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煉金術的基本概念

關燈
的那樣,那麼對立物的統一就會按照男性和女性的結合形式表現出來,男性和女性的結合是在統一的産物和相應的黑化消失之後出現的。

    這個清洗過程因此就會得出如下結果:要麼直接産生白化(albedo),要麼在&ldquo死亡&rdquo發生時讓被釋放出來的靈魂與死去的身體重新結合并得以複活,要麼那些五彩缤紛的顔色或稱&ldquo孔雀尾巴&rdquo(caudapavonis)會最終産生出一種包含着所有顔色的白色。

    這個過程的首要目标就是在這個時候達到的,白化也得到了許多煉金術士的高度贊揚,仿佛這就已經是最終目标。

    仍然有待于被提升到太陽狀态的,正是這種銀色或月亮狀态。

    可以說,這個白化就是破曉,但直到出現紅化(rubedo)才是太陽升起。

    由白色向紅色的轉變是通過黃化(citrinitas)實現的,雖然我們說過,這個過程後來被忽略了。

    紅化是直接跟在白化之後發生的,是把火的熱度提升到最高而導緻的結果。

    紅色和白色就是國王和王後,他們也可以在這個階段慶祝他們的&ldquo化學婚禮&rdquo。

     第三節目标的概念與象征 不同作者對各階段的安排主要依賴于他們對目标的概念:有時候這個目标是生産出白色或紅色的酊劑[永恒之水(aquapermanens)];有時候是生産出哲人石,作為雌雄同體的哲人石,它把白色和紅色都包含在内;或者說,也可以是一種包治百病的萬應靈藥(panacea)、哲學的金子、金杯(vitrumaureum)、可以鍛造的杯子(vitrummalleabile)等。

    這個目标的概念就像自性化的過程那樣既模糊又多種多樣。

    例如,哲人石常常就是原初物質,或者就是生産金子的手段,或者還可以說它是一種完全神秘的存在,有時也被稱為大地之神(Deusterrestris)、拯救者(Salvator)或宏觀世界之子(filiusmacrocosmi),這是一個我們隻能把其與諾斯替教的原人相比拟的存在,即那個神聖的初始之人[29]。

     永恒之水和火(ignisnoster)的理念與原初物質的理念一起,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雖然這兩個元素是對抗性的,甚至構成了顯然相互對立的一對,但根據這些作者的證據,它們完全是同一個事物。

    [30]和原初物質一樣,水也有上千個名字[31];有人甚至說它是哲人石的原始材料。

    [32]盡管如此,我們仍可以确信,水是從石頭中抽取出來的,或者是從賦予其生命之魂的原初物質中抽取出來的。

    [33]這種混亂狀況非常清楚地在下面這段話中表現出來,這段話摘自《哲人集》: 在長期的論戰中許多人都在争論,這塊有很多不同稱謂的石頭究竟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還是由兩種物質組成的,抑或隻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

    但是哲學家&ldquoScites&rdquo[34]和&ldquoBonellus&rdquo[35]說,煉金術士們所做的全部工作及其全部工作的實質其實就是水;而且生命也是在水中誕生的。

    實際上有一種包含一切的物質,這就是哲人之硫(sulphurphilosophorum),[它]就是水和靈魂、油、墨丘利烏斯和太陽、自然之火、那隻鷹、樹脂、智慧的第一原質(thefirsthyle)、完美身軀的原初物質。

    無論哲學家們用什麼樣的名稱來稱謂他們的石頭,他們的意思指的必然就是這樣一種物質:使萬物由此[而源起]之水和把萬物[都包含]于其中之水,統治萬物之水,錯誤就是在這種水中犯的,錯誤也會自行在水中得到糾正。

    我稱之為&ldquo哲學&rdquo之水,不是普通[人]的水,而是汞之水(aquamercurialis),無論它是簡單的還是複合的。

    因為兩者都是哲學之水,盡管粗俗的汞不同于哲學之汞。

    這種[水]是簡單[且]不複雜的,這種[水]是由兩種物質組成的:礦物質和簡單的水。

    這些複合的水構成了哲學的墨丘利烏斯,我們必須假定,物質,或者說原初物質本身是由複合的水組成的。

    有些煉金術士把三者放在一起,有些則隻把兩種放在一起。

    在我看來,兩種就足夠了:男性和女性,兄弟和姐妹。

    但是他們也把簡單的水稱為毒藥、水銀、永恒之水、樹脂、醋、尿、海水、龍和蛇。

    [36] 這個解釋使一件事情變得非常顯而易見了:哲學之水就是哲人石或原初物質本身,但與此同時它也是其溶劑,正如以下這個處方中所證明的那樣: 把石頭研磨成非常精細的粉末,把它放入最清晰的天空之醋中,它立刻就會溶解成哲學之水。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