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冥寥子行,出一山路,深窅峭隘,喬木千章,藤蘿交蔭,仰視不見天日。

    人煙杏然,樵牧盡絕,但聞四旁鳥啼猿嘯,陰風蕭蕭而恐人。

    冥寥子與其友行許久,忽見一老翁,龐眉秀頰,目有綠筋,發垂兩肩,抱膝而坐大石之上。

    冥寥子前揖之,老翁為起,注目良久,不交一言。

    冥寥子長跽進曰:&ldquo此深山無人處,安得有跫然者?翁殆得道異人也。

    弟子生平好道,中歲無聞,石火膏油,心切悲歎,願垂慈旨以開迷。

    &rdquo老翁佯為弗聞。

    固請之,乃稍教以虛靜無為之旨。

    無何,别去,目送久之而滅。

    山深境絕處,安得無若而翁者耶?! 又或随其所到,有故人在焉。

    疇昔以詩文交者,以道德交者,以經濟交者,以心相知者,以氣相期者,思一見之,則不複匿姓名,徑造其家。

    故人見肅,見冥寥子衣冠稍異,怪問之。

    答曰:&ldquo餘業謝人間事,通明季真吾師也。

    &rdquo曰:&ldquo公婚嫁畢乎?&rdquo&ldquo未也,以俟其畢,如河之清。

    向子平去則不返,餘又将指家山聊以适吾姓爾。

    &rdquo于是,款之清齋,追往道故數十年之前,俯仰一笑,俱屬夢境。

    友人乃低回,既歎且羨:&ldquo冥寥子其無累之人耶!夫貴執高張,榮華滲漉,人之所易溺也。

    白首班行,龍鐘盤跚,猶戀此物而不肯舍,一旦去之,攢眉向人。

    業問車馬而遲行,出國門而回首。

    既返田舍,不屑屑焉藝種■〈禾擊〉,理麻豆面。

    日夜間長安之耗,或遺書當路故人焉。

    胸中數往數來,直至屬纩乃已。

    有大拜命下之日,即其屬纩之辰。

    有目瞑數時,而朝使後至者,大可笑也。

    子何修而能早自脫屣若此?&rdquo冥寥子曰:&ldquo餘間中觀焉,殆有所傷而悟也。

    餘觀于天,日月星漢何冗而早夜西馳?今日之日,一去即失。

    雖有明日,非今日矣。

    今年之年,一去即失。

    雖有明年,非今年矣。

    天日自長,吾日自短。

    三萬六幹朝而外,吾不得而有也。

    天年自幻,吾年自短。

    百歲而外,吾不得而有也。

    又況其所謂百者,所謂三萬六千者,人生常不得滿,而其間風雨憂愁,塵勞奔走之日常多。

    良時嘉會,風月美好,胸懷寬閑,精神和暢,琴歌酒德,樂而婆娑者,知能幾何?日月之行,疾于彈丸。

    當其毂辘而欲墜西岩,雖有拔山扛鼎之力,不能挽之而東。

    雖有蘇、張之口,不能說之而東。

    雖有樗裡、晏嬰之智,不能轉之而東。

    雖有觸虹、蹈海之精誠,不能感之而東。

    古今談此事以為長恨。

    餘觀于地,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江湖湯湯,日夜東下而不止。

    方子先生曰,餘自接待以來,已三見滄海為桑田矣。

    餘觀于萬物,生老病死,為陰陽所摩,如膏之在鼎,火下熬之,不斯須而乾盡。

    如燭在風中,搖搖然,淚枯燼落,頃刻而滅。

    如斷梗之在大海,前浪推之,後浪疊之,泛泛去之而莫知所栖泊。

    又況七情見戕,聲色見伐,憂喜太極,思慮過勞,命無百年之固,而氣作千秋之期,身坐膏火之中,而心營天地之外。

    及其血氣告衰,神明不守,安得不速壞乎?王侯将相,甲第如雲,擊鐘而食,動以千指。

    平旦開門,賓客擁入。

    日昃張晏,粉黛成行。

    道人過之,呵聲雷鳴而不敢窺。

    後數十年又過之,則蔓草瓦礫,被以霜露,風凄日冷,不見片瓦,兒童放牛牧豕之場,乃疇昔燕樂歌舞處也。

    方其鼎盛豪華,諧谑歡笑時,甯知遂有今日?大榮衰歇,何其一瞬也!豈止金谷、銅台、披香、太液,經百千年而後淪沒哉!暇日出郭,登丘隴,郁郁累累,燕、韓耶,晉、魏耶,王侯邪,厮養邪,英雄邪,騃子邪?黃壞茫茫,是烏可知?吾想其生時,耽榮好利,競氣争名,規其所難圖,而獵其所無益,憂勞經營,疇不其然。

    一朝長寝,萬慮俱畢。

    餘嘗宿于官舍,送往迎來,不知其更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