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長安城活擒反賊 說帥印威重賢臣
關燈
小
中
大
加封為天下九省四郡都招讨平遼大元帥之職。
”尉遲恭道:“某這顆帥印,秦府中所得,不知吃了多少虧,就是自己兒子也不放心付他執掌。
今看小将軍一則武藝精通,本事高強,二來一定前生有緣,我心情願交付與你,安然在小将軍标下聽用。
”仁貴推辭道:“這個不敢。
老元帥乃開國功勳,到底掌兵權,道理明白,小臣不過一介寒儒,略知些韬略,自應在老元帥麾下執鞭垂镫,學些智謀,深感洪恩,怎執掌兵權起來?”天子道:“朕今為主,小王兄不必再奏。
就此當殿披紅,掌挂帥印。
欽賜禦酒三杯,就此謝思。
”仁貴不敢再遜,口稱:“願我王萬爺、萬萬歲。
”薛仁貴如今為了元帥,心中歡悅不過。
有底下這些武職官,一個個上前參見一番。
周青、李慶先、王心鶴八人,走将進來,叫聲:“元帥哥哥,小将兄弟們參見。
”仁貴道:“阿呀,兄弟們不消了。
你們因何得知為兄在此,從那裡尋來的?”衆弟兄說:“哥哥,我們那日打獵回到藏軍洞,不見了哥哥,害得我們滿山尋遍,忽遇那婆子到來,說起哥哥保駕幹功立業去了,那時兄弟們要見哥哥,相随婆子來的。
”仁貴道:“嗄,原來如此,可笑張環父子,把我們埋沒,冒奪功勞,不想原有出頭日子,今張環父子性命盡不保了。
”八人說:“便是。
”說罷,衆人原退兩旁。
如今有秦懷玉、羅通、程鐵牛、尉遲寶林、寶慶,這一班小爵主,上來參見。
仁貴叫:“當不起。
” 心下不安,連忙跪下說:“陛下在上,臣有言陳奏。
”天子說:“王兄有何事奏聞?”仁貴道:“臣乃山西绛州一介貧民,蒙陛下龍寵,又承尉遲老千歲大恩,将帥印交與臣執掌,在爾雖是臣小,出兵号令最大。
今尉遲老千歲也在麾下聽用,臣那裡當得起,意欲拜認老千歲為繼父,未知陛下龍心如何?”朝廷說:“小王兄既有此心,朕今作主,将你過繼尉遲王兄。
”敬德心中也覺歡喜,假意推辭說:“這個某家再當不起的。
”仁貴道:“說那裡後來。
”就當殿了四拜,認為繼父。
尉遲恭從今待仁貴一條心的了,比自己親生兒子還好得多。
薛仁貴又與衆爵主結拜為生死之交,朝廷準了奏,就在駕前,各府内公子爺們上前插血為盟。
大家立了千金重誓,生同一處,死同一塊,一十八人患難相扶到底。
信盟已畢,朝廷賜宴,金銮殿上,大排筵席,款待這班小英雄。
飲過數杯,把筵席扯開,仁貴講究破東遼關寨用兵之法。
甚般直講到黃昏時候,元帥方才辭駕,回往帥府安歇。
一宵晚話,不必細言。
一到了明日清晨,元帥進殿,朝過天子。
軍師茂功開言叫聲:“薛元帥,你既掌兵權,東遼兵将未曉汝名,快提兵馬,去破了摩天嶺,前來繳旨。
” 仁貴應道:“是。
”回營分付,把聚将鼓打動,傳令五營四哨,偏正牙将。
左右忙傳令道:“呔!元帥爺有令,傳五營四哨,偏正牙将,各要披挂整齊,結束停當,在教場伺候。
”又要說元帥哨動三通聚将鼓,有爵主們,總兵官無不整柬,盡皆披甲上營說:“元帥在上,未将們打拱。
未知帥爺有何将令?” 仁貴道:“諸位将軍,兄弟們,本帥今日第一次得君王龍寵,叨蒙聖恩,加封平遼元帥,今又奉旨出兵,前去攻打摩天嶺,奈摩天嶺難破,為此本帥要往教場祭旗一番。
煩諸位将軍同往教場,乃本帥頭陣掌兵,故而傳汝等到教場助興,祭旗一番。
往摩天嶺攻打,自有八員總兵在此,不勞諸位爵主将軍去的。
”衆爵主齊回言道:“元帥說那裡話來,今住摩天嶺攻打,理應末将們随去,在标下聽用。
”元帥說:“這個不消。
”衆将出營,上坐騎,端了兵刃,後面元帥坐了賽龍駒,同到教軍場。
這一班偏正牙将、大小三軍,盡行跪接。
偷眼看仁貴好不威風。
怎見得,但見他:頭戴白绫包巾金紮額,朝天二翅沖霞色。
雙龍蟠頂抓紅球,額前留塊無情鐵。
身穿一領銀絲铠,精工造就柳銀葉。
上下肚帶牢拴扣,一十八豸轟轟烈。
前後鴛鴦護心鏡,亮照賽得星日月。
内襯暗龍白蟒袍,千絲萬縷蠶吐出。
五色繡成龍與鳳,沿邊波浪人功織。
背插四杆白绫旗,金龍四朵朱纓赤。
右邊懸下寶雕弓,弓弦逼滿如秋月。
左首插逢狼牙箭,憑他法寶能射脫。
腰間挂根白虎鞭,常常渴飲生人血。
坐下一騎賽風駒,一身毛片如白雪。
這條畫杆方天戟,保得江山永無失。
後張白旗書大字,招讨元帥本姓薛。
這仁貴為了總兵大元帥,面上覺得威光,殺氣騰騰,憑他強兵骁将,見了無不驚慌。
這班人馬中,向在張環手下的也盡多有在内,知道仁貴細底,向為火頭軍,與我們同行同坐,威氣全元,今日他做了元帥:何等風光滿面生,騰騰殺氣賽天神。
不知薛仁貴去打摩天嶺,如何得勝,且看下回分解。
”尉遲恭道:“某這顆帥印,秦府中所得,不知吃了多少虧,就是自己兒子也不放心付他執掌。
今看小将軍一則武藝精通,本事高強,二來一定前生有緣,我心情願交付與你,安然在小将軍标下聽用。
”仁貴推辭道:“這個不敢。
老元帥乃開國功勳,到底掌兵權,道理明白,小臣不過一介寒儒,略知些韬略,自應在老元帥麾下執鞭垂镫,學些智謀,深感洪恩,怎執掌兵權起來?”天子道:“朕今為主,小王兄不必再奏。
就此當殿披紅,掌挂帥印。
欽賜禦酒三杯,就此謝思。
”仁貴不敢再遜,口稱:“願我王萬爺、萬萬歲。
”薛仁貴如今為了元帥,心中歡悅不過。
有底下這些武職官,一個個上前參見一番。
周青、李慶先、王心鶴八人,走将進來,叫聲:“元帥哥哥,小将兄弟們參見。
”仁貴道:“阿呀,兄弟們不消了。
你們因何得知為兄在此,從那裡尋來的?”衆弟兄說:“哥哥,我們那日打獵回到藏軍洞,不見了哥哥,害得我們滿山尋遍,忽遇那婆子到來,說起哥哥保駕幹功立業去了,那時兄弟們要見哥哥,相随婆子來的。
”仁貴道:“嗄,原來如此,可笑張環父子,把我們埋沒,冒奪功勞,不想原有出頭日子,今張環父子性命盡不保了。
”八人說:“便是。
”說罷,衆人原退兩旁。
如今有秦懷玉、羅通、程鐵牛、尉遲寶林、寶慶,這一班小爵主,上來參見。
仁貴叫:“當不起。
” 心下不安,連忙跪下說:“陛下在上,臣有言陳奏。
”天子說:“王兄有何事奏聞?”仁貴道:“臣乃山西绛州一介貧民,蒙陛下龍寵,又承尉遲老千歲大恩,将帥印交與臣執掌,在爾雖是臣小,出兵号令最大。
今尉遲老千歲也在麾下聽用,臣那裡當得起,意欲拜認老千歲為繼父,未知陛下龍心如何?”朝廷說:“小王兄既有此心,朕今作主,将你過繼尉遲王兄。
”敬德心中也覺歡喜,假意推辭說:“這個某家再當不起的。
”仁貴道:“說那裡後來。
”就當殿了四拜,認為繼父。
尉遲恭從今待仁貴一條心的了,比自己親生兒子還好得多。
薛仁貴又與衆爵主結拜為生死之交,朝廷準了奏,就在駕前,各府内公子爺們上前插血為盟。
大家立了千金重誓,生同一處,死同一塊,一十八人患難相扶到底。
信盟已畢,朝廷賜宴,金銮殿上,大排筵席,款待這班小英雄。
飲過數杯,把筵席扯開,仁貴講究破東遼關寨用兵之法。
甚般直講到黃昏時候,元帥方才辭駕,回往帥府安歇。
一宵晚話,不必細言。
一到了明日清晨,元帥進殿,朝過天子。
軍師茂功開言叫聲:“薛元帥,你既掌兵權,東遼兵将未曉汝名,快提兵馬,去破了摩天嶺,前來繳旨。
” 仁貴應道:“是。
”回營分付,把聚将鼓打動,傳令五營四哨,偏正牙将。
左右忙傳令道:“呔!元帥爺有令,傳五營四哨,偏正牙将,各要披挂整齊,結束停當,在教場伺候。
”又要說元帥哨動三通聚将鼓,有爵主們,總兵官無不整柬,盡皆披甲上營說:“元帥在上,未将們打拱。
未知帥爺有何将令?” 仁貴道:“諸位将軍,兄弟們,本帥今日第一次得君王龍寵,叨蒙聖恩,加封平遼元帥,今又奉旨出兵,前去攻打摩天嶺,奈摩天嶺難破,為此本帥要往教場祭旗一番。
煩諸位将軍同往教場,乃本帥頭陣掌兵,故而傳汝等到教場助興,祭旗一番。
往摩天嶺攻打,自有八員總兵在此,不勞諸位爵主将軍去的。
”衆爵主齊回言道:“元帥說那裡話來,今住摩天嶺攻打,理應末将們随去,在标下聽用。
”元帥說:“這個不消。
”衆将出營,上坐騎,端了兵刃,後面元帥坐了賽龍駒,同到教軍場。
這一班偏正牙将、大小三軍,盡行跪接。
偷眼看仁貴好不威風。
怎見得,但見他:頭戴白绫包巾金紮額,朝天二翅沖霞色。
雙龍蟠頂抓紅球,額前留塊無情鐵。
身穿一領銀絲铠,精工造就柳銀葉。
上下肚帶牢拴扣,一十八豸轟轟烈。
前後鴛鴦護心鏡,亮照賽得星日月。
内襯暗龍白蟒袍,千絲萬縷蠶吐出。
五色繡成龍與鳳,沿邊波浪人功織。
背插四杆白绫旗,金龍四朵朱纓赤。
右邊懸下寶雕弓,弓弦逼滿如秋月。
左首插逢狼牙箭,憑他法寶能射脫。
腰間挂根白虎鞭,常常渴飲生人血。
坐下一騎賽風駒,一身毛片如白雪。
這條畫杆方天戟,保得江山永無失。
後張白旗書大字,招讨元帥本姓薛。
這仁貴為了總兵大元帥,面上覺得威光,殺氣騰騰,憑他強兵骁将,見了無不驚慌。
這班人馬中,向在張環手下的也盡多有在内,知道仁貴細底,向為火頭軍,與我們同行同坐,威氣全元,今日他做了元帥:何等風光滿面生,騰騰殺氣賽天神。
不知薛仁貴去打摩天嶺,如何得勝,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