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周公謹奇襲武關 關雲長拜辭曹操
關燈
小
中
大
慕容秋水在江夏造船練兵,此東征之意也,必無暇顧及北方之事。
” 曹操道:“荊襄雖複,元氣已傷。
然葉飄零若得揚州,羽翼又成矣,該當奈何?”荀攸道:“不如緻書安甯,告知葉飄零意欲東征之事,安甯深知葉飄零之能,且有切齒之恨,生性魯莽,必盡起豫州之軍以向江漢。
我卻趁勢将徐州之軍而取壽春,淮南可定也。
” 滿寵道:“公達此計雖妙,然北方袁紹如何?”荀彧道:“近聞烏丸有變,袁紹急欲撫之,暫無圖洛陽之意,可托鄭尚書發書通好袁紹,待淮南已定,再與決戰。
”曹操大笑,命陳群出使袁紹、滿寵出使安甯。
萬事已畢,曹操知洛陽無憂,心下輕快,與衆官一醉方散,卻帶上許褚、典韋往秦府而來。
原來自雲長拒婚,杜氏早已冷對此生,依舊面帶紗巾,全身缟素相迎,典韋許褚齊退,曹操不悅道:“數月以來,孤敬夫人,與雲長一般無二。
夫人何必矜持?”杜氏淡然答道:“未亡人不敢疏失耳。
” 曹操乘醉問道:“孤請聖旨将夫人配與雲長,可乎?”杜氏道:“雲長英雄蓋世,賤妾不可高攀,更不勞聖上與丞相也。
”曹操笑道:“雲長天下英雄,吾不如也。
既如此,夫人便與孤共枕,同享富貴如何?”杜氏大驚,道:“此事焉可?丞相英名播于四方,賤妾乃殘花敗柳,不敢奢望。
” 曹操道:“孤見夫人花容月貌,此時甘願不作英雄也。
”于是強施勇烈,得了杜氏。
杜氏于此時,呼天不應,喚地不靈。
又聞關羽亦感曹操恩義,當朝丞相,亦堪為世間英雄之首也,于是無奈從了曹操。
關羽聞之,按劍而起道:“吾聞兄訊,本欲拜辭,乃未想好杜夫人如何安頓。
丞相如此,雖了卻吾心,亦恐羞與見吾也。
”又感杜氏一生忠烈,如今終于有托,亦不必再帶她共投兄長了,思忖半晌,暗道:“吾若就此離去,丞相恐有二心。
”于是來丞相府求見。
曹操一則面羞,二則知關羽乃辭别之意,急命高懸“衆官免見牌”,卻請張遼、徐晃從側門入,下令大家一起患病。
關羽笑道:“此不欲吾離去也。
思兄何其切切,去志已決,豈能留乎?”乃留書拜辭,挂印封金,凡曹操之物,盡皆置于府中,唯有赤兔馬,綠錦袍,因已拜謝曹操,且念恩義帶走,引車仗闖出洛陽去了。
曹操得報,大驚道:“雲長終于去矣。
”赤足而起,急召衆将,前往相送,終于見得雲長半面,不禁深為歎息,終日思念關羽,神智恍惚,不能理事。
忽一日想起關羽未讨公文,沿途恐有障礙,急令蔡陽沿途通告各關各隘,凡關羽到處,不得阻攔。
不一日,收到訊報,蔡陽因不服丞相如此敬慕雲長,擅自争鬥,被關羽斬之。
沿途關隘守将,欲為蔡陽報仇,亦為關羽寶刀所誅,沿途收周倉,服廖化,往邺城見劉備去了。
卻說周瑜取了武關,依葉飄零之言,托曹兵送書曹操:“荊州刺史、右将軍、漢楚亭侯葉飄零緻書曹操:承蒙厚意,賜荊襄神仙顯聖,一番辛苦,使飄零得遂良緣,萬衆歸心,神龍配鳳,終生不敢有負丞相大恩,他年必送烈火相報。
謹此一言,公勿忘哉!”曹操見書大笑。
衆将觀書,見葉飄零直呼丞相之名,書中盡是藐視嘲弄之意,心下大怒,紛紛請提一旅之師,皆道孔柚,去取荊襄。
曹操道:“葉飄零真當世豪雄也,他日疆場對陣,不亦快哉!”否決衆将之議,但觀安甯與荊襄動靜。
這正是:好漢從來重好漢,英雄自古惜英雄。
畢竟荊襄水師如何,還聽下回分解。
” 曹操道:“荊襄雖複,元氣已傷。
然葉飄零若得揚州,羽翼又成矣,該當奈何?”荀攸道:“不如緻書安甯,告知葉飄零意欲東征之事,安甯深知葉飄零之能,且有切齒之恨,生性魯莽,必盡起豫州之軍以向江漢。
我卻趁勢将徐州之軍而取壽春,淮南可定也。
” 滿寵道:“公達此計雖妙,然北方袁紹如何?”荀彧道:“近聞烏丸有變,袁紹急欲撫之,暫無圖洛陽之意,可托鄭尚書發書通好袁紹,待淮南已定,再與決戰。
”曹操大笑,命陳群出使袁紹、滿寵出使安甯。
萬事已畢,曹操知洛陽無憂,心下輕快,與衆官一醉方散,卻帶上許褚、典韋往秦府而來。
原來自雲長拒婚,杜氏早已冷對此生,依舊面帶紗巾,全身缟素相迎,典韋許褚齊退,曹操不悅道:“數月以來,孤敬夫人,與雲長一般無二。
夫人何必矜持?”杜氏淡然答道:“未亡人不敢疏失耳。
” 曹操乘醉問道:“孤請聖旨将夫人配與雲長,可乎?”杜氏道:“雲長英雄蓋世,賤妾不可高攀,更不勞聖上與丞相也。
”曹操笑道:“雲長天下英雄,吾不如也。
既如此,夫人便與孤共枕,同享富貴如何?”杜氏大驚,道:“此事焉可?丞相英名播于四方,賤妾乃殘花敗柳,不敢奢望。
” 曹操道:“孤見夫人花容月貌,此時甘願不作英雄也。
”于是強施勇烈,得了杜氏。
杜氏于此時,呼天不應,喚地不靈。
又聞關羽亦感曹操恩義,當朝丞相,亦堪為世間英雄之首也,于是無奈從了曹操。
關羽聞之,按劍而起道:“吾聞兄訊,本欲拜辭,乃未想好杜夫人如何安頓。
丞相如此,雖了卻吾心,亦恐羞與見吾也。
”又感杜氏一生忠烈,如今終于有托,亦不必再帶她共投兄長了,思忖半晌,暗道:“吾若就此離去,丞相恐有二心。
”于是來丞相府求見。
曹操一則面羞,二則知關羽乃辭别之意,急命高懸“衆官免見牌”,卻請張遼、徐晃從側門入,下令大家一起患病。
關羽笑道:“此不欲吾離去也。
思兄何其切切,去志已決,豈能留乎?”乃留書拜辭,挂印封金,凡曹操之物,盡皆置于府中,唯有赤兔馬,綠錦袍,因已拜謝曹操,且念恩義帶走,引車仗闖出洛陽去了。
曹操得報,大驚道:“雲長終于去矣。
”赤足而起,急召衆将,前往相送,終于見得雲長半面,不禁深為歎息,終日思念關羽,神智恍惚,不能理事。
忽一日想起關羽未讨公文,沿途恐有障礙,急令蔡陽沿途通告各關各隘,凡關羽到處,不得阻攔。
不一日,收到訊報,蔡陽因不服丞相如此敬慕雲長,擅自争鬥,被關羽斬之。
沿途關隘守将,欲為蔡陽報仇,亦為關羽寶刀所誅,沿途收周倉,服廖化,往邺城見劉備去了。
卻說周瑜取了武關,依葉飄零之言,托曹兵送書曹操:“荊州刺史、右将軍、漢楚亭侯葉飄零緻書曹操:承蒙厚意,賜荊襄神仙顯聖,一番辛苦,使飄零得遂良緣,萬衆歸心,神龍配鳳,終生不敢有負丞相大恩,他年必送烈火相報。
謹此一言,公勿忘哉!”曹操見書大笑。
衆将觀書,見葉飄零直呼丞相之名,書中盡是藐視嘲弄之意,心下大怒,紛紛請提一旅之師,皆道孔柚,去取荊襄。
曹操道:“葉飄零真當世豪雄也,他日疆場對陣,不亦快哉!”否決衆将之議,但觀安甯與荊襄動靜。
這正是:好漢從來重好漢,英雄自古惜英雄。
畢竟荊襄水師如何,還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