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松岡一手操縱的外交
關燈
小
中
大
全感到灰心喪氣了。
他滿腹牢騷地說,這樣下去是沒有希望的。
五月二日下午四時半,野村大使在赫爾國務卿私邸拜訪了赫爾。
野村說: &ldquo關于《日美諒解方案》,我雖然尚未接到本國政府的訓令,但隻要不發生意外事情,期待着訓令不久就會到來。
不過,對此方案恐怕難免要作些修改,希望您耐心等待一下&hellip&hellip&rdquo 赫爾對此表示諒解。
翌日,即五月三日下午一時,日本召開了有松岡參加的政府和大本營聯絡會議。
松岡外相無論從感情上還是從内政上,甚至從對美方針上來說,都是反對《日美諒解方案》的,這一天,他首次就調整日美兩國外交關系問題提出了下列三項條件: 一、要對解決日華事變作出貢獻,就是說:要美國撤出中國; 二、要不與日德意三國同盟條約相抵觸; 三、要無損于對德國的國際信義,就是說:要阻止美國參戰。
松岡的這一方案比陸海軍提出的方案更力強硬。
但是陸軍方面對第二項條件已多少有點動搖,而第一和第三項條件,本來就是他們自己所主張的,因此大家同意了松岡提出的這三項條件。
于是,所謂&ldquo松岡三原則&rdquo的基本方針被通過了。
人們原先的意圖是期望通過《日美諒解方案》,以此來調整日美間的外交關系,如今卻與此完全相反,要以松岡的這一&ldquo威脅美國&rdquo的既定方針來重新處理日美關系。
另外,松岡還訓令野村,要他向赫爾國務卿遞交普通照會,暫且作為對美方的過渡性回答,并要他在遞交這份普通照會時以自己的意見試探一下有沒有締結日美中立條約的餘地。
四日,在美國陸海軍聯席會議上,通過了《美國陸海軍聯合作戰基本計劃》(《虹計劃-5》)。
這一計劃的基本戰略,是以在大西洋采取強大攻勢和在太平洋采取守勢力前提,以《ABC-1》和《ABC-22》為基礎訂出來的。
根據這一方針,美國陸海軍在太平洋方面主要擔負下列任務: 太平洋地區的海軍,要保護盟國的海上交通線,支援東經一百五十五度以東和赤道以南的英國海軍,保衛中途島和關島等太平洋上的要地,從馬來防線方面牽制敵人(指日本),進攻敵人的海上交通線,以便支援遠東盟軍,為控制加羅林及馬紹爾群島地區作好準備(其目的是,一旦發生事态就從東方阻止日本南進)。
在遠東,陸軍要保衛菲律賓,但不再增派援兵;海軍要支援保衛盟國領土的地面部隊和航空部隊,同時要進攻日本的海上交通線,從而擊敗軸心國部隊;美國亞洲艦隊要和陸軍協同保衛菲律賓,爾後要負責保衛馬尼拉。
但情況跟陸軍一樣,不打算對這一地區增派援兵。
八日上午十一時,日本召開了聯絡會議。
會上,松岡外相一個人誇誇其談地發表了長篇議論。
他說: &ldquo《日美諒解方案》從阻止美國參加歐戰這一點來看,是一個次要的問題,雖說有這個諒解方案,但對阻止美國參戰是起不了作用的。
&ldquo希特勒過去一直是克制的,說不定他會突然對美國采取行動。
如果德國行動起來,根據同盟條約,日本當然也要行動,我認為這是無可非議的。
但是從外交方面來說卻不能那樣做。
現在我想要做的乃是不讓美國參戰,并要美國撤出中國。
&ldquo即使說同美國達成諒解事項協議,恐怕也難以防止戰争。
如果美國加強巡邏,而在海上同日本發生沖突,那麼這種諒解便被抛到九霄雲外,到那時日本将非打不可了。
&ldquo總而言之,(目的)就在于不讓美國參戰,因此更有必要采取強硬态度。
而諒解方案也應當在防止美國參戰方面發揮作用。
&rdquo 關于這一天的聯絡會議情況,在《種村日記》中這樣寫道: &ldquo這天會上,簡直是松岡外相一個人說了算。
&ldquo外相對日美談判的真意,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不讓美國參戰。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日本要采取強硬态度,可是陸海軍不免有點過于被日美談判所吸引。
&ldquo外相估計美國參戰的可能性很大。
針對這一論點,及川海相說,未必如此。
另外,外相還說,美國倘若參戰,世界文明将會受到破壞,戰争肯定會變成持久性,再過十年,德國把蘇聯打垮後就可能進一步指向亞洲,到那時日本将采取什麼态度?會上聽了松岡這一席話,大家都感到愕然,沒有一個人開口。
&ldquo當東條陸相發言要求趕快把《日美諒解方案》的修正案電告野村時,外相回答說: &ldquo&lsquo此間有人認為還是把修正案通知野村為好,這種意見外務次官也曾談過,但外交上的較量我希望你們不要管。
&rsquo &ldquo看起來,唯有信心很強的外相一人處于十分孤立的地位,他自己對這一點也不免感到有些悔恨。
&rdquo 這樣,第二天(九日),松岡外相便向野村大使拍出電報: &ldquo如若日本根據三國同盟條約第三條,迫不得已處于必須履行其同盟國義務之境地時,恐有可能使日美間已取得之任何諒解立刻化為烏有。
對此,彼此應予正視。
&rdquo 不言而喻,這個三國同盟條約第三條内容是以美國為目标的。
九日上午九時十五分(東京時間同日晚上十一時十五分),野村大使因為收到了松岡外相下達的過渡性訓令,便去拜訪赫爾國務卿。
野村根據松岡的訓令,提出了日美中立條約,用以試探赫爾的意向。
他說: &ldquo這是我個人的意見,不過是出于盡快把事情辦好的願望而已。
&rdquo 可是赫爾當場予以拒絕,并以強硬的口氣回答說: &ldquo這與四月九日的文件(《日美諒解方案》)中所談到的建議完全是另一個問題。
美國政府現在隻考慮作為談判基礎的基本原則問題。
&rdquo 接着,野村說: &ldquo松岡外相已拍來電報,電報上寫有一種不妥之事,是不是我拿出來給你看看?&rdquo 赫爾略微過目後回答說: &ldquo既然寫有不妥之事,那就請保留在你們那裡為好。
&rdquo 赫爾認為:聽野村的口氣,這份電報已把四月九日的那個《日美諒解方案》内容,大部分給否定掉了,既然如此,恐怕舉行談判也很難再取得進展。
所謂松岡拍來的電報,原來就是松岡外相的普通照會,其要點如下: &ldquo德意兩國首腦通過會談,決不議和,這猶如要求投降者将現階段之戰争看作已決定勝負之時刻&hellip&hellip現不得不指出:本大臣唯一而且主要關心之問題已屢次聲明,正如閣下(赫爾國務卿)所知,美國之幹涉,孕育着使戰争處于持久性和最終造成人類悲劇乃至毀滅現代文明之嚴重危險&hellip&hellip &ldquo本大臣聲明:日本根據三國〔同盟〕條約不會做出有損于德意盟國地位之任何細小事情&hellip&hellip&rdquo 松岡可能是借德意首腦之名,推行其對美方針的主張&mdash&mdash隻有通過脅迫才能阻止美國參戰,最後重申了日本恪守三國〔同盟〕條約的立場。
然而,正是在這些問題上,直接反映了松岡外交不了解世界形勢,是向軸心國一邊倒的&ldquo狼狽外交&rdquo。
如果他做過了頭,那些商定下來的事情勢必遭到破壞。
這些情況姑且不談,且看赫爾對野村所說的&ldquo既然寫有不妥之事,那就請保留在你們那裡為好&rdquo這番話,其中,隐藏着這樣一個事實,即美國方面通過對日本外交電報的破譯&mdash&mdash美國把它稱之為&ldquo魔術&rdquo&mdash&mdash已掌握了&ldquo松岡普通照會&rdquo的電報内容。
赫爾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 &ldquo通過對這份電報的破譯,我們知道了東京外務大臣向野村和其他代表所發出的訓令,以及野村向東京發出的有關同我(赫爾)會談的情況報告。
這些材料表明,日本政府一方面同我們進行和平談判,另一方面卻推行其侵略計劃。
我看了這些截獲的電報後,有一種感覺,即仿佛看到了這樣一個證人,他的證詞與他自己所說的完全相反。
當然,我得注意,我一點也不能讓野村知道,似乎我已掌握了關于他們的這種特别情報。
我必須在野村所提供的,或通過一般外交途徑所聽到的那些情報範圍内開展工作。
&rdquo 五月十二日,《松岡修正案》被送到了美國。
這一修正案是根據松岡的脅迫美國這一對美基本方針制定出來的。
這就是: 一、關于三國〔同盟〕條約問題,要明确表明這一見解,即&ldquo信守把三個軸心國家(日、德、意)看作為一個整體&rdquo。
二、關于日華事變問題,規定&ldquo美國隻能全盤接受汪精衛政權和日本之間的既成事實,而對蔣介石則勸其實現和平,并在和平條件上一概不加幹涉&rdquo。
三、關于南進問題,删去了&ldquo不訴諸武力&rdquo這一條。
松岡是主張進攻新加坡的,他說:&ldquo根據形勢發展,很難保證在迫不得已時不行使武力。
&rdquo 這樣一來,人們的心意&mdash&mdash費了很大力氣好容易才搞出來的《日美諒解方案》&mdash&mdash現在卻被松岡外相從根本上否定了。
松岡是一個好雄辯,追求名譽,擅于玩弄權術的人物。
如果有力人士對他使用得當,他能幹出一番出色的事業來,否則,誰也難料他會在什麼地方越軌。
凡是有頭腦的人對他都有這樣一緻的看法。
當松岡用他自己的修正案來葬送《日美諒解方案》時,陸海軍也好,近衛首相也好,最後都表同意。
這就是日本的悲劇所在,其深刻的程度,随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顯得嚴重。
他滿腹牢騷地說,這樣下去是沒有希望的。
五月二日下午四時半,野村大使在赫爾國務卿私邸拜訪了赫爾。
野村說: &ldquo關于《日美諒解方案》,我雖然尚未接到本國政府的訓令,但隻要不發生意外事情,期待着訓令不久就會到來。
不過,對此方案恐怕難免要作些修改,希望您耐心等待一下&hellip&hellip&rdquo 赫爾對此表示諒解。
翌日,即五月三日下午一時,日本召開了有松岡參加的政府和大本營聯絡會議。
松岡外相無論從感情上還是從内政上,甚至從對美方針上來說,都是反對《日美諒解方案》的,這一天,他首次就調整日美兩國外交關系問題提出了下列三項條件: 一、要對解決日華事變作出貢獻,就是說:要美國撤出中國; 二、要不與日德意三國同盟條約相抵觸; 三、要無損于對德國的國際信義,就是說:要阻止美國參戰。
松岡的這一方案比陸海軍提出的方案更力強硬。
但是陸軍方面對第二項條件已多少有點動搖,而第一和第三項條件,本來就是他們自己所主張的,因此大家同意了松岡提出的這三項條件。
于是,所謂&ldquo松岡三原則&rdquo的基本方針被通過了。
人們原先的意圖是期望通過《日美諒解方案》,以此來調整日美間的外交關系,如今卻與此完全相反,要以松岡的這一&ldquo威脅美國&rdquo的既定方針來重新處理日美關系。
另外,松岡還訓令野村,要他向赫爾國務卿遞交普通照會,暫且作為對美方的過渡性回答,并要他在遞交這份普通照會時以自己的意見試探一下有沒有締結日美中立條約的餘地。
四日,在美國陸海軍聯席會議上,通過了《美國陸海軍聯合作戰基本計劃》(《虹計劃-5》)。
這一計劃的基本戰略,是以在大西洋采取強大攻勢和在太平洋采取守勢力前提,以《ABC-1》和《ABC-22》為基礎訂出來的。
根據這一方針,美國陸海軍在太平洋方面主要擔負下列任務: 太平洋地區的海軍,要保護盟國的海上交通線,支援東經一百五十五度以東和赤道以南的英國海軍,保衛中途島和關島等太平洋上的要地,從馬來防線方面牽制敵人(指日本),進攻敵人的海上交通線,以便支援遠東盟軍,為控制加羅林及馬紹爾群島地區作好準備(其目的是,一旦發生事态就從東方阻止日本南進)。
在遠東,陸軍要保衛菲律賓,但不再增派援兵;海軍要支援保衛盟國領土的地面部隊和航空部隊,同時要進攻日本的海上交通線,從而擊敗軸心國部隊;美國亞洲艦隊要和陸軍協同保衛菲律賓,爾後要負責保衛馬尼拉。
但情況跟陸軍一樣,不打算對這一地區增派援兵。
八日上午十一時,日本召開了聯絡會議。
會上,松岡外相一個人誇誇其談地發表了長篇議論。
他說: &ldquo《日美諒解方案》從阻止美國參加歐戰這一點來看,是一個次要的問題,雖說有這個諒解方案,但對阻止美國參戰是起不了作用的。
&ldquo希特勒過去一直是克制的,說不定他會突然對美國采取行動。
如果德國行動起來,根據同盟條約,日本當然也要行動,我認為這是無可非議的。
但是從外交方面來說卻不能那樣做。
現在我想要做的乃是不讓美國參戰,并要美國撤出中國。
&ldquo即使說同美國達成諒解事項協議,恐怕也難以防止戰争。
如果美國加強巡邏,而在海上同日本發生沖突,那麼這種諒解便被抛到九霄雲外,到那時日本将非打不可了。
&ldquo總而言之,(目的)就在于不讓美國參戰,因此更有必要采取強硬态度。
而諒解方案也應當在防止美國參戰方面發揮作用。
&rdquo 關于這一天的聯絡會議情況,在《種村日記》中這樣寫道: &ldquo這天會上,簡直是松岡外相一個人說了算。
&ldquo外相對日美談判的真意,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不讓美國參戰。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日本要采取強硬态度,可是陸海軍不免有點過于被日美談判所吸引。
&ldquo外相估計美國參戰的可能性很大。
針對這一論點,及川海相說,未必如此。
另外,外相還說,美國倘若參戰,世界文明将會受到破壞,戰争肯定會變成持久性,再過十年,德國把蘇聯打垮後就可能進一步指向亞洲,到那時日本将采取什麼态度?會上聽了松岡這一席話,大家都感到愕然,沒有一個人開口。
&ldquo當東條陸相發言要求趕快把《日美諒解方案》的修正案電告野村時,外相回答說: &ldquo&lsquo此間有人認為還是把修正案通知野村為好,這種意見外務次官也曾談過,但外交上的較量我希望你們不要管。
&rsquo &ldquo看起來,唯有信心很強的外相一人處于十分孤立的地位,他自己對這一點也不免感到有些悔恨。
&rdquo 這樣,第二天(九日),松岡外相便向野村大使拍出電報: &ldquo如若日本根據三國同盟條約第三條,迫不得已處于必須履行其同盟國義務之境地時,恐有可能使日美間已取得之任何諒解立刻化為烏有。
對此,彼此應予正視。
&rdquo 不言而喻,這個三國同盟條約第三條内容是以美國為目标的。
九日上午九時十五分(東京時間同日晚上十一時十五分),野村大使因為收到了松岡外相下達的過渡性訓令,便去拜訪赫爾國務卿。
野村根據松岡的訓令,提出了日美中立條約,用以試探赫爾的意向。
他說: &ldquo這是我個人的意見,不過是出于盡快把事情辦好的願望而已。
&rdquo 可是赫爾當場予以拒絕,并以強硬的口氣回答說: &ldquo這與四月九日的文件(《日美諒解方案》)中所談到的建議完全是另一個問題。
美國政府現在隻考慮作為談判基礎的基本原則問題。
&rdquo 接着,野村說: &ldquo松岡外相已拍來電報,電報上寫有一種不妥之事,是不是我拿出來給你看看?&rdquo 赫爾略微過目後回答說: &ldquo既然寫有不妥之事,那就請保留在你們那裡為好。
&rdquo 赫爾認為:聽野村的口氣,這份電報已把四月九日的那個《日美諒解方案》内容,大部分給否定掉了,既然如此,恐怕舉行談判也很難再取得進展。
所謂松岡拍來的電報,原來就是松岡外相的普通照會,其要點如下: &ldquo德意兩國首腦通過會談,決不議和,這猶如要求投降者将現階段之戰争看作已決定勝負之時刻&hellip&hellip現不得不指出:本大臣唯一而且主要關心之問題已屢次聲明,正如閣下(赫爾國務卿)所知,美國之幹涉,孕育着使戰争處于持久性和最終造成人類悲劇乃至毀滅現代文明之嚴重危險&hellip&hellip &ldquo本大臣聲明:日本根據三國〔同盟〕條約不會做出有損于德意盟國地位之任何細小事情&hellip&hellip&rdquo 松岡可能是借德意首腦之名,推行其對美方針的主張&mdash&mdash隻有通過脅迫才能阻止美國參戰,最後重申了日本恪守三國〔同盟〕條約的立場。
然而,正是在這些問題上,直接反映了松岡外交不了解世界形勢,是向軸心國一邊倒的&ldquo狼狽外交&rdquo。
如果他做過了頭,那些商定下來的事情勢必遭到破壞。
這些情況姑且不談,且看赫爾對野村所說的&ldquo既然寫有不妥之事,那就請保留在你們那裡為好&rdquo這番話,其中,隐藏着這樣一個事實,即美國方面通過對日本外交電報的破譯&mdash&mdash美國把它稱之為&ldquo魔術&rdquo&mdash&mdash已掌握了&ldquo松岡普通照會&rdquo的電報内容。
赫爾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 &ldquo通過對這份電報的破譯,我們知道了東京外務大臣向野村和其他代表所發出的訓令,以及野村向東京發出的有關同我(赫爾)會談的情況報告。
這些材料表明,日本政府一方面同我們進行和平談判,另一方面卻推行其侵略計劃。
我看了這些截獲的電報後,有一種感覺,即仿佛看到了這樣一個證人,他的證詞與他自己所說的完全相反。
當然,我得注意,我一點也不能讓野村知道,似乎我已掌握了關于他們的這種特别情報。
我必須在野村所提供的,或通過一般外交途徑所聽到的那些情報範圍内開展工作。
&rdquo 五月十二日,《松岡修正案》被送到了美國。
這一修正案是根據松岡的脅迫美國這一對美基本方針制定出來的。
這就是: 一、關于三國〔同盟〕條約問題,要明确表明這一見解,即&ldquo信守把三個軸心國家(日、德、意)看作為一個整體&rdquo。
二、關于日華事變問題,規定&ldquo美國隻能全盤接受汪精衛政權和日本之間的既成事實,而對蔣介石則勸其實現和平,并在和平條件上一概不加幹涉&rdquo。
三、關于南進問題,删去了&ldquo不訴諸武力&rdquo這一條。
松岡是主張進攻新加坡的,他說:&ldquo根據形勢發展,很難保證在迫不得已時不行使武力。
&rdquo 這樣一來,人們的心意&mdash&mdash費了很大力氣好容易才搞出來的《日美諒解方案》&mdash&mdash現在卻被松岡外相從根本上否定了。
松岡是一個好雄辯,追求名譽,擅于玩弄權術的人物。
如果有力人士對他使用得當,他能幹出一番出色的事業來,否則,誰也難料他會在什麼地方越軌。
凡是有頭腦的人對他都有這樣一緻的看法。
當松岡用他自己的修正案來葬送《日美諒解方案》時,陸海軍也好,近衛首相也好,最後都表同意。
這就是日本的悲劇所在,其深刻的程度,随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顯得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