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劉處玄驸馬獄祈雨郝太古趙州橋養神

關燈
詞曰: 神仙易可求,無修解有修。

    一旦功成跨鶴遊,出陽神自在風流。

    橋下優悠,養神日久,救生人鬼不為仇。

    度幼女同赴瀛洲,功行滿亘古無休。

    (右調《新月沉鈎》) 卻說譚長真真人在峨嵋玩境詠詩畢,下了山,欲往渝州遊玩。

    至滬州地界,夜見水星發晖,而火星暗昧,土星無光,在井鬼之間。

    思此處必漲大水,不忍低處人民淹沒,遍處告之,急早回避。

    不三日間,果發大水。

    多少百姓感他福惠。

    自此之後,遍積功勳。

    不表。

     且說劉長生自在陝西拜别師兄弟們,看相指迷,雲遊終南。

    遇呂祖複授道要,後至武當山靜煉丹成。

    複遊湘州,得護法天然,靜養四年,始得脫胎神化。

    道成,欲渡湘江,苦無舟揖,劉真人遂擲傘騰空,過江而去。

    衆人見之,知是神仙,焚香禮拜。

    不表。

     且說劉真人過了湘江,邀遊泳章之地。

    見一老婆子手抱一個死孩子,哭得死而複蘇;傍立一個中年的婦人,亦悲啼不止。

    真人诘其原由,見一老者道:&ldquo他家婆媳二人,皆是寡婦。

    他家五房乏嗣,隻有這個孩子,因出天花而死。

    他家祖上數代皆有積善之名,因何遭此絕嗣之報?可不悲歌!&rdquo那長生真人聽這老人之言,遂起恻隐之心,憐愍他家五房無後,婆媳孤單,猶兼他家數代行善,可以救他還陽。

    遂近前去,叫聲:&ldquo媽媽,你今不要悲哭,可将這個小孩抱來與貧道一看,還可救否?&rdquo他婆媳二人見這道士說道&ldquo可救&rdquo,急忙抱這死孩上前。

    劉真人将他一看,道:&ldquo可救,可救。

    你去取無根水來。

    &rdquo那婆媳不知無根水是何物件,傍一老者道:&ldquo無根水即是天落水也。

    未曾下土,故曰無根。

    &rdquo那婆婆急去尋水。

     這一言,搖動這一方的老幼男女,俱來觀看。

    不多時,那婆婆将無根水尋到,真人将煉成的陽丹納人死孩口中,用硬物揭開牙關,用無根水灌人喉中。

    真人再取五方真氣,吹人腹中。

    須臾之間,四肢變暖,口鼻之氣微微息動。

    見這孩子漸漸蘇醒,那婆媳二人倒身下拜,道:&ldquo不是神仙臨凡,安得此子活命?乃是我孫兒再生的父母。

    若不是神仙相救,連我婆媳二人的性命,亦然同赴九泉矣!&rdquo劉真人急忙扶起他婆媳,向二人道:&ldquo此于今服我之丹丸,非獨起死回生,能保終身無疾,兼能可得上壽。

    今朝遇我救他,乃你祖上積善之功也。

    &rdquo語畢,飄然而去。

    那婆媳欲留不得,無奈其何,隻得繪畫劉仙之像,朝夕禮拜。

    時衆人見之,無不驚異,俱道真個神仙。

    後人此處建造劉仙廟,禱者亦有靈通感應。

    此是後話,不表。

     且說劉真人北遊海州,時當天氣亢旱,百姓猖狂。

    那州設壇,命僧道祈禱,毫無應驗。

    州官發怒,出差嚴拿僧道,凡見和尚道士,盡皆捉去,拘閉驸馬獄中,共有三百有餘。

    時劉真人亦被拘系在内。

    那州官吩咐道:&ldquo這些僧道,拘禁驸馬獄中,不與其食,待雨下時,方可放出。

    倘然天不下雨,盡皆餓死于他,免得妖言惑衆。

    這厮留之,無益于世。

    &rdquo這些僧道拘在獄中,三日無食,悲聲徹天,凄惶不已,俱道:&ldquo倘然七天不雨,我等盡做餓死鬼矣!&rdquo個個号陶大哭,涕淚交流。

     那劉真人遂起憐愍之心,想道:&ldquo這些僧道,雖然不守清規,敗壞教相,該遭此劫。

    但如此玉石不分,這官太把法門看輕!我去積這功德,一則為萬民,二則為這些僧道。

    &rdquo是夜,遂出了陽神,去到廟中,拿來一個大大的木魚,背到州官的後衙,敲将起來。

    敲得這個州官眼中出火,口内生煙,急忙升堂,出差拿捉。

     這些差役四維搜尋,隻聽木魚之聲在後衙,但不見人在何處,即時回禀。

    那州官親自聞之,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