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回 關銀屏北逼魏境 葉逐流亂取雒城
關燈
小
中
大
流答道:“縱欲引還,業已無路也。
”遂一邊遣使往西羌調兵來援,又使人往南蠻求救,這邊召集全軍道:“吾等至此,有進無退,軍中糧少,難以長久,惜乎魏軍鼠賊,不敢出戰,方今春暖,汝等且先下鄉借糧,卻散梓潼各處屯田,充實軍糧歸還百姓,以待魏軍之變。
” 衆卒雖然口應,面上卻皆深憂,逐流長笑道:“男兒揚名四海,建功立業,何必稍遇艱難,便生膽怯焉?如今屯田尚可存活,未至絕境也,星星之火,猶可燎原,況吾等尚有數萬大軍,何足懼哉?再不濟時,至多上山落草,劫富濟貧,吾與汝等同甘共苦,豈至餓死乎?不得成都,誓不回軍!”言罷,舞戟歌曰: 雄鷹展翅入雲端,不斬樓蘭誓不還。
穿透浮塵追日月,任他風雨滿關山。
諸軍于是熱血沸騰,欣然從命,周循引一萬軍,在梓潼下四十餘營,安撫百姓,分散屯田,所得之糧,百姓兩分,軍士一分,決不雜亂。
又各處山野強人,聞盟主受窮,各來相救,送糧運草者頗多。
逐流等與兩萬将士,摩拳擦掌,洗劍揩刀,隻待魏軍出擊。
卻說當日歸塵破了八門金鎖陣,雖然取勝,隻屢攻瓦口關不下,乃與諸将道:“曹仁守關嚴謹,欲破瓦口,甚是不易,吾欲棄了此關,南下江州,會合陸伯言,再入成都。
陳叔至可移糧先去,吾等大軍随後便行。
”甘甯道:“殿下欲轉道時,吾願以本部軍相助叔至,以防糧草被劫。
”歸塵道:“曹仁若敢劫糧,正合吾心,倘知君在,必不敢來矣。
興霸、公績且斷蒙頭、蕩石二寨道路,若曹仁出時,吾自中突入,瓦口關可一股而下也。
”甘甯、淩統各受将令而去。
陳到遂拔營起寨,押運糧車而行。
原來早有哨探報到瓦口關中,曹仁喜道:“吾料這厮不敢虛耗在此,今欲轉道,正送糧與我等也!”方欲出時,滿寵谏道:“歸塵狡詐,鄧艾多謀,将軍不可輕易離關。
”曹仁道:“吾非不知,奈銅鈴小霸王已近成都,元讓等皆被絆劍閣,吾若不去救時,國家難存也,欲退歸塵,唯有如此。
”滿寵道:“瓦口西南有一山谷,陳到必經此處,吾當設一計,如此如此,不需多耗軍力,亦可盡燒其糧草。
”曹仁喜而從之,便喚弟曹成假打自己旗号出關下城,自引軍出後關奔蕩石寨,與閻芝計議一番,各自依計行事。
中華探馬急報入營中,諸将皆道:“曹仁出關,殿下何不速攻瓦口?”歸塵笑道:“曹仁雖奮勇,滿寵必有謀,吾若輕舉妄動,反中其計也,宜靜觀其變。
”諸将不解其意,各自無言。
暗表陳到運糧過了不曹水,已出宕渠地界,忽然左山一聲炮響,曹仁持刀殺出,大喝道:“留下糧來!”陳到大怒道:“屢敗之将,安敢逞狂!”揮刀應戰二十合,曹仁詐敗而走,陳到追來,忽地後方騷亂,急回身時,山上火箭射下,糧草皆着,中華軍亂竄,曹仁、閻芝兩路夾攻,陳到奮力死戰,幸得歸塵自引一軍來救,殺退曹仁、閻芝,接引陳到還營,卻道:“且容曹仁賺此一陣,吾方能破瓦口。
勝敗兵家常事,叔至無須在意。
”陳到謝過。
後營黃義來告:“奉命出營放馬以誘瓦口之軍,不想被曹成盡奪,吾等依計敗退時,馬匹軍械皆被魏軍奪去了。
”歸塵笑道:“吾正欲如此,将軍且暫歇息。
”各将面面相觑,疑惑不已。
但聽歸塵下令道:“糧草遭焚,馬匹被劫,吾軍久戰疲累,可暫退宕渠。
”于是三軍皆退,歸塵自遣人江陵催糧。
這邊曹仁得勝回關,曹成回報中華軍不曾進迫瓦口,曹仁疑惑道:“歸塵此乃何意?”滿寵道:“且徐徐觀之。
”忽有人報道:“葉歸塵等因焚了糧草軍械,退回宕渠去了。
”曹仁大罵道:“叵賴小兒,銅鈴以此計而定東川,汝乃何人,敢效銅鈴乎?”滿寵道:“歸塵此去,必有詭計。
”曹仁道:“他有何計,不過邯鄲學步,仿效葉逐流奪取陽平關耳!”于是細細把守,一連數日,不見一兵一卒到來,魏人皆異。
曹仁乃與滿寵道:“吾雖焚其糧草,不過萬石,其于中華,如滄海之一粟也,歸塵如何恐慌至此?”滿寵道:“吾聞葉逐流被阻綿竹,進退不得,歸塵若不急攻,容吾等分兵去救,其弟死無葬身之所也。
此人安敢退軍乎?近雖不至,必有圖謀。
”曹仁然之,隻令詳探,回報中華軍屯于宕渠一帶,全無動靜。
隻綿竹又有急報傳來,道是曹休屢敗,成都已危,魏軍心下無不恐懼。
滿寵遂進曹仁道:“雖是歸塵行軍詭異,然綿竹若破,成都難保。
眼前逐流有可勝之機,不可錯失,将軍宜早定計。
”曹仁道:“吾有此心久矣,料瓦口尚能死守,伯甯可往蒙頭山,卻教子丹先滅逐流,再來共退歸塵。
”滿寵依言去替曹真,道:“車騎若往綿竹,萬勿恃衆輕出,則逐流自死也,願車騎察之。
”曹真道:“伯甯之言,吾已謹記。
”當下急投綿竹城來。
逐流聞得援軍已到,先返涪城。
曹真進入綿竹,與曹休相見,皆道各地危急之訊。
忽聞探馬報到逐流之事,曹真大怒道:“逐流小兒于魏境屯田,豈非視我大魏無人哉!”郭淮勸道:“逐流此意,正欲将軍出戰也,誠宜死守,此吾軍必勝之勢,車騎休得自誤。
”曹真道:“吾軍數倍于人,豈有閉門不戰之理?”點起五萬精兵,趁夜闖到逐流營前,砍開鹿角,撞入寨門,隻聽得前軍叫苦,皆入陷坑。
四面八方喊聲起處,伏兵殺出,曹真待要收束軍形決戰,一時哪裡約制得住,逐流引軍隻是沖突,
”遂一邊遣使往西羌調兵來援,又使人往南蠻求救,這邊召集全軍道:“吾等至此,有進無退,軍中糧少,難以長久,惜乎魏軍鼠賊,不敢出戰,方今春暖,汝等且先下鄉借糧,卻散梓潼各處屯田,充實軍糧歸還百姓,以待魏軍之變。
” 衆卒雖然口應,面上卻皆深憂,逐流長笑道:“男兒揚名四海,建功立業,何必稍遇艱難,便生膽怯焉?如今屯田尚可存活,未至絕境也,星星之火,猶可燎原,況吾等尚有數萬大軍,何足懼哉?再不濟時,至多上山落草,劫富濟貧,吾與汝等同甘共苦,豈至餓死乎?不得成都,誓不回軍!”言罷,舞戟歌曰: 雄鷹展翅入雲端,不斬樓蘭誓不還。
穿透浮塵追日月,任他風雨滿關山。
諸軍于是熱血沸騰,欣然從命,周循引一萬軍,在梓潼下四十餘營,安撫百姓,分散屯田,所得之糧,百姓兩分,軍士一分,決不雜亂。
又各處山野強人,聞盟主受窮,各來相救,送糧運草者頗多。
逐流等與兩萬将士,摩拳擦掌,洗劍揩刀,隻待魏軍出擊。
卻說當日歸塵破了八門金鎖陣,雖然取勝,隻屢攻瓦口關不下,乃與諸将道:“曹仁守關嚴謹,欲破瓦口,甚是不易,吾欲棄了此關,南下江州,會合陸伯言,再入成都。
陳叔至可移糧先去,吾等大軍随後便行。
”甘甯道:“殿下欲轉道時,吾願以本部軍相助叔至,以防糧草被劫。
”歸塵道:“曹仁若敢劫糧,正合吾心,倘知君在,必不敢來矣。
興霸、公績且斷蒙頭、蕩石二寨道路,若曹仁出時,吾自中突入,瓦口關可一股而下也。
”甘甯、淩統各受将令而去。
陳到遂拔營起寨,押運糧車而行。
原來早有哨探報到瓦口關中,曹仁喜道:“吾料這厮不敢虛耗在此,今欲轉道,正送糧與我等也!”方欲出時,滿寵谏道:“歸塵狡詐,鄧艾多謀,将軍不可輕易離關。
”曹仁道:“吾非不知,奈銅鈴小霸王已近成都,元讓等皆被絆劍閣,吾若不去救時,國家難存也,欲退歸塵,唯有如此。
”滿寵道:“瓦口西南有一山谷,陳到必經此處,吾當設一計,如此如此,不需多耗軍力,亦可盡燒其糧草。
”曹仁喜而從之,便喚弟曹成假打自己旗号出關下城,自引軍出後關奔蕩石寨,與閻芝計議一番,各自依計行事。
中華探馬急報入營中,諸将皆道:“曹仁出關,殿下何不速攻瓦口?”歸塵笑道:“曹仁雖奮勇,滿寵必有謀,吾若輕舉妄動,反中其計也,宜靜觀其變。
”諸将不解其意,各自無言。
暗表陳到運糧過了不曹水,已出宕渠地界,忽然左山一聲炮響,曹仁持刀殺出,大喝道:“留下糧來!”陳到大怒道:“屢敗之将,安敢逞狂!”揮刀應戰二十合,曹仁詐敗而走,陳到追來,忽地後方騷亂,急回身時,山上火箭射下,糧草皆着,中華軍亂竄,曹仁、閻芝兩路夾攻,陳到奮力死戰,幸得歸塵自引一軍來救,殺退曹仁、閻芝,接引陳到還營,卻道:“且容曹仁賺此一陣,吾方能破瓦口。
勝敗兵家常事,叔至無須在意。
”陳到謝過。
後營黃義來告:“奉命出營放馬以誘瓦口之軍,不想被曹成盡奪,吾等依計敗退時,馬匹軍械皆被魏軍奪去了。
”歸塵笑道:“吾正欲如此,将軍且暫歇息。
”各将面面相觑,疑惑不已。
但聽歸塵下令道:“糧草遭焚,馬匹被劫,吾軍久戰疲累,可暫退宕渠。
”于是三軍皆退,歸塵自遣人江陵催糧。
這邊曹仁得勝回關,曹成回報中華軍不曾進迫瓦口,曹仁疑惑道:“歸塵此乃何意?”滿寵道:“且徐徐觀之。
”忽有人報道:“葉歸塵等因焚了糧草軍械,退回宕渠去了。
”曹仁大罵道:“叵賴小兒,銅鈴以此計而定東川,汝乃何人,敢效銅鈴乎?”滿寵道:“歸塵此去,必有詭計。
”曹仁道:“他有何計,不過邯鄲學步,仿效葉逐流奪取陽平關耳!”于是細細把守,一連數日,不見一兵一卒到來,魏人皆異。
曹仁乃與滿寵道:“吾雖焚其糧草,不過萬石,其于中華,如滄海之一粟也,歸塵如何恐慌至此?”滿寵道:“吾聞葉逐流被阻綿竹,進退不得,歸塵若不急攻,容吾等分兵去救,其弟死無葬身之所也。
此人安敢退軍乎?近雖不至,必有圖謀。
”曹仁然之,隻令詳探,回報中華軍屯于宕渠一帶,全無動靜。
隻綿竹又有急報傳來,道是曹休屢敗,成都已危,魏軍心下無不恐懼。
滿寵遂進曹仁道:“雖是歸塵行軍詭異,然綿竹若破,成都難保。
眼前逐流有可勝之機,不可錯失,将軍宜早定計。
”曹仁道:“吾有此心久矣,料瓦口尚能死守,伯甯可往蒙頭山,卻教子丹先滅逐流,再來共退歸塵。
”滿寵依言去替曹真,道:“車騎若往綿竹,萬勿恃衆輕出,則逐流自死也,願車騎察之。
”曹真道:“伯甯之言,吾已謹記。
”當下急投綿竹城來。
逐流聞得援軍已到,先返涪城。
曹真進入綿竹,與曹休相見,皆道各地危急之訊。
忽聞探馬報到逐流之事,曹真大怒道:“逐流小兒于魏境屯田,豈非視我大魏無人哉!”郭淮勸道:“逐流此意,正欲将軍出戰也,誠宜死守,此吾軍必勝之勢,車騎休得自誤。
”曹真道:“吾軍數倍于人,豈有閉門不戰之理?”點起五萬精兵,趁夜闖到逐流營前,砍開鹿角,撞入寨門,隻聽得前軍叫苦,皆入陷坑。
四面八方喊聲起處,伏兵殺出,曹真待要收束軍形決戰,一時哪裡約制得住,逐流引軍隻是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