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如願以償的美國策略

關燈
的太平洋艦隊的艦艇卻仍舊悠然自得地停泊在四季常夏的海面上。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六日,合衆國艦隊司令兼海軍作戰部部長E·J·金将軍,在向海軍部部長提交的一個文件中寫道:&ldquo如果海軍部已把掌握的所有情況能作出适當評價并轉發下去的話,我看金梅爾司令在十二月七日上午(開戰時)對太平洋艦隊所作的部署,就不至于變得像當時實際所看到的那種情況吧!&rdquo 金梅爾司令在珍珠港事件調查會上,對&ldquo全然不知已截獲檀香山與東京之間的聯絡電報&rdquo一事作證說: &ldquo如果我知道了這些截獲到的日本電報,我(金梅爾)和我的同僚對形勢的看法将會完全兩樣。

    根據海軍部和太平洋艦隊的作戰計劃,與華盛頓在敵人進攻前下達的指令和提供的情報一樣,如果日本進攻馬來防線,太平洋艦隊就會通過突然襲擊馬紹爾群島,對日本發起最有效的反擊。

    倘若我知道日本要進攻珍珠港,那倒使我有機會伏擊膽敢進犯夏威夷的日本進攻部隊。

    這件事暗示出這樣一種明智想法:與其說為遠征馬紹爾群島保存實力,毋甯說是為此目的而集中了美國的對策。

    &rdquo 那麼,華盛頓為什麼不把理應告知的、而又有直接關系的重要情報通知當地指揮官呢? 關于這個問題,斯塔克将軍在海軍調查委員會上作證說:&ldquo我不希望把這些情報通知金梅爾司令。

    &rdquo其理由是:&ldquo因為這樣做,可能會洩露機密,而這些機密是海軍部為保持其獲得那些情報所需要的。

    &rdquo 二、華盛頓沒有把十一月二十六日的《赫爾備忘錄》(日本方面解釋為美國的最後通牒)通知金梅爾。

     關于這個問題,珍珠港事件海軍調查委員會提出了如下意見: &ldquo在國務院那份措詞強烈的《赫爾備忘錄》中所包括的項目都是徹底解決的項目,不是日本政府所能接受的。

    直至日本襲擊了珍珠港之後,金梅爾将軍還不知道有這種備忘錄,更不知其内容了。

    &rdquo 經常讓下級指揮官了解情報,這是上級指揮官的主要責任。

    從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十二月七日,在這一段重要時間裡,由于已經掌握重要情報的斯塔克部長沒有把這些情報轉知金梅爾司令,以緻金梅爾司令不了解如華盛頓所了解的日美關系的詳細情況。

     可卡因是憎惡的東西 五月二十七日日本海軍紀念日(日俄戰争期間,我國東鄉艦隊于明治三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這一天,在日本海全殲俄國波羅的海艦隊)那一天,海軍報道部第一課課長平出英夫大佐在電台廣播了一篇講話,題為《對付世界動亂的帝國海軍》。

    他說: &ldquo我想,一旦那些敵對國家的經濟壓迫危及我國生存時,帝國當然要奮起自衛。

    &hellip&hellip帝國海軍現有大小艦艇兩百餘艘在中國沿海作戰,又在西太平洋海域配備了三百多艘艦艇和這些艦艇所必需的基地。

    這種配備情況是帝國有史以來空前未有的&hellip&hellip目前一些重要基地已全部設防,飛機與艦艇均處于嚴陣以待的态勢,如有人膽敢輕舉妄動向我挑戰,我必将一舉殲滅之。

     &ldquo帝國海軍的航空兵力是,飛機已接近四千架,作為我國海上的一支航空部隊,它正在訓練一種獨特的殲敵戰術&hellip&hellip&rdquo 這一廣播講話幾乎占了報紙的一個版面,各報都發表了如下評論:&ldquo它提到帝國海軍的優良傳統和銅牆鐵壁的軍備,它談到适應于世界緊張局勢的萬無一失的戰備,并強調指出帝國已作好準備,下定決心,決不後退,如第三國願來挑戰,就立即予以殲滅之&rdquo。

     平出大佐的這一廣播講話,可以說是反映了當時軍令部的觀點。

    實際上,他同知心的富岡大佐(軍令部作戰課課長)商量過,富岡大佐認為&ldquo這樣廣播也可以吧&rdquo,所以他才這樣廣播的。

     同一天,二十七日(華盛頓時間),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ldquo國家處于無限制的緊急狀态&rdquo。

    這樣一來,美國在歐戰爆發一周後的一九三九年九月八日曾宣布&ldquo國家處于有限制的緊急狀态&rdquo,進入了&ldquo準準戰時體制&rdquo,現在終于過渡到&ldquo準戰時體制&rdquo,從而促進了以防萬一的各項準備工作。

     羅斯福在這一宣布中說:&ldquo戰火正蔓延到西半球的邊緣,極接近美國本土。

    目前大西洋的戰争已從北極的冰凍海洋擴展到南極的冰川大陸。

    實際上,在西半球水域已有許多商船為軸心國破壞通商的艦艇和潛艇所擊沉。

    一切迹象表明,這是針對美洲各國的事實上的進攻。

    從現代戰争的突然襲擊這點來看,要是等待他們進入我國大院後再動手,那就等于自殺。

    &rdquo 這一天,為了進一步加強大西洋上的戰鬥,〔德英兩國〕最後都出動了王牌戰艦。

    被稱之為德國海軍珍寶的最新主力艦&ldquo俾斯麥号&rdquo,雖然初上戰場就旗開得勝,先擊沉了英國巡洋艦&ldquo胡德号&rdquo,又重創了火力強大的新主力艦&ldquo威爾斯親王号&rdquo,但終究被擊沉于北海的波濤之中。

     再說,這一天也正是當年日俄戰争時俄國海軍中将羅日傑斯特溫斯基率領的俄國艦隊葬身海底的一天。

    這支艦隊為了一舉挽回戰局,遠渡重洋駛向海參崴,就在快要到達目的地時,被日本的東鄉艦隊消滅于對馬海峽。

    而德國主力艦&ldquo俾斯麥号&rdquo也是在快要到達目的地&mdash&mdash法國的布雷斯特時沉沒的。

    說也奇怪,這艘&ldquo俾斯麥号&rdquo主力艦葬身海底那天,恰巧是俄國艦隊的&ldquo忌辰&rdquo之日。

     一到六月,在日本駐華盛頓的海軍武官處,人們冥思苦想地對一起發生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