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戰備工作穩步進行

關燈
參謀總長受到天皇斥責 美英等國通過&ldquo魔術情報&rdquo清楚地了解日本派遣軍隊&ldquo和平進駐&rdquo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的意圖後,便以凍結日本資産,對日本全面禁運石油作為報複手段。

    參謀本部等部門原來都曾毫不含糊地表明這樣的看法:&ldquo隻要限于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确信不會招緻禁運&rdquo。

    它們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如今已完全落空了。

     美國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當時我國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還得依賴于英美經濟的勢力範圍。

    實際上,我國百分之四十的出口和三分之二的進口都仰賴于英美經濟的勢力範圍。

    特别是石油,由于其自給率還不到百分之十,幾乎所需要的四百二十萬噸石油全得從美國進口,這就暴露了日本經濟依賴于英美的最大弱點。

     然而,這是國家大事,決不容許袖手旁觀。

    當時形成一種&ldquo此際隻有動武&rdquo的想法,并有所擡頭,以緻對美必戰的論調高漲起來。

    于是通過軍部鋪設了這樣一條軌道: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rarr對日全面禁運&rarr對美作戰。

    九月三日在大本營和政府聯絡會議上拟就了一份《帝國國策施行要點》的草案。

     九月五日下午,近衛首相向天皇上奏了這次聯絡會議所拟的草案。

     天皇看了一下《要點》的草案後,以一種頗難理解的、略帶不安的神情問道: &ldquo計劃事項的順序有點奇怪,為什麼把準備戰争放在首位,而把外交談判放在第二位?&rdquo 近衛不自然地解釋說: &ldquo這一草案,在順序上同把外交談判放在計劃之首位一樣,已把外交談判的最大重要性寫了進去。

    &rdquo 另外,由于天皇流露出對作戰問題的懷疑,參謀總長和軍令部總長立即進宮晉谒天皇,當時近衛首相也在座。

     天皇向兩位總長提出了同樣的質問,兩位總長也作了内容大體相同的回答。

     天皇以不滿情緒問杉山參謀總長: &ldquo萬一日美之間發生争端,陸軍能在多長時間内确有把握地解決問題?&rdquo 杉山魯莽地回答說: &ldquo僅就南洋方面而言,打算三個月解決問題。

    &rdquo 天皇聽罷回答,突然以不愉快的臉色質問道: &ldquo日華事變爆發時,你杉山是陸軍大臣,我記得當時你曾說過&lsquo事變大約有一個月時間即可解決&rsquo,可是現在已經四年多了,事變不是還沒有解決嗎?&rdquo 杉山吃驚地申辯說: &ldquo因為中國内地幅員遼闊,無法按預定計劃進行作戰。

    &rdquo 天皇一聽,就提高聲調&mdash&mdash恐怕天皇陛下從未用過這樣嚴厲的語調&mdash&mdash斥責杉山說: &ldquo如果說中國内地幅員遼闊,那麼太平洋不是更加遼闊嗎?怎麼能說确信三個月解決問題呢?&rdquo 杉山隻是低着頭,無言對答,軍令部總長永野一看苗頭不對,便從旁幫着解釋說: &ldquo統帥部是從總的形勢上來講的。

    今天,如果把日美關系比喻為病人的話,那麼已經到了動手術還是不動手術的關鍵時刻。

    要是不動手術,任其發展,恐怕就會逐漸衰弱下去;要是動手術,雖有很大危險,但決不是沒有希望解救。

    可以設想,此刻已處于要不要下決心動手術的階段。

    作為統帥部來說,則始終希望外交談判取得成功,但也認識到:倘若談判不成功,那就必須果斷地動手術。

    從這個意義上說,統帥部是贊成這個草案的。

    &rdquo 當場的緊張氣氛雖然有所緩和,但天皇還是沒有忘記再次叮問: &ldquo這麼說,今天統帥部所作的解釋,其要旨就是把重點放在外交上,是這樣嗎?&rdquo &ldquo是這樣的。

    &rdquo 兩位總長的頸脖子上已冒出了汗珠,他們回答了天皇的質問後,如釋重負地退回到休息室。

     如釋重負的不隻是兩位總長。

    在參謀本部戰争指導班的《種村日記》中就這樣寫道: &ldquo今天首相向天皇秘密上奏了提交禦前會議讨論的草案,不料天皇問起有關統帥方面的問題,因此,根據首相的提議召見了兩位總長。

    天皇對有關南方作戰的種種情況問了兩個小時之後,兩位總長才退席而歸。

    盡管參謀本部内的氣氛一時間突然緊張起來,但由于兩位總長的回答,天皇似乎已同意提交禦前會議讨論的草案,因此大家又都放下了心。

    &rdquo 召開史無前例的禦前會議 第二天(九月六日)上午十時,在皇宮千種廳召開禦前會議,對上述草案進行審議。

    千種廳建于明治二十一年,廳内有着豪華的方格天花闆、枝形吊燈和各種家具,它是一間僅次于豐明殿的漂亮廳堂。

    決定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朝代之國家命運的重要禦前會議幾乎都是在這間大廳内舉行的。

     這天的禦前會議一開始就使人感到氣氛緊張。

     是戰争還是和平?&mdash&mdash全體與會者都感到日本正處在嚴峻的十字路口上,而這一想法又緊緊地扣人心弦。

     會上,近衛首相、豐田外相、鈴木企劃院總裁、杉山參謀總長、永野軍令部總長作了大約一個小時的說明。

    此後,在戰争還是和平的問題上同天皇一樣憂心忡忡的樞密院議長原嘉道作了發言,他強調指出,必須全力以赴地通過外交手段打開局面,并措詞尖銳地追問道: &ldquo我總覽了一下草案,看上去似乎是以戰争為主,和平為輔。

    不過,對草案的真意可否作這樣理解:始終以外交手段打開局面,倘若仍然無效,那就訴諸戰争。

    &rdquo 正當杉山想站起來對此進行答複時,已經知道杉山昨天受到天皇嚴厲斥責的及川海相站起來回答說: &ldquo起草時的意圖和原〔嘉道〕議長的意見相同。

    不過,第一項準備戰争和第二項外交談判,并沒有輕重之分。

    至于開戰問題則由内閣會議決定後再呈請天皇批準。

    &rdquo 對此,杉山和永野兩人都一言不發。

     根據及川提出的保證,原〔嘉道〕議長再次強調要用外交手段打開局面,他表示: &ldquo知道統帥部也同海軍大臣的意見一樣,我就放心了&hellip&hellip&rdquo 天皇正面坐着一動不動,目不轉睛地注視着會議的情況。

    這時,他仿佛不能自制地動了動上身,以平常誰也未曾聽到過的那種高亢聲音說道: &ldquo我認為原〔嘉道〕的質問是對的。

    統帥部為什麼不回答?&rdquo 這是一次完全破例的發言。

    大家都大吃一驚,會議氣氛更加緊張起來了。

    天皇陛下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張紙片,并不慌不忙地朗誦起來: 四海皆兄弟, 何以起風波。

     這是明治天皇作的一首詩。

    天皇接着補充說: &ldquo我很早以前就拜誦這首詩了,我要努力繼承故明治大帝愛好和平的精神&hellip&hellip&rdquo 就這樣,禦前會議在&ldquo空前緊張的氣氛&rdquo中散會。

     盡管天皇作了破例的發言,但統帥部和政府卻對此佯作不知,蒙混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