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石上談玄空中飛蓋醮壇作法海市驚人
關燈
小
中
大
飛,水流花放。
真人一時玄機發動,心花開放,向衆人說道:&ldquo今日此等佳景,世罕相逢。
人生在世,亦然如是。
汝等得生中國,已入玄門,若不急早回心向道,空勞處世之機。
光陰易邁,佳景難遇。
花落到有複發之期,人死鮮見回陽之客。
一息不來,命非已有,肉化清風,骨化污泥,榮華富貴,總成幻夢也。
&rdquo 時有門人王志明進跪師前,問曰:&ldquo弟子今聞師言,花落到有轉放之期,人死鮮見回陽之客。
世間可有長生不死、死而複生者?果有否?&rdquo丘師曰:&ldquo善哉,問乎!汝當複坐,衆所樂聞者洗心谛聽,無起他念,端拱冥心,聽吾宣說。
蓋人從三皇五帝以來,迄至于今,未有不死者也。
惟不死者仙也,佛也。
有死而靈者,神也,鬼也。
人生處世,作事公正,懷抱全心,忠孝節義有所兼者,本來天性未曾喪盡,死後皆可為神。
是靈明不昧、正氣不散之故也。
所以為神、鬼者,純陰而無陽。
因人生在世,作事糊塗,邪淫妄語,奸盜詐僞,害人利己,妄貪妄求,凡有作為不合天理之事,起種種不良之心,朝消暮耗,将自身中精神氣三寶敗盡則死,天良敗完,靈明喪盡。
是為鬼也。
陰府冥官,照過取罪,或堕三途,或為畜生,果報無差,不可盡說。
仙佛者,純陽而無陰。
一團靈明本性,如明月相似,迷雲拂盡,一輪孤月,高懸天際,大地山河,無不照徹,曰性、曰日,姹女、青龍,謂汞、謂砂,異名不一。
總而言之,一點靈明本性,思之為識神,含之為元神,養之為胎神,出之為陽神。
在方為東,在卦為震,在五行為木。
木能生火,火者心也。
心者性之子。
能知修身者,割情斷欲,妄想思慮之心滅盡,真性自現;不知修身者,縱情放欲,妄想貪求,朝消暮耗,心現性滅,愈用愈喪,性昧神昏,故死人鬼域矣。
蓋修道之人,要在無心。
無心者,即孔子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顔子之坐忘,子綦之喪我,莊子老仙無何有之鄉。
此皆指無心之說也。
&rdquo 王志明複問曰:&ldquo弟子聞師言,心無則道妙無窮。
顔子有坐忘之功,因何三十二歲而卒也?&rdquo長春答曰:&ldquo子獨不聞紫陽翁雲:東華本性老仙翁,獨坐空房未有功。
忽遇西池金聖母,靈丹一粒便騰空。
金者,西方之祖氣也。
在人身中,養之為元氣,煉之為真鉛,發之為真種、日月、白虎、嬰兒,在方為西,在卦為兌,在五行為金。
金能生水。
水者,金之于,即腎中之陽精也。
大修行者,能知養水生金,養火生木。
故曰逆行之道,能可作佛成仙。
此水能生木制火。
人性本上炎,非水克之,則不住;水性本下潤,非土克之,順流則不止。
金非火鍛煉,則不剛;木非金雕刻,則不成器。
土非火則不生,木非土則無根。
蓋五行互相用也。
顔子隻知順五行而歸本位,不知逆五行而通造化;豈知五行有攢簇之理、八卦有交納之功?故死也。
修身者,奪天地之造化,察朔望之盈虛,辨陰陽之消長,窮同類而施工。
金烏玉兔,是我身中之藥物;天地乾坤,無非規内之鼎爐。
達此理者,可以窮萬化之機;修此道者,可以步大虛之境;得此法者,可以輔帝王之基;了此道者,可以騎鲸乘鳳,可以跨龍馭虎,可遊宴玉京金阙,可以與虛皇并駕。
但道有三乘,仙有九品,法有八則,入有五門。
五門者,宗、律、教、法、科也。
律門者,受戒守規,以着相而修出無相,以有為而證無為也。
教門者,先積外功,而栽培内果,教化愚迷,而開其覺路,使其行善修德,往德門而入也。
法門者,行符治病,驅妖縛魅,以術濟人,救災拔難,以功為證也。
科門者,念經拜忏,朝真禮鬥,祈福消災,度亡解厄,利人為用。
以上四門,各有所證,總在我垂訓文内,不出乎三乘之中。
吾宗門惟貴在見性,而水火配合次也。
大要以息心凝神為初機,以
真人一時玄機發動,心花開放,向衆人說道:&ldquo今日此等佳景,世罕相逢。
人生在世,亦然如是。
汝等得生中國,已入玄門,若不急早回心向道,空勞處世之機。
光陰易邁,佳景難遇。
花落到有複發之期,人死鮮見回陽之客。
一息不來,命非已有,肉化清風,骨化污泥,榮華富貴,總成幻夢也。
&rdquo 時有門人王志明進跪師前,問曰:&ldquo弟子今聞師言,花落到有轉放之期,人死鮮見回陽之客。
世間可有長生不死、死而複生者?果有否?&rdquo丘師曰:&ldquo善哉,問乎!汝當複坐,衆所樂聞者洗心谛聽,無起他念,端拱冥心,聽吾宣說。
蓋人從三皇五帝以來,迄至于今,未有不死者也。
惟不死者仙也,佛也。
有死而靈者,神也,鬼也。
人生處世,作事公正,懷抱全心,忠孝節義有所兼者,本來天性未曾喪盡,死後皆可為神。
是靈明不昧、正氣不散之故也。
所以為神、鬼者,純陰而無陽。
因人生在世,作事糊塗,邪淫妄語,奸盜詐僞,害人利己,妄貪妄求,凡有作為不合天理之事,起種種不良之心,朝消暮耗,将自身中精神氣三寶敗盡則死,天良敗完,靈明喪盡。
是為鬼也。
陰府冥官,照過取罪,或堕三途,或為畜生,果報無差,不可盡說。
仙佛者,純陽而無陰。
一團靈明本性,如明月相似,迷雲拂盡,一輪孤月,高懸天際,大地山河,無不照徹,曰性、曰日,姹女、青龍,謂汞、謂砂,異名不一。
總而言之,一點靈明本性,思之為識神,含之為元神,養之為胎神,出之為陽神。
在方為東,在卦為震,在五行為木。
木能生火,火者心也。
心者性之子。
能知修身者,割情斷欲,妄想思慮之心滅盡,真性自現;不知修身者,縱情放欲,妄想貪求,朝消暮耗,心現性滅,愈用愈喪,性昧神昏,故死人鬼域矣。
蓋修道之人,要在無心。
無心者,即孔子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顔子之坐忘,子綦之喪我,莊子老仙無何有之鄉。
此皆指無心之說也。
&rdquo 王志明複問曰:&ldquo弟子聞師言,心無則道妙無窮。
顔子有坐忘之功,因何三十二歲而卒也?&rdquo長春答曰:&ldquo子獨不聞紫陽翁雲:東華本性老仙翁,獨坐空房未有功。
忽遇西池金聖母,靈丹一粒便騰空。
金者,西方之祖氣也。
在人身中,養之為元氣,煉之為真鉛,發之為真種、日月、白虎、嬰兒,在方為西,在卦為兌,在五行為金。
金能生水。
水者,金之于,即腎中之陽精也。
大修行者,能知養水生金,養火生木。
故曰逆行之道,能可作佛成仙。
此水能生木制火。
人性本上炎,非水克之,則不住;水性本下潤,非土克之,順流則不止。
金非火鍛煉,則不剛;木非金雕刻,則不成器。
土非火則不生,木非土則無根。
蓋五行互相用也。
顔子隻知順五行而歸本位,不知逆五行而通造化;豈知五行有攢簇之理、八卦有交納之功?故死也。
修身者,奪天地之造化,察朔望之盈虛,辨陰陽之消長,窮同類而施工。
金烏玉兔,是我身中之藥物;天地乾坤,無非規内之鼎爐。
達此理者,可以窮萬化之機;修此道者,可以步大虛之境;得此法者,可以輔帝王之基;了此道者,可以騎鲸乘鳳,可以跨龍馭虎,可遊宴玉京金阙,可以與虛皇并駕。
但道有三乘,仙有九品,法有八則,入有五門。
五門者,宗、律、教、法、科也。
律門者,受戒守規,以着相而修出無相,以有為而證無為也。
教門者,先積外功,而栽培内果,教化愚迷,而開其覺路,使其行善修德,往德門而入也。
法門者,行符治病,驅妖縛魅,以術濟人,救災拔難,以功為證也。
科門者,念經拜忏,朝真禮鬥,祈福消災,度亡解厄,利人為用。
以上四門,各有所證,總在我垂訓文内,不出乎三乘之中。
吾宗門惟貴在見性,而水火配合次也。
大要以息心凝神為初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