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南遺老集卷之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之,授名道淨,傳太一三元法,得以便宜行化,乃即本州島及真定之第,各建太一堂,奉持香火,以符藥濟人。
大定二年,凡釋道之居無名額者,許進輸賜之,公遂投牒以在州道院為太清觀,而在府者為迎祥。
真人每批經箓,必先授公而後傳,前後千品,公曰:天寳下降,要當永刼,流行一日,去世誰其保之宻,禱上真,願于私屬生,繼嗣其後,男琳得子,相貌殊常,即師也。
生不茹葷,始學語能辨三官之像,少長嬉戲則教群兒禮北鬥,澄大喜以為祈禱有征,而得所托矣。
會朝廷鬻祠牒,由是度為道士,年十四已克主大醮詞,音清亮逈出一時,侪輩翕然推服。
明昌初,以髙徳應诏入住中都天長觀,自泰和改元,國家事祈禳連設大醮羽流,極天下之選,而師皆與焉。
仍常居要職,出諸人右,功完賞赉甚渥,賜紫衣,徳号曰觀妙,尋佩符馳傳降禦香于岱嶽、長白等山。
頃之,以親老辭歸鄉裡。
崇慶間,召住太極宮,用進補軍儲恩,改授今号。
宣宗南廵,被命入汴,提控上清宮,勅有司一依天長故事。
逾年而退,未幾太清宮請為宗主,三返益勤,不得已應之,時院門淩替,殆莫能支,加以歲賦數百斛,為病尤甚。
師下車未浃旬,以狀,上聞悉獲蠲免,衆賴其庇。
已而拂袖栖遲于洧川。
正大庚寅正月為士左崇等作醮于鈞台,法事勝絶,舉壇欣幸,以為未始遇也。
既畢,将還,忽示微疾,衆欲召醫候之。
師不許,曰:世縁已盡,自可長往,安用療為?越三日,日中命置髙座,面處之頋,至未刻則口占一頌,舉首端坐,項中戛然有聲,兩手握子(予?)文。
而逝時年六十九矣。
逺近士庶炷香拜禮者累日,神色宛如生人。
已酉焚化于郭西,從遺命也。
下火之際,紫雲見其北,蒼鶴十數翔舞空中,移時乃散。
送者幾萬人,莫不以手加額。
嗚呼異哉,其超脫明白如此,亦世所罕聞也。
丙戌,塔于颍濵之崇真觀,予素知師名而不及識,毎以為恨,然甞與其門人悟诠遊。
悟诠業履清修,而讀書好事亦落落不凡者,以大元辛醜年正月二十日改葬師于平棘縣明信鄉之鄭村,原屬予銘其墓,渠意既堅,而竊亦樂為之道也。
乃叙而銘之曰: 其生也為賢,其沒也為仙。
人而如此足矣,又何加焉。
着之琬琰,以永其傳。
贈昭毅大将軍髙公墓碣 慶源軍節度使髙侯,因教授王君、進士陳生來見,曰:不肖不天,生四年而先君捐館舍,訓誨不得聞,奉養不及緻,其為不幸可知也。
逮其成長,事與心違,曷勝風樹之悲,顧瞻松楸,未甞不流涕太息,今将刻石墓,隧以垂之,無窮事實,始末雖不能詳,而故老所傳,猶得見其為人之大畧,茲敢以托。
予謝非其才,而請益堅重,以王、陳雅故,義不可辭,則勉為之叙次曰:公諱顯,髙邑人。
其先皆農隠弗耀,公敦樸簡靜而辭色溫溫,接物極恺悌,輕财務施,喜周困窮,其事親、處兄弟、孝友尤笃,至教人亦必先此。
裡闾宗戚無貴賤踈近,交口稱為吉人無間言者。
明昌七年五月壬午,以疾終于家,享年四十,即葬其鄉之先茔。
夫人韓氏婦徳無缺,亦着賢譽,後公十九年卒。
子三人,長曰慶,終本縣丞,次曰進,不仕,次曰添祿,即節度也。
男孫四人,女三人。
正大中以節度恩,特贈昭毅大将軍夫人封号,如例。
初節度當再罹兵火之後,寇盜并興,道路蓁蕪,城邑頺廢,而能紏集義旅,撫安遺黎,内守外攘,以鸠完複之功,阖境晏然,遂成樂土。
有司嘉其能,擢柏鄉令,累遷今職,治聲甚羙,公望甚重,其福祿方隆而未艾,異時所至有讵量者。
嗚呼,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不及其身則在其後,物有定理,聖賢有成言,古今有同然之效,昭乎其不可誣也。
今患不能為,善為之未始無征,髙氏世居畎畝,沒沒于常流,殆與草木共腐,而一旦子孫蕃昌,門地烜赫,以為邦人之榮,推原其自豈偶然也哉。
是誠可書,故揭之以勸來者,而系以銘曰: 身雖不顯,而後也昌;壽雖不永,而所存者長。
褒恤有命,紀述有章,以播其芳,以揚其光,是之謂不亡。
大定二年,凡釋道之居無名額者,許進輸賜之,公遂投牒以在州道院為太清觀,而在府者為迎祥。
真人每批經箓,必先授公而後傳,前後千品,公曰:天寳下降,要當永刼,流行一日,去世誰其保之宻,禱上真,願于私屬生,繼嗣其後,男琳得子,相貌殊常,即師也。
生不茹葷,始學語能辨三官之像,少長嬉戲則教群兒禮北鬥,澄大喜以為祈禱有征,而得所托矣。
會朝廷鬻祠牒,由是度為道士,年十四已克主大醮詞,音清亮逈出一時,侪輩翕然推服。
明昌初,以髙徳應诏入住中都天長觀,自泰和改元,國家事祈禳連設大醮羽流,極天下之選,而師皆與焉。
仍常居要職,出諸人右,功完賞赉甚渥,賜紫衣,徳号曰觀妙,尋佩符馳傳降禦香于岱嶽、長白等山。
頃之,以親老辭歸鄉裡。
崇慶間,召住太極宮,用進補軍儲恩,改授今号。
宣宗南廵,被命入汴,提控上清宮,勅有司一依天長故事。
逾年而退,未幾太清宮請為宗主,三返益勤,不得已應之,時院門淩替,殆莫能支,加以歲賦數百斛,為病尤甚。
師下車未浃旬,以狀,上聞悉獲蠲免,衆賴其庇。
已而拂袖栖遲于洧川。
正大庚寅正月為士左崇等作醮于鈞台,法事勝絶,舉壇欣幸,以為未始遇也。
既畢,将還,忽示微疾,衆欲召醫候之。
師不許,曰:世縁已盡,自可長往,安用療為?越三日,日中命置髙座,面處之頋,至未刻則口占一頌,舉首端坐,項中戛然有聲,兩手握子(予?)文。
而逝時年六十九矣。
逺近士庶炷香拜禮者累日,神色宛如生人。
已酉焚化于郭西,從遺命也。
下火之際,紫雲見其北,蒼鶴十數翔舞空中,移時乃散。
送者幾萬人,莫不以手加額。
嗚呼異哉,其超脫明白如此,亦世所罕聞也。
丙戌,塔于颍濵之崇真觀,予素知師名而不及識,毎以為恨,然甞與其門人悟诠遊。
悟诠業履清修,而讀書好事亦落落不凡者,以大元辛醜年正月二十日改葬師于平棘縣明信鄉之鄭村,原屬予銘其墓,渠意既堅,而竊亦樂為之道也。
乃叙而銘之曰: 其生也為賢,其沒也為仙。
人而如此足矣,又何加焉。
着之琬琰,以永其傳。
贈昭毅大将軍髙公墓碣 慶源軍節度使髙侯,因教授王君、進士陳生來見,曰:不肖不天,生四年而先君捐館舍,訓誨不得聞,奉養不及緻,其為不幸可知也。
逮其成長,事與心違,曷勝風樹之悲,顧瞻松楸,未甞不流涕太息,今将刻石墓,隧以垂之,無窮事實,始末雖不能詳,而故老所傳,猶得見其為人之大畧,茲敢以托。
予謝非其才,而請益堅重,以王、陳雅故,義不可辭,則勉為之叙次曰:公諱顯,髙邑人。
其先皆農隠弗耀,公敦樸簡靜而辭色溫溫,接物極恺悌,輕财務施,喜周困窮,其事親、處兄弟、孝友尤笃,至教人亦必先此。
裡闾宗戚無貴賤踈近,交口稱為吉人無間言者。
明昌七年五月壬午,以疾終于家,享年四十,即葬其鄉之先茔。
夫人韓氏婦徳無缺,亦着賢譽,後公十九年卒。
子三人,長曰慶,終本縣丞,次曰進,不仕,次曰添祿,即節度也。
男孫四人,女三人。
正大中以節度恩,特贈昭毅大将軍夫人封号,如例。
初節度當再罹兵火之後,寇盜并興,道路蓁蕪,城邑頺廢,而能紏集義旅,撫安遺黎,内守外攘,以鸠完複之功,阖境晏然,遂成樂土。
有司嘉其能,擢柏鄉令,累遷今職,治聲甚羙,公望甚重,其福祿方隆而未艾,異時所至有讵量者。
嗚呼,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不及其身則在其後,物有定理,聖賢有成言,古今有同然之效,昭乎其不可誣也。
今患不能為,善為之未始無征,髙氏世居畎畝,沒沒于常流,殆與草木共腐,而一旦子孫蕃昌,門地烜赫,以為邦人之榮,推原其自豈偶然也哉。
是誠可書,故揭之以勸來者,而系以銘曰: 身雖不顯,而後也昌;壽雖不永,而所存者長。
褒恤有命,紀述有章,以播其芳,以揚其光,是之謂不亡。