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蓋蘇文大敗歸建都 何宗憲袍幅冒功勞

關燈
詩曰: 荷花開放滿池中,映得清溪一派紅。

     隻恨狂風吹得早,鳳凰飛處走青龍。

     那仁貴心中大悅,說:“蒙大老爺屢次施恩相救,小人将何圖報?”連忙脫落白袍,與何宗憲換轉。

    兩件白袍,花色相同,宗憲穿了仁貴無襟白袍,薛仁貴反穿了宗憲新白袍。

    薛禮竟回前營内,不必表他。

     單講張士貴思想冒功,領了何宗憲,将薛萬徹屍骨離卻營盤,來到鳳凰山上,進入禦營,俯伏塵埃,說:“陛下龍駕在上,巨奉我主旨意,救駕來遲,臣該萬死。

    驸馬踹營讨救,前心受了箭,到汗馬城中開讀了诏書,就打箭身亡。

    臣因救兵急促,無處埋葬,燒化屍骸,今将驸馬白骨,帶在包中,請陛下龍目親觀。

    ”朝廷聽見此言,龍目下淚,說:“寡人不是,害我王兒性命了。

    ”尉遲恭就開言叫聲:“張環,驸馬性命乃陰間判定,死活也不必說了。

    本帥問你,方才山腳下追蓋蘇文這穿白小将,是應夢賢臣薛仁貴,如今在着何處?快叫他上山來。

    ”士貴道:“元帥又來了,若末将招得應夢賢臣,在中原就送來京定笃了,為何将他隐埋沒在營内?方才追趕蓋蘇文,殺退番兵者,是狗婿何宗憲,那裡有什麼薛仁貴。

    ”敬德大喝道:“你還要強辯麼!本帥因無認色,故親自将他白袍襟幅扯一塊在此,已作憑據,你喚何宗憲進來,配得着也不必說了,配不着看刀伺侯。

    ”張環應道:“是,”朝廷降旨,宣進何宗憲,俯伏禦營。

    張環道:“元帥喏,可就是這無襟白袍,拿出來對對看。

    ”尉遲恭把這塊袍幅與宗憲身上白袍一配,果然毫無闊狹,花朵一般。

    尉遲恭大驚,他那裡知道内中曲折之事,反弄得滿肚疑心,自道:“嗳,豈有此理。

    ”張環說:“元帥,如何,是狗婿何宗憲麼?”敬德大怒說:“今日縱不來查究,待日後班師,自有對證之法。

    ”忙将功勞簿打了一條粗杠子,乃鳳凰山救駕,是一大功勞。

    朝廷說:“卿家就此回汗馬城保守要緊,寡人明日就下山了。

    ”張士貴口稱領旨,帶了宗憲下鳳凰山。

    一聲傳令,拔寨起程,原回汗馬城,我且慢表。

     單講天子回駕,降旨把人馬統下山來,凄凄慘慘回風凰城中,安下禦營。

     朝廷見兩旁少了數家開國功臣,常常下淚,日日憂愁,軍師與元帥每每勸解。

     忽這一天,藍旗軍士報進營來,說:“啟上萬歲爺,營外來了魯國公程老千歲,已到。

    ”朝廷聽見程咬金到了,添上笑容,說:“降旨快宣進來見駕。

    ” 外邊一聲傳旨,召進程知節,俯伏塵埃,說:“陛下龍駕在上,臣程咬金朝見,願我王萬歲、萬萬歲!恕不保駕之罪。

    ”朝廷說:“王兄平身。

    這幾時沒有王兄在營,清靜不過,如今王兄一到,寡人之幸。

    不知你從水路、旱路來的?”咬金說:“陛下,不要講起。

    若行水路,前日就同來了,何必等到今日?乃行旱路,同了尉遲元帥兩位令郎,蹈山過嶺,沿海邊關受許多猿啼虎嘯之驚,冒許多風沙雨露之苦,才得到鳳凰城見陛下。

    ”朝廷說:“還有禦侄在營外,快宣進來。

    ”内侍領旨傳宣。

    尉遲寶林、尉遲寶慶來到禦營朝見陛下,見過軍師,父子相見,問安家事已畢,寶林就是前妻梅氏所生,寶慶是白賽花滴血,家中還有黑金錠親生尉遲号懷,年紀尚幼,因此不來出陣。

     天子又問程王兄:“中原秦王兄病恙怎麼樣了,還是好歹如何?”咬金說;“陛下若講秦哥病勢,愈加沉重,晝夜昏迷不醒,臣起身時就在那裡發暈,想必這兩天多死少生了。

    ”天子嗟歎連聲。

    程咬金見禮軍師大人,回身叫道:“尉遲老元帥,掌兵權,征東遼,辛苦不過了。

    ”敬德說:“老千歲說那裡話,某家在這裡安然清靜,空閑無事,有何辛苦?”咬金又往兩邊一看,不見了數位公爺,心中吃驚。

    開言說:“陛下,馬、段、殷、劉四老将軍,并同衆家兄弟那裡去了?”朝廷聽見,淚如雨下。

    說:“總是寡人萬分差處,不必說了。

    ”知節急問:“陛下,到底他們是怎麼樣?”天子忙把馬三保探鳳凰山死去,一直講到蓋蘇文用飛刀連傷總兵二十餘員,吓得程咬金魂不附體,放聲大哭。

    罵道:“黑炭團,你罪在不赦!我哥秦叔寶為了一生一世元帥,未嘗有傷一卒,你才做元帥,就傷了我衆家兄弟,你好好把衆兄弟賠我,萬事全休,不然我剝你皮下來償還他們性命。

    ”朝廷道:“程王兄,你休要錯怪了人,這多是寡人不是,與尉遲王兄什麼相幹。

    ”咬金下淚道:“萬歲一國之主,到處遊玩,自然衆臣保駕。

    你掌了兵權,自然将機就計,開得兵,調兵遣将;開不得兵,就不該點将下去了。

    怎麼一日内把老少将官,多送盡了。

    ”朝廷道:“也不必埋怨,生死乃陰間判定,休再多言。

    過來,降旨擺宴,與程王兄同尉遲王兄相和。

    ”内侍領旨,光祿寺在後營設宴,擺定禦營盤内,兩人謝恩坐下,飲過三杯,尉遲恭開言叫聲:“程老千歲,某有一件稀奇之事,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