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戈壁圍獵

關燈
影響人質的生命安全。

    要求刑警支隊必須在三天内破案。

    ”他那铿锵有力的話語,字字句句像千斤巨石壓在刑警們的身上。

    大家很清楚,王局長下達了限期破案的命令。

     楊有清支隊長站起身,堅定的目光打量着所有的人:“從現在的情況看,一是被綁架的仁東是12歲的初一學生,他有一定的辨别能力,由此看來,很可能是熟人作案。

    二是案件的性質圖财的可能性較大,報複作案并存。

    三是作案人對仁立平所住的地理環境和被綁架者上學的基本情況比較熟悉。

    ”楊有清支隊長的精辟分析,與會人員表示贊同。

     随即,政委鄭銀生進行了部署:第一組由李劍負責,到有關單位查詢犯罪嫌疑人打電話的地點。

    第二組由王秀武負責,與仁東所在學校及班主任聯系,搞清仁東那天上學及放學後的情況。

    第三組由尚興勇負責,對仁立平的家和小飯館以及他附近的電話亭進行監控,并負責對仁家内部情況的了解。

    第四組由羅永虎負責外圍調查。

    第五組由馮海、楊振剛等作為機動組,随時準備出擊。

     布置中,主管刑偵的副局長吳廣賢匆匆趕到,他同意對案情的分析和這五個小組的分工布署。

     下午五點半,便衣刑警們奔向各自的崗位,開始捕捉任何的蛛絲馬迹。

     平時書聲琅琅的金川公司某中學,學校大門緊閉。

    王秀武和其他偵查員走進傳達室。

     弄清楚仁東班主任家的住址後,王秀武他們來到王老師家。

     王老師熱情地給他們讓座倒水,告訴說:“初一是新招收的班級,學校才報到幾天,對仁東還不太了解。

    ” 馬不停蹄,他們又趕到仁東上小學時的學校。

    班主任認真詳細地介紹了仁東的情況,回憶了與他要好的同學和現與仁東在初中同一班上學的同學。

     這一情況,王秀武如獲至寶。

    他馬上向馮海副大隊長作了彙報。

    當即,馮海帶王秀武他們來到仁東要好同學的家。

     仁東的同學回憶說:星期五下午6點左右,我和仁東在學校門口一人吃了一串麻辣串,剛要進校門,被站在校門口宣傳牌下的一位高個子的二十來歲的人叫住說話。

    那人穿着白襯衣,頭發稍長。

    放學後,仁東收拾完書包,急急忙忙地出了教室。

    我收拾完書包後出了校門,再也沒看到過仁東。

     當晚9點半,尚興勇組的情況也反映上來。

    9點20分,仁立平又接到那個神秘的電話:“仁立平,你不要耍花招,我啥都知道,我的人一直在監視你,你的一舉一動我們都在跟着你,你講義氣我也講義氣,你快我也快,你要耍花招我就收拾你。

    ”幾聲冷笑後,電話又啪地挂斷。

     仁立平的脊骨上不禁冒出一股冷氣:我到公安局報案,莫非讓那人知道了。

    他馬上給尚興勇進行了報告。

     9點40分,羅永虎的外圍調查組任務完成,嫌疑排除。

     晚10點左右,第二次案情分析會上認為:根據捕捉到的這兩條信息來看,作案人很可能是兩人,打電話的人聲音洪亮,口氣果斷不拖泥帶水,大約在30來歲。

     偵查沒有目标,隻是捕捉到兩條信息。

    楊有清速命王兆福副支隊長率刑二大隊人馬對仁家和發案地段進行嚴密布控,同時命新華路派出所全體民警結集待命。

     做事幹練的吳廣賢副局長兩眼直冒火,他親自帶人到河西堡開展工作。

     市區與河西堡方面,有關人員連夜加班。

     市公安局局指揮中心,主任劉治國坐鎮指揮。

    通迅人員迅速打開機器,按動電鈕,手指在鍵盤上上下飛動。

    他們在呼叫,他們在查詢。

    他們神情專注地捕捉着每一個信号,迅速地記錄着每一個數碼。

     仁家周圍,公安人員秘密地築起一道鐵壁銅牆。

    一雙雙火眼金睛在密切注視着前後左右。

     電波在空中傳送。

    偵破專車的車輪,在市區、在河西堡沙沙轉動。

     武威天馬旅館。

    深夜11點鐘。

    市局技術員陳永鋒辦完事,剛剛登記好住宿走進房間,傳呼響起來。

    他跑下樓撥通了電話。

     “有緊急情況,請你馬上到刑警支隊。

    ”吳副局長的聲音。

     案情就是命令。

    陳永鋒退掉房間,打“的”來到城關去搭乘路過武威到金昌的汽車。

     武威的夜清新濕潤,涼風習習。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陳永鋒急出一頭汗。

    車終于盼來了,他喜形于色,急切的心早已飛往金昌。

     爾後,他和本科室的技術員周建邦、李鋼隐藏在一輛吉普車内,度過了艱苦難熬的36個小時,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前方,耳朵在傾聽着每一個響動。

     金昌九月初的天氣,仍是烈日炎炎。

    吉普車内猶如蒸籠,衣服濕透了,又浸濕了坐墊。

    晚上,蚊蟲又從車窗鑽進來,叮在他們的臉上、腿上…… 渴了喝陣兒涼水,餓了,啃幾口烤餅。

    有時困得眼皮睜不開,幹脆掐幾下大腿。

    實在頂不住,老周悄悄下車,搞來一盒清涼油,他們濃濃地塗在太陽穴上,熏得淌眼淚。

    李鋼小聲道:“這法兒靈,又治頭疼又治困,還防蚊子咬,真是三全齊美。

    ” 這一夜,從領導到參戰民警,誰也沒有合眼。

     第二天,9月7日下午1時10分,那個神秘的口音通過電話又一次灌入仁立平的耳朵:“把錢準備好,一分也不能少,要不……”對方狡猾地笑笑,透出一股殺機。

     “怎麼交給你?”仁立平焦急地問。

     “你别急,到時再通知你。

    ” “我隻借了一萬四。

    ” “一萬四,差一千也無所謂。

    ” “娃娃在你手裡,可别耽誤他星期一上學。

    ” “少啰嗦,你幹了些啥,我都清楚,我就在你跟前。

    ”對方惡狠狠地冷笑幾聲:“你太差勁了。

    再見!” 這一對話,被民警秘密截獲。

    經查實,匿名電話是河西堡住宅某家電話。

    該電話已轉讓給××作為電話亭裡的公用電話,電話亭在某某地段附近。

     案子有了新的突破。

    當段局長、吳局長、楊支隊長、鄭政委等人走進會議室時,王局長已坐在那裡等候,他激動得臉微微有些發紅:“老楊,你們辛苦了!”其實,自打上案子以來,他一刻也沒有眨過眼,始終關注着案情的進展。

     段龍山副局長開門見山地說:“從今天的偵查情況看,這起案子是有預謀的,犯罪分子作了周密策劃。

    ” “罪犯先後打了三次電話,一直沒說交錢的地點、方式、時間,說明他們還沒有找到合适的方式。

    ”鄭銀生接上話茬兒。

     “這說明他們心裡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