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武力點評(28) -- 如何理解單挑中的逃走
關燈
小
中
大
演義中有許多場單挑均以一方逃走而結束。那麼,是否所有逃走的武将都是因為打不過對手才跑的嗎?顯然不是。本篇開始具體探讨該如何理解這個“逃走”。
戰例1--“與文醜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瓚部下救軍到,醜撥回馬去了。”(7回)
[點評]:文醜“去”的原因并非單挑不敵趙雲,而是因為對方來了援軍。
戰例2--“戰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文醜策馬前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厮殺。二将戰三十餘合,張遼去遠,徐晃見文醜後面軍馬齊到,晃撥馬而回。”(羅本)
[點評]:徐晃逃走的原因并非單挑不敵文醜,而是因為對方大隊人馬殺到。
戰例3--“飛見軍去了大半。飛在忙中,正逢徐晃。兩馬相交,戰到十餘合,後面樂進趕到。飛殺條血路,突圍而走,隻有數十騎跟定。”(羅本)
[點評]:張飛逃走并非因為單挑不敵徐晃,而是因為樂進趕到,有可能與徐晃對自己形成合圍之勢。
戰例4--“卻說張飛因關公放了上流水,遂引軍從下流殺将來,截住曹仁混殺。忽遇許褚,就與交鋒。不十餘合,許褚不敢戀戰,奪路走脫。”(羅本)
[點評]:許褚逃走的原因并非單挑不敵張飛,而是因為戰局對自己不利(中計,軍馬已潰敗)。此處作者特意使用了“許褚不敢戀戰”以明示讀者。
戰例5--“魏延戰文聘,從已至未,手下人皆盡折,匹馬出城。”(羅本)
[點評]:魏延逃走的原因并非單挑不敵張飛,而是因為自己“手下人皆盡折”,繼續打下去對自己極為不利。
戰例6--“當先一員大将,旗号分明,大書“河間張郃”。雲更不答話,挺槍便戰。約十餘合,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41回)
[點評]:趙雲逃走的原因并非單挑不敵張合。此處作者再次使用了“雲不敢戀戰”以明示讀者。
-----------------------------------------
總結:
以上6個戰例,文中均明确告知讀者,武将逃走的原因是戰場形勢對其不利,而不是單挑不敵對手。
戰例7--“背後華雄追堅。堅勒回馬又戰十餘合。堅敗,雄趕來。”(羅本)
[點評]:由於文中明确使用了“敗”這個字樣,因此我們隻能判定:孫堅逃走的原因就是因為武力不敵華雄!
有朋友說:孫堅是在敗軍之際被迫與華雄交鋒的,他後來逃走并非因為真的打不過華雄,而是急于逃命,無心戀戰。
煮酒答曰:如果真是這樣,那作者為何不使用“無心戀戰”這樣的措辭呢?他為何一定要使用這個“敗”字呢?事實上,孫堅當時所處的情景,與上面那6個戰例中文醜、徐晃、張飛、許褚、魏延、趙雲所處的情景很相似,都是戰局對己方非常不利,何以上面6例無一使用“敗”這個字眼兒,獨獨于孫堅此處使用了這個字眼兒呢?顯然,孫堅與華雄的交鋒态勢與上面6戰有所不同--孫堅不僅戰局非常不利,而且武力也非華雄之敵,而上面6戰中逃走的一方之所以逃走,完全是戰局原因,而非武力原因。煮酒以為應該對這兩種情況予以不同理解。
戰例1--“與文醜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瓚部下救軍到,醜撥回馬去了。”(7回)
[點評]:文醜“去”的原因并非單挑不敵趙雲,而是因為對方來了援軍。
戰例2--“戰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文醜策馬前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厮殺。二将戰三十餘合,張遼去遠,徐晃見文醜後面軍馬齊到,晃撥馬而回。”(羅本)
[點評]:徐晃逃走的原因并非單挑不敵文醜,而是因為對方大隊人馬殺到。
戰例3--“飛見軍去了大半。飛在忙中,正逢徐晃。兩馬相交,戰到十餘合,後面樂進趕到。飛殺條血路,突圍而走,隻有數十騎跟定。”(羅本)
[點評]:張飛逃走并非因為單挑不敵徐晃,而是因為樂進趕到,有可能與徐晃對自己形成合圍之勢。
戰例4--“卻說張飛因關公放了上流水,遂引軍從下流殺将來,截住曹仁混殺。忽遇許褚,就與交鋒。不十餘合,許褚不敢戀戰,奪路走脫。”(羅本)
[點評]:許褚逃走的原因并非單挑不敵張飛,而是因為戰局對自己不利(中計,軍馬已潰敗)。此處作者特意使用了“許褚不敢戀戰”以明示讀者。
戰例5--“魏延戰文聘,從已至未,手下人皆盡折,匹馬出城。”(羅本)
[點評]:魏延逃走的原因并非單挑不敵張飛,而是因為自己“手下人皆盡折”,繼續打下去對自己極為不利。
戰例6--“當先一員大将,旗号分明,大書“河間張郃”。雲更不答話,挺槍便戰。約十餘合,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41回)
[點評]:趙雲逃走的原因并非單挑不敵張合。此處作者再次使用了“雲不敢戀戰”以明示讀者。
-----------------------------------------
總結:
以上6個戰例,文中均明确告知讀者,武将逃走的原因是戰場形勢對其不利,而不是單挑不敵對手。
戰例7--“背後華雄追堅。堅勒回馬又戰十餘合。堅敗,雄趕來。”(羅本)
[點評]:由於文中明确使用了“敗”這個字樣,因此我們隻能判定:孫堅逃走的原因就是因為武力不敵華雄!
有朋友說:孫堅是在敗軍之際被迫與華雄交鋒的,他後來逃走并非因為真的打不過華雄,而是急于逃命,無心戀戰。
煮酒答曰:如果真是這樣,那作者為何不使用“無心戀戰”這樣的措辭呢?他為何一定要使用這個“敗”字呢?事實上,孫堅當時所處的情景,與上面那6個戰例中文醜、徐晃、張飛、許褚、魏延、趙雲所處的情景很相似,都是戰局對己方非常不利,何以上面6例無一使用“敗”這個字眼兒,獨獨于孫堅此處使用了這個字眼兒呢?顯然,孫堅與華雄的交鋒态勢與上面6戰有所不同--孫堅不僅戰局非常不利,而且武力也非華雄之敵,而上面6戰中逃走的一方之所以逃走,完全是戰局原因,而非武力原因。煮酒以為應該對這兩種情況予以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