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回 歸塵五陳可勝道 文遠六拒夔門關
關燈
小
中
大
上回說到趙雲執槍,韓德執斧,兩相交戰,隻一合,一個頭顱飛上天空,兩将錯馬而過,韓德手提大斧,端坐馬背,忽然緩緩栽了下去,雪地盡染。
趙雲穩穩坐在白龍駒上,悄歎一聲,輕輕将七星刀上鮮血揩去,插入革囊之中。
那頭顱猶在地上喃喃自語:“你真的殺得了我?謝謝你。
”有詩歎曰:将軍求敗作狂言,疑是當年呂奉先。
武藝須從刀上見,斷頭氣概亦沖天。
狂風呼嘯,雪片飛翻,殘陽嗚咽,照映關山,銀槍濺血,白馬回還。
趙雲挂住長槍,拔刀斬了韓德,魏軍大駭,競相投拜。
于是逐流西征大功已成,隻十萬軍去,又損耗病死萬餘,然揀選精銳,收編羌卒涼兵,整頓魏國降人,共十三萬人還,分軍守住雍涼各路隘口,自與馬超諸将還朝。
時夏侯惇、曹仁、曹真分别為安甯、張清兒、司馬懿據住,不能前進,聞得逐流全師而返,各自退兵,中華軍馬順勢而進,奪取秦嶺一帶險要,隻有陳倉猶為郝昭把守,嚴密未拔。
葉飄零因雍涼新定,故教諸軍且回,時有馬超之妻脫脫公主,久在深閨,忽聞舉國歡慶,遂從洛陽來到長安,方知逐流建功還都,來告葉飄零道:“願往西涼迎接天兵。
”葉飄零笑道:“此行孟起立下驚天偉業,滿門榮寵,汝去相迎,正所宜也。
”脫脫公主謝恩而退,遂引五百輕騎投涼州地界來迎逐流。
時中華軍已到秦川,逐流正在營中與諸将帥兵丁痛飲作歌,忽報西涼郡主脫脫來到,馬超道:“殿下,超且告退。
”逐流微醉,笑執馬超手道:“吾與将軍一同出迎。
”二人齊出,趙薇與衆将道:“諸位且飲,芯茹少陪。
”亦跟了逐流、馬超出營來接脫脫。
三人同出,馬超方欲開言,脫脫先望見稚尾銅鈴,已出聲叫道:“無用二哥!”正要上前,旁邊轉過一人,抱住脫脫道:“公主姊姊,可想死妹妹了!”脫脫知是趙薇,道:“還珠妹妹,你私逃出京,追随我家二哥,縱橫天下,同建功名,不知羨煞世間多少人物!”二女相擁私語一番,脫脫才望見馬超亦在,這才松開趙薇,回頭盯了逐流一眼,垂首走到馬超身後。
逐流戰場上雖有翻山覆海之力,如今隻踏出一步,已被趙薇拉住,柔荑入手,雖纖纖無力,卻再也跨不出去了。
二對夫妻共入中軍主帳,見過衆将,當日又拔營起寨,往長安而來。
葉飄零親引王公大臣出長安十裡來接逐流,但見金甲擺開,銅鈴聲響,當先四騎馬飛上山來,奔到長亭之前,最前周循,左邊王基,右邊趙薇,中間逐流一齊伏拜駕前。
葉飄零令起,望見逐流成年,已是風度翩翩,英姿勝過場中老将,心下大喜,遂封逐流為鎮西王,統領雍涼、西戎兵馬,訓練降卒,預備調用,李廣弓就賜逐流。
進周循漢陽侯,遷後将軍,兼領朝中大理少卿,文武皆任。
馬超、魏延、陳到、曹彰、呂蟬諸大将,馬岱、雲祿、王基、陳式各副将,皆有升賞。
免趙薇昔日之罪,加為校蔚。
黃月英研制木牛流馬有功,封為博士。
太子歸塵見兄弟又建蓋世奇功,欣然稱賀道:“吾擁大軍,雖一高陵而不能取,吾弟督令諸将,獎率三軍,徐晃敗亡,西戎束手,雖山險崖高難遏其步,天寒地凍不損其師,長征萬裡,當者披靡,此功天下誰能及哉?為兄愚魯,不勝歎羨!” 逐流笑道:“兄長誇獎,如何敢當?皆子遠謀略,衆将勇武所緻也。
”歸塵遂見過馬超、趙雲、魏延、周循諸将,皆施重禮,并示拜服參賀之言。
諸将遜謝,當下文武百官還朝,趙雲自燕漢覆滅,客居中華,誓以六功相報,今屈指算來,滅倭保女第一功,潼關衛軍第二功,洛陽護駕第三功,射箭救主第四功,力誅四子第五功,智斬韓德第六功,其餘披堅執銳、單槍匹馬走長安,沖鋒陷陣、接箭還矢鎮曹仁,諸般小功,不計其數,葉飄零自知兩人恩怨,至今已盡,倍加榮之,賜爵武功侯。
趙雲贈七星刀與逐流道:“芯茹雖為趙家之女,亦是中華之臣。
若有再通外國,不念家邦之事,可以此刀斬之。
”逐流受刀領命。
自此趙雲回府,不履沙場,但告葉飄零道:“屢受陛下大恩,未能盡報,心甚憾之。
略學刀槍,皆已傳與二子,必與陛下效力。
唯陛下大業已成,多雲一人不多,少雲一人不少,但請以國民為重,雲無複言。
”有詩贊曰: 将軍智勇匹關張,屢拒萬夫意氣狂。
威震九霄馳白馬,名揚四海舞銀槍。
臨辭片語思家國,欲去餘言囑女郎。
一段風流成往事,空留蕩氣尚回腸。
又有歌謠曰: 關張馬黃趙,張樂于徐張。
五虎并五子,四海最難當。
翼德能書畫,關公号五常。
黃忠射日月,馬超霸西涼。
張遼震巴蜀,徐晃掃八荒。
樂進陷陣猛,于禁治軍良。
張郃多巧變,壽唯子龍長。
才藝非殊勝,萬民心底藏。
雖曾事數主,專一屬家邦。
忽隐暮雲去,仁字永傳揚。
十将已無影,空留姓字彰。
中華今尚在,韬晦忍西洋。
隻說中華休養數月,葉飄零使曹彰發書招撫北狄,漠北各部無不臣服,中華威名遠及羌胡、月氏,曹彰因此得繼飄萍鎮北王之位。
葉飄零遂封山越大王為鎮東王,銀屏又遣孟優自南蠻來賀,四夷皆附,參拜當朝。
葉飄零乃指婚歸塵、安靜,花燈喜樂,飄蕩西京。
又與周循道:“萍兒已去久矣,諸子之中,循兒最長,朕當尋佳室事之。
”周循伏地告曰:“陛下深恩,永世難忘。
循非不孝,自有弟、妹,足續香煙,此生家室之念已斷,但願效先君之志,建蓋世大功,從知遇明主,立千秋之業,不負陛下提攜栽培。
”葉飄零慨歎而止。
時有江南陸遜上書,略曰:“曹叡施恩将士,整頓兵馬,蜀中軍民,漸趨臣服,文武公卿,各自心安。
若使長久,必為大患。
臣在江南有年,雖未輕動,精甲已足,請趁巴川初立,即刻伐之,早成大業。
”葉飄零便召群臣道:“陸伯言上書請伐巴蜀,早成一統,言甚懇切,諸卿以為如何?” 諸葛謹奏道
趙雲穩穩坐在白龍駒上,悄歎一聲,輕輕将七星刀上鮮血揩去,插入革囊之中。
那頭顱猶在地上喃喃自語:“你真的殺得了我?謝謝你。
”有詩歎曰:将軍求敗作狂言,疑是當年呂奉先。
武藝須從刀上見,斷頭氣概亦沖天。
狂風呼嘯,雪片飛翻,殘陽嗚咽,照映關山,銀槍濺血,白馬回還。
趙雲挂住長槍,拔刀斬了韓德,魏軍大駭,競相投拜。
于是逐流西征大功已成,隻十萬軍去,又損耗病死萬餘,然揀選精銳,收編羌卒涼兵,整頓魏國降人,共十三萬人還,分軍守住雍涼各路隘口,自與馬超諸将還朝。
時夏侯惇、曹仁、曹真分别為安甯、張清兒、司馬懿據住,不能前進,聞得逐流全師而返,各自退兵,中華軍馬順勢而進,奪取秦嶺一帶險要,隻有陳倉猶為郝昭把守,嚴密未拔。
葉飄零因雍涼新定,故教諸軍且回,時有馬超之妻脫脫公主,久在深閨,忽聞舉國歡慶,遂從洛陽來到長安,方知逐流建功還都,來告葉飄零道:“願往西涼迎接天兵。
”葉飄零笑道:“此行孟起立下驚天偉業,滿門榮寵,汝去相迎,正所宜也。
”脫脫公主謝恩而退,遂引五百輕騎投涼州地界來迎逐流。
時中華軍已到秦川,逐流正在營中與諸将帥兵丁痛飲作歌,忽報西涼郡主脫脫來到,馬超道:“殿下,超且告退。
”逐流微醉,笑執馬超手道:“吾與将軍一同出迎。
”二人齊出,趙薇與衆将道:“諸位且飲,芯茹少陪。
”亦跟了逐流、馬超出營來接脫脫。
三人同出,馬超方欲開言,脫脫先望見稚尾銅鈴,已出聲叫道:“無用二哥!”正要上前,旁邊轉過一人,抱住脫脫道:“公主姊姊,可想死妹妹了!”脫脫知是趙薇,道:“還珠妹妹,你私逃出京,追随我家二哥,縱橫天下,同建功名,不知羨煞世間多少人物!”二女相擁私語一番,脫脫才望見馬超亦在,這才松開趙薇,回頭盯了逐流一眼,垂首走到馬超身後。
逐流戰場上雖有翻山覆海之力,如今隻踏出一步,已被趙薇拉住,柔荑入手,雖纖纖無力,卻再也跨不出去了。
二對夫妻共入中軍主帳,見過衆将,當日又拔營起寨,往長安而來。
葉飄零親引王公大臣出長安十裡來接逐流,但見金甲擺開,銅鈴聲響,當先四騎馬飛上山來,奔到長亭之前,最前周循,左邊王基,右邊趙薇,中間逐流一齊伏拜駕前。
葉飄零令起,望見逐流成年,已是風度翩翩,英姿勝過場中老将,心下大喜,遂封逐流為鎮西王,統領雍涼、西戎兵馬,訓練降卒,預備調用,李廣弓就賜逐流。
進周循漢陽侯,遷後将軍,兼領朝中大理少卿,文武皆任。
馬超、魏延、陳到、曹彰、呂蟬諸大将,馬岱、雲祿、王基、陳式各副将,皆有升賞。
免趙薇昔日之罪,加為校蔚。
黃月英研制木牛流馬有功,封為博士。
太子歸塵見兄弟又建蓋世奇功,欣然稱賀道:“吾擁大軍,雖一高陵而不能取,吾弟督令諸将,獎率三軍,徐晃敗亡,西戎束手,雖山險崖高難遏其步,天寒地凍不損其師,長征萬裡,當者披靡,此功天下誰能及哉?為兄愚魯,不勝歎羨!” 逐流笑道:“兄長誇獎,如何敢當?皆子遠謀略,衆将勇武所緻也。
”歸塵遂見過馬超、趙雲、魏延、周循諸将,皆施重禮,并示拜服參賀之言。
諸将遜謝,當下文武百官還朝,趙雲自燕漢覆滅,客居中華,誓以六功相報,今屈指算來,滅倭保女第一功,潼關衛軍第二功,洛陽護駕第三功,射箭救主第四功,力誅四子第五功,智斬韓德第六功,其餘披堅執銳、單槍匹馬走長安,沖鋒陷陣、接箭還矢鎮曹仁,諸般小功,不計其數,葉飄零自知兩人恩怨,至今已盡,倍加榮之,賜爵武功侯。
趙雲贈七星刀與逐流道:“芯茹雖為趙家之女,亦是中華之臣。
若有再通外國,不念家邦之事,可以此刀斬之。
”逐流受刀領命。
自此趙雲回府,不履沙場,但告葉飄零道:“屢受陛下大恩,未能盡報,心甚憾之。
略學刀槍,皆已傳與二子,必與陛下效力。
唯陛下大業已成,多雲一人不多,少雲一人不少,但請以國民為重,雲無複言。
”有詩贊曰: 将軍智勇匹關張,屢拒萬夫意氣狂。
威震九霄馳白馬,名揚四海舞銀槍。
臨辭片語思家國,欲去餘言囑女郎。
一段風流成往事,空留蕩氣尚回腸。
又有歌謠曰: 關張馬黃趙,張樂于徐張。
五虎并五子,四海最難當。
翼德能書畫,關公号五常。
黃忠射日月,馬超霸西涼。
張遼震巴蜀,徐晃掃八荒。
樂進陷陣猛,于禁治軍良。
張郃多巧變,壽唯子龍長。
才藝非殊勝,萬民心底藏。
雖曾事數主,專一屬家邦。
忽隐暮雲去,仁字永傳揚。
十将已無影,空留姓字彰。
中華今尚在,韬晦忍西洋。
隻說中華休養數月,葉飄零使曹彰發書招撫北狄,漠北各部無不臣服,中華威名遠及羌胡、月氏,曹彰因此得繼飄萍鎮北王之位。
葉飄零遂封山越大王為鎮東王,銀屏又遣孟優自南蠻來賀,四夷皆附,參拜當朝。
葉飄零乃指婚歸塵、安靜,花燈喜樂,飄蕩西京。
又與周循道:“萍兒已去久矣,諸子之中,循兒最長,朕當尋佳室事之。
”周循伏地告曰:“陛下深恩,永世難忘。
循非不孝,自有弟、妹,足續香煙,此生家室之念已斷,但願效先君之志,建蓋世大功,從知遇明主,立千秋之業,不負陛下提攜栽培。
”葉飄零慨歎而止。
時有江南陸遜上書,略曰:“曹叡施恩将士,整頓兵馬,蜀中軍民,漸趨臣服,文武公卿,各自心安。
若使長久,必為大患。
臣在江南有年,雖未輕動,精甲已足,請趁巴川初立,即刻伐之,早成大業。
”葉飄零便召群臣道:“陸伯言上書請伐巴蜀,早成一統,言甚懇切,諸卿以為如何?” 諸葛謹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