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秋水私離襄陽郡 安甯威震夏口城
關燈
小
中
大
隻說葉飄零請神醫不至,傳令襄陽、江陵、江夏三郡共祭天地,祈求上蒼解此劫難以安民心,又令清兒巧取廬江供應三軍糧草以防外敵。
劉表急令安甯将五千兵馬,用誘敵埋伏計戰敗清兒,複取廬江。
捷報傳到秣陵,劉表大喜,拜安甯為威西将軍,總督廬江全郡軍馬以拒荊襄。
安甯受命,遂于廬江城中聚草屯糧,招兵買馬,訓練水軍,伺機攻取夏口。
這邊清兒被安甯一戰而敗,兵退夏口,急請周瑜前來鎮守,自己卻來到襄陽南門之外請罪。
葉飄零與襄陽城裡衆官共往城頭,清兒于城下俯伏道:“廬江雖取複失,敗回夏口,請飄零降罪!” 葉飄零溫言道:“清兒,既是安甯攻城,汝心神必然不定,如何能敵?諒此孤城,得之何喜,失之何憂!前日聞報陳登令曹豹、管亥引軍兩萬來取樊城,汝可前往鎮守,以解此危。
”清兒領命去了。
衆官走下城頭,慕容秋水道:“飄零,清兒輕失城池,實乃以私廢公而緻,衆将看在眼裡,此罪非小,不加責罰,恐衆将不服,軍心動搖。
”葉飄零道:“清兒外柔内剛,若加責罰,恐受委屈。
我令其守樊城,正欲教她将功折罪也。
”慕容秋水點頭稱是。
這日探馬來報,安甯起廬江水軍兩萬來攻夏口。
葉飄零道:“公瑾足智多謀,子義英勇無敵,興霸慣于水戰,雖然兵寡,無須憂慮。
”慕容秋水道:“我軍五萬分踞鄉野,難以呼應,夏口止有五千疲憊之師,難敵安甯精熟水師,秋水請領襄陽水軍五千,前往救之。
” 葉飄零搖頭道:“安甯雖有武略,思慮不足,非周郎之敵,不必憂也。
”慕容秋水道:“恐雙方相持,安甯心中怨恨更深,秋水若去,動以舊義,尚可開解。
”葉飄零道:“襄陽疫病流行,汝為疫區之人,不可出城!吾已飛檄令李通委派徐盛将長沙兵士往救,安甯雖勇,此出必然無功。
”慕容秋水還要進言,葉飄零不悅,起身拂袖轉入内堂去了。
司馬勸道:“主公既然計議已定,夫人所言雖是,内堂勸說可也,何必于衆将之前有拂主公之意?”慕容秋水搖搖頭道:“剛愎自用,如何能定天下?”自往城中巡視去了。
衆官皆散,晚間忽聞慕容秋水不得将令,私出城池,往夏口而去,揚言要單槍匹馬,說回安甯。
衆皆失驚,葉飄零大怒:“襄陽正值緊要關頭,如何不得吾令,私自出外,倘将疫病外傳,吾為天下罪人矣!”令城北探馬火速去追。
卻道安甯領軍溯江而上,距夏口三十裡依江紮下水營。
周郎與甘甯計議曰:“敵衆我寡,須得今晚趁夜劫營,折其銳氣,然後堅守。
”于是甘甯領命,點一千兵士,暗暗欺近安甯水營,一聲令下,殺入其中。
安甯毫無防備,被甘甯奮勇沖突,斬首數百。
安甯大怒之下,竟不顧大營,隻令副将将營中之兵好生與甘甯糾纏,自己奮起八千兵士上岸竟往夏口沖突而來。
幸得周郎随時準備接應甘甯,夏口城中軍勢齊整,見安甯欺近,深恐阻了甘甯返回之路,于是令太史慈領兵兩千出戰,自己守城。
太史慈領諾上馬,領隊下城,挺戟大叫:“安将軍,汝自去襄陽,主公等終日思念,今日複歸夏口,荊襄之幸也!”炮聲響處,安甯出陣,怒道:“子義,吾今身居威西将軍要職,官居君武亭侯,奉令掃蕩荊襄。
葉飄零輕我愚魯,欺我暗室,誓與之不共戴天,豈能複歸荊襄?今日縱然葉飄零親至,亦當一戰,豈叙舊情耶!”挺蛇矛而出,直取太史慈。
太史慈無奈,揮戟應戰。
兩将交馬,大戰百合,太史慈見安甯須發皆張,骨節迸響,面上充血,照耀夜空,不覺驚駭,揮戟扛住蛇矛正奮力時,安甯忽然大吼,軍中鼓聲猛起,但見蛇矛橫揮,飛起一頂金盔,太史慈掉馬回城,披發大怒,換過馬匹,下城再鬥安甯。
又數十合,安甯狂舞蛇矛,揮軍突進,太史慈終是膽寒,退回城去。
周瑜令發動連射,城頭灰瓶亂打,安甯方引軍退去。
須臾甘甯引軍而回。
這一戰安甯雖有稍損,但夏口折兵兩千,眼見難支,周瑜自知不出奇計,難以退敵,隻
劉表急令安甯将五千兵馬,用誘敵埋伏計戰敗清兒,複取廬江。
捷報傳到秣陵,劉表大喜,拜安甯為威西将軍,總督廬江全郡軍馬以拒荊襄。
安甯受命,遂于廬江城中聚草屯糧,招兵買馬,訓練水軍,伺機攻取夏口。
這邊清兒被安甯一戰而敗,兵退夏口,急請周瑜前來鎮守,自己卻來到襄陽南門之外請罪。
葉飄零與襄陽城裡衆官共往城頭,清兒于城下俯伏道:“廬江雖取複失,敗回夏口,請飄零降罪!” 葉飄零溫言道:“清兒,既是安甯攻城,汝心神必然不定,如何能敵?諒此孤城,得之何喜,失之何憂!前日聞報陳登令曹豹、管亥引軍兩萬來取樊城,汝可前往鎮守,以解此危。
”清兒領命去了。
衆官走下城頭,慕容秋水道:“飄零,清兒輕失城池,實乃以私廢公而緻,衆将看在眼裡,此罪非小,不加責罰,恐衆将不服,軍心動搖。
”葉飄零道:“清兒外柔内剛,若加責罰,恐受委屈。
我令其守樊城,正欲教她将功折罪也。
”慕容秋水點頭稱是。
這日探馬來報,安甯起廬江水軍兩萬來攻夏口。
葉飄零道:“公瑾足智多謀,子義英勇無敵,興霸慣于水戰,雖然兵寡,無須憂慮。
”慕容秋水道:“我軍五萬分踞鄉野,難以呼應,夏口止有五千疲憊之師,難敵安甯精熟水師,秋水請領襄陽水軍五千,前往救之。
” 葉飄零搖頭道:“安甯雖有武略,思慮不足,非周郎之敵,不必憂也。
”慕容秋水道:“恐雙方相持,安甯心中怨恨更深,秋水若去,動以舊義,尚可開解。
”葉飄零道:“襄陽疫病流行,汝為疫區之人,不可出城!吾已飛檄令李通委派徐盛将長沙兵士往救,安甯雖勇,此出必然無功。
”慕容秋水還要進言,葉飄零不悅,起身拂袖轉入内堂去了。
司馬勸道:“主公既然計議已定,夫人所言雖是,内堂勸說可也,何必于衆将之前有拂主公之意?”慕容秋水搖搖頭道:“剛愎自用,如何能定天下?”自往城中巡視去了。
衆官皆散,晚間忽聞慕容秋水不得将令,私出城池,往夏口而去,揚言要單槍匹馬,說回安甯。
衆皆失驚,葉飄零大怒:“襄陽正值緊要關頭,如何不得吾令,私自出外,倘将疫病外傳,吾為天下罪人矣!”令城北探馬火速去追。
卻道安甯領軍溯江而上,距夏口三十裡依江紮下水營。
周郎與甘甯計議曰:“敵衆我寡,須得今晚趁夜劫營,折其銳氣,然後堅守。
”于是甘甯領命,點一千兵士,暗暗欺近安甯水營,一聲令下,殺入其中。
安甯毫無防備,被甘甯奮勇沖突,斬首數百。
安甯大怒之下,竟不顧大營,隻令副将将營中之兵好生與甘甯糾纏,自己奮起八千兵士上岸竟往夏口沖突而來。
幸得周郎随時準備接應甘甯,夏口城中軍勢齊整,見安甯欺近,深恐阻了甘甯返回之路,于是令太史慈領兵兩千出戰,自己守城。
太史慈領諾上馬,領隊下城,挺戟大叫:“安将軍,汝自去襄陽,主公等終日思念,今日複歸夏口,荊襄之幸也!”炮聲響處,安甯出陣,怒道:“子義,吾今身居威西将軍要職,官居君武亭侯,奉令掃蕩荊襄。
葉飄零輕我愚魯,欺我暗室,誓與之不共戴天,豈能複歸荊襄?今日縱然葉飄零親至,亦當一戰,豈叙舊情耶!”挺蛇矛而出,直取太史慈。
太史慈無奈,揮戟應戰。
兩将交馬,大戰百合,太史慈見安甯須發皆張,骨節迸響,面上充血,照耀夜空,不覺驚駭,揮戟扛住蛇矛正奮力時,安甯忽然大吼,軍中鼓聲猛起,但見蛇矛橫揮,飛起一頂金盔,太史慈掉馬回城,披發大怒,換過馬匹,下城再鬥安甯。
又數十合,安甯狂舞蛇矛,揮軍突進,太史慈終是膽寒,退回城去。
周瑜令發動連射,城頭灰瓶亂打,安甯方引軍退去。
須臾甘甯引軍而回。
這一戰安甯雖有稍損,但夏口折兵兩千,眼見難支,周瑜自知不出奇計,難以退敵,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