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日本列島上狂熱的日日夜夜
關燈
小
中
大
的前一天,即二十五日,此時也許為了最後一次觀賞祖國的山河,三十幾艘艦艇上的将士們不由地凝視着白雪皚皚的擇捉島上的連綿群山。
随後,各艦艇還分别舉行了艦長訓話和出師宴會等活動。
在第二航空戰隊的旗艦&ldquo蒼龍号&rdquo上,被飛行員們敬畏為&ldquo訓練之鬼&rdquo、但又被親昵地愛稱為&ldquo多聞丸&rdquo的司令官山口多聞少将首先進行訓話,接着,以大楠公的&ldquo七生報國&rdquo為宗旨而被稱為&ldquo海軍之乃木将軍&rdquo的艦長柳本柳作大佐登台宣誓道: &ldquo帝國之興亡,就在夏威夷作戰此舉。
其所以獻身于海軍,正在于有這樣的今天。
隻要我還沒有死,即使剩下一片肉、一滴血,也堅決同敵人拼到底,&hellip&hellip即使隻剩下一顆牙齒也要咬住敵人不放&hellip&hellip七世為人皆為陛下效勞。
&rdquo 他的一言一語句句感人肺腑,使一千五百名将士感動萬分,連旁邊整齊停放着的許多飛機的機翼也仿佛感動得震動起來,發誓要殊死報國。
接着,艦長就抓緊出擊前的空餘時間,把他朝拜神戶湊川神社時所得到的神符親自分發給全體官兵。
随後,便在艦長的領唱下開始了軍歌大合唱。
這首軍歌是柳本平時最愛唱的《佐久間艇長之歌》,其歌詞大意是: 獻身君國, 堅守崗位, 死而後已, 乃日本男兒之榮譽。
&hellip&hellip 柳本艦長身材矮小,他挺起胸膛,在那戴到齊眼眉的軍帽下露出一張嚴肅的面容;他仰望着天空,用其不知從哪兒來的宏亮聲音指揮着大合唱。
一千五百名官兵從心底裡迸發出來的大合唱歌聲,在單冠灣寒冷的海面上回蕩着。
&ldquo死而後已&rdquo的&ldquo佐久間精神&rdquo正是柳本自己的莊嚴誓言,也是他對神明的虔誠祈禱。
艦長指揮的軍歌大合唱結束後,柳本馬上就命令值星官說:&ldquo今天可以讓士兵們開懷暢飲。
&rdquo 于是,值星官山本泷一大尉立即發出号令:&ldquo打開小賣部。
&rdquo 在水兵們的每個艙室裡,每張餐桌的上座都擺着艦長送來的清酒,接着有人便把清酒注入水壺,分送到各個席位面前。
&ldquo快喝吧!&rdquo &ldquo從明天起因為要作好戰鬥準備,暫時禁酒啦&hellip&hellip&rdquo &ldquo不是暫時,這也許是一生中最後一次喝酒啦!&rdquo &ldquo不管你怎麼說都行,反正今天是酩酊大醉的出師歡宴。
&rdquo 猛将山口司令官和一貫謹嚴的柳本艦長,這時也都來到水兵們的艙室裡向他們祝酒。
從少将到士兵,大家都不拘禮節地開懷暢飲。
分隊長長井大尉擔任招待,他提着酒壺來回斟酒。
甚至連柳本也完全沉浸在一片興奮之中。
他搖搖晃晃地提着酒壺來回祝酒,這時突然有人喊道: &ldquo把艦長擡起來!&rdquo 幾名水兵随即蜂擁而上,有的擡手,有的擡腳,吆喝着把柳本抛了起來。
不知不覺地,柳本用他的面頰往他身旁的下士森拾的臉上使勁地擦了幾下。
大概因為他已有兩、三天未刮胡子,痛得森拾受不了,哇哇直叫:&ldquo艦長,好痛呀!這家夥可真受不了&hellip&hellip&rdquo 柳本感到格外高興,隻是噗哧噗哧地笑着。
森拾想掙脫開來,但由于被緊緊地摟住了脖子,動彈不得。
最後森拾總算掙脫出來,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可是他的臉上還是痛得火辣辣的。
向珍珠港出擊 十一月二十六日早晨六時,&ldquo赤城号&rdquo旗艦升起了信号旗。
各艦艇的航海士(配合航海長工作的士官)都向本艦艦長報告說:&ldquo旗艦發出信号,起錨,準備出港。
&rdquo 此時,南雲忠一中将率領的海軍史上最強大的一支機動部隊(六艘航空母艦、兩艘戰列艦、兩艘重型巡洋艦、一艘輕型巡洋艦、九艘驅逐航、三艘潛艇、七艘加油艦)迎着時而飄落下來的雪花從單冠灣出擊,踏上了遠征之途。
随着旗艦信号旗的降下,各艦艇都按規定的出港次序起錨啟航。
四萬噸級的&ldquo赤城号&rdquo從第二航空戰隊的旗艦&ldquo蒼龍号&rdquo旁邊輕輕掠過,向着平靜的海面駛去,它那桅杆頂上的那面南雲海軍中将的旗幟迎着北方的晨風來回飄揚。
這時,在&ldquo赤城号&rdquo的後甲闆上,軍樂隊發狂似地演奏起無比雄壯的《軍艦進行曲》,它猶如視死如歸的勇士們出征時擂起的戰鼓。
以&ldquo赤城号&rdquo為先導的六艘航空母艦徐徐駛出單冠灣。
這是一次無人送行的秘密出擊。
當時,隻有在單冠灣外執行警戒任務、以防敵潛艇可能進行監視的那艘大湊警備府的海防艦&ldquo國後号&rdquo向它們發出了&ldquo祝願壯途成功&rdquo的信号。
&ldquo赤城号&rdquo一面回發了信号表示&ldquo感謝&rdquo,一面悄悄地駛向遠方。
幾天來的風浪,今天平息了,隻有那零星的浪花拍打在艦舷下側四處飛濺着。
艦尾上的那面艦旗正迎着北太平洋寒冷刺骨的晨風飄動起來。
這面艦旗代替戰鬥的旗幟,在靠近艦橋的中心桅杆上高高飄揚的日子已為期不遠了! 但是,箭畢竟還沒有離開弓弦,因為南雲中将得到的指令是:&ldquo如果日美談判獲得成功,機動部隊應立即返回原地集中&rdquo。
不久,機動部隊肩負國家的命運,以六艘航空母艦為中心編成了警備飛行隊形,迎着北太平洋的波濤徑直向東駛去。
航向為九十七度,目标直指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
機動部隊停止了一切無線電發報,全神貫注地收聽東京的廣播。
就在機動部隊從單冠灣出擊前四小時,即華盛頓時間十一月二十五日中午,白宮召開了最高軍事會議。
到會者共有六人:總統以及國務卿赫爾、陸軍部部長史汀生、海軍部部長諾克斯、陸軍參謀總長馬歇爾和海軍作戰部部長斯塔克。
總統沒有将美國參加歐戰時所要采取的行動作為議題,而是以怎樣對付面臨着來自日本的緊迫的危險作為會議的議題。
首先,赫爾就對日關系的危機作了發言,他說:&ldquo幾乎沒有希望同日本達成協議。
原先以為還能繼續進行的那輪日美會談,現在也已絕望了。
日本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突然用武力開始新的征服行動。
保衛我們國家的安全原是陸海軍所主管的事。
不過我還是想不客氣地向幾位軍事首腦進一言:日本也許會把突然襲擊作為其戰略的主要之點。
日本有可能同時在幾個地方發動攻擊。
&rdquo 接着,羅斯福總統指出:&ldquo日本人素以不宣而戰臭名昭著,因此美國有可能在下星期一(十二月一日)前後遭到攻擊。
&rdquo另外,他還指出,問題是美國對此應當采取什麼措施。
史汀生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道:當前的問題就是要美國在不太危險的情況下迫使日本先放第一槍,這是一個難題。
總統之所以說日本恐怕會在十二月一日前後進攻美國,其判斷的主要依據,大概就是在東京于十一月二十二日拍給野村的那份電報(美國方面于二十二日破譯)中有這樣一段話:&ldquo這個期限(東京時間十一月二十九日)絕對不能再變更。
過了這個期限,事态就會自行爆發&rdquo。
這一天的最高軍事會議開到下午一時半結束。
随後,陸軍部部長史汀生收到陸軍情報部送來一份有關日本軍隊&ldquo業已開始遠征&rdquo的報告。
報告說:&ldquo日本陸軍的大批部隊從上海搭乘由四、五十艘運兵船組成的一支船隊正沿着中國海岸南下,駛往台灣南部&hellip&hellip&rdquo 于是,史汀生當即打電話把這一情報告知了總統和赫爾。
史汀生打電話的時間是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四時三十分,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時間恰好與南雲的機動部隊從單冠灣向珍珠港出發的時間相同(東京時間二十六日早晨六時三十分)。
總統獲悉這個情報後大為震怒,他說: &ldquo這無疑是,日本一面想就從中國全面撤兵問題進行談判,一面又想把從中國撤出來的兵力派往法屬印度支那。
這就是日本背信棄義的證據。
整個形勢已經發生變化&hellip&hellip&rdquo 當天,在最高軍事會議結束後,海軍作戰部部長斯塔克在寫給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的信中,關于日本将要采取的行動問題是這樣說的: 在今天的會議上,赫爾和總統都确認了太平洋形勢的嚴重性。
他們兩位對日軍的突然襲擊都不感到驚訝。
華盛頓有一部分人認為,從各種角度來看,似乎日本很可能進攻菲律賓,而我則和另外一部分人看法相同,并不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大。
但由于那部分人堅持己見,因此決定讓你也知道這種情況。
&hellip&hellip我認為,日本向泰國、法屬印度支那和緬甸三個方面采取行動的可能性最大。
這樣,華盛頓的注意力就完全集中在南方,它連做夢也沒有想到南雲的機動部隊已朝着夏威夷方向東進而來。
作為其明顯的例證,這裡可以拿出華盛頓美國海軍情報局十一月二十五日(即機動部隊從單冠灣出擊的那一天)的一份關于日本艦隊所在位置的報告。
這份報告竟然對攻擊珍珠港的機動部隊所屬航空母艦和戰列艦的所在位置作了這樣的
随後,各艦艇還分别舉行了艦長訓話和出師宴會等活動。
在第二航空戰隊的旗艦&ldquo蒼龍号&rdquo上,被飛行員們敬畏為&ldquo訓練之鬼&rdquo、但又被親昵地愛稱為&ldquo多聞丸&rdquo的司令官山口多聞少将首先進行訓話,接着,以大楠公的&ldquo七生報國&rdquo為宗旨而被稱為&ldquo海軍之乃木将軍&rdquo的艦長柳本柳作大佐登台宣誓道: &ldquo帝國之興亡,就在夏威夷作戰此舉。
其所以獻身于海軍,正在于有這樣的今天。
隻要我還沒有死,即使剩下一片肉、一滴血,也堅決同敵人拼到底,&hellip&hellip即使隻剩下一顆牙齒也要咬住敵人不放&hellip&hellip七世為人皆為陛下效勞。
&rdquo 他的一言一語句句感人肺腑,使一千五百名将士感動萬分,連旁邊整齊停放着的許多飛機的機翼也仿佛感動得震動起來,發誓要殊死報國。
接着,艦長就抓緊出擊前的空餘時間,把他朝拜神戶湊川神社時所得到的神符親自分發給全體官兵。
随後,便在艦長的領唱下開始了軍歌大合唱。
這首軍歌是柳本平時最愛唱的《佐久間艇長之歌》,其歌詞大意是: 獻身君國, 堅守崗位, 死而後已, 乃日本男兒之榮譽。
&hellip&hellip 柳本艦長身材矮小,他挺起胸膛,在那戴到齊眼眉的軍帽下露出一張嚴肅的面容;他仰望着天空,用其不知從哪兒來的宏亮聲音指揮着大合唱。
一千五百名官兵從心底裡迸發出來的大合唱歌聲,在單冠灣寒冷的海面上回蕩着。
&ldquo死而後已&rdquo的&ldquo佐久間精神&rdquo正是柳本自己的莊嚴誓言,也是他對神明的虔誠祈禱。
艦長指揮的軍歌大合唱結束後,柳本馬上就命令值星官說:&ldquo今天可以讓士兵們開懷暢飲。
&rdquo 于是,值星官山本泷一大尉立即發出号令:&ldquo打開小賣部。
&rdquo 在水兵們的每個艙室裡,每張餐桌的上座都擺着艦長送來的清酒,接着有人便把清酒注入水壺,分送到各個席位面前。
&ldquo快喝吧!&rdquo &ldquo從明天起因為要作好戰鬥準備,暫時禁酒啦&hellip&hellip&rdquo &ldquo不是暫時,這也許是一生中最後一次喝酒啦!&rdquo &ldquo不管你怎麼說都行,反正今天是酩酊大醉的出師歡宴。
&rdquo 猛将山口司令官和一貫謹嚴的柳本艦長,這時也都來到水兵們的艙室裡向他們祝酒。
從少将到士兵,大家都不拘禮節地開懷暢飲。
分隊長長井大尉擔任招待,他提着酒壺來回斟酒。
甚至連柳本也完全沉浸在一片興奮之中。
他搖搖晃晃地提着酒壺來回祝酒,這時突然有人喊道: &ldquo把艦長擡起來!&rdquo 幾名水兵随即蜂擁而上,有的擡手,有的擡腳,吆喝着把柳本抛了起來。
不知不覺地,柳本用他的面頰往他身旁的下士森拾的臉上使勁地擦了幾下。
大概因為他已有兩、三天未刮胡子,痛得森拾受不了,哇哇直叫:&ldquo艦長,好痛呀!這家夥可真受不了&hellip&hellip&rdquo 柳本感到格外高興,隻是噗哧噗哧地笑着。
森拾想掙脫開來,但由于被緊緊地摟住了脖子,動彈不得。
最後森拾總算掙脫出來,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可是他的臉上還是痛得火辣辣的。
向珍珠港出擊 十一月二十六日早晨六時,&ldquo赤城号&rdquo旗艦升起了信号旗。
各艦艇的航海士(配合航海長工作的士官)都向本艦艦長報告說:&ldquo旗艦發出信号,起錨,準備出港。
&rdquo 此時,南雲忠一中将率領的海軍史上最強大的一支機動部隊(六艘航空母艦、兩艘戰列艦、兩艘重型巡洋艦、一艘輕型巡洋艦、九艘驅逐航、三艘潛艇、七艘加油艦)迎着時而飄落下來的雪花從單冠灣出擊,踏上了遠征之途。
随着旗艦信号旗的降下,各艦艇都按規定的出港次序起錨啟航。
四萬噸級的&ldquo赤城号&rdquo從第二航空戰隊的旗艦&ldquo蒼龍号&rdquo旁邊輕輕掠過,向着平靜的海面駛去,它那桅杆頂上的那面南雲海軍中将的旗幟迎着北方的晨風來回飄揚。
這時,在&ldquo赤城号&rdquo的後甲闆上,軍樂隊發狂似地演奏起無比雄壯的《軍艦進行曲》,它猶如視死如歸的勇士們出征時擂起的戰鼓。
以&ldquo赤城号&rdquo為先導的六艘航空母艦徐徐駛出單冠灣。
這是一次無人送行的秘密出擊。
當時,隻有在單冠灣外執行警戒任務、以防敵潛艇可能進行監視的那艘大湊警備府的海防艦&ldquo國後号&rdquo向它們發出了&ldquo祝願壯途成功&rdquo的信号。
&ldquo赤城号&rdquo一面回發了信号表示&ldquo感謝&rdquo,一面悄悄地駛向遠方。
幾天來的風浪,今天平息了,隻有那零星的浪花拍打在艦舷下側四處飛濺着。
艦尾上的那面艦旗正迎着北太平洋寒冷刺骨的晨風飄動起來。
這面艦旗代替戰鬥的旗幟,在靠近艦橋的中心桅杆上高高飄揚的日子已為期不遠了! 但是,箭畢竟還沒有離開弓弦,因為南雲中将得到的指令是:&ldquo如果日美談判獲得成功,機動部隊應立即返回原地集中&rdquo。
不久,機動部隊肩負國家的命運,以六艘航空母艦為中心編成了警備飛行隊形,迎着北太平洋的波濤徑直向東駛去。
航向為九十七度,目标直指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
機動部隊停止了一切無線電發報,全神貫注地收聽東京的廣播。
就在機動部隊從單冠灣出擊前四小時,即華盛頓時間十一月二十五日中午,白宮召開了最高軍事會議。
到會者共有六人:總統以及國務卿赫爾、陸軍部部長史汀生、海軍部部長諾克斯、陸軍參謀總長馬歇爾和海軍作戰部部長斯塔克。
總統沒有将美國參加歐戰時所要采取的行動作為議題,而是以怎樣對付面臨着來自日本的緊迫的危險作為會議的議題。
首先,赫爾就對日關系的危機作了發言,他說:&ldquo幾乎沒有希望同日本達成協議。
原先以為還能繼續進行的那輪日美會談,現在也已絕望了。
日本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突然用武力開始新的征服行動。
保衛我們國家的安全原是陸海軍所主管的事。
不過我還是想不客氣地向幾位軍事首腦進一言:日本也許會把突然襲擊作為其戰略的主要之點。
日本有可能同時在幾個地方發動攻擊。
&rdquo 接着,羅斯福總統指出:&ldquo日本人素以不宣而戰臭名昭著,因此美國有可能在下星期一(十二月一日)前後遭到攻擊。
&rdquo另外,他還指出,問題是美國對此應當采取什麼措施。
史汀生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道:當前的問題就是要美國在不太危險的情況下迫使日本先放第一槍,這是一個難題。
總統之所以說日本恐怕會在十二月一日前後進攻美國,其判斷的主要依據,大概就是在東京于十一月二十二日拍給野村的那份電報(美國方面于二十二日破譯)中有這樣一段話:&ldquo這個期限(東京時間十一月二十九日)絕對不能再變更。
過了這個期限,事态就會自行爆發&rdquo。
這一天的最高軍事會議開到下午一時半結束。
随後,陸軍部部長史汀生收到陸軍情報部送來一份有關日本軍隊&ldquo業已開始遠征&rdquo的報告。
報告說:&ldquo日本陸軍的大批部隊從上海搭乘由四、五十艘運兵船組成的一支船隊正沿着中國海岸南下,駛往台灣南部&hellip&hellip&rdquo 于是,史汀生當即打電話把這一情報告知了總統和赫爾。
史汀生打電話的時間是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四時三十分,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時間恰好與南雲的機動部隊從單冠灣向珍珠港出發的時間相同(東京時間二十六日早晨六時三十分)。
總統獲悉這個情報後大為震怒,他說: &ldquo這無疑是,日本一面想就從中國全面撤兵問題進行談判,一面又想把從中國撤出來的兵力派往法屬印度支那。
這就是日本背信棄義的證據。
整個形勢已經發生變化&hellip&hellip&rdquo 當天,在最高軍事會議結束後,海軍作戰部部長斯塔克在寫給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的信中,關于日本将要采取的行動問題是這樣說的: 在今天的會議上,赫爾和總統都确認了太平洋形勢的嚴重性。
他們兩位對日軍的突然襲擊都不感到驚訝。
華盛頓有一部分人認為,從各種角度來看,似乎日本很可能進攻菲律賓,而我則和另外一部分人看法相同,并不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大。
但由于那部分人堅持己見,因此決定讓你也知道這種情況。
&hellip&hellip我認為,日本向泰國、法屬印度支那和緬甸三個方面采取行動的可能性最大。
這樣,華盛頓的注意力就完全集中在南方,它連做夢也沒有想到南雲的機動部隊已朝着夏威夷方向東進而來。
作為其明顯的例證,這裡可以拿出華盛頓美國海軍情報局十一月二十五日(即機動部隊從單冠灣出擊的那一天)的一份關于日本艦隊所在位置的報告。
這份報告竟然對攻擊珍珠港的機動部隊所屬航空母艦和戰列艦的所在位置作了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