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王處一禁中施道術丘長春隴上度女流
關燈
小
中
大
子。
暇時著書一集,曰《蟠溪鳴道集》行世。
且說三元門下唐、葛、周三位真官,駕雲至蟠溪經過,見丘處機頂有白光沖天,知他苦功滿足,緣在龍門。
三官遂變作三個差人模樣,肩背三個人頭,至蟠溪脫腳渡水。
長春看見,止道:&ldquo你三位不必脫腳,我來背你過去。
&rdquo三官道:&ldquo我有三個人頭在此,如何背得?&rdquo長春道:&ldquo待我将這三個頭先送過去,後來背人可也。
&rdquo三官道:&ldquo這三個頭乃是要緊東西,不可失一。
若還失卻了一個,我們的性命在此。
須要小心!&rdquo長春道:&ldquo但放寬心,我在此背了六年,并未失了一物。
&rdquo遂将三個頭送過溪,挂在溪樹枝上,然後再來背人。
步過溪來,隻見一隻大大的老鷹飛來,将一顆人頭抟去。
長春唬得膽戰心驚。
時三官假作驚惶,道:&ldquo我對你說過,人頭要緊,不可失一。
今被這餓鷹捧了一個去,豈不害着我們的性命?這個人頭,乃是有名的強盜,解獻上司。
今少了一個,連我三人性命難保。
&rdquo長春聽他三人言語,心中難忍,道:&ldquo别人的頭可代否?&rdquo三官道:&ldquo人死改相,别人的頭可以代得,如今那有别人的頭去代?&rdquo長春道:&ldquo既然别人的頭可代,我看你三位各帶有刀,可就将我的頭割去代罷。
&rdquo三官道:&ldquo既然你肯舍身替代,可不必殺頭去代,我們同你去見上司,直言修行的人,背人渡水失之。
倘然上司憐愍,可免殺身之患。
&rdquo長春聽說,道:&ldquo既然如此,你三位到此廟中,待我煮飯,同三位吃飽,起程同上長安可也。
&rdquo三官道:&ldquo這樣到也可得。
&rdquo 四人同進廟中。
三人坐下,長春急忙去燒茶弄飯,将茶泡好送出。
見三人改了天人法相,知是神仙下降,遂倒身下拜,哀求度脫。
三官道:&ldquo我等非别,乃三元門下唐、葛、周也。
見汝在此行功六年,功行已足,舍身代頭,性心純粹。
汝緣在隴州龍門洞,靜煉内丹,内丹既成,行化度人,徹待功圓行滿,上朝金阙之時,相會可也。
&rdquo言畢化風而去。
長春望空拜謝,遂收拾往隴州而去。
随路化齋,至隴州明家坡紫家驿地方,夜宿古廟打坐,正遇連日陰雨,不能行路。
這驿中有一富戶,姓王,名存富,有百萬的家資,家有數十口度日。
那王存富性心躁暴,兇惡異常,每見貧寒孤苦之輩,不将錢米周濟,反将惡言傷罵;凡遇僧道募化,定然打罵出門。
那鄉方之人送他一個混号,叫做&ldquo天不赦&rdquo。
他家正在修造房屋,工匠等人共有百餘。
他家門前有一塊響石,每餐吃飯,擊石為号。
丘長春在廟中打坐,腹内饑餓,忽聽王家擊石,遂手拿瓜瓢,到了他家門首化齋。
那些工匠見師募化,就拿了幾個馍馍與之,卻被這王存富看見,趕上前來,将丘長春打罵一場,将他馍馍奪去,丢在地上饫狗。
那長春反作揖稱罪,毫無愠怒,回轉廟中養靜。
這王家有一奴婢,姓李,名春花,年長二十歲,本有根基。
是日見員外将個道士打罵一場,又将馍馍奪去饫狗,這道士反臉含笑容,上前陪罪。
知是有道之士,被雨所阻,隐在廟中,遂暗中送些馍馍與他充饑。
不表。
且說值日功曹早見王存富十分行惡,淩辱道德之人,将馍馍奪去饫狗之事,上奏天廷。
玉帝遂敕風伯、雨師、雷部、龍王,令天師宣傳禦旨道:&ldquo隴州王存富,十分行惡,家财萬貫,數代毫無片善之功。
今又淩辱有道之士,奪食饫狗。
其罪尤重,該遭水劫。
惟他家有一使女李春花,夙有仙緣,前因不昧,不在劫數。
不得有誤!&rdq
暇時著書一集,曰《蟠溪鳴道集》行世。
且說三元門下唐、葛、周三位真官,駕雲至蟠溪經過,見丘處機頂有白光沖天,知他苦功滿足,緣在龍門。
三官遂變作三個差人模樣,肩背三個人頭,至蟠溪脫腳渡水。
長春看見,止道:&ldquo你三位不必脫腳,我來背你過去。
&rdquo三官道:&ldquo我有三個人頭在此,如何背得?&rdquo長春道:&ldquo待我将這三個頭先送過去,後來背人可也。
&rdquo三官道:&ldquo這三個頭乃是要緊東西,不可失一。
若還失卻了一個,我們的性命在此。
須要小心!&rdquo長春道:&ldquo但放寬心,我在此背了六年,并未失了一物。
&rdquo遂将三個頭送過溪,挂在溪樹枝上,然後再來背人。
步過溪來,隻見一隻大大的老鷹飛來,将一顆人頭抟去。
長春唬得膽戰心驚。
時三官假作驚惶,道:&ldquo我對你說過,人頭要緊,不可失一。
今被這餓鷹捧了一個去,豈不害着我們的性命?這個人頭,乃是有名的強盜,解獻上司。
今少了一個,連我三人性命難保。
&rdquo長春聽他三人言語,心中難忍,道:&ldquo别人的頭可代否?&rdquo三官道:&ldquo人死改相,别人的頭可以代得,如今那有别人的頭去代?&rdquo長春道:&ldquo既然别人的頭可代,我看你三位各帶有刀,可就将我的頭割去代罷。
&rdquo三官道:&ldquo既然你肯舍身替代,可不必殺頭去代,我們同你去見上司,直言修行的人,背人渡水失之。
倘然上司憐愍,可免殺身之患。
&rdquo長春聽說,道:&ldquo既然如此,你三位到此廟中,待我煮飯,同三位吃飽,起程同上長安可也。
&rdquo三官道:&ldquo這樣到也可得。
&rdquo 四人同進廟中。
三人坐下,長春急忙去燒茶弄飯,将茶泡好送出。
見三人改了天人法相,知是神仙下降,遂倒身下拜,哀求度脫。
三官道:&ldquo我等非别,乃三元門下唐、葛、周也。
見汝在此行功六年,功行已足,舍身代頭,性心純粹。
汝緣在隴州龍門洞,靜煉内丹,内丹既成,行化度人,徹待功圓行滿,上朝金阙之時,相會可也。
&rdquo言畢化風而去。
長春望空拜謝,遂收拾往隴州而去。
随路化齋,至隴州明家坡紫家驿地方,夜宿古廟打坐,正遇連日陰雨,不能行路。
這驿中有一富戶,姓王,名存富,有百萬的家資,家有數十口度日。
那王存富性心躁暴,兇惡異常,每見貧寒孤苦之輩,不将錢米周濟,反将惡言傷罵;凡遇僧道募化,定然打罵出門。
那鄉方之人送他一個混号,叫做&ldquo天不赦&rdquo。
他家正在修造房屋,工匠等人共有百餘。
他家門前有一塊響石,每餐吃飯,擊石為号。
丘長春在廟中打坐,腹内饑餓,忽聽王家擊石,遂手拿瓜瓢,到了他家門首化齋。
那些工匠見師募化,就拿了幾個馍馍與之,卻被這王存富看見,趕上前來,将丘長春打罵一場,将他馍馍奪去,丢在地上饫狗。
那長春反作揖稱罪,毫無愠怒,回轉廟中養靜。
這王家有一奴婢,姓李,名春花,年長二十歲,本有根基。
是日見員外将個道士打罵一場,又将馍馍奪去饫狗,這道士反臉含笑容,上前陪罪。
知是有道之士,被雨所阻,隐在廟中,遂暗中送些馍馍與他充饑。
不表。
且說值日功曹早見王存富十分行惡,淩辱道德之人,将馍馍奪去饫狗之事,上奏天廷。
玉帝遂敕風伯、雨師、雷部、龍王,令天師宣傳禦旨道:&ldquo隴州王存富,十分行惡,家财萬貫,數代毫無片善之功。
今又淩辱有道之士,奪食饫狗。
其罪尤重,該遭水劫。
惟他家有一使女李春花,夙有仙緣,前因不昧,不在劫數。
不得有誤!&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