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北太平洋的夕陽紅似火

關燈
于是,在當天下午五時左右,設在廣島灣柱島停泊地區的聯合艦隊司令部便接到了軍令部次長拍來的電報,令其&ldquo拆看《大海令第一二号》&rdquo。

    下午五時三十分,山本司令長官電命聯合艦隊&ldquo攀登新高山一二〇八&rdquo。

    這就是說:&ldquo開戰日期定為十二月八日。

    按預定計劃行動&rdquo。

     對于當時情況,聯合艦隊參謀長宇垣少将在其日志《戰藻錄》中曾這樣寫道: &ldquo〔命令〕大緻今晚可下達至全軍。

    不知我聯合艦隊之将士有何感想? &ldquo但願真正與我等一起盡最大努力。

    司令長官之心意決非置其部下于死地。

    我等于不久之将來,亦将投身于戰鬥。

    一切為天皇,為國家。

    &rdquo 機動部隊從單冠灣出擊後,已經有六天了。

    艦隊雖已從東半球駛入西半球,但海水的顔色并沒有什麼特殊變化。

    今天,海面上又刮起了風速為每秒二十米的南風,驅逐艦等在洶湧的波濤中颠簸着。

     從昨天起一直處于緊張狀态的報務員,終于在十二月二日晚上八時收到了盼望已久的電波&mdash&mdash聯合艦隊的命令。

     聯合艦隊作戰電令第一〇号 X日定為十二月八日。

    十二月二日十七時三十分發。

     機動部隊參謀長草鹿少将在&ldquo赤城号&rdquo艦橋的微弱燈光下看完這份電報時,一直吊在心上的石頭頓時落了地。

    他的心境如同萬裡晴空中的一輪秋月那麼明朗。

     參謀長的心情是這樣,那麼機動部隊最高負責人南雲中将的心情又如何呢?他雖然相信,電訊會告訴他下達的命令是&ldquo開戰&rdquo還是&ldquo返航&rdquo,但他仍不免有點忐忑不安,他深深感到現在可以根據這份電報專心緻志地埋頭于作戰了。

     至此,對美開戰的箭終于離開了弦。

     就在對美開戰的箭離開弦的那天下午一時,日本的一艘豪華郵船&ldquo龍田丸&rdquo(總噸位為一萬六千九百五十五噸),作為&ldquo第二次撤僑船&rdquo,從橫濱啟航,開往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矶。

     這天的《朝日新聞》晚刊以&ldquo第二次赴美撤僑,&lsquo龍田丸&rsquo啟航駛向波瀾壯闊的太平洋&rdquo為題,作了如下報道: &ldquo船上乘客共有一百四十八人(一等艙四十五人、二等艙二十八人、三等艙七十五人),其中外國乘客有:挪威駐日代辦康斯特先生的夫人,今春來日後視察滿洲、華北的智利新聞記者布拉内托等一行四人,以及其他外國旅客共三十五人。

    上月二十九日經美國政府同意重新入境的六十餘個急于返美的海外日僑,結果隻有三人來得及辦理手續,他們和旅居美國五十四年之久的南國太郎老人一起,也都是在即将開船之前才匆匆趕上船的。

     &ldquo乘客人數雖然不多,但由于駛向波濤洶湧的太平洋的那艘&lsquo龍田丸&rsquo,其啟航時間正是日美談判處于極其重要階段的緊要關頭,所以碼頭上擠滿了歡送的人群。

    從甲闆上傳來了《愛國進行曲》的音樂,它與人們大聲叫喊的&lsquo再見&rsquo聲交織在一起,數不盡的手帕随風飛舞&hellip&hellip船徐徐駛離碼頭&rdquo。

     對&ldquo龍田丸&rdquo的船長木村莊平來說,有幾個問題是難以理解的。

    其中之一是開船日期一延再延。

    這艘郵般原定十一月中旬啟航,後來延至二十日,接着又延遲幾天,好容易到二十七日才決定于十二月二日啟航。

    而且還以有關當局發表談話的形式在報紙上大肆報道該船的啟航情況: 據外交當局發表談話稱:帝國政府繼派第一次撤僑船赴美後正在就派第二次撤僑船問題同美國政府進行談判,根據此次所取得之諒解,将派&ldquo龍田丸&rdquo開往洛杉矶和巴拿馬的巴爾博亞港。

    日後,該船一旦準備完畢即出航,大緻定于本月内駛離橫濱。

    (十一月二十五日《朝日新聞》晚刊) 據外交與郵電當局發表談話稱:此次開往美國之撤僑船&mdash&mdash&ldquo龍田丸&rdquo,其航行日程為:十二月二日自橫濱出發,十二月十四日抵達洛杉矶;十二月十六日自洛杉矶出發,十二月二十四日抵達巴爾博亞港。

    (十一月二十七日《朝日新聞》晚刊) 日本是不是真的打算派&ldquo龍田丸&rdquo去撤回僑居國外的日本僑民?為什麼該船的啟航日期一延再延?為什麼要定在十二月二日啟航? 像是再一次提醒人們注意似的,東京的晚報在十二月六日,即&ldquo龍田丸&rdquo駛離橫濱後的第四天作了如下報道: &ldquo據外交與郵電當局五日發表談話稱:十二月二日從橫濱啟航開往洛杉矶和巴爾博亞港的&lsquo龍田丸&rsquo,這次又因順道前往墨西哥停靠,故決定将其航行日程更改如下: 十二月十四日抵達洛杉矶;十二月十六日從洛杉矶啟航,十二月十九日抵達〔墨西哥〕曼薩尼略;十二月二十二日從曼薩尼略啟航,十二月二十六日抵達巴爾博亞港:十二月二十八日從巴爾博亞港啟航〔回國〕。

    &rdquo 攻擊珍珠港的行動要取得成功,其絕對條件就是要對美國方面攻其不備。

    也就是說,要進行突然襲擊,為了進行這次突然襲擊,除嚴格保密外,若有可能,還必須使敵人對我方的意圖作出錯誤的判斷。

    因此,日本海軍不論是首腦機關抑或各個艦隊,都要同心協力,采取一切可以設想得到的措施。

    &ldquo龍田丸&rdquo的啟航就是其中的一個措施。

    這是一個陰謀詭計,目的是要對方&ldquo放心&rdquo,使其認為日本決心開戰的時間還是将來的事。

    所以說,日本是把&ldquo龍田丸&rdquo用作一種&ldquo掩人耳目的誘餌&rdquo。

    至于報紙上報道的所謂&ldquo據外交當局發表談話稱&rdquo和&ldquo據外交與郵電當局發表談話稱&rdquo雲雲,那都是大本營海軍當局為達到上述目的而要求報社那樣幹的。

     &ldquo龍田丸&rdquo啟航前一天的十二月一日(即禦前會議作出開戰決定的那一天),船長木村莊平被海軍省軍務局的大前敏一中佐叫到了海軍省。

     大前對木村說:&ldquo船長,這次要辛苦你了,一路上請多加小心&hellip&hellip&rdquo接着随手交給他一隻長方形的木箱。

    木箱沉甸甸的,使人感到裡面裝有什麼金屬之類的東西。

     雖然,大前未加說明,但這隻箱子裡卻裝滿了十六支手槍,而且還放着一封使用這些手槍的指令信。

     大前究竟為什麼要把這些東西當作禮物送給木村呢? 這是因為有十幾個美國軍人決定搭乘&ldquo龍田丸&rdquo,大前擔心戰争一打響,倘若這些美國軍人知道該船随之要掉轉船頭返回日本的話,那麼,他們說不定會脅迫船民将船強行開往美國。

     第二天(十二月二日),在郵船即将啟航前,海軍省的林大佐登上了&ldquo龍田丸&rdquo,他在船橋下的海圖室裡同木村船長和加藤事務長進行了密談。

    密談時,林大佐嚴厲地命令說: &ldquo為了不讓乘客們收聽廣播,必須把所有真空管都拆下,船上不得拍發任何無線電報。

    &rdquo 不一會兒,船上響起了開船的銅鑼聲。

    林大佐急匆勿地走下舷梯,站立在碼頭上一面默默地進行析禱,盼望&ldquo龍田丸&rdquo能順利完成任務後安全返航,一面凝視着&ldquo龍田丸&rdquo的巨大船體徐徐駛離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