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拾遺

關燈
拾遺 與方伯公書 天祥百拜,覆梅溪尊舅舅:天祥為子不孝,老母已矣。

    每誦「如母存焉」之詩,今惟此一舅矣,每一南望,未嘗不為之潸然也。

    天祥自國難以來,間關兵革,鞠躬盡力,百折而不悔,以緻家國俱斃,為之何哉?當倉皇時,仰藥不劑,以緻身落人手,死生竟不自由。

    及至朔廷,抗辭奉節,留連幽囚,曠閱年歲。

    孟氏雲:「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

    」如此而已矣!老母年方望七,客殯餘憾,然生榮死哀,粗慰人子之情,以此故應刀鋸在前,亦含笑入地矣。

    不肖固不能躬畢大事,天地鬼神,諒昭鑒之!母喪歸葬,已戒仲氏。

    八哥來,復審尊候萬福。

    仰惟德人動履,神物護持,優遊餘年,萬萬珍重!兒子道生,不幸夭折,今立升侄為子,凡百惟舅公教之誨之,是望!區區拆骨,已分溝壑,當具衣冠,藏於文山之陽,疇昔舅所指之處也,並哀而窆之。

    謹奉書永訣,萬古!萬古! 正月書 天祥皇恐,奉稟 制使都承侍郎:天祥至汀後,即移建,以次淪失。

     朝廷養士三百年,無死節者。

     如心先生,差強人意,不知今果死否?哀哉!哀哉!坐孤城中,勢力窮屈,泛觀宇宙,無一可為,甚負吾平生之志。

    三年不見 老母,燈前一夕,自汀移屯至龍巖,間道得與 老母相見,即下從先帝遊,復何雲!都相公去年館伴,用情甚至,常念之不忘,故回書,復遣羅輝來。

    永訣!永訣!伏乞 台照。

     正月日  天祥 書 齊、魏兩國夫人行實 先母兩國夫人諱德慈,吉泰和縣義陽曾氏中女也。

    曾祖知和,祖昌權,父玨,以端平甲午歸於先君子太師公革齋先生。

    先夫人生有摯性,事舅姑盡孝,相夫子以儉勤,自奉極菲泊,惟延師教子,至鬻簪珥,給費無吝色。

    寶祐乙卯,天祥、璧俱忝鄉貢,先公攜二子如京師,又俱忝丙辰奏名。

    天祥赴大對後,先公屬疾,臚句傳天祥進士第一,未幾日,先公不幸即世。

    璧兄弟扶柩歸先廬,先夫人號痛欲絕。

    爾後,與繼祖母劉夫人相依為命,執婦道至老益恭。

    天祥累更麾節,催任瑞、贛時,奉重闈以行,然先夫人雅意淡薄,曾不以迎養易家居之樂。

    德祐乙亥,祖母沒於贛,先夫人悲不自勝,璧侍先夫人護柩歸裡。

    天祥時以兵部侍郎、江西安撫使職事起復,詣行在所;璧以直秘書閣、主管台州崇道觀,母於家,復以知惠州迎養。

    屬時多艱,版輿無定所,璧深懼以隕越遺憂,先夫人處之泰然。

    歲在丁醜,天祥自閩來諗,兄弟疊娛侍,意頗自適。

    戊寅,天祥以樞密使開府潮、惠間,九月,駐海濱之船澳,璧以戶部侍郎再任惠州,倏報先夫人感疾,扶服省侍。

    中道得訃音,號呼奔赴,及與天祥、璋、次妹淑孫哭斂,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