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子義飛射敗山越 飄零奇計勝周郎

關燈
撞得城牆多處崩塌。

     葉飄零在江陵,憂悶道:“不想這冷兵器作戰花樣繁多,我等雖有精兵良将,卻仍是難以抵敵。

    ”眼見武陵危急,不得不救,遂下令李通吳蘭清兒先回江陵鎮守,太史慈則領軍退出保存實力,自己引一萬軍來救武陵。

     一路詢問路徑,得知孫堅在長沙與武陵之間的衡陽修了城寨,韓當領三千軍馬鎮守,心想:“揚湯止沸,何如釜底抽薪。

    衡陽既然兵少,我這便去取了衡陽,斷了周瑜後路,不怕他不退軍。

    ”于是令大軍改道急攻衡陽,數日便到,四面攻打。

    韓當在城頭哈哈大笑:“無知之輩,隻會做長蛇之陣,也感前來攻城!” 葉飄零首次得知原來冷兵器作戰還有陣形之别,正思索間,被韓當城頭一陣齊射,折兵千餘,隻得歸營。

    第二日又來攻打,仍被韓當射退。

    數日攻打不下,心中更悶:“我以三倍兵力,攻不下小小城寨,還妄言什麼攻取天下?” 忽太史慈書到,言山越攻陷柴桑後不置一兵退去,請主公定奪。

    葉飄零道:“即是如此,便請子義複取柴桑。

    ”同時令李通吳蘭去守零陵,着郭嘉簡雍去柴桑管理内政。

     又報武陵城牆崩塌,即刻便破,請主公定奪。

    葉飄零靈機一動:“我且試試這個法子。

    ”傳令安甯引軍退出武陵,待周瑜攻破城池,立即反攻,自己拔寨接應。

     安甯得令,領軍退出武陵。

    周瑜大喜,喝令進城。

    未料到安甯陡然反戈一擊,城防皆已崩坍,周瑜又未防備,被安甯憤激之下,殺得全軍覆沒,急速領了數百殘兵,退往長沙。

    沿途又被葉飄零截殺一陣,周瑜黃蓋棄陣而逃。

    葉飄零隻擒住了孫靜孫匡,暗呼可惜,當下裡兵進武陵。

     武陵城中傷兵萬餘,盡皆俯首而降。

    葉飄零挑選精壯之士,精心治療,多加訓練,于是武陵城中便擁有了精兵四萬。

    孫策聞得周瑜失利,自己又不能進兵,遂引軍返回長沙。

     荊南三郡得保,葉飄零初次大勝,大宴衆官慶賀。

    孫靜孫匡終不肯降,葉飄零便放二人返回長沙。

     月餘一晃而過,傳報山越又犯柴桑。

    葉飄零吩咐郭嘉簡雍自組軍團,書授機宜道:“凡山越來攻,可引軍退出,待彼一走,立即複取,但将錢糧送往江陵即可。

    ”郭嘉等便受命成立了柴桑軍團。

     葉飄零又令慕容秋水自組軍團,統領荊南三郡,以内政為重,自己和太史慈、吳蘭返回江陵。

    此後數月之間,探馬不斷報來:“武陵被孫堅令人放火燒了糧倉,桂陽被孫堅手下周善偷取百兩黃金。

    零陵又有謠言道李通将軍意欲屠城,城中人心惶惶,卻是張弘令人散播。

    ” 葉飄零煩悶不已:“我敬孫堅乃是一鎮諸侯,讨董之時立下奇功,因此屢屢忍讓。

    我與他自來無仇,他為何不斷前來騷擾!”又想孫堅手下文有二張智謀之士,武有周郎程普黃蓋韓當蔣欽潘璋陳武,兵士能征善戰,更非自己所及,自己在三國立足未穩,實非這江東猛虎對手,不由得又長長歎了一口氣,《三國志》裡有關孫堅無數英雄傳說一一湧上心頭來。

     這日探馬又報:“孫策領兵二萬,再攻武陵。

    安将軍與張将軍下城野戰,為之所破。

    新建城防,又将損壞。

    ”葉飄零無奈,隻得前往救之,與孫策激戰一場,孫策退回。

    那邊山越又大舉來攻,郭嘉簡雍奉令撤退。

     四處戰事,直弄得葉飄零心煩意亂:“誰說南方太平,明明是亂七八糟一桶粥嘛!”心下也懶惰起來,終日都無精打采。

    這正是:功績未成心已亂,錯将基業送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