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丘啟法訪道覓真師郝恬然求玄聞至道
關燈
小
中
大
rdquo丹陽無可奈何,複向長真等商議。
長真道:&ldquo師父斷然不肯收他,其中必有緣故,你我難以測度。
何不師兄代師父收他,豈不是一樣?他就拜你做個引進的師父,豈不美哉!&rdquo丹陽道:&ldquo汝言有理。
煩你向法通說明方可。
&rdquo長真遂向法通道:&ldquo師父斷然不肯收你,我叫馬丹陽代師父收你,總是一樣。
你可拜馬丹陽師兄為引進的師父。
&rdquo法通聽長真之言,遂拜馬丹陽為引進,拜了四拜,複向各位師兄叙禮畢。
丹陽向法通道:&ldquo師父不肯收你,今聽長真師兄之言,我權代師父将你收下。
今将你改名處機,字通密,道号符陽。
自此之後,你必須嚴守清現,勤修道業;在師父面前更要殷勤侍候,不可違命。
倘然日後師徒情意相投之時,大道可聞矣。
&rdquo處機複向丹陽作了一揖道:&ldquo弟子謹遵馬師父之命,不敢違背。
&rdquo丹陽道:&ldquo此是你錯了。
我與你是師兄師弟,不可師父稱呼。
&rdquo處機道:&ldquo都蒙憐愍,敢忘尊恩!&rdquo丹陽道:&ldquo今且師兄師弟,不必謙虛。
但願立勇猛之心,發堅剛之志,修成一個大羅天仙,餘心樂矣。
&rdquo 過了幾天,重陽與衆道友談玄說妙,隻見處機走來,就閉口不言,非單一次,常常如是。
衆人俱道師父與處機無緣。
處機在師父跟前朝夕侍候,殷勤不怠。
不表。
卻說丁亥秋七月,江淮、山東大旱,萬民驚慌。
各州府縣官員設壇祈雨,命僧道打醮設齋,毫無應驗。
這甯海州鄉民人等,俱知馬員外接來一位神仙,能知未來之事,大衆商議:何不往全真庵祈雨?倘然有應,人民獲慶,未可見得。
于是約了七八個的鄉紳耆老,來到全真庵。
丹陽出來,诘其來由,知為祈雨之事。
衆人見馬員外道妝改扮,頭挽三髻,知是出家,各各贊羨不已。
大衆說道:&ldquo這許久未曾下雨,百姓張惶。
本州老爺請僧道齋醮,一無應驗。
聞寶庵有位神仙,能知未來之事,我們特來禱告。
乞員外指示,我們好去求告。
倘然有應,萬民仰惠。
&rdquo丹陽道:&ldquo祈雨乃是一件大事,未知我師果能否。
我引你們進去求求看。
&rdquo 丹陽先走,衆人後随,來到重陽丹房。
大衆上前跪下,将天旱祈雨之事哀求苦告,說了一遍。
重陽低頭不語,默坐一回,開言道:&ldquo明日午時,可有大雨。
&rdquo衆人各各叩頭而去。
有等信者,道神仙言語必然有應;有等不信者,俱道衆人求他,乃随日應酬之話,免得大衆纏他。
衆人言語不一,紛紛亂說。
至明晨,紅日旭旭。
直至傍午,忽見轟雷掣電,大雨滂沱,下了半日。
正是:久晴逢甘雨,萬物得蘇生。
這一州人人稱贊,個個歡欣,俱道真是個活神仙下降,大衆贊羨。
不表。
卻說本府文登縣城内有一位老爺,姓郝名磷,字步鳌,号恬然,生于金熙宗天眷庚申歲,止月初三日誕生。
幼而好道,智慧天成。
家有一弟名瑾。
父母相繼而逝。
家财豪富,世襲都尉。
喜讀《易經》,善能蔔筮。
時在本城,現任守備,出兵追賊,在海口戰了一陣,喪了許多的兵将。
郝磷單騎落荒而逃,後面賊兵追急,忽然大起黑霧籠罩,當面不見人形,方能逃回本處。
回營自覺道:&ldquo這一回不是蒼天憐愍,發起這道黑霧,安有活命回營?&rdquo想仕途險幻,塵境虛浮,富貴榮華,恰如南柯一夢;王侯将相,盡似水上浮漚。
看破塵情,辭官不做,将家事交與弟瑾照管。
是年二十五歲,棄家訪道,身帶銀子二百兩,别弟出外,隐在蔔筮林中。
遍訪三年,未遇明師。
時正到甯海城内,茶館之中坐下,忽聽得個個稱贊:&ldquo好個活神仙下降!&rdquo郝磷問其原由,始知重陽真人的來曆,想道:&ldquo我在外遍訪三年,未得明師相遇。
今此處有這樣的高人,我若不去訪他,豈不錯過?&rdquo遂離了茶館,向那全真庵而來。
進了庵中,擡頭一
長真道:&ldquo師父斷然不肯收他,其中必有緣故,你我難以測度。
何不師兄代師父收他,豈不是一樣?他就拜你做個引進的師父,豈不美哉!&rdquo丹陽道:&ldquo汝言有理。
煩你向法通說明方可。
&rdquo長真遂向法通道:&ldquo師父斷然不肯收你,我叫馬丹陽代師父收你,總是一樣。
你可拜馬丹陽師兄為引進的師父。
&rdquo法通聽長真之言,遂拜馬丹陽為引進,拜了四拜,複向各位師兄叙禮畢。
丹陽向法通道:&ldquo師父不肯收你,今聽長真師兄之言,我權代師父将你收下。
今将你改名處機,字通密,道号符陽。
自此之後,你必須嚴守清現,勤修道業;在師父面前更要殷勤侍候,不可違命。
倘然日後師徒情意相投之時,大道可聞矣。
&rdquo處機複向丹陽作了一揖道:&ldquo弟子謹遵馬師父之命,不敢違背。
&rdquo丹陽道:&ldquo此是你錯了。
我與你是師兄師弟,不可師父稱呼。
&rdquo處機道:&ldquo都蒙憐愍,敢忘尊恩!&rdquo丹陽道:&ldquo今且師兄師弟,不必謙虛。
但願立勇猛之心,發堅剛之志,修成一個大羅天仙,餘心樂矣。
&rdquo 過了幾天,重陽與衆道友談玄說妙,隻見處機走來,就閉口不言,非單一次,常常如是。
衆人俱道師父與處機無緣。
處機在師父跟前朝夕侍候,殷勤不怠。
不表。
卻說丁亥秋七月,江淮、山東大旱,萬民驚慌。
各州府縣官員設壇祈雨,命僧道打醮設齋,毫無應驗。
這甯海州鄉民人等,俱知馬員外接來一位神仙,能知未來之事,大衆商議:何不往全真庵祈雨?倘然有應,人民獲慶,未可見得。
于是約了七八個的鄉紳耆老,來到全真庵。
丹陽出來,诘其來由,知為祈雨之事。
衆人見馬員外道妝改扮,頭挽三髻,知是出家,各各贊羨不已。
大衆說道:&ldquo這許久未曾下雨,百姓張惶。
本州老爺請僧道齋醮,一無應驗。
聞寶庵有位神仙,能知未來之事,我們特來禱告。
乞員外指示,我們好去求告。
倘然有應,萬民仰惠。
&rdquo丹陽道:&ldquo祈雨乃是一件大事,未知我師果能否。
我引你們進去求求看。
&rdquo 丹陽先走,衆人後随,來到重陽丹房。
大衆上前跪下,将天旱祈雨之事哀求苦告,說了一遍。
重陽低頭不語,默坐一回,開言道:&ldquo明日午時,可有大雨。
&rdquo衆人各各叩頭而去。
有等信者,道神仙言語必然有應;有等不信者,俱道衆人求他,乃随日應酬之話,免得大衆纏他。
衆人言語不一,紛紛亂說。
至明晨,紅日旭旭。
直至傍午,忽見轟雷掣電,大雨滂沱,下了半日。
正是:久晴逢甘雨,萬物得蘇生。
這一州人人稱贊,個個歡欣,俱道真是個活神仙下降,大衆贊羨。
不表。
卻說本府文登縣城内有一位老爺,姓郝名磷,字步鳌,号恬然,生于金熙宗天眷庚申歲,止月初三日誕生。
幼而好道,智慧天成。
家有一弟名瑾。
父母相繼而逝。
家财豪富,世襲都尉。
喜讀《易經》,善能蔔筮。
時在本城,現任守備,出兵追賊,在海口戰了一陣,喪了許多的兵将。
郝磷單騎落荒而逃,後面賊兵追急,忽然大起黑霧籠罩,當面不見人形,方能逃回本處。
回營自覺道:&ldquo這一回不是蒼天憐愍,發起這道黑霧,安有活命回營?&rdquo想仕途險幻,塵境虛浮,富貴榮華,恰如南柯一夢;王侯将相,盡似水上浮漚。
看破塵情,辭官不做,将家事交與弟瑾照管。
是年二十五歲,棄家訪道,身帶銀子二百兩,别弟出外,隐在蔔筮林中。
遍訪三年,未遇明師。
時正到甯海城内,茶館之中坐下,忽聽得個個稱贊:&ldquo好個活神仙下降!&rdquo郝磷問其原由,始知重陽真人的來曆,想道:&ldquo我在外遍訪三年,未得明師相遇。
今此處有這樣的高人,我若不去訪他,豈不錯過?&rdquo遂離了茶館,向那全真庵而來。
進了庵中,擡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