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在日美關系惡化的旋渦中

關燈
格魯聽到這一&ldquo街頭傳聞&rdquo,是在山本寫信給及川海相提出了那個具有曆史意義的夏威夷作戰設想之後二十天,也是在山本寫信給大西的信墨迹未幹的時候。

    那封信是山本命令大西根據他的這一設想要點制訂作戰計劃方案的。

     當時知道山本這個&ldquo設想&rdquo的,隻有聯合艦隊司令部的幾個參謀和大西,山本給及川海相的信是極其秘密的。

    他在正文以外的地方用紅筆寫着:&ldquo僅限于大臣閣下一人閱看,閱後請立即燒毀。

    &rdquo因此,這一機密究竟從什麼地方洩露于海軍部外,使之成為&ldquo街頭傳聞&rdquo的,确實難以想象。

     如果不是&ldquo隔牆有耳&rdquo,這一謎底如何才能揭開呢? 無可争辯的事實是:日本報紙詳細報道了塔蘭托事件,而這一事件也給日本海軍帶來很大震動。

    因此,在那些關心海軍的&ldquo街頭戰略家&rdquo中間,便産生了一種想法:&ldquo英國海軍能幹的事,日本海軍也能幹。

    &rdquo這種想法也并非是不可思議的。

    對此,他們添油加醋地予以誇大,以至變成為&ldquo日本軍隊将在開戰之初進攻珍珠港&rdquo這樣的說法,事情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國務院把上述格魯大使的電文抄件送到了陸軍部和海軍部,要求海軍情報局對這份電報的内容進行譯解并提出意見。

    專家們的意見是秘魯駐日公使所說的内容純屬&ldquo虛構&rdquo。

    但海軍作戰部部長斯塔克卻主張:無論如何也要将該電報拍給珍珠港以供參考,并命令在電文後面附上海軍情報局遠東科科長麥卡勒姆中校的意見。

    這份電報于二月一日拍到太平洋艦隊司令手裡,電文内容如下: 一、現将美國駐日大使一月二十七日給國務院的電報摘要通知如下,以供參考;(略) 二、美國海軍情報局認為這種流言蜚語不可信。

    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有關日本陸海軍部隊目前配備和行動的資料來判斷,并不認為它對珍珠港的行動已迫在眉睫,在可預計的将來也看不出有這種計劃。

     那時,在終年常夏的珍珠港内平靜的海面上,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新任和前任司令,正在旗艦&ldquo賓夕法尼亞号&rdquo的後甲闆上,在三十六公分口徑的三聯炮長長的炮筒下,隆重舉行交接儀式。

    卸任的是理查森司令,接替他的是赫斯本德·E·金梅爾司令,他将肩負起在波濤洶湧的太平洋上指揮龐大艦隊保衛祖國安全的重任。

     本來,理查森的戰略判斷是:從世界現狀來觀察,确保西半球,這對美國的安全來說才是必不可少的;而被卷入于太平洋戰争,則是一個重大的錯誤。

    即使純粹從海軍戰略觀點來看,艦隊進駐夏威夷也有許多不利之處。

    理查森認為美國艦隊與日本艦隊相比,它不僅處于劣勢,而且在戰備方面,無論是人力或物力都還沒有完全作好準備。

    他對單憑這樣一支艦隊的實力就想收到制止日本采取行動的效果,表示懷疑。

     基于上述觀點,理查森一直主張艦隊返回到便于整頓、補充和訓練的美國西海岸。

    而這一主張正是他卸任太平洋艦隊司令這個職務的一個最大原因。

     這個問題姑且不談,不過對金梅爾司令來說,這天舉行的司令職務交接儀式,則是他一生中最引為自豪的時刻,他兩眼炯炯發光,整個面部表情流露出對未來充滿希望。

     這天正好是星期日。

    金梅爾做夢也沒有想到,十個月以後,十二月七日這一天(也是星期日),他一生中最倒黴的時候将要來臨了。

     山本的設想進入具體化 二月初,金梅爾還沉浸在就任太平洋艦隊司令這一光榮職務的興奮之中,這時,大西已經接到山本的命令,要他制訂一個進攻夏威夷計劃的初步方案。

    為了慎重起見,大西給與自己私人交往密切的、第一航空戰隊空軍參謀源田實中佐寫了一封信: &ldquo因有要事,望即刻來鹿屋&hellip&hellip&rdquo 當源田根據大西的要求來到鹿屋空軍基地的參謀長辦公室時,大西以嚴肅的态度提醒他說: &ldquo源田君,因為這件事極為機密,你對誰也不能說。

    &rdquo 随後,大西把山本司令長官的一封信拿出來給源田看,托他對進攻夏威夷的計劃進行初步研究。

     源田全神貫注地看了山本的信。

    他對山本司令長官的大膽計劃和勇氣表示欽佩。

    山本的這種富于魄力的獨創精神和攻敵不備的思想,也給他留下了自己&ldquo略輸一籌&rdquo的深刻印象。

    源田看完信後,一面擡起頭來凝視着大西那副逼人的面孔,一面輕輕地說: &ldquo研究這樣一個計劃雖然很困難,但并不是不可能的。

    &rdquo 大西滿意地點了點頭。

     二月七日,陸軍部部長史汀生給海軍部部長諾克斯寫了一封回信,答複他所提出的關于敵人突然襲擊珍珠港的艦隊和海軍基地問題。

    史汀生在信的開頭就寫道: &ldquo鑒于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并為了對付這種敵對行為,我完全同意,我們要立刻作好最充分的準備。

    &rdquo 接着,他保證: &ldquo最優先地考慮做好珍珠港的防禦工作。

    &rdquo 然而,珍珠港的防禦工作,果真像史汀生所保證的那樣得到了&ldquo最優先&rdquo考慮并付諸實現了嗎? 既然,海軍部部長諾克斯強調了加強珍珠港的防禦工作,陸軍部部長史汀生也&ldquo完全同意&rdquo諾克斯的意見,即使不能滿足當地指揮官的全部要求,至少也要給珍珠港的防禦力量以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補充。

    可是實際情況卻與海軍部部長和陸軍部部長來往信件中所談的完全相反,珍珠港的防禦能力依舊極其薄弱。

    不妨舉幾個例子看一看: 一、信中說要給夏威夷陸軍部隊配備一百八十架B17型飛機,但實際上是十二架,其中能用于執行巡邏任務的隻不過六架。

     二、當地指揮官要求三百架水上飛機,但隻給配備了五十架,其餘兩百五十架由于羅斯福總統的顧問哈裡·霍普金斯的政治影響,轉讓給了英國。

    也就是說,如果要每天進行三百六十度整圈巡邏的話,珍珠港基地的巡邏能力隻有兩、三天限度。

     三、預定配備給珍珠港的六座移動式雷達雖然已運到,但使用時間很短,因為操作雷達的技術軍官都不熟練,同時,他們也不相信雷達的作用。

     四、預定配備給珍珠港的六座固定式雷達,隻運到三座,并且尚在安裝中,不能使用。

     在史汀生函複諾克斯的那一天(二月七日),美國陸軍部的高級副官把海軍部部長給陸軍部部長的信和陸軍部部長複信的抄件送到夏威夷方面的陸軍司令手裡,并通知他說:&ldquo同當地海軍當局合作,使共同防禦手段切實有效。

    &rdquo 海軍方面于二月十一日也由作戰部部長斯塔克把兩位部長來往信件的抄件轉送給了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和第十四海軍軍區(夏威夷)司令布洛克。

     第十四海軍軍區司令布洛克和夏威夷方面陸軍司令肖特,為了加強夏威夷方面陸海軍飛機的戰鬥能力和提高防禦敵機的效果,早在二月四日就已建立了有關空戰、通訊、防空、化學戰和武器等問題的聯合委員會。

    陸海軍兩位部長之間的來往信件,推動了夏威夷的陸海軍部隊之間達成一些協議和制訂出各種計劃,而這些協議和計劃都是為了保衛以珍珠港為中心的地區,謀求艦隊的安全。

     就在斯塔克把兩位部長來往信件的抄件送達金梅爾的那一天&mdash&mdash二月十一日(前稱紀元節),新任駐美大使野村吉三郎到達了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大門&mdash&md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