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火頭軍仙救藏軍洞 唐天子駕困越虎城

關燈
詩曰: 張賊奸謀惡毒深,時時隻想害賢臣。

     九天若不行方便,萬乘焉能入海濱。

     單講仁貴等九人行到傍晚,但有山林不見人煙,正在躊躇無處安歇,好生愁悶。

    擡頭一望,隻見前面忽來了一個老婆子,看來有百十餘歲光景,老不過的了,頭發眉毛多是白的,手中用拐杖一條,微微咳嗽行上來了。

    薛仁貴叫聲:“兄弟們,那邊有個老婆子來了,不免去動問一聲看。

    ”衆弟兄道:“不差。

    ”九人齊上前問道:“老媽媽,借問一聲。

    ”那婆子道:“阿呀呀!列位将軍那裡來的,要到何處去的?”仁貴說:“我們是中原人,保大唐天子龍駕跨海來征東的。

    因錯了路頭,如今要到獨木關,不知從那條路上去,有多少裡路?今晚可去得及嗎?”婆子道:“原來如此,你們是唐天子駕前大将,老身不知,多多冒犯,望乞恕罪。

    若說此地,離獨木關有五百裡足路,今晚那裡去得及?”薛仁貴說:“完了,這便怎麼處?兄弟們,我們今宵到那裡去安歇?”衆弟兄說:“大哥,這便怎麼好?”周青說:“無可奈何,就在樹腳下蹲蹲罷,過去一夜,明日前行有何不可?”婆子道:“列位将軍,若不嫌棄老身家寒,到我的草舍,水酒一杯,權且過了一宵,明日去罷。

    ” 仁貴道:“未知老媽媽貴宅在于何處,若肯相留過夜,明日自當重謝。

    ”婆子道:“說那裡話來,舍下就在前面,将軍們随老身來。

    ”衆弟兄應道:“既如此,媽媽先請。

    ” 這九個人跟随婆子奔走,一路彎彎曲曲,行到一座山前,卻見個石洞,有五尺高。

    婆子道:“請各位将軍下了馬,随我進洞來。

    ”九人隻得下馬,低了頭走進洞中,裡面黑暗的行有半裡路才見亮光,随着亮光走去,行出了山洞,又換一座世界了。

    兩邊隻見蒼松翠柏,廊下花砌磚街,十分精巧。

    眼前有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生之草,一見雙雙白鶴成對,處處麋鹿成群,耳中隻聽得狼嚎虎嘯猿啼豹叫之聲,柳梅竹響惺松,百樹風調晰呖。

    喜的九人連連稱贊:“妙啊!好一個所在。

    ”一路觀玩景緻而行,那裡認得出去的原路。

    正走到一潭澗水邊,這個水碧波清中有一條仙橋,兩邊紫石欄杆,婆子領過橋來,見有一所石屋,高有一丈,那婆子道:“列位将軍,此處就是舍下了,請到裡面來。

    ”九人擡頭看見門前有個匾額,上寫“藏軍洞”三字。

     仁貴就問:“老媽媽,何為藏軍洞?”婆子說道:“将軍不知其細,且到裡邊來,老身自有話講。

    ”九個弟兄進入内來,把馬牢挂在樹。

    擡頭四下觀看,奇怪得緊,家夥什物都是石鑿成的,石台子、石交椅、石凳、石床,就是那缸、盆、瓶、勺、壺、注、碗、碟等類盡是石的。

    大家坐下,因見家夥什物稀奇,不象是凡人,連忙動問道:“老媽高姓?向來祖上可是官宦出身,目下有幾人在家,因何獨住荒野,不知作何貴業,望媽媽細說明白。

    ”婆子道:“不瞞衆位将軍說,老身姓宣,從小在荒山草屋苦苦度日,父母盡行歸天,又無親戚投靠,隻得采薇修煉,目下一百零八歲,從未曾食其煙火。

    心惟居正,不道昨宵有九天玄女娘娘托夢與我,說大唐天子駕下先鋒張士貴前營月字号有火頭軍九個,萬歲出旨要拿,虧得他們命不該絕,明日一定行到此山,你便将他藏過,救了九條性命。

    所以有老身領救你九位将軍到藏軍洞内,此地原算仙界,就是東遼國王也不曉此地的,再沒有人來往,你等放心托膽隐在此間,待老身去打聽唐王赦宥,自然來領你們出去幹功立業。

    ”九人聽見此言,不覺大驚,說道:“原來有這等事,多謝老媽媽費心,我等感恩非淺。

    但如今酒無處沽,米無處籴,便怎麼樣?”媽媽道:“不必沽籴去,那一隻缸内是米,這一隻缸内是酒,夠你們吃的就是了。

    若要葷腥,仙橋北首名曰養軍山,山上獐鹿野獸最多,打不盡的,有本事竟去尋來吃。

    ”薛仁貴道:“這倒不消媽媽叮矚,但我等多要吃到鬥米壇酒,一個半缸幹什麼事,不到一二天就完了。

    ”婆子道:“這兩缸酒米吃不盡的。

    今日吃了多少,明日又長了多少出來,憑你吃千萬年也不肯完的。

    ”衆人說:“有這樣好處!如此老媽媽請便吧。

    ”那婆子出了藏軍洞,她就是九天玄女變化在此,安頓了九人竟是騰雲去了。

     單講九個火頭軍,其夜飽餐夜膳已畢,過了一宵。

    明日上山打獵的打獵,煮飯的煮飯,遊玩的遊玩,好不快樂,倒也清靜安穩,猶如仙家一般。

    若喜歡吃酒,一日吃他五六通,止不過野獸肉過酒過飯。

    自此安閑自在,在藏軍洞住了數日,總是人鬼不知,那裡還把出仕幹功挂在身上?多忘記了。

     我且按下藏軍洞九人之言。

    如今又要說到天仙谷張環父子守了一夜,天明望下一看,滿山凹盡是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