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回 力破三軍擒主帥 淚垂百騎喪嬌身

關燈
上回說到曹休使衆女兵暫将飄萍送入後營,自在帳中,與随行軍師王朗計議片刻,喚衆将曰:“女王先使公明文謙去賺洛陽,又已暗連陛下,請助援兵于後,方才與中華國主一番言語,去了其軍防備之心,衆将可督軍,左右沖陣,先護公明文謙取城。

    ”諸将隻道果是飄萍滅華之策,一齊領命,阿醜問曰:“女王安在?” 曹休道:“女王因下令擊父,身子微有不适,暫退後軍歇息去了,教吾等取勝之後,自往後軍告慰。

    ”于是諸将點軍出寨,直往中華陣中殺來。

     魏軍動向,早報中華軍中,龐統急道:“公主受制于人也,魏軍必将沖擊,早作防備。

    ”葉飄零大怒道:“朕得萍兒苦求,本有原恕魏主之意,今觀魏帝謀劃,真龌龊之人也!”與慕容秋水道:“萍兒已危,不可不戰,需使魏軍知曉,無飄萍在,其人早化飛灰也!”便喚馬超、趙雲,如此這般,關興、張苞,這般如此。

     龐統道:“須防曹丕有計,夏侯惇自後而來。

    魏文長勢孤,未必護得住後路。

    ”葉飄零便使陳到去助魏延。

    這邊魏軍擊到,中軍反轉便退,轉過山坡,馬超、趙雲、關興、張苞四路軍馬一齊殺到。

    曹休督軍相應,戰成一處,血肉紛飛。

    葉飄零親率中軍沖上,高順陷陣營當先,直往魏軍營中沖突。

     卻說洛陽城被困,歸塵逐流司馬懿鄧艾日夜計議,原來逐流知若不戰,飄萍必歸,孿生感應,不願出城交戰,以防飄萍兩難,隻盼飄萍終屬父皇,歸塵卻堅持道:“飄萍妹子此番來征,必有内情。

    吾觀魏軍動向,必不利妹子,可速擊之,魏軍隻防父皇,定當潰敗,吾等先取妹子歸國,父皇心下必喜。

    ” 兩邊計議未定,早報樂進來到城下,呼曰:“鎮北王身歸中華,自與興元陛下叙話,托臣先降,商議交割軍馬。

    ”軍士報入宮中,逐流大喜道:“吾姊歸矣!”便欲使人開門,司馬懿忽止道:“徐晃、樂進非公主心腹,豈有随公主歸華之理,此必計也。

    ”歸塵道:“正是,此非奉妹子号令,妹子危矣,速出城先滅此軍,再救吾妹!” 司馬懿道:“正面交戰,非良策也,吾料洛陽城外,必有伏兵,可伏一軍在城頭,開門一半,使樂進入城,落下千斤閘擊之,城外伏兵自亂。

    ”歸塵依計,來到城頭言曰:“文謙來歸,真中華之幸也!惜魏軍恐有不服之人,君可從速入城,不得耽擱,恐有變故。

    ”于是城門開處,樂進當先,魏軍緩緩入内。

     方到一半,匡當一聲,千斤閘陡的落下,城門緩緩關上,歸塵、逐流、周循、鄧艾四路軍馬殺出,将樂進圍在當心,樂進死戰,大半兵丁零落,回馬走時,城門已閉,牙裨将校皆道:“将軍,四面是敵,别無去路,可暫投降吧!”樂進怒道:“吾随先帝三十年來,幾曾寫過降字?”橫眉處,把出言之将,一刀劈死,衆将顫栗,盡皆死戰,當不得中華兵卒源源而到,或降或死,無一幸免。

     樂進連殺十餘人,血滿襟袍,猶且沖突來去,氣力将盡,逐流全身金甲趕到,便與樂進交戰,進奮力拼殺,鏖戰多時,坐騎力乏,怎奈得絕影馬來去如電,霸王戟舞動如風,被逐流一戟刺死,首級号令城門。

    有詩歎樂進曰: 身矮猶居魏五子,誰聞悍勇樂文謙。

    倘逢領賞甘居後,若遇沖鋒永在前。

     堪歎後人多忘事,可憐青史隻知顔。

    将軍非死沙場上,王霸成時皆化煙。

     既斬樂進,城外軍散,敗兵回報徐晃,徐晃大怒,獵豹營軍士皆起,殺往洛陽而來,逐流、歸塵各引一軍殺出,截住徐晃大殺,又有周循與七義齊到,直殺得血流成河,屍積成山。

    司馬懿又使人探聽禦營之狀。

     這邊飄萍被送到後營,心憂外事,即喚一女道:“此番出征,吾為主将,曹休雖是監軍,又豈可不遵軍令?汝等焉敢附逆!”諸女皆懼,飄萍又道:“吾今别有良圖,可使世間數十載不遭兵戈之亂,汝等困我在此,須誤了大事!”仰天歎道:“吾計不成,莫非天意?可憐大魏、中華,皆我家人,有何仇怨殘殺到底?” 帳下躍起一人,大喝道:“鎮北王乃大魏梁柱,百姓福音!曹休私自作亂,假傳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