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 王敖祖救活世子 平遼王雙美團圓
關燈
小
中
大
接王老爺,大家都吓得膽戰心驚,走上前見了王茂生,跪下說:&ldquo小人們不知,多多得罪。
求王老爺,千歲面前不要提起。
&rdquo竟亂磕頭,一連磕了幾個頭。
王茂生說:&ldquo請起,我說結義弟兄,你不信呀,磕頭無益。
&rdquo巡風看來不答對,連忙袖子裡拿出一封銀子,送與茂生。
茂生接了,放在身邊。
說:&ldquo發利市了。
&rdquo隻聽得裡邊擊鼓三通,報說:&ldquo千歲出來,接王老爺。
&rdquo王茂生摸不着頭路,黑漆皮燈籠,冬瓜撞木鐘,迎将進去。
仁貴一見,叫聲:&ldquo恩哥,兄弟正要差官來接,不想哥哥先到,恕兄弟失接之罪。
&rdquo茂生說:&ldquo不敢。
&rdquo同進銀銮殿,到後堂見過了禮。
茂生說:&ldquo你嫂嫂毛氏,也在外面。
&rdquo分付打轎,有數名婦女随轎來,在外面上轎,來到後堂。
這兩壇酒也挑進來。
仁貴夫妻拜謝哥嫂,請嫂嫂裡面去。
金花同毛氏來到裡面不表。
再講仁貴分付,将王老爺酒取上來。
王茂生看見,滿面通紅,想道:&ldquo這不是酒,是兩壇清水,不打開便好。
&rdquo好似天打一般。
仁貴分付家将,将王老爺酒打開來。
家将答應,将泥壇打開一看,沒有酒氣,是水。
禀道:&ldquo不是酒,是水。
&rdquo仁貴呵呵大笑,說:&ldquo取大碗來,待本藩立飲三碗。
叫做&lsquo人生情義重,吃水也清涼&rsquo。
&rdquo仁貴忙将水喝了,王茂生置身無地,看仁貴吃完水,封王茂生轅門都總管,一應大小事情,以下文武官員,俱要手本禀明王茂生,然後行事。
如今王茂生一腳踏在青雲裡,好不快活。
請程千歲相見,王茂生見了咬金,跪将下去。
咬金說:&ldquo如今平遼王恩哥,就是我子侄一樣,以後不必行此劄。
&rdquo分付設酒,與哥哥賀喜。
此話不表。
另回言說那傳宣官到外面,對送禮人說千歲不是這裡人,是東遼國人,禮物一概不收。
請回,不必在此伺候。
薛氏族中一聞此言,大家沒興,商議送銀三千與程千歲,不知此事允否。
又聽得傳宣官言是東遼國人,禮單一概不收,将信将疑,聽得擊鼓開門,接王茂生,薛雄員外說:&ldquo他是賣小菜背簍子,妻子做賣婆,到開正門出接,無疑是我侄兒。
我是他嫡親叔父,怕他不認?&rdquo内中有一人姓薛名定,開言說:&ldquo王小二夫妻尚然接見,叔父頭頂一字,無有不見之理。
&rdquo員外想起前事,懊悔不已,隻得要央王茂生了。
忙打點三千銀子,到次日用衙門使費,央傳宣官先送銀子給王茂生,然後送禮單進去。
傳宣官說:&ldquo這個使不得,王爺出令如山,不敢再禀。
&rdquo巡風道:&ldquo昨日王老爺得罪了他,幾乎弄出事來。
他是千歲的叔父,就是通報也無妨。
現今王老爺得了銀子,怕他則甚。
&rdquo卻說王茂生是個窮人,不曾見過銀子面的,今見了許多銀子,心中想道:&ldquo我沒有這宗膽量得這注财喜,必要與程千歲商議;況且他是前輩老先生,與仁貴合得來的。
&rdquo算計已定,來到咬金面前,說:&ldquo程老千歲,我有句說話上達。
&rdquo咬金道:&ldquo茂生,你有什麼話,說便了。
&rdquo茂生道:&ldquo那薛雄員外要認侄兒,送禮來慶賀不收;如今特地倩我,送銀子三千兩,要我在千歲面前幫襯。
我一人得不得許多銀子,特來與老千歲計議。
&rdquo咬金說:&ldquo老王不要哄我。
這銀子要對分,不要私下藏過,有對會的。
&rdquo茂主道:&ldquo若要獨吞,我不來對老千歲說了。
&rdquo那番一同來見仁貴。
那仁貴正在大怒,說:&ldquo狗官,昨日已經發還,今日又拿禮單來。
混帳,要斬,要打!&rdquo傳宣官在地磕頭。
咬金說:&ldquo平遼王為何大氣?&rdquo仁貴說:&ldquo老柱國不知,昨日寒族來送禮,要認本藩。
已經将禮單發出,不認他們這班勢利小人。
今日又來混禀,你道可惱不可惱。
&rdquo咬金說:&ldquo世态炎涼,乃是常事。
如今做了王位,族中不相認,覺得量小了些。
&rdquo仁貴說:&ldquo這是無情無義之物,那恩哥送來水,吾也吃三碗,這官兒一定要正法。
&rdquo茂生跪下說:&ldquo這個使不得,要說兄弟不近人情,做了藩王,欺滅親族,這是一定要受的。
&rdquo仁貴連忙扶起,說:&ldquo既承老千歲、哥哥二位指教,分付将禮物全收了,與我多拜上各位老爺,千歲爺改日奉謝。
&rdquo&ldquo是,得令!&rdquo傳宣官傳出外面去,那薛氏舍族見收了禮,大家歡喜回家。
這是仁貴明曉咬金、茂生二人在内做鬼,落得做人情,此話不表。
那王茂生做了轅門都總管,冠帶榮身,這些大小文武官員,那一個不奉承,個個稱他王老爺,千歲言聽計從,文武各官要見,必先要打關節與茂生,然後進見,足足摸了幾萬餘金。
咬金完工複命,仁貴送程儀三千兩,設酒送行。
次日清晨,送出十裡長亭,文武百官都送出境外,滿
求王老爺,千歲面前不要提起。
&rdquo竟亂磕頭,一連磕了幾個頭。
王茂生說:&ldquo請起,我說結義弟兄,你不信呀,磕頭無益。
&rdquo巡風看來不答對,連忙袖子裡拿出一封銀子,送與茂生。
茂生接了,放在身邊。
說:&ldquo發利市了。
&rdquo隻聽得裡邊擊鼓三通,報說:&ldquo千歲出來,接王老爺。
&rdquo王茂生摸不着頭路,黑漆皮燈籠,冬瓜撞木鐘,迎将進去。
仁貴一見,叫聲:&ldquo恩哥,兄弟正要差官來接,不想哥哥先到,恕兄弟失接之罪。
&rdquo茂生說:&ldquo不敢。
&rdquo同進銀銮殿,到後堂見過了禮。
茂生說:&ldquo你嫂嫂毛氏,也在外面。
&rdquo分付打轎,有數名婦女随轎來,在外面上轎,來到後堂。
這兩壇酒也挑進來。
仁貴夫妻拜謝哥嫂,請嫂嫂裡面去。
金花同毛氏來到裡面不表。
再講仁貴分付,将王老爺酒取上來。
王茂生看見,滿面通紅,想道:&ldquo這不是酒,是兩壇清水,不打開便好。
&rdquo好似天打一般。
仁貴分付家将,将王老爺酒打開來。
家将答應,将泥壇打開一看,沒有酒氣,是水。
禀道:&ldquo不是酒,是水。
&rdquo仁貴呵呵大笑,說:&ldquo取大碗來,待本藩立飲三碗。
叫做&lsquo人生情義重,吃水也清涼&rsquo。
&rdquo仁貴忙将水喝了,王茂生置身無地,看仁貴吃完水,封王茂生轅門都總管,一應大小事情,以下文武官員,俱要手本禀明王茂生,然後行事。
如今王茂生一腳踏在青雲裡,好不快活。
請程千歲相見,王茂生見了咬金,跪将下去。
咬金說:&ldquo如今平遼王恩哥,就是我子侄一樣,以後不必行此劄。
&rdquo分付設酒,與哥哥賀喜。
此話不表。
另回言說那傳宣官到外面,對送禮人說千歲不是這裡人,是東遼國人,禮物一概不收。
請回,不必在此伺候。
薛氏族中一聞此言,大家沒興,商議送銀三千與程千歲,不知此事允否。
又聽得傳宣官言是東遼國人,禮單一概不收,将信将疑,聽得擊鼓開門,接王茂生,薛雄員外說:&ldquo他是賣小菜背簍子,妻子做賣婆,到開正門出接,無疑是我侄兒。
我是他嫡親叔父,怕他不認?&rdquo内中有一人姓薛名定,開言說:&ldquo王小二夫妻尚然接見,叔父頭頂一字,無有不見之理。
&rdquo員外想起前事,懊悔不已,隻得要央王茂生了。
忙打點三千銀子,到次日用衙門使費,央傳宣官先送銀子給王茂生,然後送禮單進去。
傳宣官說:&ldquo這個使不得,王爺出令如山,不敢再禀。
&rdquo巡風道:&ldquo昨日王老爺得罪了他,幾乎弄出事來。
他是千歲的叔父,就是通報也無妨。
現今王老爺得了銀子,怕他則甚。
&rdquo卻說王茂生是個窮人,不曾見過銀子面的,今見了許多銀子,心中想道:&ldquo我沒有這宗膽量得這注财喜,必要與程千歲商議;況且他是前輩老先生,與仁貴合得來的。
&rdquo算計已定,來到咬金面前,說:&ldquo程老千歲,我有句說話上達。
&rdquo咬金道:&ldquo茂生,你有什麼話,說便了。
&rdquo茂生道:&ldquo那薛雄員外要認侄兒,送禮來慶賀不收;如今特地倩我,送銀子三千兩,要我在千歲面前幫襯。
我一人得不得許多銀子,特來與老千歲計議。
&rdquo咬金說:&ldquo老王不要哄我。
這銀子要對分,不要私下藏過,有對會的。
&rdquo茂主道:&ldquo若要獨吞,我不來對老千歲說了。
&rdquo那番一同來見仁貴。
那仁貴正在大怒,說:&ldquo狗官,昨日已經發還,今日又拿禮單來。
混帳,要斬,要打!&rdquo傳宣官在地磕頭。
咬金說:&ldquo平遼王為何大氣?&rdquo仁貴說:&ldquo老柱國不知,昨日寒族來送禮,要認本藩。
已經将禮單發出,不認他們這班勢利小人。
今日又來混禀,你道可惱不可惱。
&rdquo咬金說:&ldquo世态炎涼,乃是常事。
如今做了王位,族中不相認,覺得量小了些。
&rdquo仁貴說:&ldquo這是無情無義之物,那恩哥送來水,吾也吃三碗,這官兒一定要正法。
&rdquo茂生跪下說:&ldquo這個使不得,要說兄弟不近人情,做了藩王,欺滅親族,這是一定要受的。
&rdquo仁貴連忙扶起,說:&ldquo既承老千歲、哥哥二位指教,分付将禮物全收了,與我多拜上各位老爺,千歲爺改日奉謝。
&rdquo&ldquo是,得令!&rdquo傳宣官傳出外面去,那薛氏舍族見收了禮,大家歡喜回家。
這是仁貴明曉咬金、茂生二人在内做鬼,落得做人情,此話不表。
那王茂生做了轅門都總管,冠帶榮身,這些大小文武官員,那一個不奉承,個個稱他王老爺,千歲言聽計從,文武各官要見,必先要打關節與茂生,然後進見,足足摸了幾萬餘金。
咬金完工複命,仁貴送程儀三千兩,設酒送行。
次日清晨,送出十裡長亭,文武百官都送出境外,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