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英雄(節選)
關燈
小
中
大
3.省委1号會議室日
樓道裡鋪猩紅色的地毯,電梯門口兩名全副武裝的武警筆直地站在那裡,忠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字幕:1999年5月 樓梯間斜對過是裝飾得古色古香的兩扇厚重的木門,上面黃色的銅牌上刻着:省委常委會1号會議室 整個樓道裡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音,給人的感覺是,這裡是一處神秘莊嚴的場所。
一名武警戰士将那扇厚重的木門打開,走出來的是一位年輕幹部,匆匆朝一邊走去。
會議室裡傳出了威嚴的講話聲。
陳剛:“……需要強調一下!西部大開發,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的大開發。
而這個基礎,就是我們的前輩們50年的創業史!是中國共産黨人50年的奮鬥史!是今天大西部的發展史!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成長史!” 掌聲。
陳剛講話的特寫鏡頭。
省委書記陳剛端坐在會議室的主席上。
省委副書記馬炳坐在左手首席,認真地傾聽着。
劉省長坐在右手首席,正在筆記本上記錄着什麼。
…… 陳剛:“……這個西部大開發的‘環境’,還包括我們的觀念!” 陳剛掃視了一下與會者,又把目光轉向了會議室中央的花卉上。
1号會議室是一處小型會議室,黃褐色的高級會議桌順着主席台依次在兩邊排開,中間是幾十盆碩大的盆花,什麼龜背竹、君子蘭、米蘭等等,有些花開得正豔。
陳剛:“綜上所述,可以歸納為一句話,‘西部大開發,環境最關鍵!’” 陳剛看劉省長時,後者頻頻點頭。
4.新城市委副書記祁貴辦公室日 祁貴和中級法院副院長佘美聊天。
佘美:“祁書記,陳剛為什麼對老頑童網開一面?” 祁貴:“說實話,省委書記對老頑童這個新城市委書記言聽計從,事出有因呀。
” 佘美:“認為他有能力?” 祁貴:“并不是這個楊棟有什麼能耐和本事。
” 佘美:“楊棟是個有來頭的幹部?” 祁貴點頭:“是啊。
他是從中組部下派的過度幹部,幹一陣就可以直接到中央部委去上任了。
” 佘美:“一度時期被新城的老百姓傳得沸沸揚揚的。
” 祁貴:“所以,楊棟便暫時放棄了去中央的念頭。
你們說我要走了,我偏不走,我姓揚的也是一個堂堂的男子漢,我要在新城幹出個名堂來!” 佘美:“楊棟在新城是幹出了名堂,憑借父母在北京的關系,新城還拿了不少國家級呢,什麼‘雙擁模範城’啦,‘精神文明先進地區’啦等等。
” 祁貴:“這是陳剛不敢得罪楊棟的第一個原因。
” 5.省委1号會議室日 陳剛:“下面,談一下新城市委班子的問題。
馬炳同志的建議很好,派于波去新城,新城這個地方該有個得力的幹将去了,再不去個人扭轉一下乾坤,這個曾是大名鼎鼎的經濟發達地區,這個老一輩革命家一手創建起來的新中國第一座有色金屬工業城就會繼續走下坡路,經濟萎縮的局面将會持續到21世紀。
但是,馬炳同志提議讓楊棟同志卸任後去人大當主任,這一點我不能苟同。
” 馬炳抽動着鼻頭,思考着。
陳剛掃視了一下全場:“這個楊棟同志該下去了,你們聽聽老百姓是咋說的?這裡有一段順口溜:‘市委書記軍事化,賣官書記咚咚嚓,法院院長不懂法,公安局長賣字畫,電力局長點的蠟,糧食局長搞自殺,水利局長守的幹河壩,國有資産私人化,下崗工人淚嘩嘩。
同志們!” 與會者齊刷刷的盯着省委書記。
陳剛:“簡直是亂彈琴!” 6.新城市委祁貴辦公室日 祁貴:“還有一個因素是,楊棟的父母均是北京的正副部級幹部,父親80年代一直在部長的位子上幹着,母親也一直是副部長。
” 佘美:“老頑童根深蒂固好哇,他不走,中共新城市委永遠是祁書記說了算。
” 祁貴:“未必。
” 佘美:“省上要拿下老頑童?” 祁貴點頭:“為什麼陳剛突然對楊棟不感興趣了呢?有兩個原因。
” 佘美:“一是楊棟上北京的希望徹底沒有了,去年朱總理精簡政府機構,連在職的都得下去,你地方上的就更不能進中央部委了。
” 祁貴:“不錯。
同時楊棟的父母也從部長、副部長的位子上退了下來。
另外,陳剛也到年齡了,這個省委書記也就是一年兩年的事了,能不能跨到世紀那邊去,還是個未知數。
” 佘美:“所以,陳剛讓他下去,這就在情理之中了。
” 7.省委1号會議室日 陳剛:“說楊棟同志軍事化,是指新城市的雙擁工作搞得不錯,新城市獲得了國家雙擁模範城的稱号;這個在舞廳咚咚嚓的家夥又是誰啊?亂彈琴嘛!” 馬炳見陳剛看着自己,接上話頭:“可能有領導進過歌舞廳,讓老百姓發現了,這确實欠妥當。
不過,究竟是哪一個,連老百姓也說不上來。
” 陳剛喝了口水:“法院院長不懂法的事兒是有的。
那個美國人投資的公司據說就是中院一個姓佘的副院長違法查死的嘛!公安局長賣字畫我沒有看見,亂彈琴!那個持槍傷人,入室強xx的案子到現在了還沒有破。
你們說,這老百姓能滿意嗎?省紀委副書記于波同志說過,受害人之所以不報案,這裡頭一定有很深的因素,查來查去,據說與環球集團有點關系。
楊棟同志說要保護企業家,這個本身無可非議!” 陳剛:“可是作為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兼公安局長的于波同志硬要查,這兩個人就有矛盾了。
三年前,我問過楊棟同志,于波同志調進省公安廳了,這個案子還得破。
楊棟給我立下了軍令狀,三年内破不了案,他這個市委書記就地辭職。
如今三年都過去了,這個案子還是破不了。
舊案未破新案頻出,又出現了新的持槍傷人案。
緊接着,惡性爆炸案又在新城市出現了。
亂彈琴嘛!我說你用的這個公安局長是幹啥吃的,老百姓說他賣字畫,說明他不務正業嘛!” 陳剛:“至于水利局長守幹河壩,這是毋庸質疑的現實,現在的新城市為了保證工業用水,已經限制農民澆地了!” 陳剛:“同志們!50年前,這裡的人民吃的是苦水。
我們的老書記孫佩其同志,帶領人民群衆鑿山開洞、修渠引水,才有了後來興旺發達的新城市,而今天,我們的農民兄弟居然連澆地的水都沒有了,亂彈琴嗎!” 8.新城市委祁貴辦公室日 祁貴:“在這種情況下,省委馬書記高瞻遠矚,他一定會先發制人,他會向陳剛推薦新的市委書記人選的。
” 佘美:“馬書記推薦的人選一定是祁書記!” 祁貴:“如果不出現意外的話,應該是這個結果。
” 佘美:“意外?” 祁貴:“是的,意外。
如果陳剛推薦别人到新城當市委書記,他馬書記也是毫無辦法。
” 佘美:“如果真是那樣,問題可就大了。
” 祁貴:“莫要怕,陳剛推薦書記,馬書記就會推薦市長。
還有一個市人大副主任、環球董事長梁衡木。
因此,新城市應該說是翻不了天的。
” 9.省委1号會議室日 陳剛:“這個于波同志不簡單嘛。
三年前就提出了‘引黃入新’工程的設想,可就是沒人重視。
今天怎麼樣,事實證明于波同志是正确的嘛!所以,這個楊棟我看就完完全全下去得了,免得當個舉舉手的人大主任,把新市委給晃悠悠了!” 馬炳:“陳書記,你這一提醒,我到改變注意了。
” 陳剛吃驚的:“噢?又有啥高見?” 馬炳:“我看這個楊棟該撤職!” 陳剛:“是呀!無功便是過。
就不說楊棟同志的功過,如果把楊棟擺到人大主任的位子上,他肯定要對于波指手畫腳,他是個看不慣别人做事的人哪!” 省委副書記馬炳雙眼緊盯着講話的陳書記,思索着。
陳剛繼續在講話。
馬炳的畫外音:“從種種迹象看,陳剛是非重用于波不可了,那麼,我馬炳應該是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了。
雖然對于波有看法,那看法歸看法,于波的優點還是很多的,與其讓你陳剛提出來,還不如我老馬提出來妥當呢!一來别的領導沒啥可說的,根本說不出于波跟你陳剛有啥關系;二來我老馬也落個大公無私的口碑。
這三嘛,你陳剛和于波還能對我老馬沒有好感?” 陳剛仍在講話。
馬炳的畫外音:“三年前于波在新城市受到楊棟等人的排擠時,我馬炳就提出來調于波到省公安廳任副廳長。
于波上任後果然很出色,在他分管省公安廳刑偵工作的一年多時間裡,連續破了幾起大案要案,尤其是轟動全國的‘利泉殺人碎屍案’事隔五年之後,讓于波給破了。
1998年3月,于波被省委派出到中央黨校上黨政管理碩士研究生班。
這不,于波剛結業回來,就當上了省紀委常務副書記。
通過種種迹象判斷,于波幹不了幾個月,省紀委書記司馬克就退下來了,那于波的省紀委書記就穩穩當當坐上了。
那麼,兩年之後,或者兩年左右,陳剛退下來了,接替省委書記的,會不會是于波呢?所以還是讓于波下去,讓于波去新城市幹滿一屆,把新城搞好了,你陳剛也該下去了,我馬炳上來了,你于波在上不遲……” 陳剛見馬炳沉思的時間不少了,就點了名:“馬書記,你看呢?對楊棟同志,我看就讓他體面一點下來算了,他還是做了不少事情嘛!” 馬炳:“好吧,陳書記,我同意。
” 陳剛:“水利局長守的幹河壩這句話讓老百姓說準了,一針見血。
那麼,新市委上任的第一件大事應該是于波在三年前提出的這個‘引黃入新’工程!……” 10.省城于波家日 于波妻子梁豔芳把做好的西紅柿雞蛋湯放在小餐廳的桌子上,看着幾個扣着碗的菜,她把手在圍裙上擦了擦,又看了看表。
這時候,院門口小汽車倒車的聲音傳來了。
梁豔芳匆忙走進廚房盛米飯。
門鈴響了。
梁豔芳:“這個老于,自己拿着鑰匙不直接開門,幹嗎老摁門鈴呢?” 梁豔芳自言自語着急忙打開門。
摁門鈴的不是她要等的老于,而是新城市常務副市長程忠。
梁豔芳驚奇地說:“噢,程市長?” 梁豔芳忙讓進了肚子大得像扣了一個鍋一樣的程忠。
程忠:“怎麼?弟妹,于書記不在呀?” 梁豔芳說着“一會兒就來”的話,請程忠坐在了客廳的沙發上。
她急忙給程忠沏茶時,于波推門進來了。
于波:“程市長?” 于波高興地和程忠握手。
于波:“老夥計,你還沒忘了我這個小兄弟呀?……院裡停着新城市的18号紅旗車,我估摸着就是你。
” 程忠拍了一下于波的肩膀,于波在程忠的肚子上敲了一下。
于波:“怎麼,程市長,你肚子裡有進去了一條船啊?” 程忠:“什麼船啊?肚子都餓扁了,快給飯吃吧。
” 于波:“夫人,上飯!” 梁豔芳:“飯菜早端好了,請進餐廳用餐吧。
” 三人開始吃飯。
于波的畫外音:“程市長此時來家裡會有什麼事呢?” 于波看了一眼大口吃飯的程忠。
于波的畫外音:“這位老兄肚量也實在太大了。
三年前,我來省城時,就聽說要當市長了,可市委書記楊棟還想一肩挑兩:書記加市長。
在這個楊棟手下幹活,那時很憋氣的,他啥也不懂,可啥也要插那麼一杠子。
插一杠子的本意并不壞。
此人不貪不占,兩袖清風,可他這麼插來插去,弄得下面的人沒法工作。
這三年,程忠的氣肯定是受夠了。
那麼,他今天來,肯定是找老朋友來訴苦來的,可是自己身為省紀委常務副書記,對這些事是沒有辦法管的。
你管什麼?管人家楊棟沒有能力,讓他下來?讓程忠這個實幹家當市長,自己實在沒有這個權利。
管三年前的那個案子?還有近來發生的案子?當公安廳副廳長時都沒法管,現在你更沒法管了。
管那位市人大副主任、大企業家梁衡木?那是省裡市裡力保的大能人,你更不能管,也不敢管。
可是,這些年發生在新城的持槍傷人、強xx等案的案犯和這個大企業家有一定的關系。
可是這一切,你又能怎麼樣呢?民不告管不糾,沒有人告狀,你一點招都沒有。
” 程忠放下了飯碗。
于波:“程市長!再吃點,夫人的手藝有長進沒有?” 程忠吸吸鼻子,誇張地做了個怪動作:“弟妹的手藝是越來越爐火純青了,看這魚就讓人流口水。
哎,于書記啊,我退休後來省城和弟妹開飯館怎麼樣?” 于波:“得了吧,我的程市長,再吃點吧!” 于波說着把程忠的大肚子又捶了一下 程忠神秘地問:“快坦白,啥時候到新城上任,我老程終于熬出頭來了。
我今天來,是向你要官的,你給我壓副重擔子吧,真正的一把手,我親自負責‘引黃入新’工程……” 于波:“呀!呀!呀!我說程市長啊,你啥時候當上省委組織部長了,你啥時候調我到新城了?” 程忠:“我說老弟啊,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你來我們新城當市委書記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新城了。
” 于波:“是嗎?怪不得省紀委書記通知我下午5點半到他辦公室去。
莫非這是真的?” 程忠喝了一口湯:“你就趕緊走馬上任吧!我都有點等不及了!” 于波:“程市長,說真的,假設我有朝一日當上了新城的市委書記,那麼我一定建議省領導,這個市長還真是你的。
” 程忠:“于書記,我就想大幹一場,把你三年前那個‘引黃入新’工程的設想付諸實施。
你知道嗎?這些天,水的形勢吃緊。
老天要是再不下雨,非出大亂子不可!” 程忠放下飯碗,用餐巾紙擦了擦嘴巴和手:“到客廳,你看看我的計劃。
” 于波:“咋,老兄,你還真把我當市委書記了?” 程忠:“老弟,要知朝中事,山裡問野人,我看這小道上的消息,有時可是百發百中的呐!我看這絕對不會錯。
你想,司馬書記都要找你談話了,這不是明擺着的事情嗎?” 于波接過計劃書,封面上寫着“引黃入新工程計劃書。
” 于波馬上站住了。
11.回憶新城市于波辦公室晚 程忠:“我這個分管農業的副市長,是聾子的耳朵、啞巴的舌頭,是擺設!” 于波:“程兄,坐下說。
” 程忠坐下:“那天我倆商量過之後,我就給市委和楊書記寫了‘引黃入新’引水工程的設想,他們根本就沒有當回事!” 于波:“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們和他們是兩班道上跑的車喲!” 程忠:“你是常委,給那些官老爺再提一提,看有無希望通過?” 于波:“我們提出這個想法是處于兩點考慮:一是新城的水資源确實有限,二是新城是全國最大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
正因為如此,跟市政府平級的新城公司歸口省冶金廳。
所以,新城公司處處以老大自居,有時候根本不把我們幾個副市長放在眼裡。
” 程忠:“如果市上把電廠建起來,再把水引過來,他新城公司就乖乖的了。
” 于波:“這些都是氣話,我們到此為止。
但是,基于對振興地方經濟和長遠利益考慮,這兩個項目非上不可!” 程忠:“其實,這個問題對新城公司的發展舉足輕重。
可是,那幫老爺們,根本聽不進去。
” 于波:“好吧,下次常委會上,我舊事重提!” 12.省城于波家中日 于波:“時至今日,你還念念不忘這個引水工程啊!” 程忠:“于……” 電話響了。
梁豔芳接上了電話:“你好……是馬書記……” 梁豔芳對于波:“給,省委馬書記的電話。
” 于波接上了電話:“馬書記,你好。
” 果然是馬炳副書記的聲音:“于波啊,下午我和陳剛同志,劉省長給你談話,你知道是什麼事情嗎?” 于波:“馬書記,不知道。
” 馬炳:“不知道好啊,還沒有給你談話哩,知道了還了得?那不成了未蔔先知了嗎?實話告訴你吧,我的提議陳書記和省委已經通過了。
我要把你派到你那個夢繞魂牽的地方去……” 于波笑了:“噢,馬書記,準備派我去哪裡啊?能否先透漏一下?” 馬炳:“調你到新城市主持工作,你不會有意見吧?” 于波:“新城市?” 于波裝出很吃驚的樣子:“楊書記幹得好好的……” 馬炳打斷了于波的話:“于波呀!楊棟的年齡已經到了,讓他提前退下來,這不僅是我的意思,也是陳剛同志和省委的意見。
” 于波:“……” 馬炳:“記住,省上三年前調你到省公安廳工作是處于公心,今天再讓你去新城,也是處于公心。
我的意思是讓你再下去鍛煉幾年,把新城給我搞好,我再提你上來!” 于波放下電話後自言自語:“馬副書記真的是處于公心嗎?我夢繞魂牽的果然就是那個地方。
他是怎麼知道的?……也許是自己太小心眼了。
” 程忠:“怎麼樣?要知朝中事,山裡問野人這句話沒錯吧?” 于波:“程市長,你說怪不怪,這路透社的消息咋就這麼準呢!” 程忠:“當今世界是信息時代嘛!” 13.新城祁貴家中午 新城市市委副書記祁貴躺在被窩裡睡覺,翻來覆去睡不着…… 祁貴剛迷糊着,刺耳的門鈴便響了起來,而且是響了一遍又一遍。
他翻起身來,關上了卧室厚重的包着真皮的門,刺耳的門鈴聲頓時被隔在了門外。
祁貴剛閉上眼睛,床頭的紅色電話機突然響了。
祁貴被吓了一跳。
祁貴的畫外音:“這是個隻有公檢法和少數人知道的電話号碼,裝上一年多了,從來沒有響過,今天突然響了,肯定有緊急情況。
” 他急忙抓起電話,是公安局刑警支隊長辛銀打來的:“祁書記,十萬火急!請你開門,我就在門口。
” 祁書記放下了電話,自言自語道:“什麼十萬火急的事?難道是粱衡木的人又出事了?” 開門讓座後,副書記也不急着問,從冰箱裡拿出了兩瓶飲料,一瓶放在了辛銀面前的茶幾上,一瓶起開蓋仰脖喝了一大口,他感覺清醒了許多,這才把目光投向了刑警支隊長。
辛銀很胖,他喝下了一口飲料,解着警服扣子:“梁衡木從廣州打來了電話,說楊棟要下台了,新書記要來上任了。
” 祁貴:“也該下去了。
” 辛銀見祁貴慢慢吞吞的樣子,便也不着急了:“你猜誰來當市委書記?” 祁貴目光刷的盯住了辛銀:“會是誰呢?難道是……” 辛銀:“是于波。
” 祁貴:“于波?” 辛銀:“是于波,他一兩天就來上任了。
” 祁貴:“在這個節骨眼上?” 祁貴把飲料放在了茶幾上:“他要來,恐怕是來着不善呢!” 辛銀:“是啊,梁總說,他也是怕于波來,這家夥三年前就盯住他了,現在來……” 祁貴:“莫要怕!” 祁貴盯了一眼辛銀:“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于波來當然要查那幾起案子,不過我也不是吃素的,常務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紀委書記。
還有,這兩年我哄老頑童提拔了70多個縣級幹部,在新城,來個把于波也是翻不了天的。
梁衡木還說什麼了?” 辛銀:“他讓我告訴你,他已經給馬書記說了,馬書記答應提你當市長,你也要抓緊行動。
” 祁貴:“你告訴梁衡木,讓他那幾個活寶注意一點,萬一不行,就藏起來,千萬别再捅出什麼亂子來。
” 辛銀:“好,祁書記,我立即轉告。
” 祁貴:“還有,你給汪盛他們講講,讓他們一定注意工人的苗頭,萬一不行,就全部放假,别讓他們到廠裡來,聯絡不起來就不怕他們群訪。
按慣例新書記上任,省委要來人,馬書記來沒關系,萬一陳書記來了,出現上訪的事可就麻煩了。
” 祁貴說着撥通了市委秘書長金玺的手機說:“你馬上跟鄉企局、經貿委的頭講一聲,讓他們今天下午就分頭到幾個廠去一下,馬上開個會,千萬别在這幾天出現群訪的事。
” 辛銀:“這新書記來了,你看我那副局長的事。
” 祁貴:“你不說我倒忘了。
好,我記着呢,下午我就找老頑童去,臨下台了,你們幾個的事他不會反對的。
” 辛銀:“好吧。
” 辛銀笑着抖着胖胖的身軀走了。
祁貴的畫外音:“省委的決定是不是有點太快了?我還沒有來得及實施爬上市委書記寶座的計劃,這新書記的人選就定下了。
竟定了個于波,這于波可不是個饒爺爺的孫子。
無論如何也要當上市長,當不上市長,怎麼去跟于波鬥呢?這新城市的好戲怕要連台了,如何演好這場戲,關鍵的關鍵就是當上這個市長。
” 14.省城于波家日 程忠和于波正在熱烈的交談。
程忠:“為新城市供水的新川峽幾乎斷流,新城水庫的水位已經降到了令人吃驚的程度。
老天爺要是再不關照一下下點雨,這新城市的工業用水不但難以保證,而且連飲用水也會出問題。
” 程忠:“我們的楊棟書記還說什麼,怕什麼怕?如果真到居民吃不上水的時候,我給集團軍的首長一個電話,他就會用汽車源源不斷的給我供水。
連楊書記都動開了水的腦子,你想,水的形勢嚴峻到了什麼程度?” 于波焦急的面部表情。
程忠:“一周以前,農民們前來市政府情願,原因是莊稼澆不上水,這是市政府棄農保工的措施造成的。
他們漫罵政府,向政府要水,政府怎麼辦?新城公司是國有大企業,不保行不行?不保不行。
這個道理老百姓不懂。
” 于波:“是啊!新城公司不保,那可是要出大事兒的。
” 程忠:“工作人員說:‘你們看電視,看報紙沒有?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轟炸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犯下了滔天罪行,全國人民上街遊行,到美國大使館前讨還公道,你們可到好,不想着如何種田,跑到政府來鬧事?’農民說:‘你給江澤民主席說一聲,他美國人敢放導彈炸我們的大使館,我們也放幾顆給美國人看一看,一顆放到克林頓的白宮去,一顆放到他們的大使館去’” 于波認真地傾聽着。
程忠:“工作人員笑了,說你們的愛國熱情好啊,我們這就給上面寫報告,把你們的心願反映上去,可是你們也得回去,你們這樣子要是讓美國佬知道了,還不笑話咱們中國人呀?農民們想想也是呀,就呼啦啦回去了,感動的政府工作人員都快要掉淚了。
” 于波給程忠的杯子裡續上了水:“程市長,我們的人民群衆好呀,關鍵是我們有些領導幹部不幹事啊,如果三年前上馬‘引黃入新’工程,還有今天的麻煩?所以,‘引黃入新’是我們别無選擇的選擇……老兄啊,你是個老水利了,上馬‘引黃入新’工程你我是鐵了心了,但我還有點擔心。
” 程忠:“擔心什麼?怕不批準嗎?” 于波:“不!我擔心你的身體呀!” 程忠拍拍肚皮:“怕啥?52歲,年富力強,除了想為老百姓做點事情,再就是這200斤肚囊,隻要你書記一聲令下,這200斤就歸‘引黃入新’工程了!” 于波:“老兄啊!” 于波扳過了程忠的肩頭,兩個老朋友的頭緊緊靠在了一起…… 于波:“這是一件大事,還有什麼?” 程忠:“第二件大事是,”從包裡取出了一沓信紙遞給了于波,“這是第二件大事。
” 于波看了一遍标題:“群衆來信摘要……是哪方面的内容?” 程忠:“省委正确啊!如果再讓這些無政績而口碑不錯的領導主持新城市工作的話,那可不得了啊!” 于波浏覽了一封信:“程市長,梁衡木的呂九莊真連執法人員也進不去?” 程忠:“于書記,我哄你幹啥?連我這個堂堂常務副市長事先不約好都進不去呀!” 于波:“楊棟書記知道
字幕:1999年5月 樓梯間斜對過是裝飾得古色古香的兩扇厚重的木門,上面黃色的銅牌上刻着:省委常委會1号會議室 整個樓道裡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音,給人的感覺是,這裡是一處神秘莊嚴的場所。
一名武警戰士将那扇厚重的木門打開,走出來的是一位年輕幹部,匆匆朝一邊走去。
會議室裡傳出了威嚴的講話聲。
陳剛:“……需要強調一下!西部大開發,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的大開發。
而這個基礎,就是我們的前輩們50年的創業史!是中國共産黨人50年的奮鬥史!是今天大西部的發展史!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成長史!” 掌聲。
陳剛講話的特寫鏡頭。
省委書記陳剛端坐在會議室的主席上。
省委副書記馬炳坐在左手首席,認真地傾聽着。
劉省長坐在右手首席,正在筆記本上記錄着什麼。
…… 陳剛:“……這個西部大開發的‘環境’,還包括我們的觀念!” 陳剛掃視了一下與會者,又把目光轉向了會議室中央的花卉上。
1号會議室是一處小型會議室,黃褐色的高級會議桌順着主席台依次在兩邊排開,中間是幾十盆碩大的盆花,什麼龜背竹、君子蘭、米蘭等等,有些花開得正豔。
陳剛:“綜上所述,可以歸納為一句話,‘西部大開發,環境最關鍵!’” 陳剛看劉省長時,後者頻頻點頭。
4.新城市委副書記祁貴辦公室日 祁貴和中級法院副院長佘美聊天。
佘美:“祁書記,陳剛為什麼對老頑童網開一面?” 祁貴:“說實話,省委書記對老頑童這個新城市委書記言聽計從,事出有因呀。
” 佘美:“認為他有能力?” 祁貴:“并不是這個楊棟有什麼能耐和本事。
” 佘美:“楊棟是個有來頭的幹部?” 祁貴點頭:“是啊。
他是從中組部下派的過度幹部,幹一陣就可以直接到中央部委去上任了。
” 佘美:“一度時期被新城的老百姓傳得沸沸揚揚的。
” 祁貴:“所以,楊棟便暫時放棄了去中央的念頭。
你們說我要走了,我偏不走,我姓揚的也是一個堂堂的男子漢,我要在新城幹出個名堂來!” 佘美:“楊棟在新城是幹出了名堂,憑借父母在北京的關系,新城還拿了不少國家級呢,什麼‘雙擁模範城’啦,‘精神文明先進地區’啦等等。
” 祁貴:“這是陳剛不敢得罪楊棟的第一個原因。
” 5.省委1号會議室日 陳剛:“下面,談一下新城市委班子的問題。
馬炳同志的建議很好,派于波去新城,新城這個地方該有個得力的幹将去了,再不去個人扭轉一下乾坤,這個曾是大名鼎鼎的經濟發達地區,這個老一輩革命家一手創建起來的新中國第一座有色金屬工業城就會繼續走下坡路,經濟萎縮的局面将會持續到21世紀。
但是,馬炳同志提議讓楊棟同志卸任後去人大當主任,這一點我不能苟同。
” 馬炳抽動着鼻頭,思考着。
陳剛掃視了一下全場:“這個楊棟同志該下去了,你們聽聽老百姓是咋說的?這裡有一段順口溜:‘市委書記軍事化,賣官書記咚咚嚓,法院院長不懂法,公安局長賣字畫,電力局長點的蠟,糧食局長搞自殺,水利局長守的幹河壩,國有資産私人化,下崗工人淚嘩嘩。
同志們!” 與會者齊刷刷的盯着省委書記。
陳剛:“簡直是亂彈琴!” 6.新城市委祁貴辦公室日 祁貴:“還有一個因素是,楊棟的父母均是北京的正副部級幹部,父親80年代一直在部長的位子上幹着,母親也一直是副部長。
” 佘美:“老頑童根深蒂固好哇,他不走,中共新城市委永遠是祁書記說了算。
” 祁貴:“未必。
” 佘美:“省上要拿下老頑童?” 祁貴點頭:“為什麼陳剛突然對楊棟不感興趣了呢?有兩個原因。
” 佘美:“一是楊棟上北京的希望徹底沒有了,去年朱總理精簡政府機構,連在職的都得下去,你地方上的就更不能進中央部委了。
” 祁貴:“不錯。
同時楊棟的父母也從部長、副部長的位子上退了下來。
另外,陳剛也到年齡了,這個省委書記也就是一年兩年的事了,能不能跨到世紀那邊去,還是個未知數。
” 佘美:“所以,陳剛讓他下去,這就在情理之中了。
” 7.省委1号會議室日 陳剛:“說楊棟同志軍事化,是指新城市的雙擁工作搞得不錯,新城市獲得了國家雙擁模範城的稱号;這個在舞廳咚咚嚓的家夥又是誰啊?亂彈琴嘛!” 馬炳見陳剛看着自己,接上話頭:“可能有領導進過歌舞廳,讓老百姓發現了,這确實欠妥當。
不過,究竟是哪一個,連老百姓也說不上來。
” 陳剛喝了口水:“法院院長不懂法的事兒是有的。
那個美國人投資的公司據說就是中院一個姓佘的副院長違法查死的嘛!公安局長賣字畫我沒有看見,亂彈琴!那個持槍傷人,入室強xx的案子到現在了還沒有破。
你們說,這老百姓能滿意嗎?省紀委副書記于波同志說過,受害人之所以不報案,這裡頭一定有很深的因素,查來查去,據說與環球集團有點關系。
楊棟同志說要保護企業家,這個本身無可非議!” 陳剛:“可是作為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兼公安局長的于波同志硬要查,這兩個人就有矛盾了。
三年前,我問過楊棟同志,于波同志調進省公安廳了,這個案子還得破。
楊棟給我立下了軍令狀,三年内破不了案,他這個市委書記就地辭職。
如今三年都過去了,這個案子還是破不了。
舊案未破新案頻出,又出現了新的持槍傷人案。
緊接着,惡性爆炸案又在新城市出現了。
亂彈琴嘛!我說你用的這個公安局長是幹啥吃的,老百姓說他賣字畫,說明他不務正業嘛!” 陳剛:“至于水利局長守幹河壩,這是毋庸質疑的現實,現在的新城市為了保證工業用水,已經限制農民澆地了!” 陳剛:“同志們!50年前,這裡的人民吃的是苦水。
我們的老書記孫佩其同志,帶領人民群衆鑿山開洞、修渠引水,才有了後來興旺發達的新城市,而今天,我們的農民兄弟居然連澆地的水都沒有了,亂彈琴嗎!” 8.新城市委祁貴辦公室日 祁貴:“在這種情況下,省委馬書記高瞻遠矚,他一定會先發制人,他會向陳剛推薦新的市委書記人選的。
” 佘美:“馬書記推薦的人選一定是祁書記!” 祁貴:“如果不出現意外的話,應該是這個結果。
” 佘美:“意外?” 祁貴:“是的,意外。
如果陳剛推薦别人到新城當市委書記,他馬書記也是毫無辦法。
” 佘美:“如果真是那樣,問題可就大了。
” 祁貴:“莫要怕,陳剛推薦書記,馬書記就會推薦市長。
還有一個市人大副主任、環球董事長梁衡木。
因此,新城市應該說是翻不了天的。
” 9.省委1号會議室日 陳剛:“這個于波同志不簡單嘛。
三年前就提出了‘引黃入新’工程的設想,可就是沒人重視。
今天怎麼樣,事實證明于波同志是正确的嘛!所以,這個楊棟我看就完完全全下去得了,免得當個舉舉手的人大主任,把新市委給晃悠悠了!” 馬炳:“陳書記,你這一提醒,我到改變注意了。
” 陳剛吃驚的:“噢?又有啥高見?” 馬炳:“我看這個楊棟該撤職!” 陳剛:“是呀!無功便是過。
就不說楊棟同志的功過,如果把楊棟擺到人大主任的位子上,他肯定要對于波指手畫腳,他是個看不慣别人做事的人哪!” 省委副書記馬炳雙眼緊盯着講話的陳書記,思索着。
陳剛繼續在講話。
馬炳的畫外音:“從種種迹象看,陳剛是非重用于波不可了,那麼,我馬炳應該是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了。
雖然對于波有看法,那看法歸看法,于波的優點還是很多的,與其讓你陳剛提出來,還不如我老馬提出來妥當呢!一來别的領導沒啥可說的,根本說不出于波跟你陳剛有啥關系;二來我老馬也落個大公無私的口碑。
這三嘛,你陳剛和于波還能對我老馬沒有好感?” 陳剛仍在講話。
馬炳的畫外音:“三年前于波在新城市受到楊棟等人的排擠時,我馬炳就提出來調于波到省公安廳任副廳長。
于波上任後果然很出色,在他分管省公安廳刑偵工作的一年多時間裡,連續破了幾起大案要案,尤其是轟動全國的‘利泉殺人碎屍案’事隔五年之後,讓于波給破了。
1998年3月,于波被省委派出到中央黨校上黨政管理碩士研究生班。
這不,于波剛結業回來,就當上了省紀委常務副書記。
通過種種迹象判斷,于波幹不了幾個月,省紀委書記司馬克就退下來了,那于波的省紀委書記就穩穩當當坐上了。
那麼,兩年之後,或者兩年左右,陳剛退下來了,接替省委書記的,會不會是于波呢?所以還是讓于波下去,讓于波去新城市幹滿一屆,把新城搞好了,你陳剛也該下去了,我馬炳上來了,你于波在上不遲……” 陳剛見馬炳沉思的時間不少了,就點了名:“馬書記,你看呢?對楊棟同志,我看就讓他體面一點下來算了,他還是做了不少事情嘛!” 馬炳:“好吧,陳書記,我同意。
” 陳剛:“水利局長守的幹河壩這句話讓老百姓說準了,一針見血。
那麼,新市委上任的第一件大事應該是于波在三年前提出的這個‘引黃入新’工程!……” 10.省城于波家日 于波妻子梁豔芳把做好的西紅柿雞蛋湯放在小餐廳的桌子上,看着幾個扣着碗的菜,她把手在圍裙上擦了擦,又看了看表。
這時候,院門口小汽車倒車的聲音傳來了。
梁豔芳匆忙走進廚房盛米飯。
門鈴響了。
梁豔芳:“這個老于,自己拿着鑰匙不直接開門,幹嗎老摁門鈴呢?” 梁豔芳自言自語着急忙打開門。
摁門鈴的不是她要等的老于,而是新城市常務副市長程忠。
梁豔芳驚奇地說:“噢,程市長?” 梁豔芳忙讓進了肚子大得像扣了一個鍋一樣的程忠。
程忠:“怎麼?弟妹,于書記不在呀?” 梁豔芳說着“一會兒就來”的話,請程忠坐在了客廳的沙發上。
她急忙給程忠沏茶時,于波推門進來了。
于波:“程市長?” 于波高興地和程忠握手。
于波:“老夥計,你還沒忘了我這個小兄弟呀?……院裡停着新城市的18号紅旗車,我估摸着就是你。
” 程忠拍了一下于波的肩膀,于波在程忠的肚子上敲了一下。
于波:“怎麼,程市長,你肚子裡有進去了一條船啊?” 程忠:“什麼船啊?肚子都餓扁了,快給飯吃吧。
” 于波:“夫人,上飯!” 梁豔芳:“飯菜早端好了,請進餐廳用餐吧。
” 三人開始吃飯。
于波的畫外音:“程市長此時來家裡會有什麼事呢?” 于波看了一眼大口吃飯的程忠。
于波的畫外音:“這位老兄肚量也實在太大了。
三年前,我來省城時,就聽說要當市長了,可市委書記楊棟還想一肩挑兩:書記加市長。
在這個楊棟手下幹活,那時很憋氣的,他啥也不懂,可啥也要插那麼一杠子。
插一杠子的本意并不壞。
此人不貪不占,兩袖清風,可他這麼插來插去,弄得下面的人沒法工作。
這三年,程忠的氣肯定是受夠了。
那麼,他今天來,肯定是找老朋友來訴苦來的,可是自己身為省紀委常務副書記,對這些事是沒有辦法管的。
你管什麼?管人家楊棟沒有能力,讓他下來?讓程忠這個實幹家當市長,自己實在沒有這個權利。
管三年前的那個案子?還有近來發生的案子?當公安廳副廳長時都沒法管,現在你更沒法管了。
管那位市人大副主任、大企業家梁衡木?那是省裡市裡力保的大能人,你更不能管,也不敢管。
可是,這些年發生在新城的持槍傷人、強xx等案的案犯和這個大企業家有一定的關系。
可是這一切,你又能怎麼樣呢?民不告管不糾,沒有人告狀,你一點招都沒有。
” 程忠放下了飯碗。
于波:“程市長!再吃點,夫人的手藝有長進沒有?” 程忠吸吸鼻子,誇張地做了個怪動作:“弟妹的手藝是越來越爐火純青了,看這魚就讓人流口水。
哎,于書記啊,我退休後來省城和弟妹開飯館怎麼樣?” 于波:“得了吧,我的程市長,再吃點吧!” 于波說着把程忠的大肚子又捶了一下 程忠神秘地問:“快坦白,啥時候到新城上任,我老程終于熬出頭來了。
我今天來,是向你要官的,你給我壓副重擔子吧,真正的一把手,我親自負責‘引黃入新’工程……” 于波:“呀!呀!呀!我說程市長啊,你啥時候當上省委組織部長了,你啥時候調我到新城了?” 程忠:“我說老弟啊,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你來我們新城當市委書記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新城了。
” 于波:“是嗎?怪不得省紀委書記通知我下午5點半到他辦公室去。
莫非這是真的?” 程忠喝了一口湯:“你就趕緊走馬上任吧!我都有點等不及了!” 于波:“程市長,說真的,假設我有朝一日當上了新城的市委書記,那麼我一定建議省領導,這個市長還真是你的。
” 程忠:“于書記,我就想大幹一場,把你三年前那個‘引黃入新’工程的設想付諸實施。
你知道嗎?這些天,水的形勢吃緊。
老天要是再不下雨,非出大亂子不可!” 程忠放下飯碗,用餐巾紙擦了擦嘴巴和手:“到客廳,你看看我的計劃。
” 于波:“咋,老兄,你還真把我當市委書記了?” 程忠:“老弟,要知朝中事,山裡問野人,我看這小道上的消息,有時可是百發百中的呐!我看這絕對不會錯。
你想,司馬書記都要找你談話了,這不是明擺着的事情嗎?” 于波接過計劃書,封面上寫着“引黃入新工程計劃書。
” 于波馬上站住了。
11.回憶新城市于波辦公室晚 程忠:“我這個分管農業的副市長,是聾子的耳朵、啞巴的舌頭,是擺設!” 于波:“程兄,坐下說。
” 程忠坐下:“那天我倆商量過之後,我就給市委和楊書記寫了‘引黃入新’引水工程的設想,他們根本就沒有當回事!” 于波:“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們和他們是兩班道上跑的車喲!” 程忠:“你是常委,給那些官老爺再提一提,看有無希望通過?” 于波:“我們提出這個想法是處于兩點考慮:一是新城的水資源确實有限,二是新城是全國最大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
正因為如此,跟市政府平級的新城公司歸口省冶金廳。
所以,新城公司處處以老大自居,有時候根本不把我們幾個副市長放在眼裡。
” 程忠:“如果市上把電廠建起來,再把水引過來,他新城公司就乖乖的了。
” 于波:“這些都是氣話,我們到此為止。
但是,基于對振興地方經濟和長遠利益考慮,這兩個項目非上不可!” 程忠:“其實,這個問題對新城公司的發展舉足輕重。
可是,那幫老爺們,根本聽不進去。
” 于波:“好吧,下次常委會上,我舊事重提!” 12.省城于波家中日 于波:“時至今日,你還念念不忘這個引水工程啊!” 程忠:“于……” 電話響了。
梁豔芳接上了電話:“你好……是馬書記……” 梁豔芳對于波:“給,省委馬書記的電話。
” 于波接上了電話:“馬書記,你好。
” 果然是馬炳副書記的聲音:“于波啊,下午我和陳剛同志,劉省長給你談話,你知道是什麼事情嗎?” 于波:“馬書記,不知道。
” 馬炳:“不知道好啊,還沒有給你談話哩,知道了還了得?那不成了未蔔先知了嗎?實話告訴你吧,我的提議陳書記和省委已經通過了。
我要把你派到你那個夢繞魂牽的地方去……” 于波笑了:“噢,馬書記,準備派我去哪裡啊?能否先透漏一下?” 馬炳:“調你到新城市主持工作,你不會有意見吧?” 于波:“新城市?” 于波裝出很吃驚的樣子:“楊書記幹得好好的……” 馬炳打斷了于波的話:“于波呀!楊棟的年齡已經到了,讓他提前退下來,這不僅是我的意思,也是陳剛同志和省委的意見。
” 于波:“……” 馬炳:“記住,省上三年前調你到省公安廳工作是處于公心,今天再讓你去新城,也是處于公心。
我的意思是讓你再下去鍛煉幾年,把新城給我搞好,我再提你上來!” 于波放下電話後自言自語:“馬副書記真的是處于公心嗎?我夢繞魂牽的果然就是那個地方。
他是怎麼知道的?……也許是自己太小心眼了。
” 程忠:“怎麼樣?要知朝中事,山裡問野人這句話沒錯吧?” 于波:“程市長,你說怪不怪,這路透社的消息咋就這麼準呢!” 程忠:“當今世界是信息時代嘛!” 13.新城祁貴家中午 新城市市委副書記祁貴躺在被窩裡睡覺,翻來覆去睡不着…… 祁貴剛迷糊着,刺耳的門鈴便響了起來,而且是響了一遍又一遍。
他翻起身來,關上了卧室厚重的包着真皮的門,刺耳的門鈴聲頓時被隔在了門外。
祁貴剛閉上眼睛,床頭的紅色電話機突然響了。
祁貴被吓了一跳。
祁貴的畫外音:“這是個隻有公檢法和少數人知道的電話号碼,裝上一年多了,從來沒有響過,今天突然響了,肯定有緊急情況。
” 他急忙抓起電話,是公安局刑警支隊長辛銀打來的:“祁書記,十萬火急!請你開門,我就在門口。
” 祁書記放下了電話,自言自語道:“什麼十萬火急的事?難道是粱衡木的人又出事了?” 開門讓座後,副書記也不急着問,從冰箱裡拿出了兩瓶飲料,一瓶放在了辛銀面前的茶幾上,一瓶起開蓋仰脖喝了一大口,他感覺清醒了許多,這才把目光投向了刑警支隊長。
辛銀很胖,他喝下了一口飲料,解着警服扣子:“梁衡木從廣州打來了電話,說楊棟要下台了,新書記要來上任了。
” 祁貴:“也該下去了。
” 辛銀見祁貴慢慢吞吞的樣子,便也不着急了:“你猜誰來當市委書記?” 祁貴目光刷的盯住了辛銀:“會是誰呢?難道是……” 辛銀:“是于波。
” 祁貴:“于波?” 辛銀:“是于波,他一兩天就來上任了。
” 祁貴:“在這個節骨眼上?” 祁貴把飲料放在了茶幾上:“他要來,恐怕是來着不善呢!” 辛銀:“是啊,梁總說,他也是怕于波來,這家夥三年前就盯住他了,現在來……” 祁貴:“莫要怕!” 祁貴盯了一眼辛銀:“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于波來當然要查那幾起案子,不過我也不是吃素的,常務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紀委書記。
還有,這兩年我哄老頑童提拔了70多個縣級幹部,在新城,來個把于波也是翻不了天的。
梁衡木還說什麼了?” 辛銀:“他讓我告訴你,他已經給馬書記說了,馬書記答應提你當市長,你也要抓緊行動。
” 祁貴:“你告訴梁衡木,讓他那幾個活寶注意一點,萬一不行,就藏起來,千萬别再捅出什麼亂子來。
” 辛銀:“好,祁書記,我立即轉告。
” 祁貴:“還有,你給汪盛他們講講,讓他們一定注意工人的苗頭,萬一不行,就全部放假,别讓他們到廠裡來,聯絡不起來就不怕他們群訪。
按慣例新書記上任,省委要來人,馬書記來沒關系,萬一陳書記來了,出現上訪的事可就麻煩了。
” 祁貴說着撥通了市委秘書長金玺的手機說:“你馬上跟鄉企局、經貿委的頭講一聲,讓他們今天下午就分頭到幾個廠去一下,馬上開個會,千萬别在這幾天出現群訪的事。
” 辛銀:“這新書記來了,你看我那副局長的事。
” 祁貴:“你不說我倒忘了。
好,我記着呢,下午我就找老頑童去,臨下台了,你們幾個的事他不會反對的。
” 辛銀:“好吧。
” 辛銀笑着抖着胖胖的身軀走了。
祁貴的畫外音:“省委的決定是不是有點太快了?我還沒有來得及實施爬上市委書記寶座的計劃,這新書記的人選就定下了。
竟定了個于波,這于波可不是個饒爺爺的孫子。
無論如何也要當上市長,當不上市長,怎麼去跟于波鬥呢?這新城市的好戲怕要連台了,如何演好這場戲,關鍵的關鍵就是當上這個市長。
” 14.省城于波家日 程忠和于波正在熱烈的交談。
程忠:“為新城市供水的新川峽幾乎斷流,新城水庫的水位已經降到了令人吃驚的程度。
老天爺要是再不關照一下下點雨,這新城市的工業用水不但難以保證,而且連飲用水也會出問題。
” 程忠:“我們的楊棟書記還說什麼,怕什麼怕?如果真到居民吃不上水的時候,我給集團軍的首長一個電話,他就會用汽車源源不斷的給我供水。
連楊書記都動開了水的腦子,你想,水的形勢嚴峻到了什麼程度?” 于波焦急的面部表情。
程忠:“一周以前,農民們前來市政府情願,原因是莊稼澆不上水,這是市政府棄農保工的措施造成的。
他們漫罵政府,向政府要水,政府怎麼辦?新城公司是國有大企業,不保行不行?不保不行。
這個道理老百姓不懂。
” 于波:“是啊!新城公司不保,那可是要出大事兒的。
” 程忠:“工作人員說:‘你們看電視,看報紙沒有?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轟炸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犯下了滔天罪行,全國人民上街遊行,到美國大使館前讨還公道,你們可到好,不想着如何種田,跑到政府來鬧事?’農民說:‘你給江澤民主席說一聲,他美國人敢放導彈炸我們的大使館,我們也放幾顆給美國人看一看,一顆放到克林頓的白宮去,一顆放到他們的大使館去’” 于波認真地傾聽着。
程忠:“工作人員笑了,說你們的愛國熱情好啊,我們這就給上面寫報告,把你們的心願反映上去,可是你們也得回去,你們這樣子要是讓美國佬知道了,還不笑話咱們中國人呀?農民們想想也是呀,就呼啦啦回去了,感動的政府工作人員都快要掉淚了。
” 于波給程忠的杯子裡續上了水:“程市長,我們的人民群衆好呀,關鍵是我們有些領導幹部不幹事啊,如果三年前上馬‘引黃入新’工程,還有今天的麻煩?所以,‘引黃入新’是我們别無選擇的選擇……老兄啊,你是個老水利了,上馬‘引黃入新’工程你我是鐵了心了,但我還有點擔心。
” 程忠:“擔心什麼?怕不批準嗎?” 于波:“不!我擔心你的身體呀!” 程忠拍拍肚皮:“怕啥?52歲,年富力強,除了想為老百姓做點事情,再就是這200斤肚囊,隻要你書記一聲令下,這200斤就歸‘引黃入新’工程了!” 于波:“老兄啊!” 于波扳過了程忠的肩頭,兩個老朋友的頭緊緊靠在了一起…… 于波:“這是一件大事,還有什麼?” 程忠:“第二件大事是,”從包裡取出了一沓信紙遞給了于波,“這是第二件大事。
” 于波看了一遍标題:“群衆來信摘要……是哪方面的内容?” 程忠:“省委正确啊!如果再讓這些無政績而口碑不錯的領導主持新城市工作的話,那可不得了啊!” 于波浏覽了一封信:“程市長,梁衡木的呂九莊真連執法人員也進不去?” 程忠:“于書記,我哄你幹啥?連我這個堂堂常務副市長事先不約好都進不去呀!” 于波:“楊棟書記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