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決定日本命運之際

關燈
毫不惋借地把國家的絕密文件提供給潛入敵國的代表。

    據說伍茲和他的友人經常在柏林的一家電影院裡碰頭。

    他們聯系的方法是:這位友人先是買好兩張對号入座的電影票,然後将其中一張送給伍茲,他自己則坐在緊靠着他身旁的座位上,趁着微暗的放映電影的時間裡,将一張揉成小團的紙條敏捷地塞進伍茲的外衣口袋裡。

     根據赫爾的記載,名叫伍茲的這個商務參贊隻有那麼一個友人,這個意外所得的情報,似乎是主動送上門的,但一個搞情報工作的人,不管怎麼寫,總不會把若明若暗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寫進報告中去的,這是一個常識。

    隻要看一下國務卿的回憶錄,問題就更清楚了。

     得到了德蘇兩國開戰的正确情報,這是一個事實,然其背景,是否還有什麼别的東西,這隻要追查一下就會感到大吃一驚。

    對伍茲這個人,有過這樣一段記載:他曾和身分不明的反納粹的秘密工作人員艾倫·杜勒斯(以後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有過接觸,而且幾次冒着生命危險同住在伯爾尼(瑞士)的杜勒斯取得了聯系。

     據說,每次會晤時,伍茲總要将德國的絕密文件交給杜勒斯。

    艾倫·杜勒斯是一位大權謀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伯爾尼為中心進行秘密活動,他的業績獲得了人們的高度評價。

    回國後,他被授予美國的最高榮譽&mdash&mdash總統頒發的戰功獎狀,這已是一個公開的事實。

     那麼,德蘇開戰的情報究竟通過什麼途徑得到的呢? 可以這樣說:這裡面,杜勒斯的工作有其一份貢獻,那是肯定無疑的。

    顯而易見,美國靠了龐大的國際陰謀諜報網獲悉了德國進攻蘇聯的情報。

     召開決定命運的禦前會議 〔六月〕二十三日,陸海軍的部局長就德蘇開戰後的帝國國策綱要問題進行了長達四小時的讨論,并通過了一個方案。

     雖然,海軍方面對陸軍的方案,即對于北方抓住良機謀求武力解決的方案附加了種種條件,但最後還是按照原來方案決定下來。

     對于南方,根據海軍方面的要求,附加了一項不妨礙保持對英美作戰的基本态勢。

    這是因為海軍方面擔心陸軍會從南方撤走。

    所謂海軍重視英美而陸軍重視北方這一對矛盾,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陸海軍當局分别批準了部局長讨論通過的這一方案。

     同一天,大本營陸海軍部拟定了一個文件,題為《從軍事、經濟、政治角度出發看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北部之情況,并迅速派出必要兵力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之絕對必要性》,其&ldquo判斷性&rdquo的結論如下: 對英美作戰之初,攻占菲律賓、英屬馬來亞、荷屬印尼等地,加強帝國之戰略态勢;與此同時,應該奠定獲取軍需資源之基礎,并調整好持久戰之戰略态勢。

     與上述攻占作戰之同時,若爆發太平洋戰争,從現狀亦可預料,即使以帝國之現有飛機,尚需進行相當程度之艱苦奮戰。

     然而,由于預定攻占地區之防禦能力,如前所述,已日益加強,若在半年左右後再發動進攻作戰,将極為困難,因而對英美作戰也難于穩操勝算。

    而形勢發展至上述地步,即使出現美國對日全面禁運、英國對泰國施加壓力等事态,帝國亦無以反抗,隻有屈服于英美而别無他法。

     與此相反,若如今在法屬印度支那南部取得軍事基地,并在該地進駐必要兵力,則能比較容易進行最為艱苦的新加坡作戰,因而亦可預料第一階段之作戰将會順利進行。

     亦即是說,帝國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系對付英美等國加強南方地區戰略态勢之唯一和平性對抗措施,帝國得由此調整好能适應形勢變化之備戰态勢。

     二十四日,大本營陸海軍部通過了一個《适應局勢變化之帝國國策綱要》。

    這一綱要是在預計到德蘇兩國将要開戰後進行研究的。

    綱要的内容是:确認以前業已決定了的對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的進駐,對蘇聯進一步作好行使武力的準備。

     二十五日,政府和大本營召開了聯絡懇談會,杉山參謀總長就《關于促進對南方的對策問題》作了說明,随後按原來方案通過如下: 一、鑒于目前各種形勢,帝國按既定方針促進對法屬印度支那與泰國采取措施,特别聯系到派往荷屬印尼之談判代表業已回國,對法屬印度支那,迅速建立旨在保衛東亞穩定的日本和法屬印度支那的軍事合作關系。

     通過與法屬印度支那建立之軍事合作關系,帝國應把握要點如下: (一)在法屬印度支那特定地區建立并使用空軍基地與港口設施,以及在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駐屯必要兵力; (二)為帝國軍隊之有關駐軍問題提供方便。

     二、為實現上述目的開始外交談判。

     三、倘若法國政府或法屬印度支那當局不答應我方要求,則以武力達到我方目的。

     四、為處理上述問題,預先着手準備派遣軍隊。

     下午四時,首相和兩位總長并排站立,将《關于促進對南方的對策問題》上奏天皇,并獲得了天皇的批準。

    這樣,六月十二日大緻作出決定。

    兩星期後,雖然松岡外相對此橫加阻撓,但終于獲得了解決。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六月六日決定下來的《對南方的對策綱要》,雖規定要确定日本和法屬印度支那之間的軍事、政治、經濟關系,但那基本上由&ldquo外交上的措施&rdquo來推動。

    可是這次則要求法國同意帝國&ldquo在法屬印度支那特定地區建立并使用空軍基地與港口設施,以及在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駐屯必要兵力&rdquo,如對方不答應,就&ldquo以武力達到我方目的&rdquo。

    兩者之間有着極大的差異。

     二十六日上午十時召開聯絡懇談會,讨論了《适應局勢變化之帝國國策綱要》。

     首先,塚田參謀次長宣讀了在大本營陸海軍部所決定的國策綱要(草案),接着杉山參謀總長就該綱要(草案)作了說明。

     松岡外相主張應根據三國同盟采取行動,與德國相呼應,對蘇開戰。

    對此,塚田參謀次長則強調日本必須有獨立自主性。

    雙方進行了如下激烈的交鋒: 外相:&ldquo所謂自主性是指什麼?對行使武力要不要商量?&rdquo 參謀總長:&ldquo有關策略問題則另當别論,關于純屬統帥的問題不必商量,而且這類情況還不會發生。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