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與水的故事

關燈
我出門散步的時候有兩條路。一條是沿着溪水的街道,另一條是從街道旁穿過架在小溪上的吊橋而到達的山路。街道的景觀不錯,但很難專心。與之相比,山路雖然幽暗,卻能讓人靜心。走哪條路則根據當天的心情而定。

    不過接下來我要說的,則必須選擇山路。

    穿過吊橋,沿着小徑進入杉樹林。杉樹的樹枝遮住了太陽,因此小徑常年陰冷潮濕。如同穿過哥特式建築,讓人感到一種具有壓迫感的靜寂和孤獨。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向下方看去。隻見路旁生長着各種各樣的植物幼苗、苔藓和蕨類植物。我莫名地對小徑上矮小的生命感到親切&mdash&mdash它們仿佛在進行潮濕對話的童話世界裡,被我這樣的人類觀察着。此外,小徑上植物之間裸露着的紅色泥土被雨滴敲打過後看起來如同風化後的岩石。每一個突起的地方都有一個小石子。然而,陽光并不是完全照不到這裡。樹枝的縫隙間透出的陽光就像蠟燭一樣,在小路上、樹幹上形成了微弱的日照。行走中的我的頭和肩的影子在那裡一會兒出現,一會兒消失。小徑上鋪滿了顔色極淡的草的葉子。我試着用棍子将它們撥開來,葉子邊緣的絨毛清晰可見。

    在知道這條小徑後不久,我便經常懷抱着某種期待心情緊張地在這寂靜當中行走。我的目标是杉樹林裡經常散發着宛如冰庫般冷氣的地方。一個古老的引水竹筒從那微暗的地方伸出。仔細聆聽,可以聽到輕輕的溪流的聲音。我期待的就是那水的聲音。

    我為何會對那聲音傾心呢?在一個心靜如水的日子裡,我的耳朵聽了那水聲,意識到了其中不可思議的魅惑。雖然是逐漸意識到的,可一聽那優美的水聲,在這附近的風景中就會感覺到不可思議的謬誤。無香少花的芒蘭到處生長,導緻杉樹根全都陰暗潮濕。引水的竹筒也不過是橫在那一帶的一根腐朽的東西。我的理性雖然相信是從裡面傳來的聲音,但聆聽那清澈通透的水聲一會兒後,聽覺和視覺就開始無法統一,感受到奇怪的謬誤的同時,内心充滿難以置信的魅惑。

    我曾經在看到鴨跖草開出的藍色花時,有過類似的感覺。它的藍色和草叢的綠色容易混淆,帶着一絲不可思議的魅惑。我爽快地相信了一種錯覺&mdash&mdash認為鴨跖草的花擁有和藍天、大海一樣的顔色,不可見的水聲醞釀出的魅惑與之有相通之處。

    小鳥敏捷地在樹枝間移動,它們的不安分令我也不安起來。宛如海市蜃樓一樣的虛景讓我憂傷不已。奧秘層層疊加,在我所在的幽暗的四周響起來,宛如幻聽一般。刹那間的光閃耀了我的生命。每當這樣的時刻到來,我總是感歎不已。然而,這并不是由于被無限的生命所魅惑的緣故。我必須親眼見到那深深的絕望。這是多麼錯誤啊!就好像喝醉以後把物體看出重影一樣,我必須從同一個現實中看出兩個表象。并且,一個被理想之光所照耀,另一個則背負着黑暗的絕望。當我想要看清的時候,它們便合二為一,又回到厭倦的現實中去了。

    一段時間不下雨,竹筒就會幹。我的耳朵就又會在一些日子變得沒感覺。像過了花期,竹筒的奧秘不知不覺就消失了。我也不再造訪、停留、駐足。然而每當在山路散步途經那裡時,我都不由得會對自己的命運進行下面的思考。

    &ldquo我的世界充滿了無休止的厭倦。生的幻影與絕望共存。&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