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回 太子計陷鎮西王 君皇痛遷龍虎将
關燈
小
中
大
程,宜發書寬解,以慰其心,免母子不測。
待孩兒降世,再作他議。
”葉飄零乃從其言,回書教逐流休念餘事,但專心保母子平安,自與憲英返坤甯宮去。
安靜問清兒道:“母親,逐流哥哥流落番邦,如何反阻父皇接之還都?”清兒歎道:“雖有保馬超骨肉之念,亦為逐流計也。
皇上正在氣頭,逐流兒犯下這般事故,若回京時,自取死也,皇上妻離女散,再喪愛子,此生何堪?逐流兒隻宜暫避禍于外,待皇上怒氣稍抑,方可面見。
吾使皇上以書寬其心懷,勸慰之際,皇上自然減怒。
唉,皇上一生,命運多舛,今何又至此焉?”不覺深深歎息了一聲。
卻說逐流寄于沙西井中,忽忽年關已近,原來西疆一戰,烏孫主力已被逐流擊潰,大宛敵膽亦被逐流所驚。
忽有西方大秦國使者來到,與大宛王道:“大秦上國,縱橫萬裡,軍強民壯,旌旗所至,萬邦歸降,不日天兵東下,以取中華沃土。
爾等小國若知時勢,可為沿途接應,待取中華,平分疆土。
”大宛王遣退使者,與衆臣道:“中華軍早晚犯境,不如就借大秦之兵禦之,從中取利。
”正自商議,忽報:“中華軍已入境矣!”大宛王大驚,急喚二子蘇庫丁、蘇昭出迎。
卻是馬超憋悶之下,引西涼子弟長驅直入,所向披靡,早随歸塵趕到烏孫之後,正遇大宛援軍,蘇庫丁、蘇昭二人統領,各坐汗血良駒而來,歸塵揮鞭指道:“誰可擒之?”馬超應聲道:“馬超願往。
”飛馬而去,早到敵陣之前,順手一槍,刺死蘇昭,就牽其坐騎回陣。
蘇庫丁大怒趕來,正遇安清,戰不三合,被安清砍死,亦奪了其座,歸塵、張苞、馬岱、黃義一齊沖突,銅鈴軍從側翼趕來,西兵盡潰,大宛王聞得,驚駭萬分。
歸塵便引諸軍,深入大宛。
銅鈴聲到處,大宛并不敢戰,聞風而降。
馬超既到,大宛王斬大秦使者獻首歸降。
此時安甯、曹彰已定諸野,合圍赤谷,獨有西疆二秀四面騷擾,中華軍萬裡而來,耗費錢糧甚巨。
小周郎對月沉思許久,乃教諸軍止住攻勢,回到帳上,修眉飾面,細細收揀,乃頂綸巾,持羽扇,翩翩單騎,來到烏孫營中,說小蘇兒道:“中華一統,四海臣服。
吾主建興皇帝仁愛惠人,知兵兇戰危,本無西向之意,唯尊父尊兄誤信闫行,緻起幹戈。
小蘇公主才識過人,安能不察?吾今舍死而來,乞退左右,别有肺腑之言相告。
”小蘇兒果招小周郎進入内帳,問道:“将軍當世奇才,未知有何見教?” 小周郎忽然單膝拜地,道:“今為闫行之故,兩國交兵,中華軍大會赤谷,寨破之日,玉石俱焚,循觀公主巾帼英雄,必護國死戰,終不屈于人也。
公主死,循不能獨生,願先死此處。
”小蘇兒大驚道:“賤妾化外蠻人,何足将軍如此?”小周郎道:“循自成年以來,掃蕩天下,建立功名,未嘗以家室為念。
今受命征西,忽遇公主,雄姿英發,叱咤風雲,仰慕之心,如久旱逢甘雨,他鄉見故人。
願公主既憐周循,可住兵戈,循既喜兩國安甯,亦幸得公主長伴此生矣!” 小蘇兒煞眉豎起,動容道:“你好大膽,兩軍臨陣,闖營至此,竟為求婚而來?”小周郎道:“循知公主乃天下之奇女,能容天下之奇人,故冒萬死而至,唯公主見憐。
”小蘇兒急拜下還禮道:“郎君請起,賤妾雖居化外,粗知禮儀,不敢有負将軍厚意。
”小周郎忙扶起小蘇兒,搭手道:“公主高義,循永世銘感于心。
”小蘇兒乃以書告大蘇兒道:“昔父王聽闫行之言,執意起兵,緻遭中華犯境。
吾姊雖盡人謀,難覆乾坤,今賤妹深感小周郎走馬穿營之意,願入中華,以為兩國邦交見證,姊知吾心!”大蘇兒得書,來報昆不莫道:“勢難回矣,今已死戰,可以投降。
” 于是周循招婚小蘇公主,烏孫、大宛歸附中華。
歸塵安撫各族已定,留馬超依舊鎮守西涼,兼督西域各部,分各路軍馬巡守隘口,自引中央軍、銅鈴士回國。
此時脫脫公主已生下一子,逐流使名葉超,早遇周循頭隊,共返長安。
葉飄零聞得愛将親兒已回,便上朝堂。
先有歸塵進獻所獲大宛汗血良駒兩匹,葉飄零就将其一賜與歸塵,歸塵拜謝,侍立一旁。
又有周循引小蘇兒見帝,代逞昆不莫國書,道明願為藩國之意。
葉飄零皆好言撫慰,交遞已畢,謂周循道:“此番西征,子遠居功至偉,汝可為執金吾,行衛尉事,掌宮中之事,與朕分憂。
”周循謝恩而受。
又有逐流在朝門外求見。
滿朝文武頓時肅然,隐隐顫懼,不敢發出一聲。
葉飄零令宣入,逐流引脫脫公主拜伏玉階之下,叩首道:“不孝兒逐流,叩見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葉飄零道:“吾兒平身。
”逐流便起,躬身退過一旁。
葉飄零緩緩道:“逐流吾兒,還珠一向安好?”啪的一下,逐流重又伏地道:“孩兒欺君惘上,罪該萬死!”葉飄零離案而起,沉聲道:“辱子,犯下滔天大罪,不即自死,安敢回朝?來人,推往東市,就地處決!”三班斧手,金瓜武士皆至,架起逐流。
逐流回目望脫脫而笑道:“妹子,吾庸碌半生,幸當日軍中夢醒,雖有今朝,不足為恨。
”脫脫道:“哥哥暫别,小妹随後即至。
”威遠将軍劉賢原已忐忑不安,忽聞此語,叱道:“逆女安敢亂言?自知其罪,可早悔過!”葉飄零道:“劉将軍無須多言,罪不在令愛,全在逆子也。
”喝令速斬。
左邊轉出歸塵,口稱父皇,右邊轉出周循,高呼陛下,一齊道:“刀下留人,臣有片言相告。
”葉飄零道:“汝等有何言語?”歸塵道:“父皇早布大法,行于四海,天下皆知,今王弟之罪,尚未全明,安可旦夕便斬?”葉飄零叱道:“逆子私結大将,欲謀皇兄,懷不忠之心,行無義之事,論罪當斬,何須多言?”周循道:“此為傳言之故,鎮西王轉戰西域,偷度陰平
待孩兒降世,再作他議。
”葉飄零乃從其言,回書教逐流休念餘事,但專心保母子平安,自與憲英返坤甯宮去。
安靜問清兒道:“母親,逐流哥哥流落番邦,如何反阻父皇接之還都?”清兒歎道:“雖有保馬超骨肉之念,亦為逐流計也。
皇上正在氣頭,逐流兒犯下這般事故,若回京時,自取死也,皇上妻離女散,再喪愛子,此生何堪?逐流兒隻宜暫避禍于外,待皇上怒氣稍抑,方可面見。
吾使皇上以書寬其心懷,勸慰之際,皇上自然減怒。
唉,皇上一生,命運多舛,今何又至此焉?”不覺深深歎息了一聲。
卻說逐流寄于沙西井中,忽忽年關已近,原來西疆一戰,烏孫主力已被逐流擊潰,大宛敵膽亦被逐流所驚。
忽有西方大秦國使者來到,與大宛王道:“大秦上國,縱橫萬裡,軍強民壯,旌旗所至,萬邦歸降,不日天兵東下,以取中華沃土。
爾等小國若知時勢,可為沿途接應,待取中華,平分疆土。
”大宛王遣退使者,與衆臣道:“中華軍早晚犯境,不如就借大秦之兵禦之,從中取利。
”正自商議,忽報:“中華軍已入境矣!”大宛王大驚,急喚二子蘇庫丁、蘇昭出迎。
卻是馬超憋悶之下,引西涼子弟長驅直入,所向披靡,早随歸塵趕到烏孫之後,正遇大宛援軍,蘇庫丁、蘇昭二人統領,各坐汗血良駒而來,歸塵揮鞭指道:“誰可擒之?”馬超應聲道:“馬超願往。
”飛馬而去,早到敵陣之前,順手一槍,刺死蘇昭,就牽其坐騎回陣。
蘇庫丁大怒趕來,正遇安清,戰不三合,被安清砍死,亦奪了其座,歸塵、張苞、馬岱、黃義一齊沖突,銅鈴軍從側翼趕來,西兵盡潰,大宛王聞得,驚駭萬分。
歸塵便引諸軍,深入大宛。
銅鈴聲到處,大宛并不敢戰,聞風而降。
馬超既到,大宛王斬大秦使者獻首歸降。
此時安甯、曹彰已定諸野,合圍赤谷,獨有西疆二秀四面騷擾,中華軍萬裡而來,耗費錢糧甚巨。
小周郎對月沉思許久,乃教諸軍止住攻勢,回到帳上,修眉飾面,細細收揀,乃頂綸巾,持羽扇,翩翩單騎,來到烏孫營中,說小蘇兒道:“中華一統,四海臣服。
吾主建興皇帝仁愛惠人,知兵兇戰危,本無西向之意,唯尊父尊兄誤信闫行,緻起幹戈。
小蘇公主才識過人,安能不察?吾今舍死而來,乞退左右,别有肺腑之言相告。
”小蘇兒果招小周郎進入内帳,問道:“将軍當世奇才,未知有何見教?” 小周郎忽然單膝拜地,道:“今為闫行之故,兩國交兵,中華軍大會赤谷,寨破之日,玉石俱焚,循觀公主巾帼英雄,必護國死戰,終不屈于人也。
公主死,循不能獨生,願先死此處。
”小蘇兒大驚道:“賤妾化外蠻人,何足将軍如此?”小周郎道:“循自成年以來,掃蕩天下,建立功名,未嘗以家室為念。
今受命征西,忽遇公主,雄姿英發,叱咤風雲,仰慕之心,如久旱逢甘雨,他鄉見故人。
願公主既憐周循,可住兵戈,循既喜兩國安甯,亦幸得公主長伴此生矣!” 小蘇兒煞眉豎起,動容道:“你好大膽,兩軍臨陣,闖營至此,竟為求婚而來?”小周郎道:“循知公主乃天下之奇女,能容天下之奇人,故冒萬死而至,唯公主見憐。
”小蘇兒急拜下還禮道:“郎君請起,賤妾雖居化外,粗知禮儀,不敢有負将軍厚意。
”小周郎忙扶起小蘇兒,搭手道:“公主高義,循永世銘感于心。
”小蘇兒乃以書告大蘇兒道:“昔父王聽闫行之言,執意起兵,緻遭中華犯境。
吾姊雖盡人謀,難覆乾坤,今賤妹深感小周郎走馬穿營之意,願入中華,以為兩國邦交見證,姊知吾心!”大蘇兒得書,來報昆不莫道:“勢難回矣,今已死戰,可以投降。
” 于是周循招婚小蘇公主,烏孫、大宛歸附中華。
歸塵安撫各族已定,留馬超依舊鎮守西涼,兼督西域各部,分各路軍馬巡守隘口,自引中央軍、銅鈴士回國。
此時脫脫公主已生下一子,逐流使名葉超,早遇周循頭隊,共返長安。
葉飄零聞得愛将親兒已回,便上朝堂。
先有歸塵進獻所獲大宛汗血良駒兩匹,葉飄零就将其一賜與歸塵,歸塵拜謝,侍立一旁。
又有周循引小蘇兒見帝,代逞昆不莫國書,道明願為藩國之意。
葉飄零皆好言撫慰,交遞已畢,謂周循道:“此番西征,子遠居功至偉,汝可為執金吾,行衛尉事,掌宮中之事,與朕分憂。
”周循謝恩而受。
又有逐流在朝門外求見。
滿朝文武頓時肅然,隐隐顫懼,不敢發出一聲。
葉飄零令宣入,逐流引脫脫公主拜伏玉階之下,叩首道:“不孝兒逐流,叩見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葉飄零道:“吾兒平身。
”逐流便起,躬身退過一旁。
葉飄零緩緩道:“逐流吾兒,還珠一向安好?”啪的一下,逐流重又伏地道:“孩兒欺君惘上,罪該萬死!”葉飄零離案而起,沉聲道:“辱子,犯下滔天大罪,不即自死,安敢回朝?來人,推往東市,就地處決!”三班斧手,金瓜武士皆至,架起逐流。
逐流回目望脫脫而笑道:“妹子,吾庸碌半生,幸當日軍中夢醒,雖有今朝,不足為恨。
”脫脫道:“哥哥暫别,小妹随後即至。
”威遠将軍劉賢原已忐忑不安,忽聞此語,叱道:“逆女安敢亂言?自知其罪,可早悔過!”葉飄零道:“劉将軍無須多言,罪不在令愛,全在逆子也。
”喝令速斬。
左邊轉出歸塵,口稱父皇,右邊轉出周循,高呼陛下,一齊道:“刀下留人,臣有片言相告。
”葉飄零道:“汝等有何言語?”歸塵道:“父皇早布大法,行于四海,天下皆知,今王弟之罪,尚未全明,安可旦夕便斬?”葉飄零叱道:“逆子私結大将,欲謀皇兄,懷不忠之心,行無義之事,論罪當斬,何須多言?”周循道:“此為傳言之故,鎮西王轉戰西域,偷度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