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莽将今朝能獻計 佳人依舊可揚威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葉飄零暗施計策,使座下吳蘭建了大功,名揚天下。
李通卻錯失良機,反為孫策所擒,差幸吳蘭解救,回營後郁郁不樂。
葉飄零自知他心中所想,安慰道:“文達,為将之道,首在禦人,沙場上争先勝敗,誠不足道也。
待我平定荊南之日,教汝為安南都督,宏才可展也。
”李通大喜,連忙拜謝。
孫堅聞訊孫策已隕,聽了張弘之策,發書劉表,教起廬江之兵以攻江夏。
葉飄零麾下衆将聞訊一齊來道:“主公,劉表若起兵,江夏必然失守,我軍後方危矣,不如暫且與孫堅修好,先除劉表。
” 葉飄零大笑不已。
郭嘉亦跟着大笑。
葉飄零便問道:“奉孝,何故發笑?”郭嘉道:“主公心中自然有數。
”葉飄零斂笑道:“後世一向流傳劉景升懦弱昏庸,疏于武事,而吾攻襄陽、破江夏,始終不見劉表援兵,已知他心中始終存和解之意。
吾再令蔡中送白銀千兩與其兄蔡瑁,此人必進讒言,令劉表不發一兵也。
”衆将齊曰:“主公神算,諸将不及也。
” 獨有郭嘉道:“主公,何謂後世流傳?”葉飄零語塞,将話頭岔了開去。
郭嘉心知有異,也不多問。
于是葉飄零大堂坐定,道:“荊南必為我所得也。
我等且在此修整,但聽武陵捷報。
”忽然探馬來報:“禀主公,周瑜引一萬兵從零陵小路來攻安将軍,安将軍敗退二十裡,折兵三千。
”葉飄零大驚道:“零陵至武陵尚有小路,孤卻不知,隻以為衡陽是必經之路。
安甯兵敗,孤之罪也。
”當即下令,着降将潘璋陳武引兵一萬去救安甯,張清兒回公安引兵一萬五千急攻武陵。
這邊孫堅因折了孫策,恨葉飄零入骨,提長沙傾城之兵來攻。
但衡陽城中尚有兵馬五萬,隻需堅守,足以與長沙、桂陽援兵相抗,葉飄零向來頗有自知之明,從不弄險,一生隻會以多攻少,即使分兵,也不會勢寡。
因此孫堅雖然奮力攻打,終究隻是無功而退。
卻說安甯見衡陽一戰,諸将皆立奇功,唯獨自己久攻武陵不下,心下焦躁,拼力攻城之際為周郎援兵大破之。
幸得潘璋陳武、張清兒兩路來援,周郎方退。
清兒見安甯沮喪之極,便道:“安甯勿急,清兒替你報仇來了。
” 安甯發躁道:“不需你去,來日我領生力軍自往,必破城池。
”清兒見他多日征戰,已是滿眼血絲,心下疼惜,隻道:“你要好好休息,讓清兒替你去戰一場,等你精力恢複了,再起兵收複武陵不遲。
” 安甯大叫道:“大丈夫怎能藏頭縮尾,自己躲在陣後,卻教女子上前!”清兒見他不可理喻,心下卻想起那雄姿英發的白袍小将來,想必他應該是溫柔似水吧,一時之間也有了火氣,一改往日溫柔,怒道:“女子怎麼了?連飄零都說巾帼勝須眉呢,你敢不聽他的話麼!” 安甯語塞,走出帳去,望着天大叫道:“為什麼隻有我沒用,隻有我立不了功!”清兒在帳中聽見他大吼,心下卻頗有不忍,走出帳來,在安甯背後道:“安甯,都是我不好。
其實飄零本來就說了,你的任務隻是截斷援兵道路,你已經完成得很好了呀!” 安甯回過身來道:“可這次出兵飄零明明是要我攻下武陵的。
”清兒道:“那是飄零将衡陽之士擋住四面援兵,因此道武陵孤城可取,可他怎會料到零陵至此另有小路相通呢?城池不下,非你之過,男兒立功,機會多有,不争朝夕。
如今我們兵士大集,當另尋奇計破之。
安甯,來日你便出戰,我和潘将軍陳将軍為你後援,你可要随機應變,不要為我們丢臉啊。
” 安甯見清兒如此通情達理,不由得心下愧疚萬分,握住她手道:“清兒,剛才我大發脾氣,委實不該。
我一定要拿下武陵,為你争光。
”清兒微笑點頭。
于是第二日清兒、潘璋陳武聚在後營,安甯引軍五千來武陵城下搦戰。
城上蔣欽便要出城迎敵,黃蓋勸住道:“對方援兵已到,我等隻可堅守,徐圖他計,戰則有失。
”于是安甯耀武揚威半日,城上隻不理睬,空耗了許多力氣。
安甯大怒,單騎直沖城門
李通卻錯失良機,反為孫策所擒,差幸吳蘭解救,回營後郁郁不樂。
葉飄零自知他心中所想,安慰道:“文達,為将之道,首在禦人,沙場上争先勝敗,誠不足道也。
待我平定荊南之日,教汝為安南都督,宏才可展也。
”李通大喜,連忙拜謝。
孫堅聞訊孫策已隕,聽了張弘之策,發書劉表,教起廬江之兵以攻江夏。
葉飄零麾下衆将聞訊一齊來道:“主公,劉表若起兵,江夏必然失守,我軍後方危矣,不如暫且與孫堅修好,先除劉表。
” 葉飄零大笑不已。
郭嘉亦跟着大笑。
葉飄零便問道:“奉孝,何故發笑?”郭嘉道:“主公心中自然有數。
”葉飄零斂笑道:“後世一向流傳劉景升懦弱昏庸,疏于武事,而吾攻襄陽、破江夏,始終不見劉表援兵,已知他心中始終存和解之意。
吾再令蔡中送白銀千兩與其兄蔡瑁,此人必進讒言,令劉表不發一兵也。
”衆将齊曰:“主公神算,諸将不及也。
” 獨有郭嘉道:“主公,何謂後世流傳?”葉飄零語塞,将話頭岔了開去。
郭嘉心知有異,也不多問。
于是葉飄零大堂坐定,道:“荊南必為我所得也。
我等且在此修整,但聽武陵捷報。
”忽然探馬來報:“禀主公,周瑜引一萬兵從零陵小路來攻安将軍,安将軍敗退二十裡,折兵三千。
”葉飄零大驚道:“零陵至武陵尚有小路,孤卻不知,隻以為衡陽是必經之路。
安甯兵敗,孤之罪也。
”當即下令,着降将潘璋陳武引兵一萬去救安甯,張清兒回公安引兵一萬五千急攻武陵。
這邊孫堅因折了孫策,恨葉飄零入骨,提長沙傾城之兵來攻。
但衡陽城中尚有兵馬五萬,隻需堅守,足以與長沙、桂陽援兵相抗,葉飄零向來頗有自知之明,從不弄險,一生隻會以多攻少,即使分兵,也不會勢寡。
因此孫堅雖然奮力攻打,終究隻是無功而退。
卻說安甯見衡陽一戰,諸将皆立奇功,唯獨自己久攻武陵不下,心下焦躁,拼力攻城之際為周郎援兵大破之。
幸得潘璋陳武、張清兒兩路來援,周郎方退。
清兒見安甯沮喪之極,便道:“安甯勿急,清兒替你報仇來了。
” 安甯發躁道:“不需你去,來日我領生力軍自往,必破城池。
”清兒見他多日征戰,已是滿眼血絲,心下疼惜,隻道:“你要好好休息,讓清兒替你去戰一場,等你精力恢複了,再起兵收複武陵不遲。
” 安甯大叫道:“大丈夫怎能藏頭縮尾,自己躲在陣後,卻教女子上前!”清兒見他不可理喻,心下卻想起那雄姿英發的白袍小将來,想必他應該是溫柔似水吧,一時之間也有了火氣,一改往日溫柔,怒道:“女子怎麼了?連飄零都說巾帼勝須眉呢,你敢不聽他的話麼!” 安甯語塞,走出帳去,望着天大叫道:“為什麼隻有我沒用,隻有我立不了功!”清兒在帳中聽見他大吼,心下卻頗有不忍,走出帳來,在安甯背後道:“安甯,都是我不好。
其實飄零本來就說了,你的任務隻是截斷援兵道路,你已經完成得很好了呀!” 安甯回過身來道:“可這次出兵飄零明明是要我攻下武陵的。
”清兒道:“那是飄零将衡陽之士擋住四面援兵,因此道武陵孤城可取,可他怎會料到零陵至此另有小路相通呢?城池不下,非你之過,男兒立功,機會多有,不争朝夕。
如今我們兵士大集,當另尋奇計破之。
安甯,來日你便出戰,我和潘将軍陳将軍為你後援,你可要随機應變,不要為我們丢臉啊。
” 安甯見清兒如此通情達理,不由得心下愧疚萬分,握住她手道:“清兒,剛才我大發脾氣,委實不該。
我一定要拿下武陵,為你争光。
”清兒微笑點頭。
于是第二日清兒、潘璋陳武聚在後營,安甯引軍五千來武陵城下搦戰。
城上蔣欽便要出城迎敵,黃蓋勸住道:“對方援兵已到,我等隻可堅守,徐圖他計,戰則有失。
”于是安甯耀武揚威半日,城上隻不理睬,空耗了許多力氣。
安甯大怒,單騎直沖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