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回 太子計陷鎮西王 君皇痛遷龍虎将

關燈
,廢寝忘食,出生入死,命尚不惜,身猶不顧,何念權位,安有反意乎?且縱欲交結諸将,亦軍中常事也,豈有此行即為謀反乎?願陛下聖明,詳察為要。

    ” 葉飄零道:“兩軍之前,親口承認,政局确鑿,事實皆在,雖張儀不能易其過,蘇秦難以飾其非也,衆卿不必多言。

    ”教推出午門斬首。

    周循大急,雙膝跪地,道:“臣雖不肖,當年飄零漠北之日,曾與逐流、脫脫義結金蘭,誓以同死,陛下既斬吾弟,臣請以同處。

    ” 葉飄零沉聲道:“周循,汝大好年華,切勿恃功自傲,妄毀前程!中華國法,朕雖廢連坐,然謀逆者必死也,朕不能躬親而行,何以号令天下遵紀守法?再勿多言!”大司馬、騎兵大元帥、晉陽侯安甯急步出列,奏道:“陛下,中華一統,天下之亂,逐流之功,冠絕寰宇,今若忽而斬之,恐天下有功之人,無不自危也。

    ”葉飄零道:“安甯,你掌全國軍馬,如何竟出此言!朕明頒大法,告示天下,雖天子、功臣、名将、庶民,但犯法者,一概當誅,餘人皆不涉也,安有危及他人之理!可速退!”說着離案便起,拂袖欲入。

    有大将軍、保國夫人、襄陽侯張清兒閃出班來,奏道:“臣聞按法定論,按章行刑。

    陛下開誠布公,凡事無諱,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故人所共服,海内同心,今逐流縱有死罪,須開庭審問,取齊證據,盡告天下,方可誅之,不可不問而斬,使天下疑惑。

    ”群臣一齊奏道:“陛下,張飄渺之言,實為正理,願陛下察納!” 葉飄零道:“既是如此,此事重大,朕當親審,且押此兒入獄。

    ”于是三班推回逐流,摘下稚尾王冠,卸去錦袍銅鈴,上手铐,系足鐐,可憐鎮西藩王,銅鈴神将,哐啷入獄,陡成階下之囚。

    又教王淩往丹陽郡泾縣為官,劉賢、蔡琰看顧脫脫在家,休生他事。

     連日間,有龐統、陸遜、司馬懿等百官各自上表,銅鈴死士歃血成書,共保逐流不反。

    葉飄零盡皆不置,親下天牢而來。

    逐流連忙拜見,葉飄零令起,緩緩坐下,扶逐流雙肩道:“飄萍逝去,罵名至今未消,秋水棄我,音訊至今不見。

    逐流我兒,世上血親,唯存汝耳。

    今猶絕情如此,吾兒心下可怨朕乎?”逐流雙肩沉重,凝目望父皇時,分明兩鬓微斑,髯須頗白,不覺瞳目淚生,顫聲道:“孩兒深負厚望,不敢有怨。

    ” 葉飄零微微歎道:“朕知汝兄歸塵,穩健寬容,能忍萬事,可以下人,不似汝多情任性,跳脫飛揚,故托後事于彼。

    又恐螟蛉之子,其心不穩,若忌你功高勢重,兄弟相殘,非朕所願,屢加撫慰,示無二心。

    誰想到頭他不曾忌你,卻忘了你可能忌他,緻有今朝之事。

    逐流啊逐流,你隻知父皇立汝兄為嗣,恐他日兄長不能見容,何不知屆時父皇另有安排,必保汝一世平安乎?心中既存謀兄之念,大傷朕心,汝可知乎?” 逐流伏地道:“父皇,孩兒思及此事,愧恨難當。

    隻是孩兒昔年确有忌憚兄長之心,然自組銅鈴軍之後,縱橫疆場,殺敵建功,已知人生快意足矣,安敢他望?後又屢得兄長見愛,更無相害之意,孩兒昔日之心,早不複矣!”葉飄零道:“既如此,又何不讓昔日之事,煙消雲散,盡随碧水逝去,永不複提,豈不是好?” 逐流道:“孩兒本欲如此,然每夜深人靜之際,徘徊窗外之時,思及脫脫抱憾終生之狀,心如刀割,不能安穩。

    又昔曾許諾于人,無端背信,此心何堪?身為男兒,行于當世,豈能不護所愛之人周全,此孩兒所不願也。

    ”葉飄零道:“汝隻知脫脫傷心,自身孤寂,卻不憐還珠苦痛乎?” 逐流道:“孩兒亦曾前思後想,此生先瞞脫脫,後欺還珠,愧恨良深,不敢欺人三載,猶不知悔而自欺一世也。

    ”葉飄零道:“依你之見,重結脫脫而棄還珠,是義所當為了?昔年怎不如此之想?”逐流道:“孩兒此生終已虧負于人,有失父皇公道,既已知錯,唯盡心盡力,以補前過耳。

    縱得死罪,亦無所恨。

    ” 葉飄零見逐流慨然而應,低聲道:“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恐他年汝回首前程,又未必以今朝之事為善也。

    荒唐,荒唐!”逐流面紅耳赤,伏拜于地,道:“孩兒委實荒唐,隻不敢一錯再錯也。

    ”葉飄零微微苦笑,一時之間,憶起許多往事,緩緩歎道:“不過年少輕狂,古今常理,人生一世,又有誰不曾幹過幾樁荒唐之事來?不足為異,不足為異!” 在牢中踱步數圈,扶住逐流道:“朕初聞汝忌妒兄長,欲行不軌,故而不能容汝。

    今方知汝既隻偶生忌憚之心,而能按捺不臣之意,此間可揭過也。

    脫脫既與汝兩相情願,孟起、還珠強求亦無益也。

    朕不斬汝,不斬汝,唯昔漠北接親,自生情愫,汝以一己之私,不敢明言,引緻後來諸般因由,究非可恕之罪。

    至今中華尚為人治,終朕此生,縱可保公道,然易世之後,誰能繼志?父皇但願法制天下,号令四方,行當還權于民,兼督官吏,使世世代代無因權腐化之人,為彰法令,難以赦汝。

    ”逐流下淚道:“孩兒不知父皇之志,拖累父皇大治天下,不論何等責罰,皆所甘願。

    ” 葉飄零亦有哽咽之意,強行忍住,緩緩道:“逐流我兒,朕欲告罪天下,徙汝與脫脫往江南為民,恐此生父子再難相見矣。

    ”逐流道:“孩兒既負多人,情願削去王爵,退還官職,從此永不見孟起、還珠之面,以傷故舊之情。

    ”葉飄零輕輕颔首,又将逐流抱了一抱,緩步出牢。

    其時又有西川青城山、峨眉山草寇,擒李意道人而至,情願招安,戴罪立功,但求饒盟主一命。

    葉飄零思及飄萍之恨,令斬李意,逐流之事,且待親審。

    早有一人,飛馬報訊,衆臣大驚。

    這正是:三十功業成空去,一代豪雄至此終。

    畢竟是何要事,還是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