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趟劍法你一定很熟.因為它的變化簡練而運用靈活,招式可以自由銜接,你從我身上肌肉變化的機兆去看,就會了解,當我招式未發之前,你能看出出手的動向,預先把劍路指引猜出來,而且要完全正确,那就差不多了。

    ” 當杜雲青赤條條在她面前時,芙蓉還感到别扭,粉頰通紅,似乎不敢多看,可是杜雲青把劍式運開後,芙蓉慢慢地就進入了狀況,十分注意,到了後來,竟是目不轉睛地凝注在杜雲青身上了。

     一趟八仙劍演完,芙蓉才歎了口氣道:“杜爺,這種練法果然精轍無倫,我先前隻能猜中個三四成,二十手後,已經有八九成,到了最後二十四手,竟是一招不錯,完全猜中了。

    ” 杜雲青笑道:“那可不是猜,猜還有點運氣,而練劍是不能碰運氣的,必須要完全地判斷地正确。

    ” 芙蓉道:“我想已經差不多了,最後的十手裡,您已經使的不是八仙劍手,滲合了三式奇門劍,兩式龍門劍。

    ” 杜雲青欣然道:“對!芙蓉,你已經完全體會了,因為這種練法的精義絕不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完全是在徽象中去判斷對方出手的部位與勁力,對象完全是人而不是劍,摒除劍的觀察,把那柄劍當作是對方身體的一部分,徹底去了解對方的動向,其實我從三十招之後,已經使出不是八仙劍了,你能看出來,就證明你已摒除劍的觀念,完全以意動為主了。

    ” 芙蓉笑道:“不過對您的劍術,我是萬分欽佩的,您已經把劍式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幾乎是無懈可擊了。

    ” 杜雲青笑道:“所以這種練劍的方法不是人人都用的,本身不夠火候也不行,必須要雙方都夠火候,才能相互深入了解而突破技藝的難關,現在我們可以深入一層,開始比劍了。

    ” 芙蓉起立解衣,還是有點猶豫.但是她從杜雲青的眼中看到一片湛然,也才坦然地把衣服全部脫掉了。

     杜雲青卻輕輕一歎道:“芙蓉,你真美。

    ” 芙蓉的臉又紅了。

    杜雲青笑道:“芙蓉,我這話是出自真心的贊美,絕沒有别的意思。

    ” 芙蓉點點頭道:“我知道,如果我不相信杜爺的為人,也不會接受這次邀約的。

    ” 杜雲青道:“我與女子對練,這還是第一次,因此還有一個冒味的請求。

    ” “您說好了,我既然已經答應了,就沒有什麼顧忌的。

    ” 杜雲育道;‘我要摸一遍你的身體。

    ” 芙蓉不禁一愕!杜雲青正色道:“而且在摸到你那一個部位時,你必須要用力勁抗拒,使我了解到你用勁的動向,因為女子的身體組織與男子不同,肌肉的輪廓不像男人那樣顯明。

    ” 芙蓉想想道:“這也是的,今天我回去後,對着鏡子也試過幾次,很難捉摸到自己的意向。

    ” 杜雲青笑道:“那是不行的,因為勁力的運用是局部的,那怕是端一杯茶到唇就飲,也不僅是手臂的動作,全身的肌肉都要配合這個動作運勁,你光是從正面看,是無法了解的,最少要四面鏡子,照在前後左右,你才可以了解到勁力的運用。

    ” 他走到芙蓉的身邊,捏住她的手臂道:“現在就是個例子,你用力隻是手臂,可是你看,胸側也跟着緊張,勁間和動脈鼓起,腰間牽動兩股,連小腿部位也跟着起了反應,測向感應,要從這麼多的地方去觀察的。

    ” 一面說,一面用手指向四邊鏡中的每一個形相。

    芙蓉終于點點頭道:“謝謝您,杜爺,我懂了。

    ” 杜雲青很仔細地用手撫遍她全身每一處大穴,有時用指壓,有時用掌按,有時用拳擠,同時口中作着講解。

     這一度的肌膚相勉,漸漸地消除了芙蓉的不安,她變得十分自然了,笑道:“杜爺,今天這一會,我實在受教良多.足足比得十年的苦修。

    ” 杜雲青笑道:“也許不止十年,有的人終生無法邁進,停留在某一個界限上,就是找不到自己缺陷之所在。

    ” 放開手後,他又盤膝坐好道:“芙蓉,現在我們都蓄氣養神,調息片刻,然後就開始真正的比鬥。

     芙蓉也坐好了,閉目片刻就讪然道:“不行,我不習慣,越調反而越亂了。

    ” 杜雲青笑笑道:“那難怪,我也是一樣,這種練劍的方法,本來隻限于夫婦行之,因為老夫老妻,互相已經熱撚了,破除心理的拘束,才能表現自然。

    ” 芙蓉道:“除了夫婦就不能練了?” 杜雲青道:“那也不盡然,如同像我們這種相互信任的朋友,心靈相通,也可以練的,隻是能灑脫如你者,實在不多。

    ” 芙蓉對這句贊美似乎很高興,笑了一笑道:“那是因為我是滿州的女孩子,不像你們漢族的女子那樣拘謹。

    ” 杜雲青笑笑道;‘這也是一個說法,漢女即使在嫁人生子後,對自己的身體也視為絕大的秘密,即使對自己的丈夫,也不肯赤裸相對的,有人以為這是來儒理教之故,可是在唐代,婦女們已受儒家禮教的意儒,卻沒有這種拘泥,因此我認為這是南唐李後主的餘毒所影響。

    ” 芙蓉笑道:“南唐後主李煌為一代宗主,他雖是亡國皇帝,可是他的作品在未亡國前,風浪以蘊藉,不是個拘泥的人,亡國後感慨悲怨,卻與禮教無關。

    ” 杜雲青笑道:“但纏足之風,起自後主,沿傳後世,女子後來把一雙天足裹成三寸金蓮,固然楚楚可憐,但是必須要在遮掩之下才具美感,如果把裹腳布跟羅襪脫掉了,不僅是臭不可近,那醜惡之狀也是令人見而卻步的,所以不管多恩愛的夫婦,做妻子的絕不肯讓丈夫見到自己的腳,否則恐怕就不會再恩愛了。

    ” 芙蓉聽他說得有趣,不禁笑了道:“杜爺,這麼一說.你是見過那種腳了,不然你怎麼知道呢? 杜雲青道:“我沒見過,但是我家有個老傭人,他的父親曾經跟張獻忠一起作戰的,張獻忠最恨尖腳女子,曾經把擄來的女俘砍斷蓮足,堆聚成山,據他所說,張獻忠本來沒這麼殘忍的,可是有一次,他剛好在他寵姬洗腳的時候闖了去,見到那妙樂生花的纖足,竟是如此醜怪之物,就砍了下來,以後他見到小腳女人就忍不住想給她們一刀。

    ” 芙蓉笑了起來道:“杜爺,你是個很風趣的人。

    ” 杜雲青微笑道:“我說說笑話,是為了破除你心中的緊張,我們在比劍時,必須要在情緒極為安定的情形下才能進行的,現在你好得多了吧?” 芙蓉點點道:“好得多了。

    ” 杜雲青道:“那我們就開始吧。

    ” 他站了起來,芙蓉也捧劍起立。

    兩人相對默視片刻,攻勢是由杜雲青先發動的,他徐徐刺出一劍,口中道:“注意着,不要管我的劍,注意我的手臂肩頭動勢的變化。

    ” 發了兄掃校 第二十三章 這個内情使得杜雲青與徐明都吃了一驚!杜雲青道:“芙蓉,這是怎麼一回事?” 芙蓉一歎道:“當今皇上是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不僅精于武事,對藝文也很有研究,宮中有幾位供奉是鑒定古物的權威,舉凡曆代的古典文物,皇上都很關心,而對前代名家宗匠的傑作,國庫收藏更豐,這些東西如散之民家,很可能會因為不善保管或不明其價值而加損毀,那是很大的損失,所以設法收藏入宮,加以鑒定後,妥善保管,大學士紀昀主持四庫全書的編纂,很多取材就是取自宮中的版本,才能詳盡無阙。

    而四庫全書館的編修,有很多是負責整理那些古版本以及鑒定名師宗匠的真迹。

    ” 杜雲青道:“保存固有文化,這是很有價值的工作,為什麼不明令行之呢?” 芙蓉道:“古物無價,明令做自民間,勢必又要鬧出很多冤獄,州縣督撫,如果禀承旨意,假公濟私,更不知要招緻多少民怨,所以聖上隻能以私行而行之,沒有明令徽召,朝廷的召令不能輕發的,如若有人家藏前代有價值的古物或名人真迹獻之朝廷,聖上還是會加以重賞,去年江南有個士紳獻了一副右軍真迹,聖上賜銀五萬兩一個同進土的出身,不過民間不肯呈獻,朝廷也不勉強,以免巧取豪奪。

    ” 杜雲青道:“這個做法還不失為一個好皇帝。

    ” 芙蓉道:“和坤任銮儀衛的時候,就知道了聖上之所喜,他神通廣大,弄了不少的珍品真迹以博寵,隻要他不是豪奪而來,聖上也就不加理會了。

    ” 杜雲青道:“可是他後來就留為己有了。

    ” 芙蓉一笑道:“是的,這老兒總算有眼的,經手的東西一多,他自己也為此着迷了,好東西到了他的手中就舍不得呈出來了,聖上是知道的,卻不去點破他。

    ” “為什麼呢?” “因為他是私下搜藏,總還不敢做得太過份,重币厚賂,甚至于有賣官求爵以求緻,聖上也故意裝糊塗,東西弄了下來,放在他的家裡,跟放在國庫中是同樣的安全,因此對他私設護衛的事,也是眼開眼閉,他能對這些古物保管周密盡心,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隻是不讓他偷運到别處私藏起來,以免流失,因此他要把東西運走,就由侍衛營出頭劫了下來。

    ”杜雲青苦笑道:“難怪他的镖出到那麼高的護費,而且還不負賠償之責,結果還是沒人報聖上,知道裡面沒有什麼具有曆史價值的國寶,也沒有放歸國庫的價值,那知道福康安為了要打擊我,想把杜爺逐出京師,才玩了那一手,東西到了徐大俠手中,而且是用來赈濟征西遭受兵災的百姓,自然是應該的,東西脫手了沒有?” 徐明道:“大部分都脫手了。

    ”芙蓉笑道:“那就好,如果不易脫手,可以送到家父那兒,我們以高價承購,也算是為朝廷盡點心,至于和坤,我還是要設法整他的,他居然挪用準備存金,而且還借機會賺了一筆,非要他吐出來不可。

    ”杜雲青道:“芙蓉,依我看就算了,既然你也認為徐兄所作的這件事是正當,理應由朝廷負擔,那麼無論動用哪筆錢都是一樣的,你不如坐山觀虎鬥,由着和坤跟福康安私下解決去。

    ”“和坤把奏報留中不發,跟福康安辦交涉,要他認帳,福康安卻來個相應不理,因為名義上屠長虹還是歸我管轄.總不能說沒有責任。

    ”杜雲青道:“你打算怎麼辦呢?” 芙蓉道:“了解内情後就好辦得多,我打算請徐大俠把剩下的珠寶交給我,由我私下去找和坤,告訴他屠長虹已在我的控制中,叫他把失金賠墊出去。

    ” 杜雲青道:“這不是個好辦法,主意是我出的,原是為了要使徐兄便于得手,才出了這個主意,要吉林将軍烏其明故意放松戒備,如果你全坑在和坤頭上,他遷怒于烏其明,最後還是會扯到你頭上,說服烏其明的時候,我還借了你的名義,目前他是不會說出來,如果把他逼急了,他可能就會把我咬出來,到時候你也脫不了關系。

    ” 芙蓉道:“那該怎麼辦呢?” 杜雲青道:“很簡單,你把内情告訴官家,作成屠長虹劫金的事實,官家自然明白屠長虹是聽誰的支使,脫出你自己,讓福康安去負擔這筆損失。

    ” 芙蓉道:“福康安拿不出這筆錢來的,他這個人對權勢有野心,卻沒有貪念,征西時獲利逾億,他全總部歸獻朝廷了。

    ” 杜雲青道:“這是你的消息,徐兄所得的消息卻不是如此,福康安至少還昧下了一半,他不貪倒是可說,因為他自己隻落下兩成,其餘全部給部屬分掉了,因此他很得人心,不過他自己還是賠得出的,即使他不賠,朝廷也會認帳的。

    ” “我知道他隻要認了罪,朝廷會認帳的,可是會把追緝屠長虹的差使落到我頭上,我上那兒去找?” 杜雲青想想道:“芙蓉,如果你信得過,我會設法使這件事擺平下來。

    ” “我如不信任你,今天就不會一個人上這兒來了.” 杜雲青道:“朝廷設侍衛管我管不着,但這個一流宗卻非加以破壞不可,那是對雙方都沒好處的事。

    ” 芙蓉微微震動了一下才道:“朝廷想把江湖人置于控制之下也不無道理,因為目前所謂的義師,多半是栖身在江湖人中,而一些所謂遺臣故老,也多半混迹江湖。

    ” 杜雲青一笑道:“話是不錯的,但能夠受控制的隻是一些沒骨氣貪生怕死之輩,不去控制約束,也不足以成事,而真正有點骨氣的江湖人,絕不會屈服,這樣一來,倒是逼得他們起來反抗了,得失之間,如果詳細算一算,就不會做這種傻事了。

    ” 徐明也道:“蓉姑娘,每一個江湖人都是叛徒,都是跟朝廷作對的,這句話我承認,但不是反對大清朝,也不是反對你們滿清人入主,朱家當天下時,江湖人也是一樣的跟朝廷過不去,那是江湖人好勇逞鬥,快意恩仇,行法外之法,獨行其是,視王法不顧,最好的辦法是置之不理,因為他們有個好處,就是他們沒有野心,不想當皇帝,不會造反。

    ” 芙蓉道:“怎麼沒有,像前明的李闖、張獻忠之流,不都是江湖人自起作亂的。

    ” 徐明笑道:“那不同.這是朝廷叫他們造反的,朝政不修.天炎相侵,朝中佞妄當道,才造成這個局面的,而月.真正造反的不是江湖人,而是那些饑寒交迫,無以為生的災民.蓉姑娘假如對當時的情形深入了解的話,就可以知道,對付這兩股流寇最力的也是江湖人,闖王李自成與八大王張獻忠部下的幾個悍将,都是死于江湖俠義之手,間接促成了他們的速敗。

    ” 芙蓉苦笑道:“這些道理我都懂,難說的是皇上,他可能受了漢武帝的影響,要扼止遊俠之風,認為江湖人少,天下會太平得多,皇上是繩法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