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長着絡腮胡子的外國人

關燈
維族姑娘字正腔圓的古爾都語,使互裡塞得很吃驚。

    他們沒想到中國警察在短短的兩個小時裡竟請來了這麼好的翻譯。

    她用娴熟的古爾都語和他們對話。

    然後,她又把古爾都語準确地譯成阿拉伯語告訴翻譯。

    翻譯用漢語告訴王有祥他們。

    風光如畫的大草原,這是三名長着絡腮胡子的外國人。

    大如羊羔的老鼠。

    它是乾隆年間引進的,如有偷獵一律處斬。

     紅蟻在啃噬人和駱駝。

    棗紅馬如流星趕來,他鑽出山洞哆嗦着舉起了手…… 中國西北甘肅。

    祁連山東段北麓。

    大黃山、冷龍嶺。

    蓋掌大坂,高聳入雲。

    連綿的山勢向北橫貫,異峰突起的山巅終年白雪皚皚。

    山下是一碧萬頃的金昌草原和山丹草原。

     蒼空下,大鷹和獵隼在展翅飛翔,時而箭一般的往下俯沖,時而又直沖藍天。

     神奇瑰麗的草原,一派“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的圖畫。

     史載,兩千多年前,漢大将霍去病大破匈奴,曾乘勝追擊,越過焉支山(今大黃山)千餘裡。

    焉支山一帶,土地肥沃,水草豐茂,相傳多生美女,所以匈奴在失去此山後,有“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顔色”的民謠。

     10月下旬。

    外國不法分子的黑手正向這人煙稀少,遠離鬧市的草原伸來。

    于是展開了一場中國公安衛士與境外不法分子的較量。

     1.三個大胡子羅圈腿的外國人 10月26日。

    秋日陽光下的草原,一切都是那麼神秘而安靜。

    下午4時左右。

    金昌市永昌縣北部草原邊緣。

    蜿蜒的土路上駛來一輛紅色“面的”,車尾揚起濃濃的塵沙。

    “面的”戛然而止,車裡鑽出三個外國人和一名中國翻譯。

    外國人眉骨突出,眼窩下陷,黃眼珠,大蒜頭鼻,滿臉胡須。

     38歲的互裡塞得,額頭稍大,卷曲稀疏的頭發中間已經闆頂。

    他甩給出租車司機兩張100元的人民币,用生硬的漢語向司機說:“謝謝!” 司機向他冷冷地點點頭。

    收起錢,磨過車,一溜煙開走了。

     四人蹲在草地上,擰開随身攜帶的盛滿清水的塑料壺桶蓋,咕咕咚咚喝一陣兒水,抹抹嘴唇抱起臂膀,失神迷惘的眼神環顧四野。

     10月的草原,牧草已開始微黃,放眼望去,仍然是綠茵連天。

    太陽已失去中午時分的熱力,涼涼地挂在西天。

     互裡塞得擡起頭,瓦藍的天,純淨如水,棉絮般的白雲悠悠飄浮。

    他眼光移向遠處,不禁脫口而出:“中國的草原太美了。

    ”滿是污垢的臉,漸露喜色。

     無精打采的長着羊毛般濃密的頭發,蓄着小胡子的拉克若拉汗歪着頭說:“好個屁!人地兩生往哪去呢?”他今年33歲,一股血性男子味兒。

     “是呀!上哪呢?”長滿絡腮大胡子的馬斯特阿利攤開兩手。

     三人的眼光轉向戴眼鏡的中國翻譯。

    翻譯若有所思,表情冷漠。

     沉默了。

    涼風從草原深處吹來,他們頓覺身上一陣寒意,不由得抱緊膀子。

     互裡塞得微微笑着把200元人民币送到翻譯面前。

    翻譯的三角臉堆滿笑容把錢收起:“不要慌嘛,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咱有咱的走法,自有我們的去處。

    ”說着擡起手順土路往前指。

     遠處。

    隐隐約約的村莊上空,升起袅袅炊煙。

     三名外國人半張着嘴,眨眨渾黃的眼珠,不約而同道:“有人家。

    ” 翻譯嘿嘿笑,往鼻梁上推推眼鏡:“到前面村裡看看。

    ” “能行?”互裡塞得有點兒疑惑。

     “天高皇帝遠,隻要有這個,沒有辦不成的事。

    ”翻譯拍拍裝錢的口袋,一副十拿九穩的神态:“跟我走保證沒錯。

    ” 四人收拾起行李,蹒跚着向前走去。

     紅山窯鄉水泉子村。

    村邊有片湖水,湖水清澈碧綠,常年有泉水湧出,水泉村大概由此得名。

    此時,村裡炊煙升騰中,飄蕩起一股股牛羊肉的香味兒,并時時傳出羊咩牛叫聲。

    這兒民風淳樸,人們心地善良。

    中國翻譯了解民風民情,不免有些得意。

     他們在村頭叽裡呱啦指指點點,最後選中一人家。

     這是個四合院,黃土築起的高高的圍牆與房屋相平,沒有像内地房屋那樣突出的屋脊。

     翻譯嘭嘭地敲門。

     院内傳出兇猛地犬吠。

     一位60多歲的老漢嘴裡叼着紙煙把狗喝退拉開大門。

    老漢惶恐地打量着三個怪模怪樣的外國人,頭皮發緊:“你……你們找誰?” 翻譯點頭哈腰遞上煙:“老人家不要害怕,我們是來考察草原的,這幾位外國朋友是科學家,來專門研究黃剪子(當地人把獵隼叫做黃剪子)的。

    ” 老漢眯起眼仔細打量着這幾個外國“科學家”,髒兮兮的衣裳,亂蓬蓬的頭發,黑不溜球的臉,與叫花子不相上下,哪裡像科學家的樣子。

    眼裡不禁流露出疑惑。

     翻譯趕緊說:“科學家們不辭辛勞地工作,哪裡還有什麼派頭,再說他們打扮都很普通……嘿嘿!你老是不是不大相信?”他轉過身對互裡塞得悄悄耳語。

     互裡塞得拿出綠皮子小本交給翻譯,翻譯掀開對老漢說:“這是外國科學家的護照,相當于身份證,你看……” 老漢粗糙的大手拿過護照很認真地看。

     互裡塞得趕忙對翻譯一陣哇啦。

     翻譯鎮靜地對互裡塞得說:“你緊張啥?草原上像老頭這般年紀大的人大都不識字,就是認字也認不多少。

    ” 老漢果然不識字,隻是端詳本本上的照片,與互裡塞得的模樣相互比照。

    這老漢很細心,來回地盯了足有兩分鐘。

     互裡塞得被他盯得心裡怦怦跳,鼻尖冒汗,呼吸也有點兒急促。

    也許是作賊心虛,頭一回接近中國的百姓,他感到并不是那麼好對付。

     老漢确信照片和互裡塞得一緻,毫無表情的臉才有所放松,他點點頭。

    翻譯和三名外國人輕輕籲口氣,擡腿剛走兩步,老漢突然轉過身:“等等!”兩手攔住他們。

     互裡塞得和翻譯猛地愣住,心又刷地提起。

     “你們有沒有介紹信?”老漢心想,外國人到我們這兒,這麼大的事應該有縣裡鄉裡幹部陪同,起碼也應有個介紹信。

     翻譯吃了一驚,真沒想到這草原上的人警惕性這麼高。

    互裡塞得慌忙問翻譯:“這老頭說的是什麼?” 翻譯說:“他說的是中國官方的介紹信。

    ” 互裡塞得不解地撓撓頭皮。

     翻譯骨碌幾下眼珠對老漢說:“護照就是介紹信,它比介紹信要高多少倍呢。

    ” 老漢想了想,覺得在理。

    終于解除了戒備心理,把他們讓進院。

     兇猛高大的牧羊犬龇牙咧嘴撲過來。

    他們吓得連連後退,往老漢身後躲。

     老漢大聲喝斥着牧羊犬,四人才戰戰兢兢逃也似的鑽進屋。

     翻譯對老漢說,這三位外國科學家來這兒考察,讓他用手扶拖拉機送他們進入草原。

    說着送上400塊錢。

     老漢說,錢我不能收,既然是科學家,那就是我們最尊貴的客人。

     翻譯說啥也得讓他收下,說是現在是商品年代,不能随便動用别人的勞力。

    說這樣才符合中國的勞動法。

     互裡塞得他們和翻譯很清楚。

    垂釣必用誘餌,達到目的自然是金錢開道。

    老漢不收錢,他們反而不放心。

    直到老漢收了錢,他們心裡才踏實了許多。

     2.情況重大,刻不容緩 天漸漸放下黑色帳幔。

    霧氣籠罩中,一輛手扶拖拉機亮起大燈,突突突地駛出村。

     村外,手扶拖拉機停下。

    翻譯和互裡塞得耳語後,跳下車走了。

     手扶拖拉機颠簸着。

    車廂裡載着三個樂滋滋的外國人。

     月亮還沒升起,草原黑得不見五指。

    無盡的黑暗向他們壓來,剛出村時的一點兒興奮,蕩然無存。

     大約過了兩個多小時,一輛農用三輪也亮起大燈向村外開去。

     農用三輪駛進永昌縣城。

    繞過鐘鼓樓,開車人借着路燈光看看手表,正是深夜12點,一百多裡的路程,隻用了兩個多小時。

     三輪車在永昌縣公安局大門口停下,開車人用袖子擦着頭上的汗,抹抹灰土土的臉,蹬上辦公樓的台階。

     二樓辦公室。

    50來歲的永昌縣公安局政保股股長王永新在紙上飛快地記錄着…… 漢子邊吸煙邊回憶。

     晚上8點來鐘,他開着農用三輪從鄉農機站買配件回到家。

    飯桌上,他拿起馍剛下嘴咬。

     “他爸!咱村裡來了幾個外國人哩。

    ”妻子說。

     “咱這裡能來外國人?”漢子覺得妻子在說天書。

     “真的!”妻子很認真。

     “你可别胡謅啦。

    ”漢子以為妻在給他開玩笑,不以為然。

     “真的!我聽孩子說的。

    ” “啊?”漢子放下馍。

    急忙喊過女兒:“你聽誰說咱村裡來了外國人?” “聽人家說的呗!還是大胡子哩。

    ” “聽誰說的?”漢子刨根問底。

     “你問這麼多幹啥,外國人和你有親戚?”妻子不解地嘲笑道。

     漢子笑笑沒吭聲放下馍走出門。

     街上人在議論。

    說是有三個大胡子黃眼珠的外國科學家來草原考察黃剪子(獵隼),他們被A用手扶機子拉着到草原裡邊去了。

    那幾個外國人說話嗚裡哇啦的,模樣怪怪的。

     漢子覺得這事兒蹊跷。

    他匆匆趕回家懷裡揣上馍對妻子說:“我要走趟縣城。

    ” “黑燈瞎火的去幹啥?”妻子不解。

     “有點事兒。

    ”他發動着車。

     妻子埋怨道:“這個人,不知上了那股子邪勁。

    ” 聽完漢子的叙說,王永新覺得情況重大。

    他抓起電話撥通了局長石善成辦公室的電話。

     石局長立刻來到王永新辦公室,又仔細詢問過漢子。

     淩晨一時。

    急促的電話鈴聲,喚醒了剛剛朦胧入睡的市公安局一科科長王有祥。

    職業的敏感性使48歲的他一骨碌爬起。

    他接過電話,濃眉緊蹙,臉色嚴峻。

     少頃,電波穿過夜幕飛向省公安廳。

    一處處長明确指示:查明情況,依法處理。

     刺眼的燈光下,王有祥和王明芳分析了情況。

    他遞給王明芳一支煙說:“這幾個外國人很有可能是到草原上來偷捕獵隼的。

    ”說着從保險櫃内抽出省廳的簡報和他倆收集剪貼的有關資料。

     獵隼,俗名鹞子,屬鳥綱隼形目,形态矯健,在空中盤旋翺翔靈活,嘴短而寬,呈鈎形,翅窄而尖,雙爪銳利,兇猛異常,是草原鼠害的天敵。

    據專家介紹,一隻獵隼一年能捕食2000隻老鼠,對草原的生态平衡,消滅鼠害,防止草原荒漠化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物種。

     近年來,國外一些不法分子以經商旅遊觀光訪問為名,在我國甘肅、青海、新疆、甯夏大肆捕獵…… 一則消息又跳入他倆的眼簾:“1993年10月25日,北京首都機場海關,查獲一起外籍旅客走私盜捕獵隼案件……” “啪!”王有祥的拳頭重重地擊在桌上,差點把水杯震翻。

     接着,又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跳進他倆憤怒的眼:“資料表明:從1993年至1996年6月,在新疆、甘肅、青海三省區,據不完全統計,共收繳被偷捕獵隼1000餘隻。

    ” 刻不容緩。

    兩位老公安立即驅車火速趕往永昌縣公安局。

     3.大如羊羔的老鼠,乾隆年間引進的獵隼 吉普車射出兩束強烈的燈光,在高速公路上急馳。

    此刻,王有祥、王明芳心潮難平。

    有關獵隼的記載和傳說又浮現在他們的腦際。

     那是他倆和縣局政保股股長王永新、女民警張金蘭在草原搞社會調查時,幾位老人給他們講述的…… 很久以前,這一帶古老的草原上就居住着漢、藏、蒙、回、東鄉族等民族。

    他們和睦相處,過着遊牧豐裕的生活。

    草原上水草茂盛,騾馬牛羊成群。

    他們的馬xx子喝不清,他們的牛羊肉吃不完,他們的皮衣皮貨用不盡。

    每到春節前,他們就派人騎着馬趕着牛羊,馱着奶茶,走好幾天的路把它送給永昌縣的官府。

    官府也把平常的生活日用品送給他們,和他們建立了很深的友誼。

    官府從他們那裡購買和征得大批軍馬。

    這些軍馬通過河西走廊被遠遠輸送到内地。

    有的上等的最好的駿馬還進獻給皇帝。

    每到正月十五,牧民的頭領和代表都應永昌縣官府的邀請來縣城觀燈飲酒。

    爾後,官府也派人到草原參加他們的篝火娛樂,吃他們的手抓羊肉,喝他們的青稞酒,和他們邊吃邊喝,邊唱邊跳。

    牧民們彈起馬頭琴和琵琶,打起手鼓,有時樂到通宵達旦。

     這一年,正月十五。

    縣令在縣城布置懸挂了最好最美的燈,設了最好的宴席,單等草原上的頭人和代表到來。

    天黑了,燈點亮了,又大又亮的圓月升起來了,還不見他們到來。

     縣令一直等到月上中天,他們還沒有來。

    隻好命人撤掉宴席,怏怏而睡。

     第二天,縣令越想越不對勁兒,就派兩個縣衙到草原上打探情況。

     5天後,縣衙帶回一個頭人。

    頭人一見縣令就失聲大哭。

    縣令大驚,問其原因,他哭訴道,草原上遭了鼠害,老鼠成群結隊,有的老鼠成了精,大的像羊羔。

    很多草根都被老鼠嚼完了,牧草大片大片地枯死。

    牲畜吃不飽,餓得一副骨頭架子。

    很多馬牛羊隻被老鼠咬破了腿,鮮血直流,走不動路,隻好奄奄待斃。

    成幫成群的老鼠一湧而上,不少牲畜就被老鼠吃了。

    更可怕的是有一個卧病不起的老頭兒和一個生病的小孩,也被老鼠吃掉了。

    草原上的老鼠成了精,很多牧民紛紛逃離。

     縣官聽了他們的哭訴,駭得半天說不出話。

    遂親自率領強壯人馬,攜弓帶箭,到草原去考察災情。

     他們進入鼠害最嚴重的地帶,但見鼠洞一個連着一個,往日翠綠的草地,地表裸露,有的已成為半荒漠化或沙漠化,風一吹,細沙飛揚。

    更多的牧草草根被老鼠嚼得稀稀落落。

    老鼠在洞中鑽進鑽出,吱吱亂叫。

    随處可見的馬匹牛羊的屍體,肉早已被老鼠吃光,隻剩下皮毛空殼。

    縣官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下令手下人尋找吃人的鼠精。

    手下持長矛弓箭,經3天3夜的搜尋,終于在一山洞内發現一隻碩大老鼠,大如羊羔,皮毛油光發亮,玻璃球般大的黑森森的眼睛,幾尺長的尾巴。

    碩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