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 第二十三卷 張舜美燈宵得麗女
關燈
小
中
大
太平時節元宵夜,十裡燈球映月輪。
多少王孫并士女,绮羅叢裡盡懷春。
話說東京汴梁,宋天子徽宗放燈買市,十分富盛。
且說在京一個貴官公子,姓張名生,年方十八,生得十分聰俊,未娶妻室。
因元宵到乾明寺看燈,忽于殿上拾得一紅绡帕子,帕角系一個香囊。
細看帕上,有詩一首雲:囊裡真香心事封,鲛绡一幅淚流紅。
殷勤聊作江妃佩,贈與多情置袖中。
詩尾後又有細字一行雲:“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
請待來年正月十五夜,于相藍後門一會,車前有鴛鴦燈是也。
” 張生吟諷數次,歎賞久之,乃和其詩曰:濃麝因知玉手封,輕绡料比杏腮紅。
雖然未近來春約,已勝襄王魂夢中。
自此之後,張生以時挨日,以日挨月,以月挨年。
倏忽間烏飛電走,又換新正。
将近元宵,思赴去年之約,乃于十四日晚,候于相藍後門,果見車一輛,燈挂雙鴛鴦,呵衛甚衆。
張生驚喜無措,無因問答,乃誦詩一首,或先或後,近車吟詠。
雲:何人遺下一紅绡?暗遣吟懷意氣饒。
料想佳人初失去,幾回纖手摸裙腰。
車中女子聞生吟諷,默念昔日遺香囊之事諧矣。
遂啟簾窺生,見生容貌皎潔,儀度閑雅,愈覺動情。
遂令侍女金花者,通達情款,生亦會意。
須臾,香車遠去,已失所在。
次夜,生複伺于舊處。
俄有青蓋舊車,迤逦而來,更無人從,車前挂雙鴛鴦燈。
生睹車中,非昨夜相遇之女,乃一尼耳。
車夫連稱:“送師歸院去。
”生遲疑間,見尼轉手而招生,生潛随之,至乾明寺。
老尼迎門謂曰:“何歸遲也?”尼入院,生随入小軒,軒中已張燈列宴。
尼乃卸去道裝,忽見綠鬓堆雲,紅裳映月。
生女聯坐,老尼侍傍。
酒行之後,女曰:“願見去年相約之媒。
”生取香囊紅绡,付女視之。
女方笑曰:“京都往來人衆,偏落君手,豈非天賜爾我姻緣耶?”生曰:“當時得之,亦曾奉和。
”因舉其詩。
女喜曰:“真我夫也。
” 于是與生就枕,極盡歡娛。
頃而雞聲四起,謂生曰:“妾乃霍員外家第八房之妾。
員外老病,經年不到妾房,妾每夜焚香祝天,願遇一良人,成其夫婦,幸得見君子,足慰平生。
妾今用計脫身,不可複入。
此身已屬之君,情願生死相随;不然,将置妾于何地也?”生曰:“我非木石,豈忍分離?但尋思無計。
若事發相連,不若與你懸梁同死,雙雙做風流之鬼耳。
”說罷,相抱悲泣。
老尼從外來曰:“你等要成夫婦,但恨無心耳,何必做沒下梢事!”生女雙雙跪拜求計,老尼曰:“汝能遠涉江湖,變更姓名于千裡之外,可得盡終世之情也。
”女與生俯首受計。
老尼遂取出黃白一包,付生曰:“此乃小娘子平日所寄,今送還官人,以為路資。
”生亦回家,收拾細軟,打做一包。
是夜,拜别了老尼,雙雙出門,走到通津邸中借宿。
次早顧舟,自汴涉淮,直至蘇州平江,創第而居。
兩情好合,諧老百年。
正是: 意似鴛鴦飛比翼,情同鸾鳳舞和鳴。
今日為甚說這段話?卻有個波俏的女子,也因燈夜遊玩,撞着個狂蕩的小秀才,惹出一場奇奇怪怪的事來。
未知久後成得夫婦也否?且聽下回分解。
正是: 燈初放夜人初會,梅正開時月正圓。
且道那女子遇着甚人?那人是越州人氏,姓張,雙名舜美。
年方弱冠,是一個輕俊标緻的秀士,風流未遇的才人。
偶因鄉試來杭,不能中選,遂淹留邸舍中,半年有餘。
正逢着上元佳節,舜美不免關閉房門,遊玩則個。
況杭州是個熱鬧去處,怎見得杭州好景?柳耆卿有首《望海潮》詞,單道杭州好處,詞雲: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玑,戶盈羅绮,競奢華。
重湖疊#t清佳,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
弦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的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時聽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将好景,歸到鳳池賒。
舜美觀看之際,勃然興發,遂口占《如夢令》一詞以解懷,雲:明月娟娟篩柳,春色溶溶如酒。
今夕試華燈,約伴六橋行走回首,回首,樓上玉人知否? 且誦且行之次,遙見燈影中,一個丫鬟,肩上斜挑一盞彩鸾燈,後面一女子,冉冉而來。
那女子生得鳳髻鋪雲,蛾眉掃月,生成媚态,出色嬌姿。
舜美一見了那女子,沉醉頓醒,竦然整冠,湯瓶樣搖擺過來。
為甚的做如此模樣?元來調光的人,隻在初見之時,就便使個手段。
凡萍水相逢,有幾般讨探之法。
做子弟的,聽我把調光經表白幾句:雅容賣俏,鮮服誇豪。
遠觑近觀,隻在雙眸傳遞;捱肩擦背,全憑健足跟随。
我既有意,自當送情;他肯留心,必然答笑。
點頭須會,咳嗽便知。
緊處不可放遲,閑中偏宜着鬧。
讪語時,口要緊;刮涎處,臉須皮。
冷面撇清,還察其中真假;回頭
多少王孫并士女,绮羅叢裡盡懷春。
話說東京汴梁,宋天子徽宗放燈買市,十分富盛。
且說在京一個貴官公子,姓張名生,年方十八,生得十分聰俊,未娶妻室。
因元宵到乾明寺看燈,忽于殿上拾得一紅绡帕子,帕角系一個香囊。
細看帕上,有詩一首雲:囊裡真香心事封,鲛绡一幅淚流紅。
殷勤聊作江妃佩,贈與多情置袖中。
詩尾後又有細字一行雲:“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
請待來年正月十五夜,于相藍後門一會,車前有鴛鴦燈是也。
” 張生吟諷數次,歎賞久之,乃和其詩曰:濃麝因知玉手封,輕绡料比杏腮紅。
雖然未近來春約,已勝襄王魂夢中。
自此之後,張生以時挨日,以日挨月,以月挨年。
倏忽間烏飛電走,又換新正。
将近元宵,思赴去年之約,乃于十四日晚,候于相藍後門,果見車一輛,燈挂雙鴛鴦,呵衛甚衆。
張生驚喜無措,無因問答,乃誦詩一首,或先或後,近車吟詠。
雲:何人遺下一紅绡?暗遣吟懷意氣饒。
料想佳人初失去,幾回纖手摸裙腰。
車中女子聞生吟諷,默念昔日遺香囊之事諧矣。
遂啟簾窺生,見生容貌皎潔,儀度閑雅,愈覺動情。
遂令侍女金花者,通達情款,生亦會意。
須臾,香車遠去,已失所在。
次夜,生複伺于舊處。
俄有青蓋舊車,迤逦而來,更無人從,車前挂雙鴛鴦燈。
生睹車中,非昨夜相遇之女,乃一尼耳。
車夫連稱:“送師歸院去。
”生遲疑間,見尼轉手而招生,生潛随之,至乾明寺。
老尼迎門謂曰:“何歸遲也?”尼入院,生随入小軒,軒中已張燈列宴。
尼乃卸去道裝,忽見綠鬓堆雲,紅裳映月。
生女聯坐,老尼侍傍。
酒行之後,女曰:“願見去年相約之媒。
”生取香囊紅绡,付女視之。
女方笑曰:“京都往來人衆,偏落君手,豈非天賜爾我姻緣耶?”生曰:“當時得之,亦曾奉和。
”因舉其詩。
女喜曰:“真我夫也。
” 于是與生就枕,極盡歡娛。
頃而雞聲四起,謂生曰:“妾乃霍員外家第八房之妾。
員外老病,經年不到妾房,妾每夜焚香祝天,願遇一良人,成其夫婦,幸得見君子,足慰平生。
妾今用計脫身,不可複入。
此身已屬之君,情願生死相随;不然,将置妾于何地也?”生曰:“我非木石,豈忍分離?但尋思無計。
若事發相連,不若與你懸梁同死,雙雙做風流之鬼耳。
”說罷,相抱悲泣。
老尼從外來曰:“你等要成夫婦,但恨無心耳,何必做沒下梢事!”生女雙雙跪拜求計,老尼曰:“汝能遠涉江湖,變更姓名于千裡之外,可得盡終世之情也。
”女與生俯首受計。
老尼遂取出黃白一包,付生曰:“此乃小娘子平日所寄,今送還官人,以為路資。
”生亦回家,收拾細軟,打做一包。
是夜,拜别了老尼,雙雙出門,走到通津邸中借宿。
次早顧舟,自汴涉淮,直至蘇州平江,創第而居。
兩情好合,諧老百年。
正是: 意似鴛鴦飛比翼,情同鸾鳳舞和鳴。
今日為甚說這段話?卻有個波俏的女子,也因燈夜遊玩,撞着個狂蕩的小秀才,惹出一場奇奇怪怪的事來。
未知久後成得夫婦也否?且聽下回分解。
正是: 燈初放夜人初會,梅正開時月正圓。
且道那女子遇着甚人?那人是越州人氏,姓張,雙名舜美。
年方弱冠,是一個輕俊标緻的秀士,風流未遇的才人。
偶因鄉試來杭,不能中選,遂淹留邸舍中,半年有餘。
正逢着上元佳節,舜美不免關閉房門,遊玩則個。
況杭州是個熱鬧去處,怎見得杭州好景?柳耆卿有首《望海潮》詞,單道杭州好處,詞雲: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玑,戶盈羅绮,競奢華。
重湖疊#t清佳,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
弦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的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時聽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将好景,歸到鳳池賒。
舜美觀看之際,勃然興發,遂口占《如夢令》一詞以解懷,雲:明月娟娟篩柳,春色溶溶如酒。
今夕試華燈,約伴六橋行走回首,回首,樓上玉人知否? 且誦且行之次,遙見燈影中,一個丫鬟,肩上斜挑一盞彩鸾燈,後面一女子,冉冉而來。
那女子生得鳳髻鋪雲,蛾眉掃月,生成媚态,出色嬌姿。
舜美一見了那女子,沉醉頓醒,竦然整冠,湯瓶樣搖擺過來。
為甚的做如此模樣?元來調光的人,隻在初見之時,就便使個手段。
凡萍水相逢,有幾般讨探之法。
做子弟的,聽我把調光經表白幾句:雅容賣俏,鮮服誇豪。
遠觑近觀,隻在雙眸傳遞;捱肩擦背,全憑健足跟随。
我既有意,自當送情;他肯留心,必然答笑。
點頭須會,咳嗽便知。
緊處不可放遲,閑中偏宜着鬧。
讪語時,口要緊;刮涎處,臉須皮。
冷面撇清,還察其中真假;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