
諸位勇于肩負護國之重任參與此一壯舉,實為一生之光榮。
軍人生平之願望,莫過于此矣。
此舉乃是諸位勇于挺身而出為帝國效勞之絕好機會,若今日不圖報,更待何時! 誠然,此戰前途多難,要闖過寒風凜冽、怒濤洶湧之北太平洋,長驅直入敵巢與之決一死戰,其含辛茹苦,實非同尋常。
要克服此艱難險阻赢得克敵制勝之榮譽,非有一種死裡求生之頑強勇敢精神不可。
回顧以往,諸位在多年訓練中已練就必勝之過硬本領。
養兵千日,用此一朝。
當今帝國面臨危急之際,諸位理應擔此重任。
值此行将出征之際,謹想以本人過去久戰沙場之一得之見奉送諸位: 一、未戰之前先以壓倒敵人之氣概斷然對敵發起勇猛果敢之攻擊,使敵迅速喪失鬥志,此乃是勝利之道; 二、不管遇到任何困難,必須時刻以必勝之信念,冷靜沉着地應戰,日益振作起不屈不撓之精神; 三、望準備工作務必做得十分周密,切不可有絲毫疏忽。
如今,國家正處于生死存亡關頭,若諸位置生命于度外勇于肩負重任,願以一片赤誠之心盡忠報國,願以果敢勇猛精神闖過難關,天下任何事情均能辦到。
願諸位忠勇之士同心協力,慷慨捐軀,以報君恩。
訓話一結束,就由軍令部的鈴木英少佐&mdash&mdash他剛從夏威夷實地視察回來随&ldquo比睿号&rdquo戰列艦到達單冠灣&mdash&mdash在瓦胡島的模型面前對珍珠港的情況作了說明。
這具模型是前些時候專為機組人員訓練而制作的,它被放置在&ldquo赤城号&rdquo上。
鈴木說: &ldquo一、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艦艇仍按以前的方式進行着訓練,每逢星期一出港,至遲星期六回港; &ldquo二、大型艦艇的停泊地區都在瓦胡島周圍,戰列艦成雙并排停靠在一起,外側的戰列艦必須用魚雷攻擊之,内側的戰列艦必須用飛機轟炸之; &ldquo三、航空母艦的所在位置不明,但有兩至三艘航空母艦在夏威夷水域遊弋; &ldquo四、珍珠港港口沒有敷設水雷,但估計其四周裝置着完備的防潛艇網; &ldquo五、除了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以外,飛行訓練頗為活躍; &ldquo六、好像沒有出動飛機進行大規模的空中巡邏; &ldquo七、除了十一月七日發現在希卡姆航空基地大飛機庫上空有兩隻直徑為四點五米的黃色圓形氣球和一隻深綠色的固定氣球外,未看到有阻塞氣球; &ldquo八、瓦胡島附近的氣象情況是少雨,飛行方面沒有困難,早晨,瓦胡島的群山之巅多半為雲層覆蓋,中午以前天氣常常十分晴朗,但下午卻又有一點殘雲。
&rdquo 可以回顧一下,機動部隊自九月下旬開始進行以攻擊珍珠港為目标的緊張訓練以來,雖還不到兩個月,但它确已全部完成了出擊準備。
不管是開戰還是談判達成協議,現在它正在寒風凜冽的北方一角遙望着四季常青的珍珠港,待命出擊。
海拔一千六百八十米高的單冠山,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山風呼嘯。
猶如海鹫的飛行勇士們迎風傲立在一望無際的飛行甲闆上,氣勢沖天地等待着大顯身手。
就在這個時候,赫爾召見了野村和來栖兩位大使,想再次摸清楚日本方面是否有可能作出某種讓步之處。
但是,兩位大使在談話中一點也沒有涉及到這方面的内容,而且美國截獲到的其他情報也使人大失所望,即使美國方面在原則上作些讓步,也不會有多大效果了。
其主要依據是東京于十一月二十二日拍發給兩位大使的一份電報(美國方面于華盛頓時間二十二日破譯)。
該電報說: 希竭力貫徹既定方針,全力以赴地努力實現我方所希望的解決辦法。
我們所以要求在二十五日以前解決日美關系問題,有着種種你們所猜測不到的理由。
但假如能夠在這三、四天内結束談判,于二十九日簽字(再說一遍是二十九日),并完成互換必要的備忘錄,取得英國和荷蘭的諒解,總而言之,假如一切事情均能辦妥的話,那麼我們決定等到那一天。
這次我們已真的下定決心,這個期限絕對不能再變更。
過了這個期限,事态就會自行爆發。
希你們了解這一點後,能作出比以往更大的努力。
以上情況隻限于兩位大使知道。
根據這份破譯了的電報,赫爾更加清楚地知道了日本政府的内心想法;盡管赫爾領悟了&ldquo過了這個期限,事态就會自行爆發&rdquo這句話的暗中含義,但他還是在談判破裂之前繼續作拼命的努力,以便盡可能地争取時間。
赫爾事後回憶起十一月二十二日野村和來栖拜會他的情景時說:&ldquo看到這兩位外交官笑容滿面、态度謙恭、表面上十分親熱的樣子,就感到他們是在當面撒謊。
&rdquo赫爾在談到他之所以有這種感覺的理由時說: &ldquo通過截獲的電報,我已獲悉了日本的險惡陰謀,并且也知道野村和來栖已收到同樣内容的情報,但我很難順着他們的意思談下去。
兩人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禮後就坐了下來。
野村不時發出吃吃的笑聲,來栖有時也笑得露出牙齒,合不攏嘴來。
但是他們此刻心裡翻來複去所想的一定是:如果美國不答應日本的要求,那麼日本政府在幾天之内就發動新的侵略,而這遲早會給美國帶來戰争。
&rdquo 十一月二十四日,美國方面又破譯了東京于二十四日拍發給野村的一份電報,該電強調:&ldquo十一月二十九日這一期限以東京時間為準&rdquo。
赫爾國務卿看到這份截獲的電報時,他就直覺到&ldquo這是懸挂在我們頭頂上的達摩克裡斯劍(危險臨頭),而且是附有定時裝置的&rdquo。
這天晚上,羅斯福總統緻電丘吉爾首相,對美國的反建議内容作了說明。
電報說,&ldquo将要求日本保證既不南進也不北進,以此為主要條件,美國和其他國家除每月向日本供應一定數量的民用石油外,再向日本提供一定數量的糧食、醫療用品、棉花等其他物資。
&rdquo羅斯福在電文的結尾部分中說:&ldquo我對前途的估計并不抱什麼希望。
我們必須對付一場貨真價實的戰争。
也許近日内就會爆發戰争。
&rdquo這幾句話是總統本人在赫爾起草的電文中親自添加進去的。
這時,業已作好出擊準備的機動部隊,正從我國北方的一個角落裡遙望着珍珠港内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待命出擊。
就要出擊
由于這麼多的艦隻駛入港内,當然會使島上居民惶恐不安。
但是,使島民惶恐不安的何至于此,因為艦隊一進港,便從十一月二十日起以演習為名切斷了擇捉島與島外的聯系。
不用說,同島外的交通被切斷了,就是一切通信往來也都中斷了(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十二月八日開戰那一天)。
更有甚者,在機動部隊隐蔽在該港期間,大湊警備府的軍艦和飛機也一直在島的周圍和東部海面上進行戒備。
二十三日,在舉行了新嘗祭的遙拜儀式後,南雲長官就于上午九時召集各級指揮官、參謀人員和驅逐艦艦長在&ldquo赤城号&rdquo上進行訓話,并下達了機動部隊作戰命令第一号、第二号和第三号。
随後大家又一起商量了有關作戰事宜,直到下午四時才結束。
在第一号命令的&ldquo作戰方針&rdquo部分中這樣說: 機動部隊與先遣部隊均應極秘密地向夏威夷水域進發。
開戰之初,便以機動部隊對夏威夷之敵艦隊果斷進行突然襲擊,并予以緻命打擊。
與此同時,以先遣部隊遏制敵艦出擊,并極力圍殲之。
第一次空襲時間預定為X日〇三三〇。
第三号命令對《夏威夷作戰空襲計劃》中提到的&ldquo空襲部隊的行動&rdquo作了如下規定: X日前一天的〇六〇〇,部隊從接近敵人的地點出發,航向一百八十度(正南),以每小時二十六海裡的航速進擊。
X日〇一三〇,第一批攻擊部隊在珍珠港以北二百三十海裡處起飛斷然進行空襲;〇三〇〇,第二批攻擊部隊在珍珠港以北二百海裡處起飛斷然進行空襲。
第二天(二十四日),機動部隊指揮官南雲忠一又召集飛行員在&ldquo赤城号&rdquo上進行訓話: 向行将出發進行夏威夷作戰之飛行員訓話内容 以第一航空艦隊為基幹之機動部隊正期望于十二月八日對傲慢無禮之宿敵美國開戰。
機動部隊在開戰之初拟對夏威夷之敵艦隊發動突然襲擊,并将其一舉殲滅之,于轉瞬之間置美國海軍于死地。
此實為一場史無前例之大空戰,帝國之興亡正在此一舉。
諸位勇于肩負護國之重任參與此一壯舉,實為一生之光榮。
軍人生平之願望,莫過于此矣。
此舉乃是諸位勇于挺身而出為帝國效勞之絕好機會,若今日不圖報,更待何時! 誠然,此戰前途多難,要闖過寒風凜冽、怒濤洶湧之北太平洋,長驅直入敵巢與之決一死戰,其含辛茹苦,實非同尋常。
要克服此艱難險阻赢得克敵制勝之榮譽,非有一種死裡求生之頑強勇敢精神不可。
回顧以往,諸位在多年訓練中已練就必勝之過硬本領。
養兵千日,用此一朝。
當今帝國面臨危急之際,諸位理應擔此重任。
值此行将出征之際,謹想以本人過去久戰沙場之一得之見奉送諸位: 一、未戰之前先以壓倒敵人之氣概斷然對敵發起勇猛果敢之攻擊,使敵迅速喪失鬥志,此乃是勝利之道; 二、不管遇到任何困難,必須時刻以必勝之信念,冷靜沉着地應戰,日益振作起不屈不撓之精神; 三、望準備工作務必做得十分周密,切不可有絲毫疏忽。
如今,國家正處于生死存亡關頭,若諸位置生命于度外勇于肩負重任,願以一片赤誠之心盡忠報國,願以果敢勇猛精神闖過難關,天下任何事情均能辦到。
願諸位忠勇之士同心協力,慷慨捐軀,以報君恩。
訓話一結束,就由軍令部的鈴木英少佐&mdash&mdash他剛從夏威夷實地視察回來随&ldquo比睿号&rdquo戰列艦到達單冠灣&mdash&mdash在瓦胡島的模型面前對珍珠港的情況作了說明。
這具模型是前些時候專為機組人員訓練而制作的,它被放置在&ldquo赤城号&rdquo上。
鈴木說: &ldquo一、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艦艇仍按以前的方式進行着訓練,每逢星期一出港,至遲星期六回港; &ldquo二、大型艦艇的停泊地區都在瓦胡島周圍,戰列艦成雙并排停靠在一起,外側的戰列艦必須用魚雷攻擊之,内側的戰列艦必須用飛機轟炸之; &ldquo三、航空母艦的所在位置不明,但有兩至三艘航空母艦在夏威夷水域遊弋; &ldquo四、珍珠港港口沒有敷設水雷,但估計其四周裝置着完備的防潛艇網; &ldquo五、除了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以外,飛行訓練頗為活躍; &ldquo六、好像沒有出動飛機進行大規模的空中巡邏; &ldquo七、除了十一月七日發現在希卡姆航空基地大飛機庫上空有兩隻直徑為四點五米的黃色圓形氣球和一隻深綠色的固定氣球外,未看到有阻塞氣球; &ldquo八、瓦胡島附近的氣象情況是少雨,飛行方面沒有困難,早晨,瓦胡島的群山之巅多半為雲層覆蓋,中午以前天氣常常十分晴朗,但下午卻又有一點殘雲。
&rdquo 可以回顧一下,機動部隊自九月下旬開始進行以攻擊珍珠港為目标的緊張訓練以來,雖還不到兩個月,但它确已全部完成了出擊準備。
不管是開戰還是談判達成協議,現在它正在寒風凜冽的北方一角遙望着四季常青的珍珠港,待命出擊。
海拔一千六百八十米高的單冠山,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山風呼嘯。
猶如海鹫的飛行勇士們迎風傲立在一望無際的飛行甲闆上,氣勢沖天地等待着大顯身手。
就在這個時候,赫爾召見了野村和來栖兩位大使,想再次摸清楚日本方面是否有可能作出某種讓步之處。
但是,兩位大使在談話中一點也沒有涉及到這方面的内容,而且美國截獲到的其他情報也使人大失所望,即使美國方面在原則上作些讓步,也不會有多大效果了。
其主要依據是東京于十一月二十二日拍發給兩位大使的一份電報(美國方面于華盛頓時間二十二日破譯)。
該電報說: 希竭力貫徹既定方針,全力以赴地努力實現我方所希望的解決辦法。
我們所以要求在二十五日以前解決日美關系問題,有着種種你們所猜測不到的理由。
但假如能夠在這三、四天内結束談判,于二十九日簽字(再說一遍是二十九日),并完成互換必要的備忘錄,取得英國和荷蘭的諒解,總而言之,假如一切事情均能辦妥的話,那麼我們決定等到那一天。
這次我們已真的下定決心,這個期限絕對不能再變更。
過了這個期限,事态就會自行爆發。
希你們了解這一點後,能作出比以往更大的努力。
以上情況隻限于兩位大使知道。
根據這份破譯了的電報,赫爾更加清楚地知道了日本政府的内心想法;盡管赫爾領悟了&ldquo過了這個期限,事态就會自行爆發&rdquo這句話的暗中含義,但他還是在談判破裂之前繼續作拼命的努力,以便盡可能地争取時間。
赫爾事後回憶起十一月二十二日野村和來栖拜會他的情景時說:&ldquo看到這兩位外交官笑容滿面、态度謙恭、表面上十分親熱的樣子,就感到他們是在當面撒謊。
&rdquo赫爾在談到他之所以有這種感覺的理由時說: &ldquo通過截獲的電報,我已獲悉了日本的險惡陰謀,并且也知道野村和來栖已收到同樣内容的情報,但我很難順着他們的意思談下去。
兩人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禮後就坐了下來。
野村不時發出吃吃的笑聲,來栖有時也笑得露出牙齒,合不攏嘴來。
但是他們此刻心裡翻來複去所想的一定是:如果美國不答應日本的要求,那麼日本政府在幾天之内就發動新的侵略,而這遲早會給美國帶來戰争。
&rdquo 十一月二十四日,美國方面又破譯了東京于二十四日拍發給野村的一份電報,該電強調:&ldquo十一月二十九日這一期限以東京時間為準&rdquo。
赫爾國務卿看到這份截獲的電報時,他就直覺到&ldquo這是懸挂在我們頭頂上的達摩克裡斯劍(危險臨頭),而且是附有定時裝置的&rdquo。
這天晚上,羅斯福總統緻電丘吉爾首相,對美國的反建議内容作了說明。
電報說,&ldquo将要求日本保證既不南進也不北進,以此為主要條件,美國和其他國家除每月向日本供應一定數量的民用石油外,再向日本提供一定數量的糧食、醫療用品、棉花等其他物資。
&rdquo羅斯福在電文的結尾部分中說:&ldquo我對前途的估計并不抱什麼希望。
我們必須對付一場貨真價實的戰争。
也許近日内就會爆發戰争。
&rdquo這幾句話是總統本人在赫爾起草的電文中親自添加進去的。
這時,業已作好出擊準備的機動部隊,正從我國北方的一個角落裡遙望着珍珠港内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待命出擊。
就要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