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六年是多事之秋:朝廷完了,皇上還有;革命剛停,二次革命;民國開始,就槍炮不斷。
但是上海市面大不一樣了:六年前到過上海的人,現在會認不得路。
而且,幫會從地下升到地上,1913年春末,勢力大盛。
五月,黃佩玉在洪門開的老順茶樓開堂招徒。
已經是革命之後,滿堂人依然是長衫,隻是發式各異,有的人剪着短發,有的人留發到齊耳根。
這還是上海洪門史上第一次,不像在前清政府虎視眈眈之下,樣樣事情得瞞着官府,至少打通關節,讓官府佯作不知。
現在民國,結社自由,可以無忌憚地公開設堂,有人建議應當塑關公像,祖述桃園結義,黃佩玉認為無稽。
有人要求挂羅祖像,黃佩玉覺得既無根據又無好處。
還有人提出挂傳說中的祖師爺鄭成功像,考慮到占着台灣的日本領館會抗議,洪門今後在日租界會受阻,便放棄了。
還有人想挂孫中山像,又怕正占領上海的直系軍閥幹預。
最後決定什麼都不挂,曆史既無用,政治也無益,洪門現在是個生存團體。
茶樓正廳寬大,案上點着五支香燭。
桌下還有一排香燭,兩頭都用紅紙包着。
香煙缭繞,氣氛莊嚴,麻子師爺兩鬓灰白,顯出年齡來了。
他一身藍底青花緞袍子,套了一件馬褂,穿着黑呢鞋,主持開堂儀式,唱頌詞。
黃佩玉也是一身袍子,隻不過他那件馬褂上面有壽字團,人比六年前更精神,紅光滿面,坐在一把太師椅上,三爺和老五等人各坐兩旁。
看着同門兄弟都到場,師爺高呼: “開山門。
” 那些等候在廳門外的兄弟們手捧紅貼,前前後後進入堂裡。
師爺誦唱洪門代代相傳的開山門詩頌: 今逢吉日香堂開, 英雄濟濟赴會來。
異姓兄弟來結拜, 勝似同胞共母胎。
衆兄弟應和最後一句:“勝似同胞共母胎。
”再向黃佩玉磕頭。
師爺繼續誦唱: “開香。
” “下跪。
” “啟問。
” 黃佩玉清了清喉嚨,眼睛威嚴地全廳掃了一圈,才問道:“你們是自願入幫,還是有人教你入幫?” “入幫自心情願。
”那些跪着的人回答。
“幫規如鐵,違犯幫規,鐵面無私,曉得嗎?” “甘受約束,誓守幫規。
” 全部程序過完,發折禮成開宴,直到半夜才宴罷。
黃佩玉這才步入大亮着燈的茶樓後廳,他喜歡老順茶樓這兒的環境,地處泥城橋,來往交通方便。
把這兒當成洪門做事會客的場所,他認為比常力雄拿妓院作會所尊嚴得多。
說實話,他從心裡看不上常力雄,那種草莽英雄作風早晚自取其禍。
最主要的是,他自己吃政治飯出身,明白政治是假貨,高唱主義的政客隻是利用幫會。
這個常力雄真的信奉反清複明,最後送了性命。
黃佩玉脫掉袍服,裡面是西式的襯衫、背帶褲、皮鞋。
他拿起桌上的大炮台香煙,在室内一直等着的一個妖冶的女人伸出手來,給他按打火機。
他看着那女人戴着珠鍊的白皙脖頸,若有所思。
師爺坐在椅子上,正端着一杯茶。
黃佩玉吸了一口煙,朝女人揮揮手,“你先離開,我要找人說事。
” 女人倒識相,順從地走了。
“六姨太剛來,怎麼走了?”三爺進門來問。
黃佩玉說:“女人在這兒礙手礙腳的,以前洪門裡什麼金鳳銀鳳的,隻能壞事。
我不喜歡有女人攪進來。
當年常爺,就是太看重女人。
”他停了話,突然意識到這些人原來都是常力雄的手下,現在雖然因為有錢可得,有利可圖,對他也忠心耿耿,但當着他們批評常力雄,等于說他們以前愚蠢。
黃佩玉對師爺說:“洪門不再是秘密結社,入會的,反而少了勇猛之人。
”他這是轉批評為誇獎。
師爺點點頭,“可不,都是生意場上的人物,至少也是店主。
” “時勢變化,誰也做不得主。
隻是萬一又要動刀動槍,無人可用。
恐怕還得有意朝工會方向發展,将來勞資糾紛,我們兩邊有人,才好居中調停。
” 師爺對此策很贊同,他們正說着,餘其揚跨進門。
他已經完全不再像當年的小夥計,黃佩玉專門把他送去香港上了三年學。
他身穿西裝,英俊灑脫,很像上海灘的買辦。
的确,他現在專門負責洪門與租界的外國人打交道,能說一口過得去的英文。
“大鼻子怎麼說?”黃佩玉問。
餘其揚說:“這位新來的捕房總監,一定要上任三把火,禁止煙賭娼。
” “禁止?”黃佩玉轉過頭,驚奇地反問,“西洋國家自己沒有禁止,到上海來禁止?” 餘其揚苦笑,“對,他就是說要禁止。
他還說,若黃先生在租界禁煙賭娼成功了,肯定推薦您繼續擔任工部局華董。
” “流氓!”黃佩玉憤怒地拂袖而起,面窗而立,聽窗外細雨輕打着竹葉的聲音。
忽然,他想明白了,不聽這外國主子的,這主子就“不推薦”,就是要他下台,找個聽話的中國人當華董——上海灘眼紅他位置的人多得很。
他至少得裝個百依百順。
這時他反而羨慕起那些政客,起碼嘴上可以把打倒帝國主義喊得震天響。
“好好,外國流氓跟我玩玩,是給我面子,我們就玩。
禁就禁!先禁娼——不,轟動一點,先禁唱!”他伸手提起毛筆,蘸着墨汁,看着桌上新收門徒的名單,若有所思,“要鬧,就鬧得熱鬧一些。
” 一點不錯,小月桂想,就是這個陸家嘴渡口。
當年——六年前,她和新黛玉在這兒等着上渡船,隔着黃浦江看上海外灘。
江那邊的世界,充滿了無窮盡的幻夢,那個十五歲的少女,就像那年早春二月頭頂一塵不染的天空,有着每個少女都有的純潔,純潔得一文不值。
就像這眼前的上海天空,沒有川沙漁村那麼蔚藍,煙囪如林噴雲吐霧,又怎麼樣? 跟着她來的幾個農村衣着的少年少女,正激動地看着外灘景緻,搶着說話。
上輪渡的人卻一樣地扛着挑着行李,叫孩子叫親娘的,喧嚷聲一片。
小月桂回過頭訓斥他們:“看好行頭!這裡人多手雜。
上海是輪到你們享福的地方?” 看着他們注意力轉了回來,小月桂臉色才溫和了些。
從黃浦江口,一直到江南造船廠,綿延幾十裡,每日輪回不停的國際船舶展覽會,開了一百多年,世界上有幾個港口能一字排開如此壯觀的場面。
不用說小月桂手下那些剛從鄉下來的少年少女,就是我本人,初到上海,船行黃浦江,從吳淞口一直到十六鋪碼頭,也會驚心動魄地看上兩個多小時。
哪怕在閉關鎖國的年代,外貿還是要做,看這個大展覽是絕大的享受——這海口之河,這世界走進中國的窄門,這人工的鋼鐵奇景,把上海從中國其他任何地方中劃了出來。
鐵船龐大的鐵殼不怎麼自然,邊添油漆邊生鏽,遠不如木殼篷帆的舟楫。
上海本就是不自然的,它是人為的一切集中之地,是不自然的一個大堆集。
“有民來自東西洋二十四國,南北方一十八省
但是上海市面大不一樣了:六年前到過上海的人,現在會認不得路。
而且,幫會從地下升到地上,1913年春末,勢力大盛。
五月,黃佩玉在洪門開的老順茶樓開堂招徒。
已經是革命之後,滿堂人依然是長衫,隻是發式各異,有的人剪着短發,有的人留發到齊耳根。
這還是上海洪門史上第一次,不像在前清政府虎視眈眈之下,樣樣事情得瞞着官府,至少打通關節,讓官府佯作不知。
現在民國,結社自由,可以無忌憚地公開設堂,有人建議應當塑關公像,祖述桃園結義,黃佩玉認為無稽。
有人要求挂羅祖像,黃佩玉覺得既無根據又無好處。
還有人提出挂傳說中的祖師爺鄭成功像,考慮到占着台灣的日本領館會抗議,洪門今後在日租界會受阻,便放棄了。
還有人想挂孫中山像,又怕正占領上海的直系軍閥幹預。
最後決定什麼都不挂,曆史既無用,政治也無益,洪門現在是個生存團體。
茶樓正廳寬大,案上點着五支香燭。
桌下還有一排香燭,兩頭都用紅紙包着。
香煙缭繞,氣氛莊嚴,麻子師爺兩鬓灰白,顯出年齡來了。
他一身藍底青花緞袍子,套了一件馬褂,穿着黑呢鞋,主持開堂儀式,唱頌詞。
黃佩玉也是一身袍子,隻不過他那件馬褂上面有壽字團,人比六年前更精神,紅光滿面,坐在一把太師椅上,三爺和老五等人各坐兩旁。
看着同門兄弟都到場,師爺高呼: “開山門。
” 那些等候在廳門外的兄弟們手捧紅貼,前前後後進入堂裡。
師爺誦唱洪門代代相傳的開山門詩頌: 今逢吉日香堂開, 英雄濟濟赴會來。
異姓兄弟來結拜, 勝似同胞共母胎。
衆兄弟應和最後一句:“勝似同胞共母胎。
”再向黃佩玉磕頭。
師爺繼續誦唱: “開香。
” “下跪。
” “啟問。
” 黃佩玉清了清喉嚨,眼睛威嚴地全廳掃了一圈,才問道:“你們是自願入幫,還是有人教你入幫?” “入幫自心情願。
”那些跪着的人回答。
“幫規如鐵,違犯幫規,鐵面無私,曉得嗎?” “甘受約束,誓守幫規。
” 全部程序過完,發折禮成開宴,直到半夜才宴罷。
黃佩玉這才步入大亮着燈的茶樓後廳,他喜歡老順茶樓這兒的環境,地處泥城橋,來往交通方便。
把這兒當成洪門做事會客的場所,他認為比常力雄拿妓院作會所尊嚴得多。
說實話,他從心裡看不上常力雄,那種草莽英雄作風早晚自取其禍。
最主要的是,他自己吃政治飯出身,明白政治是假貨,高唱主義的政客隻是利用幫會。
這個常力雄真的信奉反清複明,最後送了性命。
黃佩玉脫掉袍服,裡面是西式的襯衫、背帶褲、皮鞋。
他拿起桌上的大炮台香煙,在室内一直等着的一個妖冶的女人伸出手來,給他按打火機。
他看着那女人戴着珠鍊的白皙脖頸,若有所思。
師爺坐在椅子上,正端着一杯茶。
黃佩玉吸了一口煙,朝女人揮揮手,“你先離開,我要找人說事。
” 女人倒識相,順從地走了。
“六姨太剛來,怎麼走了?”三爺進門來問。
黃佩玉說:“女人在這兒礙手礙腳的,以前洪門裡什麼金鳳銀鳳的,隻能壞事。
我不喜歡有女人攪進來。
當年常爺,就是太看重女人。
”他停了話,突然意識到這些人原來都是常力雄的手下,現在雖然因為有錢可得,有利可圖,對他也忠心耿耿,但當着他們批評常力雄,等于說他們以前愚蠢。
黃佩玉對師爺說:“洪門不再是秘密結社,入會的,反而少了勇猛之人。
”他這是轉批評為誇獎。
師爺點點頭,“可不,都是生意場上的人物,至少也是店主。
” “時勢變化,誰也做不得主。
隻是萬一又要動刀動槍,無人可用。
恐怕還得有意朝工會方向發展,将來勞資糾紛,我們兩邊有人,才好居中調停。
” 師爺對此策很贊同,他們正說着,餘其揚跨進門。
他已經完全不再像當年的小夥計,黃佩玉專門把他送去香港上了三年學。
他身穿西裝,英俊灑脫,很像上海灘的買辦。
的确,他現在專門負責洪門與租界的外國人打交道,能說一口過得去的英文。
“大鼻子怎麼說?”黃佩玉問。
餘其揚說:“這位新來的捕房總監,一定要上任三把火,禁止煙賭娼。
” “禁止?”黃佩玉轉過頭,驚奇地反問,“西洋國家自己沒有禁止,到上海來禁止?” 餘其揚苦笑,“對,他就是說要禁止。
他還說,若黃先生在租界禁煙賭娼成功了,肯定推薦您繼續擔任工部局華董。
” “流氓!”黃佩玉憤怒地拂袖而起,面窗而立,聽窗外細雨輕打着竹葉的聲音。
忽然,他想明白了,不聽這外國主子的,這主子就“不推薦”,就是要他下台,找個聽話的中國人當華董——上海灘眼紅他位置的人多得很。
他至少得裝個百依百順。
這時他反而羨慕起那些政客,起碼嘴上可以把打倒帝國主義喊得震天響。
“好好,外國流氓跟我玩玩,是給我面子,我們就玩。
禁就禁!先禁娼——不,轟動一點,先禁唱!”他伸手提起毛筆,蘸着墨汁,看着桌上新收門徒的名單,若有所思,“要鬧,就鬧得熱鬧一些。
” 一點不錯,小月桂想,就是這個陸家嘴渡口。
當年——六年前,她和新黛玉在這兒等着上渡船,隔着黃浦江看上海外灘。
江那邊的世界,充滿了無窮盡的幻夢,那個十五歲的少女,就像那年早春二月頭頂一塵不染的天空,有着每個少女都有的純潔,純潔得一文不值。
就像這眼前的上海天空,沒有川沙漁村那麼蔚藍,煙囪如林噴雲吐霧,又怎麼樣? 跟着她來的幾個農村衣着的少年少女,正激動地看着外灘景緻,搶着說話。
上輪渡的人卻一樣地扛着挑着行李,叫孩子叫親娘的,喧嚷聲一片。
小月桂回過頭訓斥他們:“看好行頭!這裡人多手雜。
上海是輪到你們享福的地方?” 看着他們注意力轉了回來,小月桂臉色才溫和了些。
從黃浦江口,一直到江南造船廠,綿延幾十裡,每日輪回不停的國際船舶展覽會,開了一百多年,世界上有幾個港口能一字排開如此壯觀的場面。
不用說小月桂手下那些剛從鄉下來的少年少女,就是我本人,初到上海,船行黃浦江,從吳淞口一直到十六鋪碼頭,也會驚心動魄地看上兩個多小時。
哪怕在閉關鎖國的年代,外貿還是要做,看這個大展覽是絕大的享受——這海口之河,這世界走進中國的窄門,這人工的鋼鐵奇景,把上海從中國其他任何地方中劃了出來。
鐵船龐大的鐵殼不怎麼自然,邊添油漆邊生鏽,遠不如木殼篷帆的舟楫。
上海本就是不自然的,它是人為的一切集中之地,是不自然的一個大堆集。
“有民來自東西洋二十四國,南北方一十八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