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金沙灘鞭打獨角獸 思鄉嶺李慶紅認弟

關燈
自船頭上。

    望去一看,隻見番岸一派兵丁,紛紛繞亂。

    邦岸如城頭模樣,高有三丈。

    周青說:“薛大哥,不好。

    你看他邦岸甚高,兵馬甚衆,倘被他發起亂箭射将過來,就不好近他的高岸了。

    ”說言未了,隻見岸上紛紛的箭射将過來,一人一支,那箭射個不休。

    四人大叫:“不要上前去,我們退罷。

    ”那些水軍見箭發得利害,不退而自退。

    連仁貴的戰船也退下了。

    連忙說:“怎麼你們退下起來?快上前去!”水軍道:“箭發利害,上去不得。

    ”仁貴說:“不妨,你們各用遮箭牌,快些冒上岸邊,待我上了岸,就不敢發箭了。

    ”衆水軍隻得大家遮了遮箭牌,把船梭子一般的冒到邦岸前去。

    周青說:“大哥須要小心。

    ” 仁貴道:“我曉得。

    ”說罷,右手執牌,左手執戟,在船上舞動。

    叮叮當當亂箭射來,多在戟上打下了。

    岸上鐵豹一見穿白小将,也用方天畫戟冒着亂箭沖将過來。

    他便把陰陽手托定,戟尖朝下,戟杆沖天,說:“船上穿白小将通名,好挑你下海。

    ”仁貴道:“你要問我小将軍之名麼?洗耳恭聽:“我乃大元帥麾下,三十六路都總管,七十二路總先鋒張大老爺前營,月字号一名火頭軍薛禮便是。

    ”口未說完,船已撞住邦岸。

    這叫做說是遲,來時快。

    船一近,彭鐵豹喝聲:“照戟罷!”上邊順插的一戟,直望仁貴當心刺将下來,那仁貴喝一聲:“來得好!”也把方天戟噶啷一聲響,戟對戟絞鈎住了,怎禁得仁貴扯一扯,力大無窮。

    鐵豹喊聲:“不好!”用盡平生猛力,要拔起這條戟來。

    誰知薛仁貴志量高,就起勢一縱,上邊吊一吊,飛身跳上岸去了。

    衆小番見小将利害,他棄了箭,飛報金沙灘去了。

    鐵豹看見他縱上岸來,心内着了忙,把銀杆戟一起,喝聲:“照戟罷!”一戟直望仁貴面門上刺來。

     仁貴不慌不忙,把手中方天戟噶啷一聲響,逼在旁首,喝聲:“去罷!”複還一戟進來,鐵豹喊聲:“不好!”要把戟去架,那裡架得開?不偏不歪刺在前心,陰陽手一反,撲通往船頭上丢去了。

    周青連忙割了首級把屍骸撩在海内。

    叫衆兄弟快些搶岸,一邊泊船過去,一邊在岸上殺得那些番兵有路無門,死的死,逃的逃,盡行棄關而走。

    張士貴分付将船一隻隻泊住,布了雲梯,上了東海岸。

    仁貴進總衙府查點糧草金寶等類,周青團團盤查奸細,李慶紅往盤頭上改立号旗。

    張環父子傳令十萬人馬關前關後紮住了,回進總府大堂,排了公案。

    仁貴上前說:“大老爺,小人略立微功。

    ”張環道:“待我大老爺記在此,等朝廷駕到,保奏便了。

    ”仁貴道:“多謝大老爺。

    ”且按下候駕一事。

     再講到木城内,貞觀天子在清風閣上好不耐煩,說:“先生,自從上城,一月風浪還不平息,不知何時轉得長安?”茂功說:“陛下龍心韬安,隻在明後日風浪平息,就可以下船回長安了。

    ”正在閑講,有軍士報說:“啟上萬歲爺,木城已泊在獅子口,請陛下下龍船進口子。

    ”朝廷聽言,到不明不白。

    有徐勣俯伏塵埃說:“陛下,臣有謊君之罪,罪該萬死,望陛下恕臣之罪。

    ”朝廷說:“先生平身,汝無罪于朕,怎麼要寡人恕起罪來?朕心下不明,細細奏來。

    ”茂功說:“望陛下恕臣之罪,方可細奏。

    ”天子說:“朕不罪先生,可細細奏與寡人知道。

    ”茂功道:“臣該萬死。

    隻因前日怕來征東,歇駕登州,臣與元帥設一瞞天過海之計,使陛下龍心不知,竟到東遼。

    ” 就把設計之事,一是長,二是短,細細說了一遍。

    朝廷心下明白,龍顔大悅說:“這段大功,皆先生與尉遲王兄之大功勞也,何罪之有?快降朕旨意,着大隊人馬上岸攻關。

    ”茂功說:“先鋒張環已打破黑風關進口子去了。

    望陛下下龍船好進獅子口。

    ”天子說:“既來到東遼,就在木城内駛去,何等不美?又要下什麼船!”茂功說:“陛下又來了。

    獅子口最狹,船尚不能并行,木城那裡過得?”朝廷說:“如此,進口子到東岸有多少路,可有風浪麼?”茂功說:“此去東岸,不上二三天水路,就有些風浪,也不大的了。

    ” 天子說:“如此,待朕下船。

    ”朝廷降旨一道同衆公卿下了龍船進口子。

     離卻黑風關不上二三天,到了東海岸。

    張士貴父子出關迎接,朝廷上岸歇駕。

    總衙府兩旁文武站立,五十萬雄兵齊紮關内大路上。

    張志龍分付安了先鋒營盤,士貴領何宗憲進入大堂,俯伏塵埃說:“陛下在上,狗婿何宗憲箭射番将戴笠蓬,取了黑風關獅子口,飛身跳上東海岸,戟刺番将彭鐵豹,又破東海岸二樁微功。

    求陛下降旨,再去打後面關頭。

    ”朝廷大悅說:“尉遲元帥,記了張愛卿功勞。

    ”敬德領旨,把功勞簿打了兩條紅杠子,心下暗想:“這張環翁婿為人狗頭狗腦,如何成得大事?莫非這些功勞,都是假冒的?”此言不表。

     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