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嶽鵬舉舍命輔中興王世雄被黜空世事

關燈
詞曰: 世人志要堅,輔國安邦學聖賢。

    一片忠心扶社稷,未展衷情意,浩氣沖天已了然。

    懷抱先天志氣全。

    今将世事都抛撒,了卻塵情覓真鉛。

    (右調《追雲飛》) 卻說乙已冬,金兵分道入寇,宋帝召種師道為兩河制置使,姚平仲與俱赴汴。

    帝以金師日迫,避兵東幸,李綱請假皇太子位号以守社稷,帝即禅位。

    太子桓即位為欽宗,尊帝為太上皇帝,立朱氏為後。

    丙午春,改元靖康。

    立十二月,師潰黎陽,金人渡河。

    以李綱為東京留守,督諸兵入援。

    金兵圍汴京,李綱力戰,屢挫之。

    金人議和,遣康王構為質。

     種、姚兵至,夜襲金營。

    金将侯吏覺之,出馬交戰,早驚動了金營各路兵馬,一時殺來。

    種師道督兵在後,見金兵勢大,不敢亂戰,引兵且戰且退,漸漸遁去。

    姚平仲之兵在前,深人重圍,二萬精兵盡被圍困。

    姚平仲原有萬夫不當之勇,此時金兵勢大,左沖右突,殺條血路,乘着青騾,一晝夜馳七百五十裡,至鄧州得食。

    後入大面山,解騾倚石坐定,忽覺心地清涼。

    見上山來一道者,曰:&ldquo汝争着這點功名,陷害二萬之命,罪業不小。

    &rdquo平仲拜伏求度。

    道者曰:&ldquo餘漢将鐘離權也,以事迹相類,特來度汝。

    &rdquo遂授至道,令其山洞靜養,道成時,必當積功累行。

    平仲拜受靜養。

    不表。

     是冬,金人陷河東諸郡,更陷西京。

    诏康王往金,至磁州,守臣宗澤迎谒,勸勿往。

     初,相州湯陰縣嶽和,真人須林五世孫也。

    妻姚氏有娠,晝寝,見鐵甲丈夫人曰:&ldquo漢張翼德當住于此。

    &rdquo醒來遂生一子,有大鳥若鹄,飛鳴屋上,因名飛,字鵬舉。

    時崇甯癸未二月望日。

    生未幾,洪水泛漲,母抱飛坐大甕中,随水沖激。

    抵岸,母子無恙。

    少負節氣,沉厚寡言。

    家貧力學,少有神力。

    初學射于周同,發無不中。

    周同死,每朔望必至墓祭奠。

    父卒,盡禮喪葬。

    娶妻李氏奉母。

    複師西牟山魏中,即魏伯陽真人玩世,得受兵鈴。

    時鄉人多為盜匪,母刺&ldquo盡忠報國&rdquo四字于飛背上以誡之。

    劉始宣撫真定,募敢戰士,飛往投之,累擒劇賊,康王授飛為承信郎。

     時康王在磁州,出谒崔珏祠,少憩祠中,俟日暮潛歸,朦胧際有人曰:&ldquo速起,追兵至矣!&rdquo王驚醒,見星光下有馬,跨而加鞭,遇水騰躍而過。

    天明,遇相州兵迎入,其馬僵立,視之,即崔府君祠中泥馬也。

     金兵圍京城,要帝出盟。

    遣使持臘诏至相州,命康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帥師入衛。

    兵敗,帝如金營議和。

     丁未春,帝身陷金營,金将迫帝易服。

    侍郎李若水罵賊被殺。

    劉拾自缢死,八十日就殓,顔色如生。

    二月,金劫後妃、太子、宗戚,惟孟後以廢居得免。

    金人以少宰張邦昌為楚帝。

    是夏,金囚二帝三千人往北,孟後降手書,令康王嗣統。

    群臣固請正位,遂即位於應天府,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尊孟後為元佑太後。

    宗澤為京留守,令嶽飛大敗金人,升為統制。

     戊申春,金兀術犯汴,宗澤敗之。

    前後上疏為黃、汪所抑,疽發背而死。

    杜充代之,悉反于澤,兵敗。

     己酉,帝奔鎮江,以呂頤浩拒守。

    帝如江甯,改江甯為建康。

    冊子裡為皇太子,未幾殂。

    遣洪皓使金,通問二帝消息,被拘留于冷山。

    七月,兀術寇汴,杜充棄汴走。

    帝如杭州,改曰臨安。

    是冬,杜充叛,降于金,諸軍皆潰。

    兀術南侵,帝奔明州。

    兀術陷臨安,帝航於海。

     庚戌春,金人追襲帝,提領海州張公裕敗之。

    帝如溫州,停舟於金鳌島下。

    帝登遊,見石上壁峭有詩雲: 牡蛎濰頭一艇橫,夕陽西下待潮生。

    與君不負登臨約,好向金鳌背上行。

    (徐神翁題) 帝驚歎,顧侍臣曰:&ldquo朕初生時,徐神翁進此詩于上皇而化,豈知應于今日也!&rdquo帝還越州。

    時韓世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