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插菊寄
關燈
小
中
大
張天民以尤贊未盡也,為足之雲:“胡為乎筆抄于章,胡為乎鬥籴廪糧,胡為乎金通科場?一足反踢,豈将屈膝乞憐,冀得短中取長?一足踞鳌之脊梁,豈将渡江涉海,伺候要津之道傍?”則讀之者,更覺浃汗。
(《嘯虹筆記》) 陳眉公負肥遁重名,湯公若士知其人,素輕之,不與浃洽。
太倉王相國喪,湯公往吊,陳代陪賓。
湯大聲曰:“吾以為陳山人當在山之巅,水之涯,名可聞而面不可見者,而今乃在此會耶?”陳慚赧無地。
(《懷秋集》) 江陰張畏岩甲午鄉試不中,大罵試官。
傍有道者笑曰:“還是相公文不佳。
”張叱曰:“野道烏知之?”道者曰:“文貴心和氣平,相公心氣如此,又安得佳?”張不覺屈服。
(《客中閑集》) 近時俗學皆尚三蘇文字,不複知有唐文矣,況秦漢乎?故不拘大小試卷,主司大率批曰:“宛然蘇子口氣。
”或曰:“深得蘇氏家法。
”即中式矣。
有一士子素不喜《眉山文集》者,乃笑曰:“衆人皆有蘇子倚靠,偏我獨無蘇子可使喚耶?”于是論策中嘗引證曰:“蘇子有言:為君計者,莫若安民無事,且無庸有事于民也。
”又雲:“蘇子嘗曰:良醫不能救無命,強梁不能與天争,仲尼栖栖,墨子皇皇,憂人之甚也。
”又雲:“此蘇氏所謂察微慮深,慎在未形者也。
”亦漫然批其旁曰:“此子固嘗留心于三蘇者,但未純熟耳。
”此生見而大笑,作詩嘲之雲:“曾見東坡面目無?試官驚得震蘇七,分明指與平川路,一個佳人兩丈夫。
”一時傳誦,殊不知始之蘇子,乃《史記》之蘇秦也,繼之蘇子,乃《漢書》蘇竟也,終之蘇氏,乃窦滔之妻蘇蕙也。
今不論秦漢,不分男女,一概以老泉、東坡、穎濱當之,不成笑柄哉!(同上) 有孝廉為京官,顔以文獻世家于門,一夕人以紙糊其兩頭字曰:“獻世。
”孝廉怒,命仆罵于市。
又一夕糊其文字上一點曰:“又獻世。
”孝廉怒罵如前,再則糊其家字上一點曰:“獻世冢。
”《(噴飯集》) 方丈住持令沙彌買犬肉,歸值師秉拂上堂,沙彌不便顯言,乃取坐具展拜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請師道著。
”師曰:“镬湯爐炭始得。
”沙彌素知師吝,複進曰:“金剛三十二分,未審某甲有分也無?”師曰:“茫茫一片西江水,不許漁人下釣鈎。
”彌曰:“如是,某則告白大衆去也。
”師罔措,良久曰:“隻待夜深人靜後,和盤托出大家餐。
”拄杖下座。
(《西臯集》) 益都趙秉忠登狀元及第,青州府縣有公宴,值大雪,求公題詠。
公曰:“請聯之。
”道曰:“剪碎鵝毛空中舞。
”府曰:“山南山北不見土。
”縣曰:“琉璃碧瓦變成銀。
”公曰:“面糊糊了青州府。
”左右莫不匿笑。
(《梅窗小史》) 嘗聞有先朝钜公,惑志一姬,緻夙望頓減。
姬問之曰:“公胡我悅?”曰:“以其貌如玉而發可以鑒也。
然則姬亦有所悅乎?”曰:“有之,即悅公之發如玉,而貌可以鑒耳。
”又嘗遊虎丘,其為衣去領而闊袖,一士前揖問何也。
钜公曰:“去領今朝法服,闊袖者,吾習于先朝久,聊以為便耳。
”士謬為改容曰:“公真謂兩朝領袖矣。
”(《壯悔堂文集》) 方邵村嘗薦一入泮于督學者,未允。
手畫十冊送之,督學重其筆墨,召下榻諸賓閱焉。
翻第十冊,乃作一屋坐一人,幾上有筆筒插扇,扇折露字一行,乃“萬物靜觀皆自得”句。
督學閱之色變,諸賓哄堂。
(《樗鄉集》) 一高僧乞大老一詩,大老贊之雲:“一夕靈光透太虛,化身人去複何如?愁來不用心頭火,煉得凡心一點無。
”後一宦遊者見之,笑曰:“此死秃二字也,然其語實得靜功真訣,直可驗諸存想,不謬也。
”休邑南鄉三溪,俗譏其村人為牛,有新入泮者,溪西俞姓,以彩帳迎之,其旗上一聯雲:“頭角峥嵘,異日必為天下宰;羽毛豐滿,今秋定見月中人。
”亦巧于诮人者。
(《嘯虹筆記》) 東坡在翰林日,春宴同官,佛印亦居其内。
坡謂坐客曰:“某行一令,上以二字颠倒說,下用二詩葉韻,以發其意。
”坡雲:“閑似忙,蝴蝶雙雙過粉牆;忙似閑,白鹭饑時立小灘。
”王荊公還令雲:“來似去,潮翻巨浪還西注;去似來,躍馬翻身射箭回。
”秦少遊還令雲:“動似靜,萬頃碧潭澄寶鏡;靜似動,長橋影逐酒旗送。
”又一客雲:“難似易,百尺竿頭呈巧藝;易似難,執手臨岐話别間。
”佛印還令雲:“悲似樂,送葬之家喧鼓樂;樂似悲,送女之家日日啼。
”又一客雲:“有似無,仙子乘風遊太虛;無似有,掬水分明月在手。
”永升還令雲:“貧似富,稍水滿船金玉渡;富似貧,石崇穿得敝衣行。
”又一客雲:“重似輕,萬斛雲帆一霎經;輕似重,柳絮紛紛鋪畫棟。
”(《秋山碎錦》) 寄園偶集汪紫滄雲:“閑似忙,栽花種竹促開塘;忙似閑,斛水栽秧唱采蘭。
”餘雲:“來似去,十年歸客追離語;去似來,九月秋陽拭汗腮。
”紫滄又雲:“動似靜,手提金縷行無影;靜似動,鏡映玉樓花自美。
”餘又雲:“難似易,發壓雙眉登上第;易似難,酒到朱唇閣盞盤。
”紫滄又雲:“悲似樂,牽犧剪繡渾身着;樂似悲,看劇傷心雨淚垂。
”餘又雲:“有似無,富兒辭借假躊蹰;無似有,騙子妝腔跨大口。
一紫滄又雲:“貧似富,丁夫喚運金銀庫;富似貧,名築僑妝雞犬村。
”餘又雲:“重似輕,手擎寶鼎任橫縱;輕似重,雪壓花枝長拒送。
”
(《嘯虹筆記》) 陳眉公負肥遁重名,湯公若士知其人,素輕之,不與浃洽。
太倉王相國喪,湯公往吊,陳代陪賓。
湯大聲曰:“吾以為陳山人當在山之巅,水之涯,名可聞而面不可見者,而今乃在此會耶?”陳慚赧無地。
(《懷秋集》) 江陰張畏岩甲午鄉試不中,大罵試官。
傍有道者笑曰:“還是相公文不佳。
”張叱曰:“野道烏知之?”道者曰:“文貴心和氣平,相公心氣如此,又安得佳?”張不覺屈服。
(《客中閑集》) 近時俗學皆尚三蘇文字,不複知有唐文矣,況秦漢乎?故不拘大小試卷,主司大率批曰:“宛然蘇子口氣。
”或曰:“深得蘇氏家法。
”即中式矣。
有一士子素不喜《眉山文集》者,乃笑曰:“衆人皆有蘇子倚靠,偏我獨無蘇子可使喚耶?”于是論策中嘗引證曰:“蘇子有言:為君計者,莫若安民無事,且無庸有事于民也。
”又雲:“蘇子嘗曰:良醫不能救無命,強梁不能與天争,仲尼栖栖,墨子皇皇,憂人之甚也。
”又雲:“此蘇氏所謂察微慮深,慎在未形者也。
”亦漫然批其旁曰:“此子固嘗留心于三蘇者,但未純熟耳。
”此生見而大笑,作詩嘲之雲:“曾見東坡面目無?試官驚得震蘇七,分明指與平川路,一個佳人兩丈夫。
”一時傳誦,殊不知始之蘇子,乃《史記》之蘇秦也,繼之蘇子,乃《漢書》蘇竟也,終之蘇氏,乃窦滔之妻蘇蕙也。
今不論秦漢,不分男女,一概以老泉、東坡、穎濱當之,不成笑柄哉!(同上) 有孝廉為京官,顔以文獻世家于門,一夕人以紙糊其兩頭字曰:“獻世。
”孝廉怒,命仆罵于市。
又一夕糊其文字上一點曰:“又獻世。
”孝廉怒罵如前,再則糊其家字上一點曰:“獻世冢。
”《(噴飯集》) 方丈住持令沙彌買犬肉,歸值師秉拂上堂,沙彌不便顯言,乃取坐具展拜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請師道著。
”師曰:“镬湯爐炭始得。
”沙彌素知師吝,複進曰:“金剛三十二分,未審某甲有分也無?”師曰:“茫茫一片西江水,不許漁人下釣鈎。
”彌曰:“如是,某則告白大衆去也。
”師罔措,良久曰:“隻待夜深人靜後,和盤托出大家餐。
”拄杖下座。
(《西臯集》) 益都趙秉忠登狀元及第,青州府縣有公宴,值大雪,求公題詠。
公曰:“請聯之。
”道曰:“剪碎鵝毛空中舞。
”府曰:“山南山北不見土。
”縣曰:“琉璃碧瓦變成銀。
”公曰:“面糊糊了青州府。
”左右莫不匿笑。
(《梅窗小史》) 嘗聞有先朝钜公,惑志一姬,緻夙望頓減。
姬問之曰:“公胡我悅?”曰:“以其貌如玉而發可以鑒也。
然則姬亦有所悅乎?”曰:“有之,即悅公之發如玉,而貌可以鑒耳。
”又嘗遊虎丘,其為衣去領而闊袖,一士前揖問何也。
钜公曰:“去領今朝法服,闊袖者,吾習于先朝久,聊以為便耳。
”士謬為改容曰:“公真謂兩朝領袖矣。
”(《壯悔堂文集》) 方邵村嘗薦一入泮于督學者,未允。
手畫十冊送之,督學重其筆墨,召下榻諸賓閱焉。
翻第十冊,乃作一屋坐一人,幾上有筆筒插扇,扇折露字一行,乃“萬物靜觀皆自得”句。
督學閱之色變,諸賓哄堂。
(《樗鄉集》) 一高僧乞大老一詩,大老贊之雲:“一夕靈光透太虛,化身人去複何如?愁來不用心頭火,煉得凡心一點無。
”後一宦遊者見之,笑曰:“此死秃二字也,然其語實得靜功真訣,直可驗諸存想,不謬也。
”休邑南鄉三溪,俗譏其村人為牛,有新入泮者,溪西俞姓,以彩帳迎之,其旗上一聯雲:“頭角峥嵘,異日必為天下宰;羽毛豐滿,今秋定見月中人。
”亦巧于诮人者。
(《嘯虹筆記》) 東坡在翰林日,春宴同官,佛印亦居其内。
坡謂坐客曰:“某行一令,上以二字颠倒說,下用二詩葉韻,以發其意。
”坡雲:“閑似忙,蝴蝶雙雙過粉牆;忙似閑,白鹭饑時立小灘。
”王荊公還令雲:“來似去,潮翻巨浪還西注;去似來,躍馬翻身射箭回。
”秦少遊還令雲:“動似靜,萬頃碧潭澄寶鏡;靜似動,長橋影逐酒旗送。
”又一客雲:“難似易,百尺竿頭呈巧藝;易似難,執手臨岐話别間。
”佛印還令雲:“悲似樂,送葬之家喧鼓樂;樂似悲,送女之家日日啼。
”又一客雲:“有似無,仙子乘風遊太虛;無似有,掬水分明月在手。
”永升還令雲:“貧似富,稍水滿船金玉渡;富似貧,石崇穿得敝衣行。
”又一客雲:“重似輕,萬斛雲帆一霎經;輕似重,柳絮紛紛鋪畫棟。
”(《秋山碎錦》) 寄園偶集汪紫滄雲:“閑似忙,栽花種竹促開塘;忙似閑,斛水栽秧唱采蘭。
”餘雲:“來似去,十年歸客追離語;去似來,九月秋陽拭汗腮。
”紫滄又雲:“動似靜,手提金縷行無影;靜似動,鏡映玉樓花自美。
”餘又雲:“難似易,發壓雙眉登上第;易似難,酒到朱唇閣盞盤。
”紫滄又雲:“悲似樂,牽犧剪繡渾身着;樂似悲,看劇傷心雨淚垂。
”餘又雲:“有似無,富兒辭借假躊蹰;無似有,騙子妝腔跨大口。
一紫滄又雲:“貧似富,丁夫喚運金銀庫;富似貧,名築僑妝雞犬村。
”餘又雲:“重似輕,手擎寶鼎任橫縱;輕似重,雪壓花枝長拒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